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相同點都是創造,不同點,一個帶動精神層面,一個帶動物質層面
2樓:匿名使用者
藝術也是這兩者的結合產生,只是之後的歸宿不同:藝術用於精神享受,科學用於物質生活
3樓:匿名使用者
光知道區別有什麼用?我知道好人和壞人的區別就能讓我成為好人?
4樓:匿名使用者
科學到最後將演變為哲學
《愛因斯坦與藝術》閱讀答案、文言文《任末好學》 快點快點啊!還有很多作業的!
5樓:月永遠
1.①指一個有高超的知識和藝術素養的人。
②指科學和藝術。
2.原因是:兩者均要以豐富的想象力為心理背景。
3.不應該只是當做消遣去對待,而應該想愛因斯坦一樣,是出於精神生命的需要。
額……**有文言文?沒看到誒……
6樓:潛龍信信
【【6】】成語:雖死猶生
發音:suīsǐyóushēng
釋義:猶:如同。指人雖死,精神不滅,楷模猶存。也指心無牽掛、憾事,雖死猶同活著。
出處:晉·常璩《漢中士女志·文姬》:「先公為漢忠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示例:至曾晢、晏子,身為賢士,名傳不朽,其人~。(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六回)
用法 作謂語;指死得有價值。
7樓:俊力
去死吧!!!!!!!!!!!!抄作業都抄到網上來了!!!!!!!!不要臉!!!!!!
愛因斯坦認為科學和藝術是相通的,其理由是什麼
8樓:好學生
科學是有系統地解釋現象的學問。藝術是感情的表達;理智的分析,卻是科學了。但人的感情往往與理智混淆。
這樣,科學上的推斷可能被感情左右,搞得拖泥帶水,但也可以精彩絕倫,使人覺得妙不可言。是的,科學可以有藝術的美。向美追尋,是人之常情,所以科學也有「唯美派」。
但科學的本質可不是藝術。前者是以闡釋現象為主旨的。另一方面,人到底是人,不能冷若冰霜,半點感情也沒有。
因此,說某一個科學理論是一件藝術作品,是恭維的話了。問題是,僅僅是美而不能解釋現象的,是美中的不足,失卻了科學的功能。科學家既然是人,我們不能期望他們是人類的例外,毫無感情,但感情是不可以在科學上濫用的。
原則很簡單:科學的著作可以將客觀分析與主觀感情結合、並用,但二者要分得很清楚。只要能這樣做,科學文字倒大可加上感情之辭,點綴一下,減少枯燥,增加其可讀性。
9樓:
這兩者的深層思考都是一種哲學性的世界觀宇宙觀
熟讀《愛因斯坦與藝術世界》,談談你對下面兩句話的理解。(1)真正追求科學美的人,往往也會極力推崇藝
10樓:蘋果
(1)科學的美和藝術的美是相通的、互補的,是精神世界最高最美的兩個方面。
(2)愛因斯坦對**有造詣,推崇文學,對藝術執著追求;在科學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哲學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研究之母。這
d試題分析 哲學對具體科學的研究具有指導作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哲學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研究之母,d正確 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研究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a說法錯誤 b是哲學和具體科學之間的關係,題目強調的是哲學對具體科學的指導作用,選項與題意不符 哲學離不開具體科學,把哲學看做 科學...
何當今世界難以再出現愛因斯坦,人類科學停滯不前了嗎
每一次物理學的鉅變都不是偶然,而是前人把科學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因為量變引起的質變,自愛因斯坦以來,雖然部分物理學家在他的領域取得重大成就,但是都沒有達到牛頓和愛因斯坦時期的那樣鉅變,或許我們這個時代的科學理論,還沒有達到質變的時候。在物理學上有兩個奇蹟年,1666年的牛頓奇蹟年,以及1905年的...
愛因斯坦是哪個星座的,愛因斯坦是什麼星座
愛因斯坦是雙魚座的,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出生日期是1879年3月14日,目前已經去世,但是愛因斯坦在世期間做過很多著名研究和成就,也是被大眾廣為人知的著名人物,可以說這是一位偉人了。愛因斯坦非常符合雙魚座特點,就是愛幻想,甚至將這種幻想成為了自己的成就,說明雙魚座的男性,無論工作還是生活的時候都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