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這份血液檢測報告單基本上算正常的。
白細胞值12.95,略超上限,要知道稍稍有點炎症細菌感染,白細胞就會上升到十幾或二十幾,你這個輕度增高不用太擔心。
中性粒細胞也是稍超一點也說明有一點炎症的問題。
紅細胞5.03也是上述問題帶出的,沒大問題。
再觀察下,是否受涼,**不適及時就醫,這份血液檢測單沒大問題。
2樓:格格巫格格巫
沒關係的,極個別高了一點點,不影響
3樓:河北嬌子
一般出現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高的現象是說明有細菌感染,如果同時還伴有發熱鼻塞咽喉痛等症狀的時候,可能是提示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沒有特別的症狀不用太擔心,吃一點藥物就好,平時多注意休息,多喝溫開水,飲食儘量清淡。
4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感冒以後的血液化驗單吧。這幾項和參考值相差不多。只是有一點兒炎症。
感冒好了就會回到正常值,不用擔心。
這是四歲小朋友感冒後做的血液化驗單
5樓:亢覓哈子丹
脾是生血之源,有了負擔所以會有貧血。如果單純補血而不改善病根的話就算好了也可能是暫時的,建議你檢查下脾胃,最好找個好中醫調養一下,自己也要注意飲食起居。
請問血液檢驗報告單如何看?
6樓:匿名使用者
很正常,沒有貧血。貧血不貧血主要看血紅蛋白(hgb),正常值120-160,所以你不貧血。
7樓:匿名使用者
血常規正常值
血紅蛋白(hb):男性 120~160 g/l 女性 110~150g/l 新生兒 170~200g/l
紅細胞(rbc):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新生兒(6.0~7.0)×10*12/l
白細胞(wbc):** (4.0~10.0)×10*9/l 新生兒(15.0~20.0)×10*9/l
6個月至2歲 (11.0~12.0)×10*9/l
血小板:(100~300)×10*9/l 網織紅細胞計數: 0.5%-1.5%
白細胞分類計數
百分率 血常規化驗單
中性桿狀核粒細胞 0.01~0.05(1%~5%)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細胞 0.005~0.05(0.5%~5%)
嗜鹼性粒細胞 0~0.001(0%~1%)
淋巴細胞 0.20~0.40(20%~40%)
單核細胞 0.03~0.08(3%~8%)
8樓:來素花資嫣
你的報告裡面,紅細胞跟血色素和血細胞比容都正常,說明你沒有貧血,就是血小板有點低,應該在複查一次,還是很低的話就要找醫生看看了。
至於血壓,驗血是看不出結果的,應該量血壓。
9樓:考奕琛勤念
血液報告中沒有看出是貧血,正常的,如果沒有感覺不舒服,不用太擔心,身體會自我調節,血壓的高低血液報告是體現不出來的,
血液化驗報告單怎麼看啊 10
10樓:匿名使用者
meos是指:微粒體乙醇氧化系
醫院裡的化驗單總是很讓人頭疼,一排排的英文縮寫字母和數字在平常人眼裡就像天書一般。在這裡我們將告訴您如何解讀血常規化驗單,讓您下次再面對它時,就可以做到一目瞭然、心中有數。(其中的具體數值僅供參考)
1.血常規簡介
血常規包括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及白細胞分類計數4項。
a.血紅蛋白(hb):正常男性為120~160g/l,女性為110~150g/l,新生兒 170-200g/l。
*增高: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
降低: 貧血,出血*
b.紅細胞(rbc)計數:正常男性為400-550萬/μl,女性為350~500萬/μl,新生兒為600~700萬/μl;
*增高: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
降低: 貧血,出血 *
c.白細胞(wbc)計數:正常**為4000~10000/μl,新生兒為15000~20000/μl,6個月至2歲嬰兒為11000~12000/μl。
*升高: 各種細胞感染,炎症,嚴重燒傷.明顯升高時應除外白血病.
降低: 白細胞減少症,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放射線,藥物,化學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瘧疾,傷寒,病毒感染,副傷寒.
