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宮女子身上披的帶子叫什麼名字

2021-04-03 05:22:03 字數 5605 閱讀 3196

1樓:匿名使用者

帔,中國戲曲服裝專用名稱,即對襟長袍。

程式性:是帝王、中級官吏、豪宦鄉紳及其眷屬在家居場合所通用的常服。

款 式:對襟,半長大領,闊袖(帶水袖)、左右胯下開衩,男帔長及足,女帔稍短(僅過膝),周身以平金或絨線刺繡圖案紋樣。

溯 源:帔,源於明代貴族婦女的禮服--大袖褙子。褙子原是窄袖,對襟大領很長,直貫底擺。

至明末,其袖式逐漸演變為大袖,領式也由長大領縮為半長大領。戲曲服裝"帔"即是在明代"褙子"基礎上,經過裝飾和美化後所形成的。

特 點:褙的服裝造型,雖然仍屬於中國古代傳統服飾的主流(寬袍大袖式),但它顯然有別於"不壯不麗元以重威"的禮服--蟒袍。比起蟒來,它突破了"全封閉式"的服裝造型,以"對襟"造成自由開合的寬鬆感,以向下的兩條垂直線給人以流暢修長的美感(由綰結演變成兩根飄帶,也飄垂於胸前,成為了裝飾)。

它算得上是一種"寬鬆式"的服裝,文雅清秀,既符合人物閒居場合需要,又不失其華貴,更有助於表演。帔的另一個特點是:男團花帔和女團花帔一般用於成對夫婦,色彩、紋樣上完全一致,所以稱作"對兒帔",具有舞臺畫面的"整齊美"。

男、女團花帔的這種規範性,鮮明地顯示出了京劇服裝所特有的藝術語彙。

質 料:有大緞和縐緞兩種(縐緞較輕柔)。

紋 樣:皇帝用團龍,皇后、貴妃用團鳳。太后用團龍鳳。除此之外,視人物年齡身份,或用團花、團壽字,或用枝子花。

色 彩:皇室成員用黃色,狀元登科、新婚典禮和喜慶團圓場合的夫婦用紅色,老年人用秋香色,其餘人物的用色沒有嚴格界定。

刺 繡:黃色帔用絨繡,其它色的帔或絨繡圈金,或平金繡。

2樓:匿名使用者

帔和披帛。

帔比較寬,類似今天的披肩,是已婚女性用的;披帛窄,更接近飄帶,用於未嫁女子。

古代嬪妃掛披在衣服外的那條帶子叫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叫披帛披帛,中國古代婦女服飾。隋代壁畫中已有披帛,唐代廣泛流行。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

披帛分兩種:一種橫幅較寬,長度較短,多為已婚婦女所用;另一種長度可達兩米以上,多為未婚女子所用

唐襦裙1 中衣 2 上襦 3 披帛 4 襦裙 5 腰帶 6 綬帶 7 蔽膝8 高臺履

古代女子系在腰間的帶子叫什麼?

4樓:紙墨成殤

古代女子系在腰間的帶子叫「衿」。

一般有絲絛製成,是絲編的帶子或繩子。通常搭配道袍、圍裙等衣物。屯堡人至今頭系「絲頭腰帶」,後吊長長絲絛,在袖口、衣襟處鑲嵌美麗的花邊。

擴充套件資料

古代為了不使衣服散開,人們又在腰部繫上一根大帶,這種大帶就叫腰帶,它與今天人們所用來系束褲裙的帶子名稱雖同,但作用並不一樣。

由於腰帶具有這種特殊的作用,所以古人對它十分重視,不論穿著官服、便服,腰間都要束上一帶。天長日久,腰帶便成了服裝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飾物,尤其在禮見時,更是缺它不可。

