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冰銀蕩
西哥特人南渡來多瑙河後,東源哥特人也強行進入羅馬帝國境內。公元476年,日耳曼人出身的羅馬僱傭軍將領奧多亞克在帕維亞舉行兵變,廢黜了西羅馬最後一位皇帝羅慕洛·奧古斯都,建立了奧多亞克王國,西羅馬帝國滅亡。東羅馬帝國皇帝為避免東哥特人的進攻,挑唆東哥特將領狄奧多裡克反對奧多亞克。
公元489年,狄奧多裡克率兵攻入義大利,3年激戰後,佔領幾乎整個義大利。493年,狄奧多裡克施詭計殺死奧多亞克,以拉文那為首都建起東哥特王國。
日耳曼人大遷徙的日耳曼人大遷徙年表
2樓:赤丶果果
公元374年,匈奴人擊敗東哥特人,東哥特人臣服匈奴。
公元376年,匈奴人擊敗西哥特人,西哥特人渡過多瑙河,日耳曼人大遷徙開始。
公元378年,亞德里亞堡大戰,西哥特人憤怒反抗,擊敗羅馬皇帝瓦倫斯領導的近衛軍。瓦倫斯躲在磨坊裡被發現後殺死。
公元395年,狄奧多西一世(也稱大帝)駕崩,羅馬分為東、西兩部分。是年,阿拉里克成為西哥特人國王。
公元408年,阿拉里克帶領西哥特人洗劫希臘。
公元410年,阿拉里克帶領西哥特人攻破並洗劫羅馬城。
公元419年,西哥特人在伊比利亞半島和法國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國,國王狄奧多利克國王,首都圖盧茲。
公元439年,吉塞裡克帶領汪達爾人在北非建立汪達爾王國,定都迦太基。
公元445年,匈奴王阿提拉繼位。
公元451年,沙隆會戰,西哥特——阿蘭(又譯艾倫)——西羅馬聯軍擊敗匈奴人。
公元455年,汪達爾人洗劫羅馬城。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義大利半島建立奧多亞克王國。
公元477年,吉塞裡克去世,汪達爾國家迅速衰落。
公元486年,法蘭克王國在法國北部建立,首個國王克洛維。
公元493年,東哥特人在狄奧多裡克大帝的帶領下滅亡奧多亞克王國,建立東哥特王國。
公元507年,西哥特遷都托萊多。
公元511年,克洛維去世。
公元526年,狄奧多裡克去世。
公元534年,汪達爾王國和勃艮第王國相繼滅亡,前者被拜占庭帝國滅,後者被法蘭克人滅。
公元555年,東哥特王國滅亡。
公元568年,倫巴德人渡過多瑙河,在義大利建立國家。至此,長達近2個世紀的日耳曼人大遷徙結束。
古代的哥特人(東哥特,西哥特)現在有後裔嗎
3樓:gothic_戒癮
據說現在的西班牙人有點哥特血統,因為哥特人統治過西班牙
為什麼日耳曼人要大遷徙
4樓:暗襲雨天
日耳曼人居住在古羅馬帝國的北部地區,約有20多個分支,其中比較有名的有哥特人、汪達爾人、法蘭克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等等。紀元初年,這些日耳曼人散居在多瑙河以北、北海和波羅的海以南、萊茵河以東、維斯瓦河以西的大約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從公元前2023年起,日耳曼人就在這裡勞動、生息、繁衍,過著自由平等的原始社會生活。大約從公元4世紀下半期開始,這些被羅馬人稱為「蠻族」的日耳曼人的各個部落紛紛進入羅馬帝國的境內,掀起了民族大遷徙的浪潮。日耳曼人大遷徙運動,波及中歐、西歐、南歐和北非等廣大地區,前後綿延200多年。
提到日耳曼人遷徙的原因,還要從中國談起。在中國秦漢之際,匈奴昌頓單于統一了匈奴各部落,勢力逐漸強盛,大漠南北的廣大地區都在他的統治之下。到了西漢後期,匈奴內部**,南下投靠漢朝的稱為南匈奴,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
東漢和帝時(89年),竇憲帶兵出塞,次年擊敗北匈奴,部分北匈奴被迫向西遷徙。因此引起了世界歷史上一連串的民族大遷徙。西遷的的匈奴人經過中亞,侵入歐洲。
在公元#世紀時,他們佔領了黑海北岸地區,將原來定居在這個地區的日耳曼人中的東哥特人和西哥特人擊敗。東哥特人歸附匈奴,而西哥特人被迫西遷,並向羅馬帝國皇帝請求避難。那時,羅馬皇帝正為帝國人口減少、兵員缺乏而發愁,便欣然同意,並答應過河以後給西哥特人以土地和糧食。
作為交換條件,西哥特人必須交出**,以他們的妻子和子女作為人質,去充當羅馬帝國的僱傭軍。西哥特人害怕匈奴人的追擊,只得接受了這些條件。但羅馬皇帝並未兌現對西哥特人作出的許諾。
