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尾聯表達了作者希望動亂早日結束,亂離人能夠早日團聚,過上太平生活的願望。 希望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2樓:匿名使用者
天寶十五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進潼關,杜甫帶著妻小逃到鄜州(今陝西富縣)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2643239,寄居羌村。七月,肅宗即位於靈武(今屬寧夏)。杜甫便於八月間離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圖趕到靈武,為平叛效力。
但當時叛軍勢力已膨脹到鄜州以北,他啟程不久,就被叛軍捉住,送到淪陷後的長安;望月思家,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名作。 在一二兩聯中,「憐」字,「憶」字,都不宜輕易滑過。而這,又應該和「今夜」、「獨看」聯絡起來加以吟味。
明月當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獨看」,則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來的「同看」。未來的「同看」,留待結句點明。
往日的「同看」,則暗含於一二兩聯之中。「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 ——這不是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過「同看」鄜州月而共「憶長安」的往事嗎?我們知道,安史之亂以前,作者困處長安達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時間,是與妻子在一起度過的。和妻子一同忍飢受寒,也一同觀賞長安的明月,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當長安淪陷,一家人逃難到了羌村的時候,與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憶長安」,已不勝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亂軍之中,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那「憶」就不僅充滿了辛酸,而且交織著憂慮與驚恐。這個「憶」字,是含意深廣,耐人尋思的。
往日與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雖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為妻子分憂;如今呢,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遙憐」小兒女們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負擔,哪能為她分憂啊!這個「憐」字,也是飽含深情,感人肺腑的。 第三聯通過妻子獨自看月的形象描寫,進一步表現「憶長安」。
霧溼雲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憶念愈深,甚至會擔心她的丈夫是否還活著,怎能不熱淚盈眶?而這,又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
當想到妻子憂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時候,自己也不免傷心落淚。兩地看月而各有淚痕,這就不能不激起結束這種痛苦生活的希望;於是以表現希望的詩句作結:「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雙照」而淚痕始幹,則「獨看」而淚痕不幹,也就意在言外了。 這首詩借看月而抒離情,但所抒發的不是一般情況下的夫婦離別之情。作者在半年以後所寫的《述懷》詩中說:
「去年潼關破,妻子隔絕久」;「寄書問三川(鄜州的屬縣,羌村所在),不知家在否」;「幾人全性命?盡室豈相偶!」兩詩參照,就不難看出「獨看」的淚痕裡浸透著天下亂離的悲哀,「雙照」的清輝中閃耀著四海昇平的理想。
字裡行間,時代的脈搏是清晰可辨的。 題為《月夜》,字字都從月色中照出,而以「獨看」、「雙照」為一詩之眼。「獨看」是現實,卻從對面著想,只寫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而自己的「獨看」長安之月而憶鄜州,已包含其中。
「雙照」兼包回憶與希望:感傷「今夜」的「獨看」,回憶往日的同看,而把並倚「虛幌」(薄帷)、對月舒愁的希望寄託於不知「何時」的未來。詞旨婉切,章法緊密。
如黃生所說:「五律至此,無忝詩聖矣!」 邸一博
杜甫詩《月夜》最後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願望
3樓:匿名使用者
夫妻團圓,
「安史之亂」儘快結束,
人民不再流離失所。
月夜[ 唐 ] 杜甫
原文 譯文對照
