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石灰吟[明]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譯文:石頭是經過千萬次的撞擊和敲打才從大山上開採出來的,它把烈火焚燒看成是平平常常的事。
即使身體粉碎也不害怕,
決心要把高尚的節操留在人世間。
全詩通過讚頌了石灰的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品質表達了詩人不同流合汙,堅決與惡勢力鬥爭到底的思想感情,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這首詩的價值就在於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這是一首託物言志詩。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2樓:
送別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詠物詩《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抒情詩《爐中煤》
——眷戀祖國的情緒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負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負了我的思量。
我為我心愛的人兒
燃到了這般模樣!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該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該不嫌我黑奴鹵莽?
要我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樣的心腸。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棟樑,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見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從重見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鄉。
我為我心愛的人兒
燃到了這般模樣!
3樓:雪莉兒
黃鶴樓送別詩,是抒發詩人離別之情的詩歌。如《送友人》、《送元二使安西》、《夜雨寄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別董大》等等。「愛別離,怨憎會」,是佛家所說的人生大苦之一,正因如此,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對於離別總是歌吟不絕。
在這濃濃的感傷之外,往往還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勵勸勉,或用以抒發友情,或用於寄託詩人自己的理想抱負。
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別詩往往洋溢著積極向上的青春氣息,充滿希望和夢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風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①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②。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③。
(注:①少府:唐時縣尉;蜀州:指今四川省崇川市。
②輔:護持,夾輔。
③無為:不要。)
【註釋】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詳.少府縣尉的別稱。
「蜀川」一作「蜀州」城闕指京城長安.三秦:今陝西省關中地區,古為秦國,項羽在滅秦後,曾將秦地分為雍,塞,瞿三國,稱三秦.
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別是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比鄰:
近鄰.曹植《贈白馬王彪》:「丈夫四海志,萬里猶比鄰。
」這裡化用其意。
【簡析】:這是王勃的一首贈別名作,它和一般送別詩充滿傷感情調迥然不同,有一種奮發有為的精神.詩中第五六兩句更使友情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
全詩抑揚頓挫,壯闊謹嚴,是五律的典型作品.從平仄,押韻來看,這首詩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對仗上卻和後來標準的五律有異,即首聯對仗,頷聯散行.這正表明初唐律詩還沒有定型的特點.
【作者小傳】:王勃(649-676)字子字,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號稱"初唐四傑".
他們力求擺脫齊樑豔風,擴大詩歌的題材,表現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抑鬱不平的憤慨.有《王子安集》.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註釋】:詩題一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陽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溼潤.
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為自古赴西北邊疆的要道.
【簡析】:這首詩語言樸實,形象生動,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別之情.唐時即被譜成《陽關三疊》,歷代廣為流傳.
唐代文化人送別往往賦詩相贈。贈詩以貼近其人其事其情為佳。套用西方理論所講的"這一個"來說,送別也必須寫出"這一回"。
元二其人,史籍難考,大抵只是王維的一般朋友,不見得很"哥們",不見得屬"死黨"。使安西其事,固然要吃苦,但也榮耀。王維送元二其情,由前面兩點推導,應以表達拳拳的祝願與略略的遺憾為宜。
我們且照著詩句看王維怎麼處理:
下筆從朝雨寫起,其實是寫了出使日的好天氣:那雨輕輕溼潤了大地,讓陽關路上那些討厭的塵土不致漫天飛揚。這對於沒有紅旗轎車可坐的元二來說,可算是天公的特別照顧了。
有天公照顧,以後在馬車上的行程想必安全、舒適、快捷些吧--王維沒說"一路平安"和"旅途愉快",但這些意思卻都包含在詩句裡了。
第二句寫元二將要離開的客舍,雖然柳枝是等待人們折來送別的,見到柳畢竟會產生一點離情別緒。但王維顯然要淡化那離情別緒,所以強調柳色是一片青青,在細雨清洗下更煥發著新的神采。作者用這句創設的氛圍是開朗而非沉重的。
讀詩至此,應該把握住作者的主導情緒:他沒有理由在後面兩句表現悲慼,否則前後就太不協調了,作為一首七絕就失敗了。
這樣讀下去,後面兩句一"轉"一"合"其實都沒太大的激動,不過是表示畢竟有點遺憾,今朝還能一起喝酒,"你"出了陽關,再聚一回已不知要等多久了。
世人總把"西出陽關無故人"作脫離全詩且脫離盛唐背景的解悟。盛唐以後,許多小文人陷在個人的感情圈子裡出不來,見花流淚,對月傷心,把離愁別恨銘刻在小肚雞腸內,完全不知道世間還有"壯別天涯未許愁"的場合。西出陽關雖無故人,但西出陽關還有功業嘛!
