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那就走自己的路
區別:茵陳葉子小,氣味小,艾葉葉片大,苦味較重。艾葉多皺縮,破碎,葉片後呈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上表麵灰綠色或深黃綠色被稀疏的絨毛和腺點,下表面有密集的灰白色絲狀絨毛。
茵陳,藥材多捲曲成團狀,灰白色或灰綠色,全株密被灰白色絨毛,綿軟如絨。質脆,易折斷。
拓展資料:
艾葉:艾草,別名:蕭茅、冰臺、遏草、香艾、蘄艾、艾蕭、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醫草﹑黃草﹑艾絨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
莖單生或少數,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化,上部萆質,並有少數短的分枝,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無假託葉或極小的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頭狀花序橢圓形,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外面有腺點,花葯狹線形,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略長於花冠。
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
艾葉晒乾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佈於亞洲及歐洲地區。
茵陳:茵陳,中藥名。為菊科植物濱蒿artemisia scoparza waldst.
et kit.或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乾燥地上部分。
春季幼苗高6~250px時採收或秋季花蕾長成至花初開時採割,除去雜質和老莖,晒乾。春季採收的習稱「綿茵陳」,秋季採割的稱「花茵陳」。
2樓:小五
1、艾葉的氣味較大茵陳則無,艾葉的外觀成墨綠色,茵陳表面有小絨毛。
2、艾葉多皺縮,破碎,葉片後呈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上表麵灰綠色或深黃綠色被稀疏的絨毛和腺點,下表面有密集的灰白色絲狀絨毛。茵陳,藥材多捲曲成團狀,灰白色或灰綠色,全株密被灰白色絨毛,綿軟如絨。質脆,易折斷。
拓展資料:
一、艾葉:
1、主治功能:
治心腹冷痛,洩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2、用法用量:
①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或搗汁。
②外用:適量,搗絨作炷或製成艾條薰灸;或搗敷;或煎水薰洗;或炒熱溫熨。
二、菌陳:
1、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6~15克。外用適量,煎湯薰洗。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二、主治功能:
①茵陳清熱利溼;退黃。主治:黃疸、小便不利、溼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等。藥理學研究有利膽,保護肝功能,解熱,抗炎,降血脂,降壓,擴冠等作用。
備註:用於溼熱燻蒸而發生黃疸的病症,可單用一味,大劑量煎湯內服;亦可配合大黃、梔子等同用。若小便不利顯著者,又可與澤瀉、豬苓等配伍。
本品退黃疸之效甚佳,故除用於溼熱黃疸之外,對於因受寒溼或素體陽虛發生的陰黃病症,也可應用。但須配合溫中祛寒之品如附子、乾薑等藥同用,以奏除陰寒而退黃疸的作用。
3樓:笨笨地攤貨
艾葉和茵陳外觀的區別如下:
茵陳,呈叢生狀。地上莖直立,株高60-120釐米,開展度60釐米。植株**,莖略呈木質,多分枝,分枝近直立。
葉呈線形,細長,光滑,綠色,長約5釐米,葉片無裂片,香味芬芳,有甘草和鮮羅勒似特殊草香,並帶有茴香味,味甜。每年7月份收穫,適宜在溫暖、陽光充足處生長。
艾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莖單生或少數,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化,上部萆質,並有少數短的分枝,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無假託葉或極小的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頭狀花序橢圓形,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外面有腺點,花葯狹線形,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略長於花冠。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
艾草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艾葉晒乾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
分佈於亞洲及歐洲地區。
茵陳有降壓、降酯作用。茵陳還具抗凝及促進纖維蛋白溶解作用;茵陳中所含的揮發油、香豆精、綠原酸、咖啡酸均有利尿作用;茵陳煎劑對人型及牛型多種桿菌、球菌、致病性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對流感病毒、多種鉤端螺旋體、豬蛔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茵陳中的揮發油類物質有顯著的解熱作用。
4樓:51全心全意
茵陳草和艾草是常見的中藥材,而且也是在農村很常見的植物,很多人容易混淆他倆,下面來介紹一下茵陳草和艾草的區別。
一、茵陳草
茵陳草又名:白蒿、蛇蒿草、龍蒿草,原產地:歐洲,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據《本草綱目》、《中藥大辭典》及《抗腫瘤中草藥》著載,茵陳以果穗精油含量較多,主要成分有b一旅烯、茵陳炔酮、茵陳原色酮、茵陳烯酮等,性微寒、味苦辛,具有清溼熱、退黃疽作用。長期飲用,保肝利膽,有直接阻礙肝膽系統腫瘤細胞增殖的功效。
有兩種茵陳草,法國茵陳草和俄羅斯茵陳草,它們看起來非常相似, 前者花小,黃色或綠白色,下垂,極少充分開放;俄羅斯茵陳草開花,花沒有香味。法國茵陳草比俄羅斯茵陳草更令人喜愛。
常見的茵陳草為法國茵陳草,英文名french tarragon,又叫德國茵陳草,呈叢生狀。地上莖直立,株高60-120釐米,開展度60釐米。植株**,莖略呈木質,多分枝,分枝近直立。
葉呈線形,細長,光滑,綠色,長約5釐米,葉片無裂片,香味芬芳,有甘草和鮮羅勒似特殊草香,並帶有茴香味,味甜。每年7月份收穫,適宜在溫暖、陽光充足處生長。
艾草艾草(學名:artemisia argyi h. lév.
