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河蟹蛇薈
新疆「三史」是指 新疆歷史、民族發展史、宗教演變史。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對今新疆的主權是從漢代開始確立的,不過新疆是近代才開始使用的一個名稱,漢朝時稱今新疆大部分地區為「西域」。其時西域的地域不僅包括今天的新疆,還包括中亞部分地區,有西域三十六國之說。
當時的西域各國也處於漠北強國匈奴的威脅之下。為抗擊匈奴,漢武帝決定聯合西域各國,對匈奴形成夾擊之勢,於是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張騫歷盡千難萬險,歷時二十餘載,最終不辱使命,成功說服西域各國與漢朝聯合,並將西域冶煉鐵器的技術帶回,改良了漢朝軍隊的**裝備,大大增強了漢朝軍隊的戰鬥力。
其開闢的進出西域的路線也成為最早的絲綢之路。
2樓:
新疆「三史」是指
新疆歷史、民族發展史、宗教演變史,
新疆,古稱西域,意思是中國西部的疆域,這一名稱自漢代出現於我國史籍,一直沿用到清朝統一新疆,之後改稱新疆。
新疆位居東西交通孔道,歷史上十分頻繁的民族遷徒和交往,導致了新疆古代居民錯綜複雜的種系族屬和民族關係。
西域同中原地區的交往聯絡源遠流長。 很早以前,我國的絲及絲織品便中經西域遠銷南亞和歐洲,古希臘人稱中國為「絲國」。沿此以往,這條橫貫東西的**通道被後人統謂作「絲綢之路」。
我國古史中對於西域地理歷史的真實具體記載當始自漢代,同樣也在漢代,****在西域各地開始設定地方**機構,所以,自漢代以後,西域便已是我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漢武帝劉徹為了打敗匈奴,鞏固其統治,決定「通西域,以斷匈奴右臂,隔絕南羌,月氏」。為此他先派張騫兩度出使西域,以加強同西域諸地的聯絡,共同對付匈奴。張騫西使加深了中原地區對西域的瞭解,密切了兩地之間政治、經濟聯絡,擴大了漢朝在西域諸地的政治影響,為漢朝統一西域創造了條件。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後不久,公元前121年漢朝大將軍霍去病大敗駐牧在河西走廊一帶的匈奴渾邪王和休屠王,漢朝在此置武威、酒泉兩郡(後改為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從而切斷了匈奴同氐、羌諸部的聯絡。爾後漢朝同烏孫的聯盟使匈奴在西域更顯孤立,公元前109年,漢軍將領趙破奴等率部西征攻破樓蘭、姑師等西域重鎮。前102年,漢軍攻破大宛城(今費爾干納),漢朝在西域各國中的威望大增。
翌年,漢朝在西域的輪臺、渠犁等地駐兵屯田,並置使者校尉統領之。使者校尉是漢朝**設在西域的最早的地方**。
公元前60年,駐紮西域的日逐王賢撣降漢,天山南北諸地均歸漢朝****統屬。西域都護府的建立,標誌著西域諸地自此成為我們統一多民族偉大祖國的組成部分西域的手工業,如陶器製造,毛紡織品,玉石製造業技術工藝俱有相當高的水平。漢代新疆廣泛流行漢朝的五銖錢,和田馬錢以及安息銀幣等說明了該地區蓬勃發展的商業水平。
現有的石窟壁畫和大量的漢文記載都說明當時西域的**舞蹈藝術已有相當高的水平,並給內地很大影響。漢朝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加強了西域同中原地區的關係。
2023年,蒙古汗國建立,2023年改國號為元。蒙元時期西域大部分地區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的封地。明代,西域在東察合臺汗國統治之下。
明朝中葉,東察合臺汗國演變為葉爾羌汗國。元、明兩代,西域各族人民為保衛和開拓祖國邊疆、繁榮西域經濟、發展科學文化技術,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清代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空前鞏固和發展的時期。18世紀中葉,清朝先後平定了準噶爾貴族和大、小和卓的叛亂,統一了新疆,並採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治理措施,這對於我國西北疆域的最後界定,新疆各主要民族及其分佈格局的形成,以及新疆各民族之間、新疆與中原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絡與交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23年,土爾扈特人在首領渥巴錫的帶領下回歸祖國。
乾隆二十四年(1759)後,改稱西域為「新疆」或「西域新疆」,清**開始在新疆各地置官立府,行使****對天山南北各地的管轄治理。新疆與內地的軍政體制基本一致,國家的統一局面得到進一步加強。
