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子在中國人的心裡是怎麼樣的形象

2021-03-24 17:21:22 字數 5669 閱讀 7865

1樓:血刃傷心

威武、悍烈、凶猛和強健等內在精神。 對於中國人來說,獅子絕對是一個意義深遠而內涵豐富精神圖騰。

中國的獅子形象是怎麼來的?

2樓:612炸醬麵

相傳中國的獅子形象是由於西漢時期絲綢之路傳入的。

獅子生活在非洲、印度和南美等地,中國古代並沒有獅子。有這樣的說法: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國與西域各國的交往,獅子由西域進入中國。

《後漢書·西域傳》:「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國)遣使獻師(獅)子、符拔。」

西亞的安息國(相當於今伊朗)派使臣給漢章帝劉桓獻上獅子和符拔(一種形似麒麟而無角的動物)。當時引起轟動。從此獅子開始走入中國人的民俗生活,受到禮遇,對它厚愛有加,將之抬到了與老虎不相上下的獸中之王的地位。

李時珍《本草綱目》稱「獅子出西域諸國,為百獸長。」佛教推崇的獅子,視為莊嚴吉祥的神靈之獸,佛教傳入中國,也使獅子成為了高貴尊嚴的靈獸。

漢唐的帝王陵墓前開始出現了石獅子雕塑,當時只限於在陵墓前擺放,作為神道上的神獸,常與石馬、石羊等石像生排放在一起,用以震懾。

唐宋之後,坊前的牌樓下立有大石塊,雕刻出獅子、麒麟、海獸等動物,是用石獅子護門的雛形。

元時,石獅走向民間,成為護宅的神獸。

擴充套件資料

舞獅的起源:

1、遠古起源說

舞獅源於「驅儺」。在遠古時代,古人發明了「儺」。「驅儺」逐漸演變為現代的舞獅。儺獅舞除了在村寨中表演之外,更多是進入百姓人家,在驅除疫鬼的同時,又增加了送福、祈福任務。

2、漢代起源說

相傳漢章帝時,西域大月氏國向漢朝進貢了一頭金毛雄獅子,使者揚言朝野,若有人能馴服此獅,便繼續向漢朝進貢,否則斷絕邦交。漢章帝先後選了三人馴獅,均未成功。

後來金毛雄獅狂性發作,被宮人亂棒打死,為逃避章帝降罪,宮人兄弟倆裝扮成金毛獅子,一人逗引起舞,此舉不但騙過了大月氏使臣,連章帝也信以為真。此事後來傳出漢宮,老百姓認為舞獅子是為國爭光、吉祥的象徵。於是仿造獅子,表演獅子舞。

舞獅從此風靡流行。

3、北魏起源說

舞獅作為表演藝術,相傳成形於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時代,當時北部匈奴侵擾作亂。他們特製木雕石頭多具,用金絲麻縫成獅身,派善舞者到魏進貢,意圖舞獅時進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識破,使他們知難而退。後因魏帝喜愛舞獅,命令仿製,務實得以流傳後世。

4、唐代起源說

在碑使中有關於唐明皇遊月殿,獅子舞使由唐明皇遊月殿後一覺醒來而有醒獅舞。唐明皇醒後要近臣照他夢境中的瑞獸模仿出來,同時由樂部配以雄壯的鑼鼓編舞娛賓。自此之後,舞獅便流入民間。

5、佛山起源說

在遠古時候,廣東南海郡佛山鎮忠義鄉出現奇獸,身長八尺,頭大身小,眼若銅鈴,青面獠牙,頭生一獨角。這頭奇獸於除夕晚出現,專門破壞民間農作物。因他每逢過年時就出現,於是人們稱之為"年獸"。

當年獸出現時,眾勇士一湧而出,擊打樂器發出"鏘鏘"及"咚咚"之聲,如雷貫耳。年獸見了,覺得驚駭而落荒而逃,從此銷聲匿跡。了慶祝驅趕年獸成功及紀念紙紮獸頭的功勞,村民便於春節將它拿出來舞動。