& vaniot),別名:蕭茅、冰臺、遏草、香艾、蘄艾、艾蕭、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醫草﹑黃草﹑艾絨等。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莖單生或少數,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化,上部萆質,並有少數短的分枝,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無假託葉或極小的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頭狀花序橢圓形,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外面有腺點,花葯狹線形,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略長於花冠。
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
艾葉晒乾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佈於亞洲及歐洲地區。
5樓:匿名使用者
艾葉:多皺縮,破碎,葉片後呈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上表麵灰綠色或深黃綠色被稀疏的絨毛和腺點,下表面有密集的灰白色絲狀絨毛
茵陳:藥材多捲曲成團狀,灰白色或灰綠色,全株密被灰白色絨毛,綿軟如絨。質脆,易折斷。
6樓:桃紅小小妖
艾葉多年生草本,高45~120釐米。莖直立,圓形,質硬,基部木質化,被灰白色軟毛,從中部以上分枝。
7樓:揚蘭芝
不違背中醫18反什麼的。一起用應該是清熱的
艾葉,青蒿,茵陳異同點
8樓:匿名使用者
青蒿30g,黃連、黃柏、大蒜、地膚子、蛇床子各20g,丹皮、生梔子、山豆根、百部、補骨脂、公丁香、白礬、冰片各10g,用食醋200ml,75%酒精800ml,浸泡5天,取濾液即得。本外搽劑為醫院製劑,有解毒化溼、殺菌止癢、消腫散熱之功,可用於溼疹、癬症、帶狀皰疹、多發性毛囊炎、夏季皮炎等多種**病
今天去買青蒿,店主告訴我,3月的茵陳,4月的青蒿,5月6月當柴火燒,原來這茵陳和青蒿是同一個東西啊。正巧他家沒有青蒿了,就帶著我去外邊去採,原來這青蒿就是那種帶有香味的蒿子啊。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ps:傳說,有一個黃癆病人(黃疸),面色薑黃,眼睛凹陷,瘦似刀螂,一步一哼地找到華佗說:「先生,請你給我治治病吧。
」華佗見病人得的是黃癆病,皺著眉搖了搖頭說:「眼下醫生們還沒有找到**黃癆病的辦法,我對這病也是無能為力呀!
半年後,華佗又碰見那人。誰想這個病人不但沒死,反倒變得身體強壯,滿面紅潤了。華佗大吃一驚,急忙問道:
「你這病是哪位醫生治好的?快告訴我,讓我跟他學學去。」那人回答道:
「我沒請醫生看,病是自己好的。」華佗不信:「哪有這種事!
你準是吃了什麼藥了吧?」「藥也沒有吃過。」「這就怪了。
」「哦,因為春荒沒糧,我吃過多日野草。」「這就對了!草就是藥,你吃了多少天?
」「一個多月」「吃的什麼草啊?」。他們走到山坡上,那人指著一片綠茵茵的野草說「就是這個」。
華佗一看是青蒿,便採了一些,給其他黃癆病人試服,但試了幾次,均無效果。華佗又問那人,吃的是幾月的蒿,病人說是三月的。華佗醒悟到,春三月百草發芽,也許三月蒿子有藥力。
第二年春天,華佗又採了許多三月的青蒿,給黃癆病人服用,果然吃一個好一個,但過了三月青蒿又沒有功效了。為摸清青蒿的藥性,第三年,華佗把根、莖、葉分類試驗發現,只有幼嫩的莖葉可以入藥治病,並取名「茵陳」。這就是「華佗三試青蒿草」的傳說。
他還編歌供後人借鑑:「三月茵陳四月蒿,傳給後人切記牢。三月茵陳治黃癆,四月青蒿當柴燒。
」青蒿 陰虛潮熱骨蒸,外感溫熱暑溼,頭目昏暈,瘧疾,黃疸,瀉痢
艾草葉味苦、辛,性溫.歸肝、脾、腎經.本品芳香、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溼、止冷痛,為**要藥.
