傳統節日與文學有哪些密切的關係,16 傳統節日與文學有哪些密切的關係?

2021-03-23 23:28:00 字數 5717 閱讀 8457

1樓:英雄多少無奈

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曆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這些節日能夠作為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得以儲存併成為中國人精神裡不可剔除的部分,也依賴文學書寫所創造的藝術形象和語言篇章。

對於傳統節日的意義,可以從文化、民俗學、經濟、政治等不同角度加以闡發,但也可以把它放進文學世界加以理解。在以往對傳統節日的研究與談論中,學者們都注意到了,傳統節日首先具有儲存民族歷史記憶,傳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增強民族認同的文化價值和現實意義,其次傳統節日還可以促進社會文化再生產和經濟社會發展。在週期性開展的包含著儀式、飲食和娛樂的節日活動裡,社會的集體記憶與個人的文化認同得以實現,民族的傳統得以恢復和傳承。

從文學的角度觀照傳統節日,並不牽強。傳統節日作為民族歷史文化遺存,在歲月漫長傳承過程中,一些原初的價值與功能或有所丟失,或發生變異,節日儀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審美作用轉移,例如本來是象徵驅除侵害人類生活的力量與因素的儀式,在反覆舉行之後,就變得別有意味了。

端午節就是例子。按天干地支算,端午又稱「重午」,即午月午日,是時陽氣盛極,陰氣初生,乃季候變換的轉折點。為避萌動的邪氣,需沐浴蘭草湯、採藥、置菖艾、戴香包、系五彩線、喝雄黃酒,塗硃砂等方式防五毒、送瘟神。

延習既久,這些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活動,具備了功利和美感的雙重作用。可見,在審美這一人類需求的層面,傳統節日與文學有相通之處,因為所有的節日都帶有娛樂性,能給人帶來精神的愉悅。

文學的功用,並不僅僅給人帶來心靈的愉悅。文學也經由審美活動,引發人們思考人的本原,即人從何而來、人之為人的意義和生命的終極價值。當人類還不能把自己作為主體與自然客體分開時,還不能科學地解釋自然現象,無法把握客觀世界,也不能認識自我生命特徵時,就產生了神話和傳說,有了與「神」溝通的巫術活動。

在這些認識和活動中產生的想象性口頭故事與禱唱之辭,就成了敘事文學和抒情文學的源頭。由原始經驗產生的原始思維,被後來的科學判定為「迷信」,但它的魅力並沒有在人類的心靈裡消除。

清明節掃墓祭拜,是追念自家先人與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誠表達;中元節送河燈,活著的人希望那些無所歸依的魂靈也應被善待。這些在固定時間裡反覆進行的活動,跟文學裡對生者與死者、此岸與彼岸關係的思考,如出一轍。有些節日,由人類對自然的崇拜演化為人類對生活願望的象徵性表達,比如七夕節。

七夕節由「天河」兩岸的牛郎織女星座而來,反映了人類對天象的崇拜。根據這一天象,產生了牛郎織女鵲橋會的悽美愛情故事。這個節日的誕生,可以說與文學生產同時進行。

傳統節日是通過人的行為方式流傳下來的。但這些節日能夠作為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得以儲存併成為中國人精神裡不可剔除的部分,更依賴文學書寫所創造的藝術形象和語言篇章。從古代開始,對傳統節日的吟詠和描寫,產生了大量的詩詞歌賦,乃至只要提到某個節日,人們會立即聯想到某一首詩詞或某一篇文章。

比如,說到春節,連小學生都會說出王安石的七絕《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說到清明,無人不會吟誦杜牧的絕句《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說到中秋,大家立即念起蘇軾的名句:「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就是七夕,稍有文學修養的情人,也會低徊於秦觀的傑作《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傳統節日由民俗風習向審美物件轉化,文學起了主要作用。可以說,歷代有關傳統節日的文學作品,裝點了傳統節日,強化了民族的集體記憶,牢牢綰結起中華兒女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認同。

2樓:匿名使用者

嗯,就比如說端午吧,端午就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就是一個也算是文學家吧,一會兒歷史歷歷史。嗯,我覺得有很多時候吧,就是跟文學就是跟歷史有關係,傳統節日的建立了跟文學中國等地古代的傳統都有很大的關係啊,然後關係

16.傳統節日與文學有哪些密切的關係?