相反,羅馬人還百般欺壓西哥特人,大量的西哥特人被拐賣為奴。羅馬統治者的背信棄義行為,激起了西哥特人的反抗。378年,西哥特人與羅馬人在阿德里亞堡決戰,羅馬軍隊遭到慘敗,皇帝陣亡,羅馬帝國的統治遭到致命的打擊。
410年,西哥特人圍攻羅馬,城裡的奴隸在夜間開啟城門,歡呼西哥特人入內。之後,西哥特人再度北上轉入高盧南部和西班牙,並在417年建立了第一個「蠻族」王國———「西哥特王國」。以後,日耳曼人中其他各族均紛紛建立王國,如汪達爾人建立的「汪達爾王國」、盎格魯和撒克遜人建立的「英吉利王國」等等。
這是歐洲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時期出現的一個特殊現象。
日耳曼民族大遷徙時間
「黑暗」的西歐中世紀
5樓:匿名使用者
歐洲自公元500年至公元2023年的一千年間被稱為中世紀,這個時期歷來被認為是歐洲最為黑暗的時期。由於蠻族的入侵和定居引起了羅馬帝國的崩潰,幾乎造成當時歐洲文化的完全毀滅。西歐的封建制度便是在這一背景下,由日爾曼、羅馬和**教三種因素互相融合,從羅馬滅亡後的廢墟上產生、發展起來的。
騎士制度同樣也產生於中世紀的歐洲,是歐洲在封建化的過程中逐步產生、確立起來的封建附庸制度。中世紀的歐洲國家是一種鬆懈的領土集合體。在一個國家裡,以皇帝、國王、公爵等為最高領主,其他大貴族則以向其宣誓效忠來換取封地——「采邑」,從而成為最高領主的附庸。
這些附庸各自又可以擁有從屬於自己的附庸,直到擁有少量土地或無地的騎士們,如此便構成了西歐完整的封建等級體系。
西歐中世紀一般被認為是一個文化衰落的時期,甚至「黑暗」的時期,並且把造成這種「黑暗」和「文化倒退」的原因完全歸咎於**教會.事實上,在西歐中世紀早期(公元5—11世紀),教會的活動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為西歐文化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教是古典文化的主要繼承者,它在客觀上促進了中世紀早期西歐文化的復興,奠定了中世紀西歐教育的基礎,促進了西歐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近代歐洲成為世界進步的火車頭,從近代歐洲誕生的近代文明以其巨大的影響左右了世界近代歷史的走向。人權、民主、法制、共和、科學等觀念,今天已為世人廣泛接受;地理大發現使得世界的聯絡愈加緊密,東西方世界從此愈加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而近代歐洲文明是從中世紀歐洲的土壤中成長起來的。
歐洲中世紀是一個獨特的歷史時期,從羅馬帝國的廢墟中成長起來的日爾曼人諸王國逐漸把日爾曼與羅馬因素結合起來,形成了獨特的包含於西歐封建制度之下的一系列制度。
一、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
公元476年最後一位羅馬皇帝被日爾曼人廢除,西羅馬帝國終於在蠻族的入侵下滅亡了,在原西羅馬帝國的土地上相繼建立起許多日爾曼人國家,西歐的封建制度正是在這一背景之下發展起來。
法蘭克人進入高盧地區後,就沒收了羅馬皇室和部分奴隸主的土地,用以分給法蘭克人的馬爾克公社。也有很多被墨洛溫王朝的國王和他的親兵們所佔有,他們成為了新興的封建地主階級。隨著法蘭克人不斷征服新的地區,國王們便把新徵服的土地及其上的人民贈送給他的部下、主教和修道院長,即所謂的「贈地」。
這樣無限制贈地的結果便是地方大貴族的實力不斷增加,最終大大削弱了王權,使墨洛溫王朝的繼任國王們逐漸成為一個只具有象徵意義的「共主」。到加洛林家族的查理"馬特擔任宮相時期,為了法蘭克國家的長治久安,也為了鞏固他自己的實力,他開始實行采邑制。查理"馬特將沒收的叛亂貴族和教會的土地作為采邑,分封給貴族和教會。
采邑的領受者必須為賜予者服騎兵役,並向其宣誓效忠;采邑的賜予者有義務保護領受者,使其不受他人的傷害。采邑分封,只限終身,不得世襲。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西歐封建制度是在這一時期由法蘭克人發展起來的,「采邑」制更是起到了根本的決定意義。
「采邑」制到查理曼時期有了很大發展。在這一時期裡,除國王舊有的教俗封臣外,過去屬於國家官吏的伯爵、馬克伯爵和公爵等也都變成國王的封臣,從國王處領受采邑。並且此時的采邑逐漸的變為世襲的了。