3樓:飯飯歐巴

漢語「獅」一詞音譯自波斯語 shir (شیر)。中國本來沒有獅子,張騫通西域以後才知道印度有獅子的存在。

4樓:我是備胎

獅子生活在非洲、印度和南美等地,中國古代並沒有獅子。關於獅子,有這樣的說法:據說,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國與西域各國的交往,獅子由西域進入中國。

《後漢書·西域傳》:「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國)遣使獻師(獅)子、符拔。」西亞的安息國(相當於今伊朗)派使臣給漢章帝劉桓獻上獅子和符拔(一種形似麒麟而無角的動物)。

當時引起轟動,從此獅子開始走入中國人的民俗生活,受到禮遇,對它厚愛有加,抬到了與老虎不相上下的獸中之王的地位。李時珍《本草綱目》稱「獅子出西域諸國,為百獸長。」佛教推崇的獅子,視為莊嚴吉祥的神靈之獸,佛教傳入中國,也使獅子成為了高貴尊嚴的靈獸。

漢唐的帝王陵墓前開始出現了石獅子雕塑,當時只限於在陵墓前擺放,作為神道上的神獸,常與石馬、石羊等石像生排放在一起,用以震懾。唐宋之後,坊前的牌樓下立有大石塊,雕刻出獅子、麒麟、海獸等動物,是用石獅子護門的雛形。元時,石獅走向民間,成為護宅的神獸。

關於舞獅,也有這樣的說法:漢朝時獅子從西域傳入,當時的人模仿其外貌、動作作戲,至三國時發展成舞獅,南北朝時隨佛教興起而盛行。到了唐朝,舞獅是大型宮廷舞蹈表演的一種。

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希望採納

中國最早的石獅子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中國人是怎麼知道獅子的?

5樓:匿名使用者

獅子不是中國所有的物種,獅子形象始於漢朝,據說獅子是從西域傳來的。相傳東漢漢章帝時,西域大月氏國把一頭金毛獅子作為禮物進貢給中國的皇帝。後來獅子隨著佛教的傳入,而成為一種賦予了神力的靈獸。

在中國的文化中,獅子更多地是作為一種神話中的動物,而不是現實生活中的動物,和麒麟一起成為中國的靈獸。唐代高僧慧琳說:「狻猊即獅子也,出西域。

」事實上亞洲也是有獅子,印度就有獅子。西域傳來的獅子應是來自西亞的。對獅子的某種崇拜即產生了石獅子。

各個朝代的石獅子有什麼特徵?

6樓:鞋底魚

相傳東漢年間,獅子被作為禮物送給中國的皇帝。隨著佛教的傳入中國,被佛教推崇的獅子在人們心目中成了高貴尊嚴的靈獸,中國很快從印度等地學到了石獅子的雕刻藝術,並且出現陳列墓前的現象。如四川雅安縣高頤墓前的石獅子,就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石獅子,是東漢時期的遺物。

所以獅子在中國更多地是作為一種神話中的動物出現的,和麒麟一起成為中國的靈獸。唐代高僧慧琳說:「狻猊即獅子也,出西域。

」到唐代時,石獅子雕刻藝術達到了頂峰。由於採用傳神的創作方法,石獅子完全中國化了。中國的雕刻藝術大師將石獅子雕刻得異常壯麗,而且逼真:頭披卷毛,張嘴揚頸,四爪強勁有力,神態盛氣凌人……

明代後,石獅子雕刻藝術不僅比唐代更高,而且人們生活中使用的範圍也更加廣泛。宮殿、府第、陵寢、甚至一般市民住宅,都用石獅子守門;在門楣簷角、石欄杆等建築上也雕上石獅作為裝飾。如聞名中外的盧溝橋,其兩邊140個柱頭上,都雕刻著玲瓏活潑的石獅子。

姿態多樣,神情豐富,大小不一,雕刻得活靈活現。

清代,獅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揚州畫舫錄》中規定:「獅子分頭、臉、身、腿、牙、胯、繡帶、鈴鐺、旋螺紋、滾鑿繡珠、出鑿崽子。」石獅子通常以須彌座為基座,基座上有錦鋪。

