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23°26′ n(北迴歸線)到23°26′ s(南迴歸線)為熱帶北緯(南緯)23°26′到北緯(南緯)66°34′(北極圈、南極圈)為南 北溫帶
北緯(南緯)66°34′ 到北緯(南緯)90度為南 北寒帶。
這是理論上五帶的劃分。
而實際中,通常根據積溫進行劃分,而且更細。看下錶。
希望對你有幫助。
2樓:匿名使用者
高原氣候區:主要是青藏高原
熱帶季風區:分佈範圍小,主要是廣東南部和雲南南部**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從南嶺到秦嶺淮河一線,以橫斷山為界,溫帶季風氣候:
以大興安嶺、賀蘭山為界的東部溫帶大陸性氣候:以大興安嶺、賀蘭山為界的西部地區溫度帶
≥10℃積溫
生長期(天)
分佈範圍
耕作制度
主要農作物
熱帶 >8000℃
365海南全省和滇、粵、臺三省南部
水稻一年三熟
水稻、甘蔗、天然橡膠等
**帶4500℃
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
一年二至三熟
水稻、冬麥、棉花、油菜等
暖溫帶3400°—4500℃
171—218
黃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區及南疆
一年一熟至兩年三熟
冬麥、玉米、棉花、花生等
中溫帶1600°—3400℃
100—171
東北、內蒙古大部分及北疆
一年一熟
春麥、玉米、亞麻、大豆、甜菜等
寒溫帶<1600℃
<100
黑龍江省北部及內蒙古東北部
一年一熟
春麥、馬鈴薯等
青藏高原區
<2000℃
(大部分地區)
0—100
青藏高原
部分地區一年一熟
青稞等中國的溫度帶 中國採用積溫來劃分溫度帶,當日平均氣溫穩定升到10℃以上時,大多數農作物才能活躍生長,所以通常把日平均氣溫連續≥10℃的天數叫生長期。把生長期內每天平均氣溫累加起來的溫度總和叫積溫。一個地區的積溫,反映了該地區的熱量狀況。
根據積溫的分佈,中國劃分了5個溫度帶和一個特殊的青藏高原區。不同的溫度帶內熱量不同,生長期長短不一,耕作制度和作物種類也有明顯差別。
3樓:八七七八
**帶,亞寒帶是在熱帶和寒帶的基礎上劃分出來的,是兩種溫度帶的過渡區域,並沒有確切劃分緯度,**帶仍屬於熱帶區域。
比如夏天 冬天
熱帶: 熱 熱**帶: 熱 較冷(0℃以上)溫帶:
較熱 冷(0℃以下)
我國溫度帶的劃分依據是?為什麼
4樓:金牛咲
我國溫度帶的劃分依據是:積溫。
原因:中國跨緯度廣,熱能分佈因緯度而不同,存在著不同的溫度帶。當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或以上,大多數木本植物或農作物生長活躍,所以中國溫度帶的劃分,就是根據日平均氣溫≥10℃累計值為標準,稱為活動積溫。
通常可劃分為五個溫度帶:北寒帶、北溫帶、熱帶、南溫帶、南寒帶。
中國大部分位於北溫帶,少部分位於熱帶;其中分為寒溫帶(黑龍江北部,內蒙古東部),中溫帶(東北,內蒙大部分地區,新疆北部),暖溫帶(黃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區,新疆南部),**帶(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熱帶(滇的南部,雷州半島,臺的南部和海南省)和高原氣候。
擴充套件資料
1、熱帶
熱帶是劃分南北迴歸線之間的地帶,地處赤道兩側,南北跨緯度46°52′,佔全球總面積39.8%。
本帶太陽高度終年很大,在兩迴歸線之間的廣大地區一年有兩次太陽直射的機會,太陽高度角在90°—43°8′之間變化。在赤道上終年晝夜等長,向南、北晝夜長短變化幅度漸增,但最長和最短的白晝時間僅差2小時50分。
所以熱帶的特點是全年高溫,變幅很小,只有相對熱季和涼季之分或雨季、乾季之分。
2、溫帶
溫帶是南、北迴歸線和南、北極圈之間的中緯地帶。南、北溫帶各跨緯度43°8′,南、北溫帶的總面積佔全球總面積的52%。
本帶內太陽高度變化很大,在迴歸線上的變幅為90°—43°8′之間,隨緯度增高,太陽高度逐漸減小,到極圈的變幅在46°52′—0°之間。太陽高度一年之中有一次由大到小的變化,氣溫也隨之出現一高一低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也很大,到極圈增加到24小時。
可見,在溫帶太陽高度比熱帶小,獲得熱量少於熱帶,溫度低於熱帶。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變化非常顯著,所以四季分明是溫帶的特點。
3、寒帶
寒帶是分別以南北極為中心,極圈為邊界的地帶,僅佔全球總面積的8.2%。