古代腰帶名目繁多,形制也十分複雜。但總的來看,可分成兩類,一類以皮革為之,古稱「鞶革」,或稱「鞶帶」。一類以絲帛製成,古稱「大帶」,或稱「絲絛」。

5樓:匿名使用者

帶絲中國早期的服裝多不用鈕釦,只在衣襟處縫上幾根小帶,用以繫結,這種小帶的名稱叫「衿」。《說文·系部》:「衿,衣系也。

」段玉裁注:「聯合衣襟之帶也。今人用銅鈕,非古也。

」說的就是這種情況。為了不使衣服散開,人們又在腰部繫上一根大帶,這種大帶就叫腰帶,它與今天人們所用來系束褲裙的帶子名稱雖同,但作用並不一樣。

由於腰帶具有這種特殊的作用,所以古人對它十分重視,不論穿著官服、便服,腰間都要束上一帶。天長日久,腰帶便成了服裝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飾物,尤其在禮見時,更是缺它不可。《南史·劉璡傳》:

「(璡)方軌正直,……兄瓛夜隔壁呼?璡不答,方下床著衣立,然後應。瓛怪其久,璡曰:

「向束帶未竟,其立操如此。」連兄弟之間夜裡見面說幾句話,都必須整衣束帶,否則就覺得有失禮貌。古人對禮節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君臣之間更是如此。據歐陽修《歸田錄》記載,宋太宗夜召陶谷。谷至,見帝而立,卻不肯進去。

太宗立即意識到這是因為自己沒有束帶的緣故,於是令左右取來袍帶,匆匆束之。陶谷見皇帝束上了腰帶,這才進去。在當時看來,皇帝召見侍臣而不束腰帶,同樣是失禮的行為,所以不能與他行君臣之禮。

古代腰帶名目繁多,形制也十分複雜。但總的來看,可分成兩類,一類以皮革為之,古稱「鞶革」,或稱「鞶帶」。一類以絲帛製成,古稱「大帶」,或稱「絲絛」。

也有將這兩種腰帶統稱為大帶的。在秦漢以前,革帶主要用於男子,婦女一般多繫絲帶。《說文·革部》:

「男子帶鞶,婦人帶絲。」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不過,男子除了用皮帶外,也可系扎各種絲帶。

如《詩經·曹風·鳲鳩》:「淑人君子,其帶伊絲。」鄭玄注云:

「其帶伊絲,謂大帶也。大帶用素絲,有雜色飾焉。」

據先秦文獻記載,當時的絲帶形制比較複雜,顏色、裝飾各不相同,上自天子,下至士庶,等級差別十分顯著。如《禮記·玉藻》所記:「大夫素帶,闢垂;士練帶,率下闢;居士錦帶;**縞帶。

」又:「大夫大帶四寸。……天子素帶,朱裡,終闢。

」鄭玄注:「大夫以上以素,皆廣四寸;士以練,廣二寸。」甚至對帶子繫結後下垂部分的長短尺寸,都有嚴格的制度:

「紳長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

所謂「紳」,就是指帶子末端的下垂部分。《論語˙衛靈公》記:「子張書諸紳。

」宋邢昺注:「以帶束腰,垂其餘以為飾,謂之紳。」因為紳是帶子末端的下垂部分,所以可提起來記事。

當然,這是應急的做法。在一般情況下,官吏記事,是用一種手版,名「笏」,不用時就將它插在腰間,後來乾脆就把垂紳插笏的仕宦稱之為搢紳。搢就是插的意思。

《晉書·輿服志》:「其有事則搢之於腰帶,所謂搢紳之士者,搢笏而垂紳帶也。」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以後還引申出鄉紳、紳士等名詞,專指那些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士,意思說他們具備了搢紳的資格。

至於婦女,雖然用不著搢笏,但腰帶繫結以後,也有一部分垂下,這種下垂部分的名稱,在叫法上與男帶有些不同。明楊慎《丹鉛續錄》記:「古者婦人長帶,結者名曰綢繆。

垂者名曰襳縭。結而可解曰紐;結而不可解曰締。」什麼叫「可解」,什麼叫「不可解」呢?