怎能在臨歧餞別之際作兒女子態呢!用小文人的胸襟是量度不出盛唐詩人的懷抱的。然而不幸,"研究"古典文學的偏多染著小文人習氣。
有人竟說,讀到"西出陽關"便心中流血。本人在此謹衷心祝願他以後不會讀到"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或"路斷車輪生四角,此地行人銷骨",以免心臟**。
我們有些很不經大腦的偏見,以為在詩裡傳出的一定要是深情,卻不知道,人際之情,深淺是因關係而定的。該深的固然要深,關係不深卻寫得深,便顯得矯情而且有阿諛諂媚之嫌,作者人格會因此而掉價。王維他們是視人格為命根的,他怎肯對一位普通朋友送上一份超越普通之情呢?
一般朋友的送別實在只應以表達拳拳的祝願和略略的遺憾為度。此詩一出,許多別宴便以唱"陽關"代替各自賦詩。這現象正好說明王維所寫內容情調具有普泛性,最適合一般朋友表達感情的度。
試想想,假如只是泛泛之交,離別時,某甲對某乙竟流淚而執手;或者某丙要去做大生意,某丁卻說希望路斷車輪生四角,這不都成大笑話麼!至於後來,聽唱陽關三疊會有斷腸之感,那是因為**起了詩歌原所沒有的作用造成的.
王維送元二,大抵只是應酬。人在官場,少不免有應酬。但應酬要寫詩時,卻又要顯出獨特修養來才好。《送元二使安西》,技巧一流。這類應酬詩,王維其實寫得並不少.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註釋】:芙蓉樓:據《一統志》載:
"芙蓉樓在鎮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晉潤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蘇省鎮江市.清代,在王昌齡謫居地龍標(今湖南省黔陽縣)也建有芙蓉樓.
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鮑照《白頭吟》中"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句意.
【簡析】:這首詩令人千古傳誦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壺",表白了自己永遠純潔無瑕的心.
【作者小傳】:
王昌齡(698-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人.詩擅長七絕,被稱"七絕聖手".能以精煉的語言表現豐富的情致,意味渾厚深長.其邊塞詩很著名.有《王昌齡集》.
【譯文】
昨夜,秋雨綿綿灑向吳地江天,
今晨,我在芙蓉樓送客面對孤獨的楚山。
洛陽的親朋好友如果詢問我的近況,
請告訴他們我依然冰心一片,裝在潔白的玉壺中。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
我乘船將要遠行,忽然聽見岸上踏地為節拍,有人邊走邊唱前來送行。桃花潭水雖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誼深厚。
【註釋】1.汪倫:李白在桃花潭結識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李白遊覽桃花潭時,汪倫常常用美酒款待他。臨走時,李白做這首詩贈與汪倫。
2.踏歌:一種民間歌調,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著拍子,這是唐代民間流行的一種唱歌方式。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涇縣西南。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1]煙花三月下揚州.[2]
孤帆遠影碧空盡,[3]唯見長江天際流.[4]
【註釋】:之:去,往. 廣陵:揚州. 意思是: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到廣陵去.
[1]故人:老朋友,這裡指孟浩然. 西辭:辭,辭別.西辭,由西向東行.
意思:作者在黃鶴樓和老朋友辭別了.
[2]煙花:指豔麗的春景. 下:順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爛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順流 直下到揚州去.
[3]孤帆:單獨的一條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盡:沒有了,消失了.
意思是:那隻船越走越遠,遠遠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裡.
[4]唯:只. 天際:天邊.
意思:只看見浩蕩的長江水,滾滾向天邊流去.
【簡析】:這首送別詩,大約寫於開元二十年(732)前後.詩人的摹景寫情,出語不凡,使人讚歎!第三四句既是寫景,更是寫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長江水永遠流在心中.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1]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註釋】:
[1]本句是比喻,梨花喻白雪.
【簡析】:這是天寶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輪臺寫的一首送別詩.營中送別,大雪紛飛,這是一個很特異的環境.
詩人以奇特的比喻,豐富的想象和對實景多層次的描繪,使人感到充滿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見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讀者心中.
【作者小傳】:岑參(715-770),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進士,曾隨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後又往來於北庭,輪臺間.
官至嘉州刺史,卒於成都.長於七言歌行.所作善於描繪塞上風光和戰爭景象;氣勢豪邁,情辭慷慨,語言變化自如.
有《岑嘉州詩集》.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唐)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送別》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易水送別》
(唐)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寫景詩 抒情詩 詠物詩還有描寫春 夏 秋 冬的詩
送別詩 贈汪倫 李白 李白登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山中送別 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明年春草綠,王孫歸不歸?思鄉詩 遊子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便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
借景抒情,詠物言志詩,初二自創的詠物抒情詩有哪幾首?
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借景抒情是指遇到眼前的景物或場景油然而生感慨,顧名思義就是藉助景物來抒發情感 1.李白的 春夜洛城聞笛 中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詩人聽到折柳曲的笛聲,不禁產生濃濃的思鄉之情。2.白居易的 憶江南 中的 日出江花紅生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詩人藉助於 江花 ...
古代的詠物詩竹,古代的詠物詩 竹
鄭板橋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詩云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鄭板橋 予告歸裡畫竹別濰縣紳士民雲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魚竿。鄭板橋 初返揚州畫竹第一幅 二十年前載酒餅,春風倚醉竹西亭,而今再種揚州竹,依舊淮南一片青。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