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我笑春風
1課《草原》
5課古詩詞三首
《牧童》
《舟過安仁》
《清平樂.村居》
10課《楊氏之子》
我只能給你說題目,如果想要內容,在網上搜題目
2樓:匿名使用者
在買一本吧,在不我借你一本。
3樓:把我變成回憶彬
1課bai
《草原》
5課古詩詞三du首
《牧童》
唐 呂岩
草鋪橫zhi野六七裡, 一葉漁船兩dao小童回,笛弄晚風三四答聲。 收篙停棹坐船中。
歸來飯飽黃昏後, 怪生無雨都張傘,
不脫蓑衣臥月明。 不是遮頭是使風。
舟過安仁
宋 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
不是遮頭是使風。
清平樂 村居
宋 .辛棄疾
茅簷地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五年級下冊語文書第10課的意思和鑑解
4樓:匿名使用者
分類:五年級下冊知識點歸納
第10課 《楊氏之子》
生字詞生詞
樑國 聰惠 造詣 乃 曰 家禽
讀讀寫寫
詞語積累
多音字wéi(為人) yìng(應付)
為 應
wèi(因為) yīng(應該)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1、樑國楊氏之子九歲,甚聰惠。
譯文:樑國一戶姓楊的人家中有個九歲的孩子,很聰明。
我的理解:這句話點明瞭文章要講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點,起到總起全文的作用。
2、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譯文:(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的父親不在家,孔君平於是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
我的理解:從孔君平來拜見孩子父親一事課看,兩家的關係很好,常來常往,所以當得知孩子的父親不在時,孔君平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叫出了這個孩子,可見孔君平和孩子很熟悉。
3、為設果,果有楊梅。
譯文:(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
我的理解:從這句可以看出孩子很有禮貌,很會招待客人。
4、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譯文: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並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立刻回答:「我可沒有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我的理解:這是故事的重點部分。孔君平看到楊梅,聯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
「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楊,它叫楊梅,你們本是一家嘛!這信手拈來的玩笑話,很幽默,也很有趣。
孩子的回答也在孔君平的姓上做文章,但巧妙地採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這一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孩子語言的精妙之處就在於「以彼之道還治彼身」。
寫作結構
(寫作順序、 文體的特點、段落劃分等)
1、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
2、行文簡潔,不足百字,但古今字義不同,注意註釋中「通假字」的含義,如「惠」,同「慧」;注意「日」和「曰」的書寫區別。
主要內容
本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家中的九歲男孩,與客人巧妙、委婉的對話。
注意事項
1、初次接觸文言文,要學會正確朗讀課文,學會文言文朗讀的停頓節奏。
2、學會根據註釋、插圖和聯絡上下文,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對於文中的註釋要牢記。
3、課外閱讀《世說新語》,瞭解其他關於言語表達的小故事。
5樓:匿名使用者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1、樑國楊氏之子九歲,甚聰惠。
譯文:樑國一戶姓楊的人家中有個九歲的孩子,很聰明。
2、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譯文:(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的父親不在家,孔君平於是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
3、為設果,果有楊梅。
譯文:(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譯文: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並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立刻回答:「我可沒有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第10課編成個小童話故事
6樓:杯子杯子杯子帥
《冰雪女皇》內容簡介:冰雪皇后為了解除下在自己身上的咒語,帶走了卡伊,小噶爾達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了冰雪皇后的宮殿,救出了自己的朋友,回到了日夜思念他們的奶奶身邊。 在生活中,我們或許會遇到一些困難,我們的朋友也會遇到一些麻煩。
這時需要我們用一顆善良而熱情的心去面對,就像噶爾達那樣堅持到底,那麼好多困難都會消融掉,留給我們的會是一個美麗的結局。 《跳蚤與教授》內容簡介:這是一個跳蚤與教授通過自己的智慧成功離開野人國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樹立自己的理想,並且為了這個理想,要一直堅持不懈,不畏艱辛,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特長,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的。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14課課文
秦兵馬俑 舉世無雙的秦兵馬俑是我國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它出土於西安以東30千米的臨潼。兵馬俑規模巨集大。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達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有兵馬俑近8000個。在三個俑坑中,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有14260平方米。坑裡的兵馬俑也...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10課課文全文
二泉映月 無錫的惠山,樹木蔥蘢,藤蘿搖曳。山腳下有一泓清泉,人稱 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著 來到泉邊賞月。水面月光如銀,靜靜地傾聽著泉聲。突然,他問小阿炳 你聽到了什麼聲音?小阿炳搖了搖頭,因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麼聲音也沒有聽見。說 你年紀還小,等你長大了,就會從二泉的流水中聽到許多...
五年級下冊語文第5課小練筆,五年級下冊語文第5課小練筆300字
牧童將短笛插在腰間,望著連綿不斷的草地.老牛在不遠處吃草,牧童忍不住寂寞,將短笛吹起來,徐徐的晚風將笛聲帶到很遠很遠的地方.牧童心想,在那遙遠的地方,會不會有人聽到他的笛聲呢?夕陽下山,牧童趕著牛回到家中,桌上早有家人準備好的飯菜.牧童趕了一天的牛,肚子已經餓了,就先吃起來.等他吃完,天邊還有一摸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