今夜鄜州月, 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 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 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 雙照淚痕幹。
《楓橋夜泊》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樓:li小狐狸
《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遊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詩歌從盛唐到中唐的過渡,有兩個代表性的人物,一是劉長卿,一是韋應物。但其實同時與他們兩個相對應,還有兩個代表性的人物也非常獨特,也其實可以代表詩歌從盛唐向中唐的轉變,而且他們兩個都姓張,一個叫張繼,一個叫張志和。
張繼的具體生卒年,學術界還有爭議,但比較確定的他曾經是天寶十二年的進士,而且他和劉長卿是好朋友,兩個人詩歌唱和,多有往來,想來年齡與劉長卿大概也差不多,而張志和和韋應物的年齡大概是差不多對應的。
這首短小的七絕可以說是和張若虛的那首《春江花月夜》一樣,是一篇孤篇橫絕、蓋壓詩壇的傑作。張繼本人《全唐詩》存詩一卷,四十多首,但其中學者還有認為有不少是偽託,想來確證的大概三十多首。
其他大多無名,但就這一首《楓橋夜泊》,就使得他像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一樣,足以留名千古、千古不朽了。而王兆鵬老師根據大資料編輯的「唐詩排行榜」中,這首《楓橋夜泊》位列唐詩第七,可見其驚豔,而張繼本人也因這一首詩名聲大噪、名垂千古。
5樓:闕菲多子
《楓橋夜泊》通過寫江南夜景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表達了作者的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憂愁。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張繼所作,全詩原文如下: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白話文意思是深秋的夜色,漫天遍野都是白白的霜花,月亮在西邊的天際落下去了,偶爾聽到幾聲烏鴉的慘叫,更加感到淒涼。松江岸邊楓樹下,停泊著幾隻漁船,勞苦了一天疲憊不堪的漁夫們和衣而眠。生活的愁苦掛在臉上,他們相視無言。
遠處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擴充套件資料
《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遊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首句寫了「月落、烏啼、霜滿天」這三種有密切關聯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時大約天將曉,樹上的棲鳥也在黎明時分發出啼鳴,秋天夜晚的「霜」透著浸肌砭骨的寒意,從四面八方圍向詩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瀰漫著滿天霜華。第二句寫詩人一夜伴著「江楓」和「漁火」未眠的情景。
6樓:匿名使用者
《楓橋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亂後,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時,寫下的一首羈旅詩 「羈旅」:有的詩人,長期客居在外,滯留他鄉,或漂泊異地,或謀求仕途,或被貶赴任途中,或遊歷名山大川,或探親訪友,所謂「羈旅」,即因上述種種原因,長久寄居他鄉之意。這類詩,多抒發綿綿的鄉愁,對親人無盡的思念和鬱郁不得志...
7樓:射手秋天的果實
秋天的夜晚,一艘遠道而來的客船停泊在蘇州城外的楓橋邊。明日已經落下,幾聲烏鴉的啼叫,滿天的寒霜,江邊的楓樹,點點的漁火,這清冷的水鄉秋夜,陪伴著舟中的遊子,讓他感到是多麼淒涼。此詩只用兩句話,就寫出了詩人所見、所聞、所感,並繪出了一幅悽清的秋夜羈旅圖。
但此詩更具神韻的卻是後兩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鐘聲,不但襯托出夜的寧靜,更在重重地撞擊著詩人那顆孤寂的心靈,讓人感到時空的永恆和寂寞,產生出有關人生和歷史的無邊遐想。這種動靜結合的意境創造,最為典型地傳達了中國詩歌藝術的韻味。
+ 《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遊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8樓:匿名使用者
《楓橋夜泊》通過描寫霜天月落,烏鴉啼鳴,江邊楓樹漁船燈火城外寺廟,半夜鐘聲,編織了一幅淒涼的秋江夜景圖,表達了詩人的客旅愁思
9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10樓:匿名使用者
楓橋夜泊反應了作者心情愁悶,猶豫不決的心態。
11樓:匿名使用者
有啥好處?我會寫,紿點贊就可以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全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13樓:匿名使用者