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大清王朝日益衰弱,中國領土主權遭到帝國主義的踐踏。位處祖國西北邊陲的新疆更深受沙俄侵吞之害。沙皇**在完成對西伯利亞的擴張之後,開始蠶食侵佔我國領土。
2023年到2023年前,沙俄迫使清**簽訂喪權辱國的《中俄北京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訂》和《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由於清朝衰落,就連毗鄰新疆的浩罕小國都有伺機吞併我國領土的野心。一些反動和卓打著「聖戰」的旗號,攻城掠地,無惡不作,給新疆人民帶來沉著災難。
沙俄又藉口伊犁農民起義和阿古柏勢力威脅到**安全,打著保護和代守的旗號,公然出兵佔領伊犁。新疆面臨為外國瓜分侵佔的危險。
清**在經過一場所謂「海防和塞防密瓜」的爭論之後,西北防務生新得到清統治者的關注和重視。光緒元年(2023年),陝甘總督左宗棠受令以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清軍入疆順應歷史潮流,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擁護和支援。
至光緒三年底,清軍已陸續收復到天山南部諸地,阿古柏的侵略政權覆沒。
光緒七年二月,清**使臣曾紀澤(曾國藩之子)經過與沙俄艱苦的談判,幾經周折,雙方簽訂《中俄伊犁條約》,條約議定次年沙俄軍隊撤出伊犁,中國以賠款和允許俄商在新疆**不納稅,**在嘉峪關和吐魯番設領事作為代價。2023年,伊犁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
光緒十年(2023年),清**釋出新疆建省上諭,劉錦棠被任命為首任新疆巡撫。將迪化直隸州升為府,新疆軍政中心由伊犁移到烏魯木齊。實行以軍府製為主體的多元性行政管理體制到單一郡縣制的轉換,使新疆行政建置與內地趨於一致。
2023年,人民解放軍已解放了全國大部分地區,國民黨政權土崩瓦解。2023年秋,***派遣鄧力群到伊犁與三區革命**聯絡,三區革命**湧躍響應。2023年9月,新疆警備司令陶峙嶽、新疆省**主席包爾漢分別通電起義,新疆宣告和平解放。
接著**將軍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進駐新疆。2023年10月1日,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國人民一起,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的歷史,從此開闢了一個新時代。」
建立平等、團結、互助的新型民族關係一直是中國共產黨解決國內民族問題的奮鬥目標,新中國成立以後確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這種新型民族關係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成立即是這一政策具體實施的結果。為了加快新疆的發展,在世紀之交,我國**又作出了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包括新疆在內的西部民族地區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經濟社會的發展自然會徹底改變新疆落後的社會狀況,新型的各民族之間的關係也將不斷髮展,但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新疆有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因而堅定不移地與**主義勢力進行鬥爭是新疆面臨的首要問題之一。
新疆三史指哪三史
3樓:為誰為誰為
新疆「三史」是指新疆歷史、民族發展史、宗教演變史。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對今新疆的主權是從漢代開始確立的,不過新疆是近代才開始使用的一個名稱,漢朝時稱今新疆大部分地區為「西域」。其時西域的地域不僅包括今天的新疆,還包括中亞部分地區,有西域三十六國之說。
當時的西域各國也處於漠北強國匈奴的威脅之下。為抗擊匈奴,漢武帝決定聯合西域各國,對匈奴形成夾擊之勢,於是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張騫歷盡千難萬險,歷時二十餘載,最終不辱使命,成功說服西域各國與漢朝聯合,並將西域冶煉鐵器的技術帶回,改良了漢朝軍隊的**裝備,大大增強了漢朝軍隊的戰鬥力。其開闢的進出西域的路線也成為最早的絲綢之路。
4樓:熾月軍團
新疆「三史」是指 新疆歷史、民族發展史、宗教演變史,
麻煩採納,謝謝!