國王的封臣們也可以吸收自己的封臣,並把部分土地作為采邑分賜給他們,從而又成為他們的封君。9世紀後,「封土」一詞逐漸代替「采邑」;以後則全用封土稱呼。國王是最高封建領主,其下有公爵、伯爵、主教等大封建主,再下是中小封建主,至此形成西歐完整的封建等級制度。
中世紀的國家是一個鬆弛的封土集合體,並沒有明確的國界概念。「它的財產權和主權到處相互轉化」[1]
歐洲的封建制度是一種政治、經濟合一的制度。封建領主在其封土內首先明確擁有的是土地的所有權,進而在王權衰落後,又逐步取得了王權在地方的權力並將其轉化為同封土一併世襲的私人權力,其中包括行政、司法、稅收、鑄幣等權力。追究歐洲封建制度的產生根源,則包括了三個主要的因素:
羅馬文明、日爾曼傳統以及**教的影響。
註解: 東哥特人,西哥特人,汪達爾人,對於羅馬帝國帶了,很大的痛苦,在遷徙,和定居的背景下,給帝國帶了文明的毀滅。最後他們在古羅馬的領土上建立起了很大小的國家。
給西歐帶了幾個世紀的混亂。
西歐中世紀近代資本主義制度如和從封建制度下萌生和發展
6樓:手機使用者
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宗教改革播下了資本主義的種子,然後殖民地被封建統治階級壓迫,從而反抗,興起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資本主義制度
7樓:衣之永恆
從文藝復興時期就種下了資本主義興起的種子。。。然後各國的資本主義思想迅速發展~~~~然後在法國大革命時期資本主義正式向全歐洲的封建主義宣戰。。。。
日耳曼人大遷徙的法蘭克人
8樓:簶攡
在北方,法蘭
抄克人是最強bai大的部族,原居住du於萊茵河中下游以北地區。從zhi3世紀中dao葉到6世紀,法蘭克人越過萊茵河向羅馬帝國侵襲、移民,逐漸佔領了盧瓦爾河以北高盧的大部分地區。5世紀下半葉,法蘭克諸部落中以薩利安法蘭克人和利普利安法蘭克人兩支最為強大。
486年,薩利安法蘭克人的軍事首領克洛維率兵掃平羅馬在高盧的殘餘勢力,以蘇瓦鬆為都,建立了法蘭克王國。公元496年,克洛維率三千親兵在蘭斯接受洗禮,皈依天主教。這一舉動得到了教會和高盧羅馬貴族的熱烈稱頌。
羅馬帝國滅亡後,失去靠山的羅馬**教會和羅馬貴族急於在新建立的蠻族王國中尋找新的政治支柱。但是當時帝國境內的日耳曼各族都信奉阿里烏派異端。宗教對立使他們敵視這些「蠻族」國家。
克洛維率法蘭克親兵皈依天主教,使**教會和羅馬貴族的精神為之一振。克洛維也乘機把教會和羅馬貴族的支援變為自己征服擴張的工具,把自己扮作天主教會的保護人和羅馬帝國的繼承人。公元500年,克洛維征服了勃艮第王國,507年又將西哥特人趕出了高盧,508年東羅馬皇帝授予他執政官的稱號。
在克洛維去世前,法蘭克已統一高盧大部分地區,並向萊茵河以東擴張,成為西歐蠻族王國中疆域最大的國家。
美國白人大多是日耳曼人嗎,美國白人屬於日耳曼民族嗎?
美國主要還是日耳曼人的天下,但日耳曼主要也分3種 第一種英國人 盎克魯撒克遜人 是日耳曼的一支屬於西日耳曼,一般這種人都帶有凱爾特血統,也是美國的主流民族。第二種 德意志人,這種人的日耳曼血統比撒克遜人要純,更高階,人口也是次於撒克遜人的在美國,在美國屬於上流社會。第三種人口少很多,但更高階,就是斯...
遷徙怎麼讀,遷徙的徙怎麼讀
遷徙讀qi n x 生物學上的 遷徙 鳥類遷徙 migration of birds 指一年中鳥類隨著季節的變化,生物定期的沿相對穩定的路線,在繁殖地和越冬地 或新的覓食地 之間作遠距離移動的過程。研究的結果表明,許多鳥類都進行季節性遷徙。在古北區陸地繁殖的589種鳥類中有40 的種類,總共大約50...
左姓的遷徙分佈,來姓的遷徙分佈
家的遷徙幫你看了一下,看個性簽名喔裡有你想要的,裡面都是新出來的電影資源哦 但姓的遷徙分佈 宗姓的遷徙分佈 宗氏是一個多民族 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六十八位,人口約二十二萬一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17 左右。宗氏族出多源,先秦時期宗氏族人已在今河南南陽 安徽廬江 四川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