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季度分別是春夏秋冬為什麼大自然會有四季的更替呢

2021-07-08 18:12:00 字數 3865 閱讀 6594

1樓:假面

四季的形成是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的結果。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造成太陽直射點在地球南北緯23°26′之間往返移動的週年變化,從而引起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和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造成了各地獲得太陽能量多少的季節變化,於是形成四季的更替。

在南半球,各個季節的時間剛好與北半球相反。南半球是夏季時,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時,北半球是夏季。

2樓:坐著烏龜去游泳

四季的形成是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的結果。地球一直不斷自西向東自轉,與此同時又繞太陽公轉。而地球公轉的軌道又是一個橢圓的形狀,太陽始終位於一個焦點上。

地球在不斷公轉的過程中,地軸與公轉軌道始終會保持66°34′的交角,即地球始終是斜著身子繞太陽公轉。因為地球公轉的原因,致使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發生變化。

到了每年6月22日前後,地球就是位於遠日點。太陽會直射北迴歸線,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與此同時北半球得到的熱量最高,白晝最長,而且氣候也炎熱,屬於北半球的夏季,但南半球正處於寒冷的冬季。

此後因為繼續在公轉軌道上不停執行,太陽的直射點便會南移。到了9月23日左右,太陽就會直射赤道,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秋分日。現在南半球以及北半球得到的太陽熱量都相等,晝夜平分,北半球是秋季,南半球是春季。

地球繼續不斷運轉,到12月22日左右,地球開始位於近日點,太陽便直射南迴歸線。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而此時北半球得到的熱量為最少,且白晝時間最短,氣候也相當寒冷,是北半球的冬季。

南半球剛好是夏季。

太陽直射點北返以後,在3月21日左右,太陽再次直接射向赤道,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春分日。這個時候,是北半球的春季,而南半球卻是秋季。地球像這樣以一年為週期繞太陽不停運轉,從而產生了四季的更替

3樓:匿名使用者

白晝最長,正午太陽最高的季節;冬季是一年中白晝最短,正午太陽最低的季節;春秋兩季,晝夜均勻,正午太陽高度適中,是冬夏之間的過渡季節。具體地說,它以二十四氣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為四季的起止,而以二分二至為四仲(見四季的劃分)。春季:

立春為起點,春分為中點,立夏為終點; 夏季:立夏為起點,夏至為中點,立秋為終點; 秋季:立秋為起點,秋分為中點,立冬為終點; 冬季:

立冬為起點,冬至為中點,立春為終點。這樣的四季,具有明顯的天文意義,但與實際的氣候情況不符。例如,立春和立秋,是春秋二季的開始,而在氣候上仍是隆冬和盛夏;夏至和冬至,是夏季和冬季的中點,可是在氣候上,它們並非一年中最熱和最冷的時候。

二十四氣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進行天文、氣象和物候觀測的經驗總結,是我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科學成就。它的劃分兼具天文季節和氣候季節的特點。它的二分二至和四立(合稱八節),表達的是天文季節;而雨水、驚蟄、清明、穀雨、小滿、芒種、小暑、大暑、處暑、白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和大寒等氣,則明顯地表示氣候和農事季節。

其中的大暑和大寒,分別表示一年中最熱和最冷的季節。大暑是夏至後第二氣,即夏至後一個月,大體與傳統的「三伏」中的中伏相當;大寒是冬至後第二氣,即冬至後一個月,同傳統的「三九」相近。故民諺有「冷在三九,熱在中伏」。

天文季節和氣候季節,區別明顯,結合緊密。西方的四季劃分,較多地側重於氣候方面。它把二分二至看作四季的起點。

這樣的四季比我國的天文四季各推遲一個半月。例如,從立春至春分的一個半月,在我國屬春季的前半部分,而在西方卻是冬季的後半部分。無論是我國的四季,還是西方的四季,都是按二分二至劃分的,它們都有確切的天文含義。

兩種劃分方法本身都是天文上的,因而都不可能全面地考慮氣候的特點。按天文上的定義,一年分成大致相等的四個季節;同一季節,在不同緯度都有同樣的始終。而在氣候上,春夏秋冬四季,不一定是長短相等的;同一季節,在不同緯度也會有不同的始終。

要使春夏秋冬四季反映地面上的氣候條件,必須採用氣候本身的標準來劃分四季。氣候學上通常以侯平均溼度(每5日的平均氣溫)作為季節的劃分標準:候溫高於22℃的時期為夏季,低於10℃為冬季,介於二者之間的為春季和秋季。

這樣,各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共同的溫度標準。但是,同一地點,四季必然長短不一;不同地點,同一季節並非同時始終。而且,並非到處都有四季。

4樓:星辰大海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導致地球被太陽直射的地區不斷變化,被陽光直射的地區就是夏季,反之則是冬季

大自然的語言作者在寫四季時抓住了各季節哪些特點?舉例說明。 60

5樓:奈何橋魂歸何處

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發」,繁花「次第開放」;夏天,「植物孕育果實」;秋天,「果實成熟」,「葉子漸漸變黃」,「簌簌落下」;冬天,昆蟲「銷聲匿跡」,到處「衰草連天」,「風雪載途」。

選我哦!!