3樓:匿名使用者

很高興為你解答!傳統節日與文學有哪些密切的關係?有的吧

4樓:匿名使用者

傳統節日與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比如2月2就是龍抬頭。

5樓:幸運

很多傳統節日都會被寫到書中去,有很多文化名人在傳統節日作詩,寫文章,在傳統節日裡,會有很多傳統文化的傳承

中國傳統的,節日都有哪些習俗?

6樓:困難解決局

中國的傳統節日非常多,這些傳統節日的習俗也各地有異,你知道中國的傳統節日習俗有哪些?

7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全家團圓,吃年夜飯,吃餃子,走親戚,拜年。

元宵節,吃元宵,湯圓,觀燈,猜燈謎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

中秋節,家人團聚賞月,吃月餅

8樓:三娘名卿

應該是傳統節日有哪些習俗吧。

各個地方不同 ,習俗也不一樣的。

春節,走親訪友。

元宵,花燈。

清明,祭祖。

端午,粽子,龍舟。

七月十五,祭祖。

中秋,團圓,月餅。

重陽,登高。

冬至,祭祖。

臘八,臘八粥。

除夕,團圓,守歲

9樓:prince重中之

各種,元宵節,春節,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也有寒食節,不過和清明節合併了

10樓:帝國階梯

這個問題太大,建議按照我國傳統節日,挨個網路上查詢。

11樓:匿名使用者

有春節,有中秋節,有端午節,我不知道了。 我:是一位小學生,請多關照!

12樓:夢兮and兮夢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習俗,像春節的守歲,端午節的賽龍舟等

13樓:可靠的錢彥成

人教版語文書三年級下冊三單元就說了,你們自己買。

14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

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

春聯,起源於桃符。"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裡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在古代的中國,一些監獄**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年,由此可見"團年飯"對古代中國人是何等的重要。

根據華人的計時方法,新的一年及生肖是晚上11點鐘開始,因此傳統的迎春時間多 在晚上11時正。不過,現代大多數人是在午夜12時正迎春。

15樓:是謝俞哦

夫人總是比什麼江西的一下療程卡的女你不用往上了好看我

中國的傳統文化都有哪些

16樓:匿名使用者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古詩、詞語、樂曲、

賦、民族**、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簡介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為本體、以儒家、莊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為主體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諧包容的實體系。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2023年優秀文化的統領。而流傳年代久遠,分佈廣闊,文化是宇宙自然規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軟實力,是決定一切的內在驅動力;文化又是社會意識形態,是中華民族思想精神,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根本。

文化特徵

文化本身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是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徵和民族特徵,又具有時代特徵。在歷史性意義上,中國文化既包括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也包括中國文化傳統發生劇烈演變的近代文化與現代文化。

淵源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國人、海外華人引以榮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國正在現代化,雖然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思維、行為和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中國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轉換和發展,但是這種轉換和發展本身就是從傳統開始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本身具備文化科學價值。

17樓:霓脦那些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道教文化、禪宗文化、飲食文化、孝賢文化、慈善文化、中醫文化等;

以漢文化為主體的包括眾多少數民族文化的文明。中華文化在東洋世界有很深遠的影響,並且歷史上曾經多次西傳。

18樓:亦木靜汐

1、古詩

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它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後仍按古式創作的詩。以唐朝為界限,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唐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

2、京劇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場景佈置注重寫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3、國畫

國畫一詞起源於漢代,漢朝人認為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稱為中國,將中國的繪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

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知。

4、書法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包括漢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書法和英文書法等。其「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

5、對聯

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

傳統節日風俗 傳統節日的風俗有哪些

1 清明節 既是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恰逢陽春三月,民間有踏青郊遊 祭祖掃墓的習慣。2 元宵節 正月十五是元宵,又叫燈節,是春節慶祝活動的一個延續。元宵之夜掛彩燈 放煙花 猜燈謎 吃元宵是家鄉世代相傳的習俗。3 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又稱 老人節 民間有登高 賞花...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全部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 元宵節 清明節 端午節 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1 臘八節 農曆臘月初八 2 除夕 臘月的最後一天 3 春節 農曆一月一日 4 元宵節 農曆一月十五日 5 清明節 春分...

藏族的傳統節日,藏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正月 藏曆年 傳統節日,藏曆正月初一,節期三五天,藏語稱 洛賽 節.祈願 會 傳大召 正月初三,初四至十五日舉行,紀念釋迦牟尼,藏語稱 莫朗欽茂 擺花節 每年正月十五日舉行,青海,甘肅兩地的藏民居聚地稱為 酥油花燈節 二月 送魔節 二月初七日,將化裝成魔鬼模樣的人趕至大夏河對岸,七天內不準返回.亮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