*白細胞增多常見於炎**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減少常見於流感、麻疹等病毒性傳染病及嚴重敗血症、藥物或放射線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
d.白細胞分類計數(dc,以比值計):白細胞分為5類。
一是中性粒細胞(gran),正常為0.50~0.70,增高或減少的原因與白細胞計數相同;
*增高: 細菌感染,炎症;
降低: 病毒**染*
二是淋巴細胞(lym),正常為0.20~0.40,增多時常見於中性白細胞減少、結核、百日咳等;其減少常見於中性白細胞增多;
*增高: 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降低: 免疫缺陷 *
三是嗜酸性粒細胞,正常為0.005~0.05,增多見於寄生蟲病、過敏性疾病及某些**病;
*增高: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貧血.*
四是嗜鹼性粒細胞,正常為0~0.01,臨床意義不大;
五是單核細胞,正常為0.03~0.08,增多時見於急性傳染病恢復期。
*增高: 結核,傷寒,瘧疾,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e.血小板(plt):正常情況:(100-300)%
*升高: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症狀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惡性腫瘤,缺鐵性貧血,外傷,手術,出血,脾切除後的脾靜脈血栓形成,運動後.
降低: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播散性紅斑狼瘡,藥物過敏性血小板減少症,瀰漫性血管內凝血,血小板破壞增多,血小板生成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機能障礙,藥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進. *
f.紅細胞沉降率:
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iahinhkob法 男性0-8mm/h, 女性0-12mm/h。
*增快: 急性炎症,結締組織病,嚴重貧血,惡性腫瘤,結核病.
減慢: 紅細胞增多症,脫水.
g.網織紅細胞計數:正常情況:(00.5-1.5)%
*增高: 溶血性貧血,大量出血,缺鐵性貧血,惡性貧血應用維生素b12時.
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
2.小朋友的血常規
小寶寶最常見的病可能就算是感冒了,一旦不及時**,就會發起燒來,這時候帶寶寶到醫院去,大夫就會讓先驗一下血。為什麼要驗血呢?因為人在生病時,血液中各種細胞的數量會發生變化。
比如貧血時,紅細胞的數量或血紅蛋白的含量就會產生變化;身體發生炎症時,白細胞的數量就會增加。
主要看哪些指標
血常規的化驗單上往往會有一長串的化驗專案,但有一些是比較專業的專案,對於它們,我們不必去深究。看血常規的化驗單,我們需要重點看三個方面:
紅細胞計數(rbc)和血紅蛋白測定(hgb)
血常規的化驗單的第一項都是紅細胞計數的檢查,我們知道紅細胞的主要作用是給全身的各組織器官輸送氧氣,並把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而完成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紅細胞內的一種蛋白,這就是血紅蛋白(hb)。
一般正常情況下,紅細胞的數量和血紅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對固定的。但在發生貧血的情況下,它們之間的比值就會發生變化,如發生低色素性貧血時,血紅蛋白含量的降低就會十分明顯,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比例就會升高。所以在看化驗單時,一定要首先注意這兩項的數值。
白細胞計數(wbc)和白細胞分類計數(dc)
血液中的白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化驗單中的白細胞計數(wbc)是指測定血液中白細胞的總數,而分類計數是指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由於各種白細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況下,可引起不同型別白細胞的數量發生變化。
一般而言,我們只要掌握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n)和淋巴細胞(l)的分類就可以了,因為在平常的生活中,醫生是根據白細胞的數量來判斷身體是否有感染髮生,然後再根據白細胞分類來判斷是什麼型別的感染,應該使用什麼型別的藥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細胞的數量增多是細菌性的感染,淋巴細胞數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血小板計數(plt)
我們都知道,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沒有它,我們就可能因一個小傷口而出現生命危險了。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計數是我們在觀察化驗單時應該注意的第三個重點,如果血小板減少的話,寶寶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問題。
各年齡段寶寶血液細胞成分平均正常值(均值)
中文名稱 英文縮寫 第1日 第2~7日 第2周 3個月 6個月 1~2歲 4~5歲
紅細胞(×1012/l) rbc 5.7~6.4 5.2~5.7 4.2 3.9 4.2 4.3 4.4
血紅蛋白測定\\(g/l\\) hgb 180~195 163~180 150 111 123 118 134
白細胞\\(×109/l\\) wbc 20 15 12 - 12 11 8
中性粒細胞 n% 0.65 0.40 0.35 0.3 0.31 0.36 0.58
淋巴細胞 l% 0.20 0.40 0.55 0.63 0.6 0.56 0.34
血小板\\(×109/l\\) plt 150-250 150-250 150-250 250 250-300 250-300 250-300
meos是指:微粒體乙醇氧化系
體檢中的血液檢測報告,你看懂嗎?