一一一個好啊喲喲
14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我還和我不聞不問v上午vv的感情
15樓:匿名使用者
(獨自睡眠)的思想感情
關於月亮的詩句,各寫出詩的題目,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16樓:取葉晨
關於月亮的詩句:
一、《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表達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通過對明月的讚美與嚮往,表現出詩人積極樂觀的情緒。
二、《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表達了遠離他鄉的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三、《宿建德江》: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表達對親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四、《山瞑秋瞑》: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表達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17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月」的詩
《月》 杜甫 萬里瞿唐①月,春來六上弦②。 時時開暗室,故故③滿青天。 爽和風襟靜,高當淚滿懸。
南飛有烏鵲,夜久落江邊。 【注】①瞿唐:瞿塘峽,位於長江三峽奉節至巫山段,安史之亂後,杜甫曾困居於此。
②上弦:上弦月,農曆每月初
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頻頻。
⑴作者通過詠月主要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⑵從「萬里」、「時時」、「夜久」三個詞中任選兩個,分別簡析它們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4分) 【參***】⑴全詩以明月興思情,同一輪明月寄予著兩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遠綿長與月夜的孤獨寂寞相織相融,形成一種清麗深婉、寂寥苦思的悽清氛圍,抒發了詩人對時局動盪、國事艱難的憂慮以及對家鄉故園親人的思念。
作者通過描寫春夜清冷靜謐的月下景色,抒發了自己因國難而顛沛流離、生活動盪不定的淒涼傷感之情。 ⑵①「萬里」一詞,突出空間範圍之廣,表現了廣闊地天地籠罩於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襯了詩人的個體的渺小孤獨寂寞之情。 ②「夜久」一詞,強調時間之長,寫出了南飛的烏鵲在深夜經長時間飛奔後只能落在江邊暫時棲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現了詩人長時間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艱難處境。
「時時」一詞,運用疊詞,寫月光時時照進黑暗的居室,與下句的「故故」相對,使語言表達更富有韻律美。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詩歌形象和情感,首先通讀全文,結合背景,從詩歌所描繪的意象出發。 【解析】第⑴題考查詩歌景和情的關係,「月」是本詩的主要意象,抓住作者所描寫的月的特點,再結合詩人遭遇和國家的局勢作答。
第⑵題考查詩歌情感,結合註釋①作答。 附高考學子心聲: 因為個人對古詩詞有一定的喜好和敏感,所以當語文題目解密後,我首先看的是詩歌。
老實說,不看註解,我基本上讀不懂這首詩;看了註解,我還是不太懂——當然,我不懂不等於別人不懂,何況我們在教學生做詩歌鑑賞題的時候,經常會有「文難題易」的說法,目的是提升學生做題的信心。在語文高考所有的題目當中,恐怕「古詩鑑賞」是一個連老師也沒有把握做準確的題吧,那麼,在「參***」沒有出來之前,姑且讓我這個「資深」高階語文老師猜解一回吧。 ⒈一看詩題:
詩題既然是「月」,那麼,詩的主要內容當然是寫「月」了,詩的主題當然也是與「月」有關了。朝著這方面去理解詩歌,總不會太離譜。 ⒉二看註解:
先看註解的好處在於瞭解作者寫作的背景和避免在閱讀時對不懂的地方過多糾纏耽誤時間。①瞿唐:瞿塘峽,位於長江三峽奉節至巫山段,安史之亂後,杜甫曾困居於此。
這個地址無關緊要,「安史之亂」是背景,「曾困居於此」是提示——只不過這個提示讓人迷惑:「曾」是相對於杜甫寫詩的時間而言還是相對於今天命題的時間而言呢?這個問題不解決,詩歌的內容就不好理解。
按理,「曾」應該改為「當時」。②上弦:上弦月,農曆每月初
七、初八的弓形月亮。這個註解基本上沒什麼大用——但也有點用,就是讓我們猜想「六」大概應該是「初六」吧,但本詩的主題,只與月亮有關,而與什麼時候的月亮沒有太大關係。③故故:
常常,頻頻。這是解詞,怕學生不懂。可是不解還好,一解反而迷惑了——這是寫某一天晚上的月亮呢還是寫某一段時期晚上的月亮呢?