用治脘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證,如艾附暖宮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本品搗絨,製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
煎湯外洗可治溼瘡疥癬,祛溼止癢.
艾草和茵陳是不是同一種草?
9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同一種植物。但都是
菊科植物。
艾即艾蒿。又名白蒿、白艾、灸草等,多年生草本植株有濃烈香氣。莖單生或少數,高80一150(一250)釐米,葉厚紙質,葉近圓形或寬卵形羽狀深裂,和菊葉相仿,全株灰白色短柔毛,呈青灰白色。
有溫經、去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
三月茵陳四月蒿,茵陳是青蒿的幼苗,全株灰白色短柔毛,其葉形狀大小近似茴香苗,味道不如艾葉香。茵陳蒿為治黃的要藥。
茵陳和艾蒿有什麼不同
10樓:舞璇瀅
1、性狀不同:
茵陳多捲曲成團狀,灰白色或灰綠色,全體密被白色茸毛,綿軟如絨。莖細小,長1。5~2。
5cm,直徑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後可見明顯縱紋;質脆,易折斷。
葉具柄;展平後葉片呈一至三回羽狀**,葉片長1~3cm,寬約1cm ;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針形、條形,先端尖銳。
艾蒿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物,植株有濃烈香氣。主根明顯,略粗長,直徑達1.5釐米,側根多;常有橫臥地下根狀莖及營養枝。
莖單生或少數,高80-150(-250)釐米,有明顯縱稜,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化,上部草質,並有少數短的分枝,枝長3-5釐米;莖、枝均被灰色蛛絲狀柔毛。
2、味道不同:
茵陳氣清香,味微苦。
艾蒿植株有濃烈香氣。
3、分佈範圍不同:
菌陳主產于山東、陝西、山西等省,商品通稱綿茵陳。其他種省、區產者,多自產自銷,國外分佈於日本、朝鮮、蒙古等國家。
艾蒿分佈廣,除極乾旱與高寒地區外,幾遍及全國。生於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的荒地、路旁河邊及山坡等地,也見於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區,區域性地區為植物群落的優勢種。蒙古、朝鮮、蘇聯(遠東地區)也有,日本有栽培,模式標本採自中國華北。
4、功效不同:
茵陳全草入藥,可預防流感,治中暑、感冒、頭痛身重、腹痛、嘔吐、胸膈脹滿、氣阻食滯、小兒食積腹脹、腹瀉、月經過多、崩漏帶下、**搔癢及水腫等症,其散熱發表功用,尤勝於薄荷。
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鍼灸。
故又被稱為「醫草」,臺灣正流行的「藥草浴」,大多就是選用艾草。
白蒿和臭蒿的區別,茵陳蒿和青蒿有什麼區別?
1.白蒿莖類圓bai柱形,長短不一du 直徑可達zhi5mm。綠色,表面有縱稜,可見dao互生的枝 葉回或葉基。上部有較密的柔答毛。質堅脆,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有白色髓。葉皺縮或已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後二至三回羽狀深裂,裂片線形,兩面均被柔毛。頭狀花序較多,半球形,直徑3 6mm,總花梗細瘦,總苞葉線...
艾葉泡澡的好處與壞處,艾草泡澡的功效和注意事項
好處 1 止癢殺菌,艾草葉熬汁兌水泡澡,可以驅蚊止癢祛溼,還能預防溼疹痱子呢。2 風寒感冒,艾葉熬水洗澡具有祛寒暖身功效,利於加快身體血液迴圈,幫助身體祛除風寒,增強抵抗病菌能力,並且其揮發性芳香油有抑制感冒病菌,起到 風寒感冒的作用。並且對痱子 溼疹以及毛囊炎有防治的作用。3 艾葉泡澡具有通經活絡...
益母草和艾葉是同一種的植物嗎,益母草和艾草外表怎麼區分
不是同一種植物。二者主要區別有,科目分類不同 外形特徵不同 價值作用不同,具體如下 一 科目分類不同 1 益母草 益母草,又名坤草 九重樓 雲母草。屬脣形科 益母草屬 益母草種植物。2 艾葉草 艾葉草,又名艾蒿 艾草。屬菊科 蒿屬 艾草種植物。二 外形特徵不同 1 益母草 莖直立,鈍四稜形,微具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