用今天的話來解釋,分別指活結和死結。凡是打成環狀的活結,古時稱「紐」,而扣緊的死結則稱為「締」。《說文·系部》:

「締,結可解也。」又「紐,系也。一曰結而可解。

」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關於腰帶的系束部位,古時也有明確規定。如《禮記·深衣》記:「帶,下毋厭髀,上毋厭脅,當無骨者。

」孔穎達註釋說:「當無骨者,帶若當骨則緩急難中,故當無骨之處。此深衣帶於朝祭服之帶也。

朝祭之帶,則近上」。故《玉藻》雲:「三分帶下,紳居二焉。

是自帶以下四尺五寸也。」可見腰帶的系束部位,完全是根據各種服裝的不同形制而決定的。我們從戰國以至西漢時期的俑像上可以看出,凡穿繞襟深衣的婦女,腰帶多系在衣襟的尖端,以防衣服散開。

這種衣帶的高度,就是視衣襟的高度而定的。革帶的系法與此不同,在革帶頂端的交接之處,一般都綴有一個固定的裝置,用時只要相搭即可,不必像絲帶那樣互相繫結。綴在帶首的固定裝置,大體上也有兩種形制,一種作成鉤狀,稱為「鉤」,也稱「帶鉤」;另一種作成環狀,稱「鐍」,或稱「帶鐍」。

帶鉤一物在中國的出現,最早可上溯到春秋時期。在北京、河北、河南、山東以及山西等地的春秋墓中,都有帶鉤實物出土。文獻資料中也常常提到帶鉤的名稱。

如《管子·小匡》:「管夷吾親射寡人中鉤。」《史記·齊太公世家》:

「射中小白帶鉤」等等。

製作帶鉤的原料,大多采用金屬,如金、銀、銅、鐵等,也有用玉、石、骨、木做成的,但為數不多。帶鉤的造型,由於時代的不同和地區的差異,也有許多明顯變化。有的做成棒形,有的做成耜形,有的做成獸形,有的做成鳥形,有的做**形,有的做成龍形,另外還有琴形、匙形及琵琶形等,不可盡述。

帶鉤的製作工藝也很有特色,有的用刻,有的用嵌,有的用鏤,有的用錯,不一而足。正如《淮南子·說林訓》所記:「滿堂之坐,視鉤各異。

」帶鐍的出現比帶鉤要晚。目前所見的帶鐍實物,都是戰國以後的產物。所謂帶鐍,指的是一種環形帶扣,其形或方或圓,考究者附有釦針,用時將皮帶伸入扣內,然後插入釦針即可。

由於它結紮起來比帶鉤牢固,所以受到普遍歡迎。三國以後,革帶用鐍者逐漸增多,而用鉤者卻日見減少,最後完全取代了帶鉤。後世流行的鉤洛帶、蹀躞帶以至金帶、玉帶等,都用帶鐍,而不用帶鉤,帶鉤的使命遂告結束。

帶鐍雖然是革帶上的一種裝置,但有時也可用於絲帶。這種絲帶與絲絛不同,它是以絲織物織成的一種寬闊的腰帶。史籍中常見有緄帶、織成帶等名稱,就是指這種腰帶。

如《述異記》稱:「祖欣見形詣僧榮沈床上有一織成寶飾絡帶。」《東觀漢記》:

「鄭(鄧)遵破匈奴,於是上賜金剛鮮卑緄帶一具。」在這種緄帶及織成帶的首部,就綴有一個金屬帶鐍。《後漢書·輿服志》記命婦服飾:

「自公主封君以上皆帶綬,以採組為緄帶,各如其綬色。**辟邪,首為帶鐍,飾以白珠。」由此可見,這種飾有帶鐍的腰帶,不僅可以用於男子,同時也可用於婦女。

古裝劇裡女子身上批著的長長的帶子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披帛,中國古代婦女服飾。隋代壁畫中已有披帛,唐代廣泛流行。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

披帛分兩種:一種橫幅較寬,長度較短,多為已婚婦女所用;另一種長度可達兩米以上,多為未婚女子所用。

披帛,是長條形狀的巾子,搭在肩上,纏繞在手背間,一般都是薄薄的紗羅裁成,上面有印花,或者是金銀線織就的圖案。據專家們考證,披帛不是中土固有的服飾,可能是**於西亞,更詳細點,是**于波斯,而波斯人披帛的習慣,則可能是受到希臘化的影響。

隨著佛教東傳,南北朝時期佛教題材的壁畫中,已經出現了身披披帛的女供養人。唐代開元以後,長長短短,寬寬窄窄的披帛開始出現在每一個追逐時世裝的女性肩上。這樣說來,一條條披帛,竟然也是國際化的成果了。

自信開放的大唐女性們奉行服飾上的華麗精巧。「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花花草草們也可以一親芳澤。《舊唐書?