6樓:霓竹娃娃

文章開頭從「立春」寫起,以文學語言、擬人的手法敘述了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與花果的生育成長和鳥蟲的活動出沒,這些就是物候現象。文章寫春天,「大地漸漸從沉睡中甦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

」「燕子翩然歸來。不久,布穀鳥也來了。」這裡按時序選取了一些具有特徵的自然現象,說明了問題。

接著寫夏天,強調氣候是「炎熱的」,又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到了秋季,主要選取「果實成熟」,樹葉黃落,「北雁南飛」,昆蟲「銷聲匿跡」等特徵來寫。而寫冬天,則是從深秋「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過渡到「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一句話就成了。

可以看出,作者在寫四季時,既抓住了各季節不同的特徵,又力求寫法上有變化,詞語豐富,句式多樣,並恰當地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和一些成語,使文章顯得形象生動。在普及科學的讀物裡,這種寫法很重要。在這一段末了,總結了一句:

「在地球上溫帶和**帶區域裡,年年如是,周而復始。」這句話點明四季變化迴圈往復的自然現象是帶有規律性的,這就成為科學研究的物件和基礎,又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

春季:萬物復甦;夏季:氣候炎熱;秋季:果實成熟;冬季:衰草連天。

————————

舉例:春季:立春過後,大地漸漸從沉睡中甦醒過來夏季:

於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秋季: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地落下來。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

冬季: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

7樓:蟲子喵

《大自然的語言》的文字能提供麼?

寒來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這樣演繹著春夏秋冬的變化,周而復始。不經意間,我們發現,我們與自

8樓:手機使用者

1、答案示例:走進自然,領略美景。

2、(二)第二環節 誦四季詩文

(四)第四環節 四季詩文及常識競賽。

3、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夏: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秋: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答案示例:結束語:走進大自然,嚐嚐那久違的山泉;體驗大自然,看看我們美麗的家園;保護大自然,建設那美麗的家園!珍惜大自然,就是愛惜我們的生命線。 讓我們一起努力!

5、a、按照方位順序觀察植物。

b、按照從外貌到動作的順序觀察動物。

6、答案示例:保護自然就是善待自己。地球是我家,環保靠大家。關愛地球,關愛我們共同的家園。保護大自然,共建和諧家園。

7、  答案示例:旅遊觀光,走進大自然。身體力行,保護大自然。

8、a、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共同行動,保護大自然。

b、綠化造林、大興水利,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c、關愛大自然,就是關愛我們的生命線。

9、答案示例: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好,認識到了自然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性。

10、答案示例:小草正在成長,請您腳下留情。

11、a、封山育林,禁止亂砍濫伐。

b、植樹造林,防止土地荒漠化。

c、關愛自然界的動物,與它們和諧相處。(意對即可)

一年有季度這季度,它們分別是哪幾個月

一年可以分為四個季度,每個季度歷時3個月。1 第一季度 1月 3月 2 第二季度 4月 6月 3 第三季度 7月 9月 4 第四季度 10月 12月 而實際上嚴格的劃分應該為 按照中國的緯度 1 第一季度 3 5月 春季 2 第二季度 6 8月 夏季 3 第三季度 9 11月 秋季 4 第四季度 1...

為什麼一年要分為春夏秋冬季節為什麼一年要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我們就要先來看看地球是怎樣運轉,我們的地球在圍繞太陽不停地公轉的同時,也在繞自身的地軸自轉,不過地軸並不垂直於公轉軌道面,而是有一個23度27分的傾角。正是因為這個傾角的存在,才會使太陽在地球表面的直射點在南 北迴歸線之間移動,從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當太陽直射在北迴歸線時,北半球獲得的太陽熱量...

一年有幾個季度?是怎麼分的一年有幾個季度?每個季度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是什麼時候?

一年可以分為四個季度,春 夏 秋 冬。每個季度歷時3個月。第一季度 1月 3月 第二季度 4月 6月 第三季度 7月 9月 第四季度 10月 12月 而實際上嚴格的劃分應該為 按照中國的緯度 第一季度 3 5月 春季 第二季度 6 8月 夏季 第三季度 9 11月 秋季 第四季度 12 2月 冬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