獅子的造型各異,在中國又經過了美化修飾,基本的形態都是滿頭捲髮,威武雄壯。獅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徵:漢唐時通常強悍威猛;元朝時身軀瘦長有力;明清時較為溫順。

看門的石獅子的擺放是有規矩的。一般來說,都是一雄一雌,成雙成對的,而且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符合中國傳統男左女右的陰陽哲學。放在門口左側的雄獅一般都雕成右前爪玩弄繡球或者兩前爪之間方一個繡球;門口右側雌獅則雕成左前爪撫摸幼獅或者兩前爪之間臥一幼獅。

比較有名的獅子包括天安門前的獅子,中山公園社稷壇門外的獅子,北京大學門前的獅子,滄州鐵獅和盧溝橋望柱上的四百多隻獅子,俗話說「盧溝橋的石獅子——數不清」。北京天安門金水橋前後,各有一對點綴性的大石獅子,左雄右雌,雕刻得極為精美。右側石獅子的腹部有一塊傷痕。

關於這道傷痕有兩個傳說:一是說,明代時的將領李國禎被著名的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追擊,躲藏在石獅子的後面,李自成發現了,舉劍狠狠刺去,結果使石獅子受到誤傷;另一說,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石獅子被侵略軍所破壞。

7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的威武宋朝的富貴清朝的庸俗

8樓:匿名使用者

各方共和國大使館突然的繁榮的太熱情二鍋頭如何讓個人

為啥我國古代的雕刻有很多石獅子的形象?

9樓:電腦孫喻

看了百科上的介紹,得出如下結論:

1.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獅子才得以進入中國。

2.安息國(相當於今伊朗)派使臣給當時的漢章帝劉桓送來罕見的禮品:獅子.這在當時的國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3.國人對它厚愛有加,尊稱之為「瑞獸」,抬到了與老虎不相上下的獸中之王的地位。

4.獅子在中國交了如此好運,也得益於漢代時佛教傳入中國。《燈下錄》雲:

佛祖釋迦牟尼降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曰:「天上地下,惟我獨尊」。所以佛教稈將獅子視為莊嚴吉祥的神靈之獸而倍加崇拜。

5.獅子有了這等的威嚴,在漢唐時的帝王陵墓、貴胄墳宅前開始出現了石獅的蹤跡。成為守衛大門的神獸,這種習俗大約形成於唐宋之後。

6.在民俗傳說中,說獅子有預卜災害的功能。

7.在《北京形勢大略》一書中則認為:「石者實也,獅者思也,言思前人創業後人守成之不易也。」

==============================

下面是百科的摘錄:

中國人歷來把石獅子視為吉祥之物。在中國眾多的園林名勝中。各種造型的石獅子隨處可見。

古代的官衙廟堂、豪門巨宅大門前,都擺放一對石獅子用以鎮宅護衛。直到現代,許多建築物大門前,還有這種安放石獅子鎮宅護院的遺風不泯。那麼,用石獅子把大門的這種習俗是如何形成的,起源於何時呢?

獅子在中國交了如此好運,也得益於漢代時佛教傳入中國。《燈下錄》雲:佛祖釋迦牟尼降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曰:

「天上地下,惟我獨尊」。所以佛教稈將獅子視為莊嚴吉祥的神靈之獸而倍加崇拜。以後就把佛家說法音聲震動世界、群獸懾服稱之為「獅子吼」。

在我國佛教聖地一臺山的許多寺廟,都供奉著騎獅子的文殊菩薩像。傳說這位專司人間聯盟智慧的文殊菩薩是騎著獅子首先來到五臺山顯靈說法的,五臺山也就成了文殊菩薩說法的道場。

獅子有了這等的威嚴,在漢唐時的帝王陵墓、貴胄墳宅前開始出現了石獅的蹤跡。但當時只限於在陵墓墳宅前擺放,作為神道上的神獸,常與石馬。石羊等石像生排放在一起,用以震懾,使人產生敬畏的心理。