本帶太陽高度終年很低,在極圈上最大高度為46°52′,在極地最大高度僅為23°26′,且有負值出現。極晝和極夜現象隨緯度的增高愈加顯著。
極晝時期由於太陽高度很低,地面獲得熱量很少,極夜時期,地面沒有太陽輻射。所以這一地帶是地球表面氣溫最低的地帶,一年之中只有冬、夏之分,而無春、秋之別。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溫度帶 中國採取積溫來劃分溫度帶,當日平均氣溫穩定升到10℃以上時,大多數農作物才能活躍生長,所以通常把日平均氣溫連續≥10℃的天數叫生長期。把生長期內每天平均氣溫累加起來的溫度總和叫積溫。一個地區的積溫,反映了該地區的熱量狀況。
根據積溫的分佈,中國劃分了5個溫度帶和一個特殊的青藏高原區。不同的溫度帶內熱量不同,生長期長短不一,耕作制度和作物種類也有明顯差別。
熱帶≥10℃積溫:>8000℃
生長期(天) :365
分佈範圍:海南全省和滇、粵、臺三省南部
耕作制度:水稻一年三熟
主要農作物:水稻、甘蔗、天然橡膠等
溫度帶:**帶
≥10℃積溫:4500℃
分佈範圍: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
耕作制度:一年二至三熟
主要農作物:水稻、冬麥、棉花、油菜等
溫度帶:暖溫帶
≥10℃積溫:3400°—4500℃
生長期(天) :171—218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至兩年三熟
主要農作物:冬麥、玉米、棉花、花生等
溫度帶:中溫帶
≥10℃積溫:1600°—3400℃
生長期(天) :100—171
分佈範圍:東北、內蒙古大部分及北疆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主要農作物:主要農作物:春麥、玉米、亞麻、大豆、甜菜等溫度帶:寒溫帶
≥10℃積溫:<1600℃
生長期(天) :<100
分佈範圍:黑龍江省北部及內蒙古東北部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主要農作物:春麥、馬鈴薯等
溫度帶:青藏高原區
≥10℃積溫<2000℃(大部分地區)
生長期(天) :0—100
分佈範圍:青藏高原
耕作制度:部分地區一年一熟
主要農作物:主要農作物:青稞等
6樓:淮安浙江人
一、依據積溫劃分。
積溫,就是一年內日平均氣溫≥10℃持續期間日平均氣溫的總和,也稱活動積溫。
二、為什麼要根據活動積溫來劃分?
因為這個溫度關係到作物的生長活躍期,低於這個溫度,作物就微弱生長或不生長,所以在物候學上,常以積溫來劃分地理區域.
三、我們國家根據積溫劃分為五個溫度帶:
1、年積溫大於等於8000攝氏度,為熱帶:滇、粵、臺的南部和海南省(即滇南谷地、雷州半島、海南島和臺灣南部)
2、年積溫大於4500小於8000攝氏度,為**帶:其北界大致與「秦嶺-淮河一線」重合,即長江流域內各省份(不包括青藏地區)
3、年積溫大於3400小於4500攝氏度,為暖溫帶:其北界為「長城-黃土高原中部一線」,南界為「秦嶺淮河一線」,即黃河中下游地區(中原各省以及塔里木盆地)
4、年積溫大於1600小於3400攝氏度,為中溫帶:其南界為「長城-黃土高原中部-祁連山-天山」,無明顯的北界,區域包括東三省、內蒙、河西走廊和準格爾盆地。
5、年積溫小於1600攝氏度,為寒溫帶:在我國,寒溫帶只分佈於大興安嶺北部和阿爾泰山北部(阿勒泰地區)
五帶怎麼劃分
地球上的五個基本氣候帶是怎樣劃分的?它們各有什麼 特點?關於氣候帶的劃分原則和方法,是隨著氣候學的發展歷史而不斷演進的。最早古希臘學者亞里斯多德曾以南 北迴歸線和南 北極圈為界,把地球上分為熱帶 南溫帶 北溫帶 南寒帶和北寒帶等五個氣候帶。它是完全按照天文因素,即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也就是根據地球表...
根據標準的()劃分,可以把我國工程建設標準劃分為強制性標準和性標準
是否強制執行 具體如下 1 工程建設勘察 規劃 設計 施工 包括安裝 及驗收等行業專用的綜合性標準和重要的行業專用的質量標準 2 工程建設行業專用的有關安全 衛生和環境保護的標準 3 工程建設重要的行業專用的術語 符號 代號 量與單位和製圖方法等標準 4 工程建設重要的行業專用的試驗 檢驗和評定方法...
歷史等級怎麼劃分,學歷的等級怎麼劃分?
司空 掌管水利 建築的 后稷 掌管農業的 工師 掌管制做器物的 虞 掌管山澤的 典樂 掌管教育 的 秦 郎中令 掌管宮殿門戶 秦 督道倉吏 管理官倉內糧食的 秦 御史大夫 制定保管法律 政令的司法 秦 漢 三國時期 太史令 職掌文史 星曆的 大農丞 管領鹽鐵事務的 中郎將 統領皇帝侍從的 典屬國 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