5樓:匿名使用者
新疆三史指 新疆歷史
民族發展史 宗教演變史
6樓:百度使用者
三史」(新疆歷史、民族發展史、宗教演變史
7樓:龍王
新疆歷史、民族發展史、宗教演變史
新疆三史指的什麼?具體是哪三史?
8樓:新疆小小胖
新疆「三史」是指
新疆歷史、民族發展史、宗教演變史,
新疆,古稱西域,意思是中國西部的疆域,這一名稱自漢代出現於我國史籍,一直沿用到清朝統一新疆,之後改稱新疆。
新疆位居東西交通孔道,歷史上十分頻繁的民族遷徒和交往,導致了新疆古代居民錯綜複雜的種系族屬和民族關係。
西域同中原地區的交往聯絡源遠流長。 很早以前,我國的絲及絲織品便中經西域遠銷南亞和歐洲,古希臘人稱中國為「絲國」。沿此以往,這條橫貫東西的**通道被後人統謂作「絲綢之路」。
我國古史中對於西域地理歷史的真實具體記載當始自漢代,同樣也在漢代,****在西域各地開始設定地方**機構,所以,自漢代以後,西域便已是我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漢武帝劉徹為了打敗匈奴,鞏固其統治,決定「通西域,以斷匈奴右臂,隔絕南羌,月氏」。為此他先派張騫兩度出使西域,以加強同西域諸地的聯絡,共同對付匈奴。張騫西使加深了中原地區對西域的瞭解,密切了兩地之間政治、經濟聯絡,擴大了漢朝在西域諸地的政治影響,為漢朝統一西域創造了條件。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後不久,公元前121年漢朝大將軍霍去病大敗駐牧在河西走廊一帶的匈奴渾邪王和休屠王,漢朝在此置武威、酒泉兩郡(後改為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從而切斷了匈奴同氐、羌諸部的聯絡。爾後漢朝同烏孫的聯盟使匈奴在西域更顯孤立,公元前109年,漢軍將領趙破奴等率部西征攻破樓蘭、姑師等西域重鎮。前102年,漢軍攻破大宛城(今費爾干納),漢朝在西域各國中的威望大增。
翌年,漢朝在西域的輪臺、渠犁等地駐兵屯田,並置使者校尉統領之。使者校尉是漢朝**設在西域的最早的地方**。
公元前60年,駐紮西域的日逐王賢撣降漢,天山南北諸地均歸漢朝****統屬。西域都護府的建立,標誌著西域諸地自此成為我們統一多民族偉大祖國的組成部分西域的手工業,如陶器製造,毛紡織品,玉石製造業技術工藝俱有相當高的水平。漢代新疆廣泛流行漢朝的五銖錢,和田馬錢以及安息銀幣等說明了該地區蓬勃發展的商業水平。
現有的石窟壁畫和大量的漢文記載都說明當時西域的**舞蹈藝術已有相當高的水平,並給內地很大影響。漢朝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加強了西域同中原地區的關係。
2023年,蒙古汗國建立,2023年改國號為元。蒙元時期西域大部分地區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的封地。明代,西域在東察合臺汗國統治之下。
明朝中葉,東察合臺汗國演變為葉爾羌汗國。元、明兩代,西域各族人民為保衛和開拓祖國邊疆、繁榮西域經濟、發展科學文化技術,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清代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空前鞏固和發展的時期。18世紀中葉,清朝先後平定了準噶爾貴族和大、小和卓的叛亂,統一了新疆,並採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治理措施,這對於我國西北疆域的最後界定,新疆各主要民族及其分佈格局的形成,以及新疆各民族之間、新疆與中原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絡與交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23年,土爾扈特人在首領渥巴錫的帶領下回歸祖國。
乾隆二十四年(1759)後,改稱西域為「新疆」或「西域新疆」,清**開始在新疆各地置官立府,行使****對天山南北各地的管轄治理。新疆與內地的軍政體制基本一致,國家的統一局面得到進一步加強。
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大清王朝日益衰弱,中國領土主權遭到帝國主義的踐踏。位處祖國西北邊陲的新疆更深受沙俄侵吞之害。沙皇**在完成對西伯利亞的擴張之後,開始蠶食侵佔我國領土。
2023年到2023年前,沙俄迫使清**簽訂喪權辱國的《中俄北京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訂》和《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由於清朝衰落,就連毗鄰新疆的浩罕小國都有伺機吞併我國領土的野心。一些反動和卓打著「聖戰」的旗號,攻城掠地,無惡不作,給新疆人民帶來沉著災難。