這時的石獅子還沒有進入民間百姓之中,在形制上也與後來守衛大門的石獅子有明顯不同的特點,就是石獅子雕像下面沒有 高大的石頭臺座,這在漢唐古石獅遺物中可以明見。

==============

石獅子的作用:

其一,避邪納吉。古人認為石獅子是可以驅魔避邪,所以最早用來鎮守陵墓。這種人們心目中的靈獸,也被稱作「避邪」。

在人們的民俗生活中,石獅子不僅用來守衛大門,還有在鄉間路口設立石獅子與「石敢當」有同樣的功能,用以鎮宅、避邪、禁壓不祥和保護村寨的平安。所以,用石獅子來把大門可以避凶納吉,抵禦那些妖魔鬼怪之類帶給人們的侵害,表現了人們祈求平安的心理要求。

其二,預卜洪災。在民俗傳說中,說獅子有預卜災害的功能。說如遇有洪水氾濫或陸地沉沒等自然災害,石獅子的眼睛就會變成紅色或流血,這是徵兆災害就要來臨了,人們可以採取應急避難。

在這裡石獅子儼然成了災難的預言家。

其三,彰顯權貴。古代在宮殿、王府、衙署、宅邸多用石獅子守門,顯示了主人的權勢和尊貴,如北京天安門前金水河畔的兩對威風凜凜的守衛皇城大門的石獅子就體現了皇權至尊、威震八方神聖不可侵犯的意味。

其四,藝術裝飾。石獅子還是古代建築物不可缺少的裝飾品。如北京盧溝橋的東端就用兩隻大石獅鎮守欄杆,不僅橋兩頭華表柱頭上刻有石獅子,有的石獅子身上還負藏著幾隻小獅子。

這些石獅有雄有雌,有大有小,神情活現,窮極工妙,最小的獅子僅有幾釐米,不但數目眾多,而且隱現無常,所以有「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這俗語。2023年,北京文物工作者對盧溝橋的石獅子進行編號,終於數清了共有石獅485個。盧溝橋因石獅子而名揚四海,成為建築藝術的精品。

到明清以後的石獅子多在爪子下面踏著一個「繡球」,雌獅腳下往往還踩著一個幼獅。民間也有獅子滾繡球的繪畫和圖案,這無非表示娛樂昇平和人間愛戀之象徵意義,體現了人們趨向太平祥和的美好願望。

如今,石獅子已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被延續下來,這其中的迷信色彩不再有人去相信了。

中國人是怎麼樣的

中國人是好強的,我們經歷過侵略,在長達數年的侵略歷史上,有多少中華兒女被殘害,我們的錢財被掠奪,人民過著辛苦的生活。但是在現今誰還敢欺負我們,我們改革開放,成為世界重要經濟體,我們是憑藉著想讓中華民族矗立在世界之林的心,擊破阻難。中國人是創新的,中國科技的發展也是越來越強,零高度飛行器 在近期開跑,...

現在韓國人眼裡的中國人是怎麼樣的

全說清楚,要問韓國人自己,不過從韓國的一些綜藝節目中主持人討論某位嘉賓的長相言行素質如同中國人一樣,那人就會感覺不爽,邊上聽的人也會暗暗發笑,應該是很鄙視的,不過只限於內地 他們認為中國窮得吃不上飯。不洗澡。沒素質。喜歡偷東西。搶東西。哈哈哈哈。全是小偷 韓國人眼裡的中國是什麼樣的?韓國國內主流 都...

石獅子嘴裡的圓球是怎麼放的進去,為什麼取不出來

小時候我們都很好奇石獅子嘴裡面的大圓球是怎麼進去的,許多老人就會說這顆圓球是14次吞進嘴裡面的。長大後的我們當然不會信呢,經過一番探索我才發現這個石獅子嘴裡的圓球其實是在雕刻的時候和石獅子一起雕刻的,將圓球周圍的石頭完全鑿掉,再進行一番打磨,這顆球就留在了獅子的嘴裡。但是不瞭解各種緣由的人,看起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