看來應該是後者——瞿塘峽晚上的月亮經常瀰漫了青天——用泛寫代特寫,學生難懂。 ⒊三看詩文:我看不懂的有四處:
①「萬里瞿唐月」中的「萬里」是指什麼?如果本詩的主題為「月下鄉思」,那麼可以理解為與故鄉有「萬里之遙」,但也可以理解為「瞿塘峽青天萬里」。哪一個較為恰當?
②「時時開暗室,故故滿青天」不好理解。正如上文所言,這是當晚的特寫,還是瞿塘峽月亮的泛寫?若泛寫,上文的「六」如何落實?
若特寫,「時時」「故故」如何落實? ③「爽和風襟靜,高當淚臉懸」中的「和」不好理解。下一聯的「當」應為動詞,讀音應為第一聲。
按照對仗的原則,「和」也應該為動詞。就平仄規律來講,「和」應該為仄聲,那麼這個字應該念hè(第四聲),意思應該和「配合」差不多。全句的意思大概是:
天氣清爽無風,衣襟配合著靜止不動,月亮高掛天空,正對著淚臉高懸——唉,「高師」尚要猜,學子何以堪! ④「南飛有烏鵲,夜久落江邊」一句,勉強可以理解:不管「南飛」是飛向南還是從南邊飛來都無關緊要,反正一隻烏鵲停在江邊。
但是「夜久」一詞學生未必能準確理解:是停落了很久呢?還是夜很深呢?
杜甫和命題人的意思,大概是後者。 上文說過,難文可以易出,這是命題的常識。但是所命的兩個題,偏偏卻不怎麼好答。
⑴作者通過詠月主要抒發了怎樣的感情?(3分) 「怎樣的感情?」除了「安史之亂」和「曾困居於此」,詩歌當中沒有任何文字資訊,也即是所謂的意象能表明詩歌的主題。
那麼我們就只有猜了:戰亂時期,流離失所,困居他處,見月思鄉。不知我這樣解行不行?
⑵從「萬里」、「時時」、「夜久」三個詞中任選兩個,分別簡析它們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4分) 這又難了。剛剛所分析的這幾個詞,偏偏是含有許多歧義的,你讓學生如何準確的解釋清楚呢,更何況要說它們的「作用」?
真是難為人!我姑且再猜一次:「萬里」——用空間的遙遠或廣闊表明離鄉之遠,思念之深。
「時時」——用月亮頻繁的出現惹起作者的思鄉之痛。「夜久」——用烏鵲深夜久停,不肯離去,喻作者深夜難眠,望月對鳥,增添思鄉之念。
唐代詩人寫的詩,唐代詩人李白寫的詩有哪些
唐詩如下 1 出塞 唐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2 塞下曲 其一 唐 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從來幽並客,皆向沙場老。莫學遊俠兒,矜誇紫騮好。3 塞下曲 其二 唐 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唐代詩人李商隱寫的詩還有哪些唐代詩人李商隱還有哪些詩?
李商隱現存詩594首,又 集 外詩16首,陳尚君 全唐詩補編 錄入4首,共存詩614首,但是有的詩顯然為誤入。代表作品 月下與君共飲 錦瑟 重過聖女祠 霜月 蟬 贈劉司戶蕡 悼傷後赴東蜀闢至散關遇雪 樂遊原 北齊二首 夜雨寄北 憶梅 贈柳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風雨 夢澤 寄令狐郎中 杜工部蜀中離席...
唐代李賀寫的馬詩,他想表達什麼,《馬詩》雖然寫的是馬,但詩人真正所要表達的是什麼?
馬詩 是通過詠馬 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志士的奇才異質 遠大抱負及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馬詩 雖然寫的是馬,但詩人真正所要表達的是什麼?馬詩 雖然寫的是 馬,但詩人真正所要表達的是志士的奇才異質 遠大抱負以及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詩人是借馬來抒情,抒發詩人懷才不遇,不被統治者賞識,但又熱切期望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