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月兒在雲中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先後命內閣首輔解縉和太子少師姚廣孝主持修纂的一部中國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初名《文獻大成》,永樂帝親自撰寫序言並賜名《永樂大典》,這是中國第一部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22,877卷(目錄佔60卷),11095冊,約3.7億字,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
《永樂大典》儲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獻,與法國狄德羅編纂的百科全書和英國的《大英百科全書》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稱世界文化遺產的珍品。
據粗略統計,《永樂大典》採擇和儲存的古代典籍有
七、八千種之多,數量是前代《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書的
五、六倍,就是清代編纂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收書也不過3000多種。
擴充套件資料
《永樂大典》在永樂年間纂修完成後,只抄錄了一部,叫做「永樂正本」;到嘉靖朝,怕大典有損,又重錄了一部,稱為「嘉靖副本」。因為兩部大典都深藏在皇宮中,沒有刊印,流傳稀少,在朝代更迭、內憂外患中被偷盜、搶掠、焚燒,「正本」消失了,「副本」也只剩下400餘冊。《永樂大典》從編纂到毀滅的600年間,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和千古之謎。
《永樂大典》纂成後,被放置在南京文淵閣的東閣。永樂十九年(2023年)明成祖移都北京,挑選了一部分藏書帶到新都,《永樂大典》在正統年間正式被放置在文樓中。永樂和萬曆年間,雖然都曾有人提議過刊刻,都因「工費浩繁」未能實現。
在明朝皇帝中,明世宗(嘉靖皇帝)最喜愛《永樂大典》,平時在案頭上常備幾冊大典以供隨時翻閱。嘉靖三十六年(2023年),宮中發生大火,三大殿都被燒燬。火勢蔓延,很快便危及文樓中的大典。
明世宗連夜下了三道金牌,令人把大典及時搶救出來。為防止今後再遭受類似禍患,明世宗萌生了重錄大典的想法,並同大臣徐階反覆商議此事。
2樓:匿名使用者
明成祖朱棣 解縉
永樂元年(2023年)開始編撰的《永樂大典》,計兩萬二千九百三十七卷,三億七千萬字。全書舉凡天文、地理、人倫、國統、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聞異見以及日、月、星、雨、風、雲、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隨字收載。全書分門別類,輯錄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餘種古書資料,大凡經史子集與道釋、醫卜雜家之書均予收輯,並加以匯聚群分,甚為詳備。
它儲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學、歷史、地理、語言、文學、藝術、宗教、科學技術等方面豐富而可貴的資料。(可恨的是清咸豐十年(2023年)英法聯軍和光緒二十六年(2023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永樂大典》遭浩劫,部分被燒燬,部分被搶走,餘者寥寥無幾。到2023年為止,收集到《永樂大典》原本兩百一十五冊,加上覆制副本等,共得七百三十卷)
3樓:匿名使用者
是朱棣編的
全書一共22937卷,裝訂成11095冊
中國最早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是哪代哪位皇帝下令編寫的
4樓:阿沾
中國最早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下令編寫的。
永樂元年(2023年)七月,朱棣命解縉、姚廣孝、王景、鄒輯等人纂修大型類書,至永樂二年(2023年)十一月編成《文獻大成》,即《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是中國古代編纂的一部大型類書,收錄入《永樂大典》的圖書均未刪未改,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比十八世紀中葉出版的《大英百科全書》和《法國百科全書》要早300多年 。
《永樂大典》編纂於永樂年間,先後由內閣首輔解縉和太子少師姚廣孝主持修纂,歷時五年(1403-2023年)編修完成,是中國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它的規模遠遠超過了前代編纂的所有類書,有萬書之書之稱,為後世留下許多豐富的故事和難解之謎。
編纂於明朝永樂年間,儲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百科文獻。共1110卷),分裝成11095冊,全書約3億7千萬字。
它儲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獻,與法國狄德羅編纂的百科全書和英國的《大英百科全書》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稱世界文化遺產的珍品。
據粗略統計,《永樂大典》採擇和儲存的古代典籍有
