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永夜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年年歲歲人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2樓:匿名使用者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3樓:櫻落曼曼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2.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唐.杜牧《留誨曹師等詩》
3.十年磨一劍——唐.賈島《劍客》
4.不是虛心豈得賢——宋.王安石《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6.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7.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送安驚落第詩》
8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有哪些事例可以證明
勵志詩句 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樣的句式,越多越好!
4樓:匿名使用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誰能幫我找一些類似勵志的古詩句 例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這樣的詩句
5樓:中女司寇春芳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萬事推明日,時光空消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6樓:匿名使用者
晉朝葛洪名言:志堅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艱險而止,則必臻乎峻嶺。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出自《警世賢文》之勤奮篇。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出自蘇軾《稼說送張琥》一文。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此句出自杜甫的名篇《望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表現了中華民族的什麼精神
7樓:
無論什麼樣的困難都可以克服,展現了我們自強不息,勇於拚搏的精神
8樓:殘花淚永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表現了中華民族頑強進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
這句話的理解在 "行" 與 "健" 上,自強不息是君子要達到 「乾」的方法
這個"行"字,表明 至陽的乾,一種行動的意思
"健"字,代表一種 主動的意思,不停息
這是相對於《坤》的 地勢坤來說的。
天行健,意思是乾卦所代表的永不停息的行動,時時刻刻要有追求....
地勢坤,意思是坤能夠讓乾的一切運動都表現出來,也就是配合乾,將追求變成現實。
君子以自強不息,君子,人類中代表乾的這類人。就是要求想做君子的人,當時時刻刻保持追求,主動保持奮發向上的意識。做學問的要保持鑽研的精神,做體育的刻苦鍛鍊,做商業的時時刻可想著如何能才夠賺到錢.....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總體就是說明了 至陽的事物所具有的基本特徵,同時說明做君子所需要品質 。
9樓:你大爺
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一般來說,是指以古代儒家倫理道德為主要內容幷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傳統道德思想的精華。在2000多年的歷史過程中,儒、墨、道、法各家倫理思想及佛學中的心性之說,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倫理傳統。
(一)整體至上,「克己奉公」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國傳統倫理結構中,為國利民,「興天下人民之大利」(《墨子·經上》)乃是道德的最高表現,是最大的「義」。堅持這個原則,以此來規範人們的行為,一切服從這一準則,乃是「仁人志士」的體現。
從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學家們一直倡導這種人生的境界。孔子曰:「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論語·雍也》),孟子曰:
「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孟子·滕文公上》)。范仲淹主張「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杜甫詠歎「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的秋風所破歌》);林則徐銘志「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些觀點、主張,都堅持從國家利益和整體利益至上的原則出發在個人對他人、對社會、對群體的關係上,「義以為上」、「先義後利」。考慮個人利益時應不違背道德原則,不得傷害社會和他人利益。
所謂「義然後取」、「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論語·雍也》)。
(二)仁愛兼利的人際和諧原則
在中國傳統倫理中,特別重視和強調對人的尊重和關心,提倡人和人之間的相互關心,愛護和幫助,力圖構建和諧親善的溫和氣氛。孔子以「仁」作為自己倫理道德的核心內容,他將「仁」同「愛人」相聯絡,把「愛人」作為「仁」的根本要求。倡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仁」,「博施濟眾者,可謂仁矣」(《論語·述而》)。
主張人與人相和,就從自己的慾望、情感、意志和利益的切身感受上,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考慮,增強理解,彼此相互體貼,照顧,給對方以便利,特別是對有困難者以幫助和救濟。墨子從人與人的樸素尊重的功利原則,提出了「兼相愛,交相利」的倫理原則。他認為,人與人的矛盾、糾紛,都是由於「虧人而自利」的利己思想引起的,即「不相愛」,困此人應當「愛人若愛其身」,而愛人和被人愛是相互聯絡的。
「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墨子·兼愛中》)。這種人際相愛不僅表現在心理上的同情與關心,更表現在實際生活中的互利互惠,使人得到實際利益。「兼和愛」而「交相利」,默家衝破了儒家「愛有等差」的等級觀念,而倡行兼愛到利的普遍性。
力爭使之「廣施周遍」、「廣達四海」。
(三)「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與「厚德載物」的寬闊胸襟。
中華傳統文化數千年的流變,化育而成中國人的人格精神,表現為相互聯絡而又相對而生的兩方面:一曰「自強不息」,二曰「厚德載物」。在《易經·易大傳》中,最早提出「剛健」學說,「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象傳》)「剛健」表現為人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剛強不屈的性格,奮發圖強的鬥爭精神,「剛健自強」的思想,歷來被歷代思想家所崇尚,成為人們激勵鬥志、克服困難的精神支柱。
而「厚德載物」則是中華傳統倫理所孕育的人文情懷,也是實現剛健自強的現實途徑。《易經·象傳》中指出,「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主張君子應象大地那樣以博大的胸懷、孕育、承載與容納萬物,從而使自己成為博大精深的聖人。
這一優秀的品質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以喜悅的情懷容納別人,善待別人,善待人生,凡事多從好處看,在生活中發現美,發現對人類,對自己有益的東西,與人相處,多發現共同點,求同存異,共同發展。其二就是以謙遜的態度,發現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長處,取長補短,而克服自己的缺陷與不足,這種廉和態度促使人不斷充實自己,從而使自己日益壯大起來。
(四)修身自律,躬行實踐的道德修養原則
注重加強個人道德品質的修養,是中華傳統道德中獨具特色的倫理文化,在這個方面可資借鑑繼承的精神遺產也最為豐富。