11樓:後妍秋梵
這是乙肝標誌物
引起「乙肝」的病毒,就稱為「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進入人體的血液以後,就要在裡面生長繁殖。它們的繁殖方式,就是在人體內「複製」。
顧名思義,「複製」就是按照病毒原來的樣子,再產生一個新的病毒。當然,這個過程非常複雜。
既然血液裡有了乙肝病毒,醫生就能通過化驗的方法,把它們檢查出來。 檢查的方法,是從病人前臂的靜脈血管裡抽出少量的血液,分離出血清,然後從血清裡檢查有沒有乙肝病毒的「蹤跡」。 一般檢查乙肝的檢驗專案,有5項,也稱乙型肝炎五項指標(hbv-m),或說「兩對半」。
「兩對半」的檢查結果,用加減號(即+、-)表示。(+),表示陽性;(-),表示陰性。 這5項檢查,分別是:
——表面抗原(簡稱:hbsag);
——表面抗體(簡稱:抗hbs);
——e抗原(簡稱:hbeag);
——e抗體(簡稱:抗be);
——核心抗體(簡稱:抗hbc)。
下面我們逐一介紹這些檢驗專案。
1.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原就是過去人們經常說的「澳抗」。 「澳抗」是「澳大利亞抗原」的簡稱,因為它最早是在澳大利亞發現的,所以稱為「澳抗」。
乙肝病毒雖然構造非常簡單,但是,它也有一個外殼。這種外殼,是一種蛋白質,它就是「表面抗原」。它的出現,標誌著有乙肝病毒存在。
所以,如果化驗時「表面抗原」陽性,就表示體內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
2.表面抗體(抗hbs):乙肝病毒侵入了人體,人體就會產生抵抗它的物質。
這種物質也是一種蛋白質,就稱為「抗體」。抗體對人體有保護能力。 人體產生了「表面抗體」,就意味著機體對乙肝病毒產生了抵抗力。
現在許多人接種了「乙肝疫苗」,於是體內也會產生「表面抗體」,檢查「表面抗體」,也會陽性。這時,你反而希望「表面抗體」最好是陽性,這就標誌你注射的乙肝疫苗,接種成功了,不會再被傳染上「乙肝」了。
3.e抗原(hbeag):e抗原是乙肝病毒複製的標誌。
它可以判定傳染性的大小。如果檢查時有e抗原陽性,就表示乙肝病毒在人體內複製活躍,血中帶毒量大,傳染性強。所以,e抗原陽性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情。
4.e抗體(抗hbe):檢查時發現了e抗體,表示乙型肝炎相對好轉,給病人帶來的是一個好訊息。
因為它的陽性,標誌著乙肝病毒的複製已經從活躍轉為相對靜止,血中帶毒量減少,傳染性也相對降低了。
5.核心抗體(抗hbc):核心抗體是人體感染了乙肝病毒以後,最早出現的一種抗體。
但是,它對人體沒有保護作用。陽性時,如果加號多(醫學上的說法是「滴度高」),提示病毒正在複製,傳染性也強。 如果過去是強陽性,現在雖然也是陽性,但是加號比原來減少了,表示曾經得過「乙肝」,這種陽性差不多要持續存在幾年或數十年。
上面僅僅是簡單的知識,實際醫生在根據化驗結果判斷病人的病情時,要綜合許多因素,例如流行病史、臨床症狀和其他化驗結果,並不是靠一兩項檢查結果就作出結論的。
分析血液細胞檢驗報告,血細胞分析檢驗報告單上的各項資料高低代表什麼意思
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吧,最有可能是低色素性貧血,至於血小板數目及壓積就不知道了 沒事,正常的。血小板數值檢查的差異性本身就很大,就算你下一分鐘再查都會有很大的不同。很輕微的貧血,多吃點含鐵豐富的食物,比如豬肝 瘦 牛羊肉等,加強營養。血小板偏高,多吃點芹菜。先糾正一下,你這個只是血常規檢驗報告,血液細...
血液檢驗報告單怎麼看,如何看懂血常規報告單
病情分析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如果高一點點意義臨床意義不是很大。指導意見 這些血檢檢驗報告的數值如果只升高或者降低一點點的話意義不大,但是如果有什麼不適要及時就診。如何看懂血常規報告單 你好 血常規各指標參考範圍及臨床意義 一 血液一般檢查 1 紅細胞計數 rbc 正常參考值 男 4.0 5.3 10...
請幫忙看看這份血液檢驗報告單謝謝
說明還是有炎症並且處於活動期啦,繼續用你的抗生素咯,要是不行就換用或者用二三連的 白細胞 12.9 4 10 中性粒bai細胞du 百分比 83.4 50 70 淋巴zhi細胞比例dao 10.8 20 40中性粒細胞數 10.72 2.00 7.00紅細胞 3.45 3.5 5.00 血紅蛋白濃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