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束玉花端秋
你好,這首詩是明代著名哲學家,心學宗師王陽明小時候寫的。原文應該是這樣
山高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高月更闊。
意思是,從我們的角度看,山要比月大很多,但如果我們到天上或月球上去看,就會發現其實月比山更大。這說明我們看問題,往往會被它的表面所欺騙。我們的視覺,直覺,聽覺等感官認識都是不充分的。
很難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也就是說,要想看到事物的本質,就必須變換角度,多維度地去認識事物。不能以一時一地一人的認識為真理。否則就會變成井底之蛙。
供你參考。
2樓:之言歲月
山離得近,月亮離得遠。就有人說山比月亮大。如果有人眼光開闊長遠,便會發現不僅只是山高,而且月亮更廣闊。
《蔽月山房》詩記載為王陽明12歲時所作。年僅12的兒童竟有如此意識,令人感嘆,其中"山高月更闊"更是說明山於月相比雖小,但與我卻很高大,這與後來的「知行合一」也有預見,或許當年的王陽明沒有想很多,但這詩卻讓今人讀來感想很多
3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明代的《蔽月山房》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表明人對事物的認識普遍受限於自己所處的位置及高度。
與本詩哲學寓意相近的詩句: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4樓:匿名使用者
關鍵是後兩句,
若有人眼大如天,
抬見山高月更玄。
可能是說如人的眼睛像天一樣大,
那麼抬眼就比山高,
閉眼就可以關住月亮。
5樓:巫克平
運用類比,說明人的見識僅囿於己見。
6樓:晉武陵
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就不同。。。表達了角度不同,對事物的看法就不同。
文學 腦筋急轉彎
7樓:匿名使用者
缺衣少食,沒有東西
1、十全十美
2、瞻前顧後
3、吹毛求疵
8樓:木葉無邊
上聯缺一,下聯缺十,橫批缺東西
意為:許多人都處在缺衣少食的狀況下,沒有東西,需要得到關注十全十美
瞻前顧後
吹毛求疵
有關古典文學的腦筋急轉彎
9樓:匿名使用者
三個臭皮匠 頂個----諸葛亮
10樓:匿名使用者
拿掉床單---劉備(留被)
11樓:匿名使用者
白菜去芯——劉邦(留邦)是嗎?
唐豐路邊一個水字是啥意思?
12樓:楊小姐
路邊一個水是啥意思的話,我覺得就是這種的應該是一個方言吧,方言裡面有很多這種的東西,我們一般情況下
金鱗似的細浪是什麼短語?
13樓:班門弄斧
。細浪是偏正結構短語;前偏後正。金鱗似的(比喻)修飾細浪的。
漫畫、腦筋急轉彎屬於兒童文學嗎?不是的話應屬於哪一類?
14樓:花紅燦開
不屬於,小孩子只看漫畫,不欣賞,是屬於娛樂類,腦筋急轉彎是屬於益智類,望採納!
15樓:匿名使用者
它們可以直接分別作為一類。
兒童文學。 腦筋急轉彎
16樓:匿名使用者
安徒生童話裡的賣火柴的小女孩?。
17樓:縱星
阿拉丁神燈
安徒生童話
木偶奇遇記
文學腦筋急轉彎(家似夢的動物是什麼)
18樓:我老是想你
我認為是生肖(寅虎)。虎:戶,家;寅:隱約,迷糊,恍忽如在(夢)中。
19樓:鳴鶺鴒舞鵷雛
鷗鷺?(《如夢令》「驚起一灘鷗鷺」)
腦筋急轉彎,在著名的中國吉典文學『『紅樓夢′′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為什麼?
20樓:似水年華
因為她喜歡多愁善感,覺得挺不錯的,非常有個性
21樓:小雨薇薇來
《紅樓夢》中林黛玉多愁傷感是因為林黛玉本愛多愁善感。
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的意思,山高月小三潭印月是哪首詩的詩句?
這句話的意思是 在深秋的夜晚,月亮在天上高高掛起,映襯出湖邊的山峰格外高,極目望去三灣湖水面上倒映著天空中的彎月。這是形容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風景的語句。三潭印月,是浙江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被譽為 西湖第一勝境 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風景秀麗 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月的景觀享譽中外。主要景點有開網亭 ...
近君子,遠小人,近君子遠小人, 然何謂君子,何謂小人
比較正式的定義是 小人喻以利,君子喻以義。按照儒家的劃分方法,人一般分為小人 君子 賢人 聖人。簡單的辨別方法是 以做對別人有益的事情為標準,小人是欺騙 沒有誠信,說了也不做 君子是說到做到 賢人是做到說到 聖人是做了也不說。根據以上簡單的判斷標準,您就知道應該相信君子以上的人。但困難的是,有的人有...
為什麼看東西會遠小近大
人眼睛看物體為什麼近大遠小 原因,眼睛裡的水晶體相當一個視網膜相當像面。若看清楚某個物體,必須使它的像落在視網膜上。從人眼瞳孔中心對物體的與視角相等,所以視角的大小決定了視網膜上物體的像的大小。同樣高的兩棵樹,離開眼睛遠的一棵,它的視角比近處的那棵的視角小,因此,遠處的樹看起來比近處的小,近大遠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