沙俄又藉口伊犁農民起義和阿古柏勢力威脅到**安全,打著保護和代守的旗號,公然出兵佔領伊犁。新疆面臨為外國瓜分侵佔的危險。
清**在經過一場所謂「海防和塞防密瓜」的爭論之後,西北防務生新得到清統治者的關注和重視。光緒元年(2023年),陝甘總督左宗棠受令以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清軍入疆順應歷史潮流,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擁護和支援。
至光緒三年底,清軍已陸續收復到天山南部諸地,阿古柏的侵略政權覆沒。
光緒七年二月,清**使臣曾紀澤(曾國藩之子)經過與沙俄艱苦的談判,幾經周折,雙方簽訂《中俄伊犁條約》,條約議定次年沙俄軍隊撤出伊犁,中國以賠款和允許俄商在新疆**不納稅,**在嘉峪關和吐魯番設領事作為代價。2023年,伊犁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
光緒十年(2023年),清**釋出新疆建省上諭,劉錦棠被任命為首任新疆巡撫。將迪化直隸州升為府,新疆軍政中心由伊犁移到烏魯木齊。實行以軍府製為主體的多元性行政管理體制到單一郡縣制的轉換,使新疆行政建置與內地趨於一致。
2023年,人民解放軍已解放了全國大部分地區,國民黨政權土崩瓦解。2023年秋,***派遣鄧力群到伊犁與三區革命**聯絡,三區革命**湧躍響應。2023年9月,新疆警備司令陶峙嶽、新疆省**主席包爾漢分別通電起義,新疆宣告和平解放。
接著**將軍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進駐新疆。2023年10月1日,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國人民一起,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的歷史,從此開闢了一個新時代。」
建立平等、團結、互助的新型民族關係一直是中國共產黨解決國內民族問題的奮鬥目標,新中國成立以後確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這種新型民族關係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成立即是這一政策具體實施的結果。為了加快新疆的發展,在世紀之交,我國**又作出了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包括新疆在內的西部民族地區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經濟社會的發展自然會徹底改變新疆落後的社會狀況,新型的各民族之間的關係也將不斷髮展,但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新疆有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因而堅定不移地與**主義勢力進行鬥爭是新疆面臨的首要問題之一。
參考地址
學習新疆三史求新疆三史的學習心得
抓好新疆 三史 教育,引導各族幹部群眾正確認識新疆歷史 民族發展史 宗教演變史,進一步澄清事實,統一思想,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組織編寫了 新疆 三史 教育簡明讀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讀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問答 中國新疆人權教育讀本 等4本通俗理論讀物.這4本通俗理論讀物,以簡明生動的語言,闡明新疆...
新疆哈密三道嶺,新疆哈密三道嶺
三道嶺是個煤礦,不是行政縣,特產無煙煤 哈密煤抄業 罷工 不工作就是襲 要增加職工的待遇,縮小貧富差距,職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會有更高的幹勁為企業效力,這樣簡單的道理誰都知道,可是惟有領導們不知道,他們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因為他們心裡想的是怎麼樣自己多撈一些,職工上訪 不工作是誰的錯,是1000多職...
什麼五觀三史
五觀三史主要是在我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進行的教育活動的基本內容。五觀指馬克思主義 五觀 即國家觀 民族觀 宗教觀 歷史觀 文化觀。三史 指新疆歷史 民族發展史 宗教演變史。五觀指馬克思主義國家觀 民族觀 歷史觀 文化觀 宗教觀。三史指新疆歷史 民族發展史和宗教演變史。馬克思主義 五觀 國家觀 民族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