七、八千種之多,數量是前代《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書的
五、六倍,就是清代編纂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收書也不過3000多種。
《永樂大典》就是這樣的一個「寶船」,它曾經如此龐大和華麗,把中國14世紀以前的文化統統裝入它的倉中。道教在元朝經歷一次毀滅性的打擊,元朝的統治者幾乎燒燬了所有關於道教的書。到了明代,流傳於世的道家經典不足宋元時候的三分之一。
而《永樂大典》則最大限度的記載了明朝以前所有的道家經典。可如今,人們只能通過露在水面上的一小段桅杆來猜測這艘沉沒寶船的一切了。
歷史上的《永樂大典》帶給人們太多的驚奇和讚歎,它的毀滅也帶來了同樣強烈的悲傷和遺憾,留給後世許多有待探尋的謎。當代許多人不知道《永樂大典》是一部什麼書,還有許多對《永樂大典》耳熟能詳的人恐怕一生也無緣見到《永樂大典》的原貌。
5樓:一彈戲牡丹
中國最早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是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下令編寫的。
《永樂大典》概述
《永樂大典》編纂於永樂年間,先後由內閣首輔解縉和太子少師姚廣孝主持修纂,歷時五年(1403-2023年)編修完成,是中國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它的規模遠遠超過了前代編纂的所有類書,有萬書之書之稱。
為後世留下許多豐富的故事和難解之謎。編纂於明朝永樂年間,儲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百科文獻。共1110卷),分裝成11095冊,全書約3億7千萬字。
它儲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獻,與法國狄德羅編纂的百科全書和英國的《大英百科全書》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稱世界文化遺產的珍品。
據粗略統計,《永樂大典》採擇和儲存的古代典籍有
七、八千種之多,數量是前代《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書的
五、六倍,就是清代編纂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收書也不過3000多種。
《永樂大典》意義
《永樂大典》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大的類書,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首先,它在類書編纂史上,把中國古類書的編纂發展成為百科全書的形式。我國類書起源很早,但或包類不全、或不便查檢,直到元代陰時夫編《韻府群玉》,才使內容和檢查方法有了百科全書的性質。
但其書資料尚不廣泛,且只把散事聚在一起未做小標題。《大典》則克服了上述缺陷,成為我國古代最值珍貴的百科全書。儘管《永樂大典》已經殘缺,但仍有不少可為研究者採擇利用的資料,而且許多材料已無法從其它古書中找到。
6樓:淚
《永樂大典》是明朝的
明成祖下令編寫的。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2023年),即欲修纂類書,商議「編輯經史百家之言為《類要》」,但未修成。明成祖即位後,為整理知識,令解縉等人修書。編撰宗旨:
「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過程召集147人,首次成書於永樂二年(2023年),初名《文獻整合》;明成祖過目後認為「所纂尚多未備」,不甚滿意。永樂三年(2023年)再命太子少傅姚廣孝、解縉、禮部尚書鄭賜監修以及劉季篪等人重修,動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編寫。
組織設監修、總裁、副總裁、都總裁等職,負責各方面工作。蔣用文、趙同友各為正副總裁,陳濟為都總裁,參用南京文淵閣的全部藏書,永樂五年(2023年)定稿進呈,明成祖看了十分滿意,親自為序,並命名為《永樂大典》,清抄至永樂六年(2023年)冬天才正式成書。據《進永樂大典表》稱,全書繕寫成22,877卷,目錄60卷,成書11,095冊。
康熙時期的沙皇帝是誰,康熙之後的皇帝是誰?
請採納 彼得一世 康熙時期,簽訂 尼布楚條約 在位沙皇 彼得一世 彼得大帝1682 1725年在位 康熙之後的皇帝是誰?康熙完了誰是皇帝 康熙之後的皇帝是雍正。康熙遺詔亦稱 康熙皇帝遺詔 康熙遺詔 一式四份,分別藏於臺灣故宮,大陸第一歷史檔案館,和遼寧檔案館。康熙皇帝逝世後,遺詔頒佈天下,告示全國。...
清朝私鑄錢幣最多的是哪個皇帝時期
愛新覺羅氏玄燁,也就是清聖祖爺康熙大帝 清朝哪個皇帝的銅錢最值錢?戰國時期趙國的一種鑄幣 三孔布 的銅錢最值錢.以人民幣368萬元成交,一舉重新整理中國古錢拍賣 的最高記錄。一般來說雍正最值錢,但要按版別來說每個皇帝都有值錢得錢幣。按最普通錢幣來看從順治以後排順序應該是 雍正 順治 康熙 宣統 同治...
唐朝達到鼎盛時期是哪個皇帝的功勞
李隆基對唐朝而言,武則天的作用自然是無法磨滅的。這一點早就被討論過無數次了,這裡既簡單說一點。在高宗時,她就獻策十二條 1 勸農桑,薄賦徭 2 給復三輔地 3 息兵,以道德化天下 4 南北中尚禁浮巧 5 省功費力役 6 廣言路 7 杜讒口 8 王公以降皆習 老子 9 父在為母服齊衰三年 10 上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