輿服志》裡這麼說:「風俗奢靡,不依格令,綺羅錦繡,隨所好尚。上自宮掖,下至匹庶,遞相仿效,貴賤無別。

」唐玄宗就曾頒下詔令:宮中二十七世婦和寶林、御女、良人在隨侍和參加後宮宴會時,都須身披繡有圖案的披帛。而宮女們在端午節時,也要披較為華麗的披帛,稱為奉聖巾或續壽巾。

美麗的大唐女子,站立時披帛自然下垂如潭水靜謐,走動時飄逸舒展如風拂楊柳,動靜相得益彰。這種附加的服飾,延伸了身體的視覺效果,它的出現不是為了實際的用途,僅僅就是為了營造一種生動活潑婀娜多姿的外形效果。然而這不是魏晉時候可望而不可即的虛幻美感。

高髻、披帛、半臂、袒領服,少有地線條感和人體美相結合,它所依賴的不是傳統的倫理規範,也不是公眾社會對女性的戒備心理,那是在偶然性的因素之下,女人們短暫地煥發了審美想像力的產物。披帛這種「時裝」,借鑑了當時風行的西域舞伎的舞衣。唐代的女子們從舞臺服裝中汲取靈感,而日常穿著也可以昇華為表演服裝。

在後來的京戲《天女散花》裡,梅蘭芳舞動長長的飄帶,那一定也是對披帛象徵性地極端發揮。

唐代婦女為使自己的服裝更富有藝術魅力,她們在外出行走時都在肩、臂上披上「帔子」,遮風暖背。在室內或宮中花園裡披上比披子更長的帶子——「披帛」。繞肩拽地,似仙女下凡。

到了宋代,女子「披帛」日盛,從皇家貴婦的「霞披」到平民女子的「直披」。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的前進,這些繁瑣的「服飾」也逐漸的消失。不過類似「帔子」的長、方圍巾以其實用功能仍在現代社會中流行開來。

而「披帛」,人們只能從敦煌飛天畫壁、出土陶俑、影視歌舞的古典劇目或滿族傳統婚禮中偶爾領略,欣賞其長虹絢霞般飄逸、浪漫、飛揚的神采了。

古代女子肩上披的那條絲帶叫什麼好像叫什麼帛

來古代女子肩上披的那條絲帶源叫披bai帛 披帛,隋代壁畫 du中已有披帛,唐代zhi廣泛流行。用銀花dao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披帛分兩種 一種橫幅較寬,長度較短,多為已婚婦女所用 另一種長度可達兩米以上,多為未婚女子所用。披帛抄 中的女子身著唐...

她身上披的,叫什麼

裘冕 上古帝王祭天時所穿戴的衣冠 古代制皮工匠的一種,個人感覺就是加了毛領的斗篷或者披風。給分吧。寫完我要看。圖在那裡?朋友 歐洲古代公開場合的裙子沒這麼暴露吧 你好 補充回答 傳統歐洲加冕儀式上國王穿的那種像個大斗篷一樣的紅色袍子應該叫統帥披風或御用斗篷!11 12世紀,歐洲國王加冕儀式及常用禮服...

古代女子服裝中圍在身上的絲帶叫什麼啊?如下圖,有沒有個專有名詞或者雅名,哪位達人知道

古代女子服 bai裝中圍du 在身上的絲帶叫衿 zhi帶絲中國早期dao的服裝多不用鈕釦,只在內衣襟處容縫上幾根小帶,用以繫結,這種小帶的名稱叫 衿 古代腰帶名目繁多,形制也十分複雜。但總的來看,可分成兩類,一類以皮革為之,古稱 鞶革 或稱 鞶帶 一類以絲帛製成,古稱 大帶 或稱 絲絛 也有將這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