在中國古代各思想流派中都有關於道德修養的論述,而儒家一派在這方面的思想資料最為系統,儒家學派為人們構畫著「三綱八目」的修養系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三綱」,明確了個人道德品質修養的根本目的,「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各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禮記·大學》)這裡的「修身八目」詳細地規劃了個人道德品質修養的八個階段,而且他們認為,道德修養是社會上所有的人們共同的立身之本,「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儒家學派既概括了道德修養的完整體系,肯定道德修養的極端重要性。同時還為指導人們的道德修養,提出了許多具體可行的道德修養方法,諸如「立志」、「學習」、「克己」、「內省」、「實踐」、「慎獨」等。他們特別注重「立場」的修養意義,認為「立志」是做人的開端,是成才的根基。
「三等可以奪帥焉,匹夫不可以奪志」(《論語·子罕》),而「立志」的核心是「志道」,即志向要遠大,崇高「朝聞道,夕死可矣」、「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員與議也」(《論語里仁》)。「克己」是說為達到一個崇高的道德境界,必須剋制自己的私慾與主觀偏見,使自己的心理情感與行為方式符合道德的要求。「學習」是道德修養的基本手段,在古代儒家經典裡,「學習」主要是對道德理論,道德規範的學習與瞭解。
《論語》的開篇詞,便是孔子對道德學習的感懷,「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孔子將道德學習概括為「學」、「問」、「思」、「辨」、「行」五個階段,即「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不僅要學習經典,還要向道德先進典型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學而》)。「內省」就是不斷地反思自己,察覺自己的錯誤與過失,即時發現即時改正。
曾參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同上)。明代的學者王陽明,總結出「省察克治」的修善方法,是對曾參「內省」的豐富和發展。
他主張每個人應經常在閒暇之時,把自己的好利好貨等私慾認真的清查出來,按照聖賢的道德理論,嚴加批判,將之消滅乾淨。「如去盜賊,不要予他出路,不要予他方便,務必使其掃除淨盡」;「又如貓之捕鼠,一眼盯著,斬釘截鐵,務必將其消滅淨盡,廓然大公,方始為快」(《傳習錄·下》)。「慎獨」是一種重要的道德修養方法,也是道德修養所要達到的一種高尚境界,《禮記·中庸》中指出: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堵,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思是說,一個高尚的人,即使在個人獨處,無人監督時,也應堅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對自己的言行,小心謹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因為在無人所知,無人關注的地方,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品德的高低,故而必須自覺主動地保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慎獨」的方法和境界,是一個人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的反映,是一種優秀的道德品質。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等36卦的全文
10樓:匿名使用者
《易經》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第一卦 乾乾為天 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再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
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用九:見群龍
無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終,六位時成,時
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再田,德施普也。終日乾
乾,反覆道也。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用
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
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者,
故曰:乾:元亨利貞。」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①
世而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乾龍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
行之謹,閒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
也。」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
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
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而無咎矣。」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恆,非離
群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溼,
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②,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
類也。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而無輔,是
以動而有悔也。」
乾龍勿用,下也。見龍在田,時舍也。終日乾乾,行事也。或躍在淵,自試也。飛龍在
天,上治也。亢龍有悔,窮之災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偕行。或躍在淵,乾道乃
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龍有悔,與時偕極。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
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御天也。雲行雨施,天
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
也。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
德也。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
咎。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
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
亡,而不失其正者,其為聖人乎?乾卦終
帶有梨花的古詩句,描寫梨花的古詩句有哪些
春日上方即事 唐 王維 好讀高僧傳,時看辟穀方.鳩形將刻杖,龜殼用支床.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鳥藏.北窗桃李下,閒坐但焚香.闕題 唐 杜甫 三月雪連夜,未應傷物華.只緣春欲盡,留著伴梨花.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 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
描寫歌聲的古詩句有哪些,描寫鄉的古詩句
1 清代 袁枚 所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2 兩漢 虞姬 和項王歌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3 唐代 白居易 後宮詞 淚溼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4 唐代 李商隱 瑤池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
描寫雪的古詩有哪些,描寫雪的詩句古詩有哪些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祖詠 終南望餘雪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 和張僕射塞下曲 其三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 行路難 其一 餘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張岱 湖心亭看雪 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姜夔 揚州慢 淮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