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是怎麼失敗的

2021-07-26 23:10:28 字數 5654 閱讀 7085

1樓:靜者為王的江湖

黃巢能勢如破竹的攻入長安,為何還是最終失敗?概況起來,就兩個原因!

一、坐失良機,未建立起根據地。黃巢起義,選擇的時機很對,由於唐僖宗的荒淫,導致了民不聊生,與其餓死,不如一搏。所以,這才是黃巢能成功的根由,歷史給了他這個時機。

而同時唐末時期,由於各節度使擁兵自重,誰也不願意死拼黃巢。故而義軍並沒有真正意義上,遇到硬仗!所以,初期黃巢這才能勢如破竹直搗長安,嚇得唐僖宗出逃四川!

這時,黃巢犯了一個大錯,沒有趁勢追擊唐僖宗,更沒有趕緊建立根據地等,而是開始稱帝等,坐失良機,這就等於給了唐僖宗喘息之機,開始**黃巢,導致黃巢又逃出長安。

二、陳州之戰,賭徒心思太重,失去了民心。黃巢遭遇到的最大失敗,就是陳州之戰,大軍圍困陳州百日不克!因為陳州刺史,世代都是陳州的大地主。

自然他要跟黃巢玩命,豈能跟黃巢遇到的其他勢力相提並論?

這是黃巢遇到的一次大硬仗,最檢驗軍隊戰力等了。結果暴露出來了,黃巢大軍存在的問題太多,比如黃巢的指揮問題、糧草賙濟問題、攻堅能力問題等等,都不及格,致使**慘重。

且由於此戰中,黃巢竟以人(百姓)為糧,這就註定了他盡失民心!同時,唐朝各路大軍也趁機集結,圍攏而來。

陳州之戰,其實就等於宣佈了黃巢起義的失敗。大軍士氣盡失,損傷嚴重,最要命的還是失去了民心。如此情況下,就註定了四處逃竄,被動挨打了!此刻沒有根據地這個因素,就顯得更為關鍵了。

所以,黃巢起義雖聲勢浩大,一時風頭無雙,是跟唐朝的腐敗和各節度使(代表著唐軍真正戰力)的觀望有關。可惜黃巢沒有抓住這個機會,一不建立根據地,二又賭徒心思過重,失去民心支援,只能走向失敗了。

2樓:說史可還行

黃巢會失敗,是因為他群眾基礎不夠,自己也沒有遠大的眼光和才能,政治目光短淺,對起義沒有長久的規劃,導致成功登基為帝后,暴露本性,貪婪享受成果,沒有及時鞏固,失了民心。

唐末天下藩鎮割據,百姓賦稅嚴重,加上各地出現不同程度的天災,搞得到處民不聊生,而朝廷卻只顧搜刮,內亂不斷。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大規模的民變,大大小小的起義事件發生,先是王仙芝,後是黃巢,且聲勢浩大。

公元880年,黃巢攻克長安,大肆屠戮官僚貴族,唐僖宗倉皇逃竄。黃巢則當上了皇帝,國號「大齊」。黃巢太過殘暴,將長安中的**都得罪殆盡,還到處流竄殺光百姓,沒有口碑也沒有官僚支援,這樣的黃巢即使當上皇帝,也註定當不長久。

黃巢建立的大齊,沒有施政綱領,還存在著階級對,進入了長安城之後,大齊軍開始胡作非為,軍紀隱約出現失控。而黃巢本人並沒有很好地控制這種局勢,史書記載為黃巢軍「居數日,各出大掠,焚市肆,殺人滿街,巢不能禁。尤憎官吏,得者皆殺之。

」當黃巢意識到這點之後,沒有采取正確措施,反而殺了李唐宗室、皇親國戚,引起了慌亂和民憤。後來,黃巢又得罪了朱溫,朱溫變節降唐,造成了朱溫和李克用夾擊黃巢的局面。黃巢抵擋不住唐軍,兵敗撤離,在交戰中被殺死。

黃巢的作戰其實並沒有什麼系統性,主要靠流兵戰略,政治目光短淺,攻入長安後,沒有及時剷除對手,而是選擇當了皇帝,更重要的是,黃巢為人殘暴,不得人心,失去了天下人的支援,後果可想而知。他的失敗,正是所謂的成於流寇,敗於流寇。

3樓:安陽源易緣

此詩被黃文炳發現,告到了官府,詩被定成為了反詩,宋江罪加一等。

宋江詩中的黃巢,就是唐朝末期,農民起義軍中的規模最大的一次起義的領導人。

黃巢出身的家庭,並不算太差。但他從小養成了嫉惡如仇、剛直不阿的性格。

公元874年,唐朝多地接連遭遇嚴重的水災,豫中地區更是厲害。但唐末時期,腐朽無能的朝庭,已經顧不上百姓們的死活了。

農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朝庭卻只顧加重稅賦和階級壓迫。於是,山東、河南等地農民起義軍紛紛,揭竿而起。

黃巢是一個有著軍事才華的農民起義領導人,這也使得他領導的農民起義軍能夠勢如破竹,脫穎而出。

公元前881年,黃巢領導的起義大軍攻入長安。剛開始,黃巢嚴令三軍,不得侵撓城中百姓,違令者斬。此舉也一度受到了百姓們的歡迎。

但沒有多久,黃巢即位,建位大齊政權。原唐朝宗室**遭到排擠和**,惶惶不可終日。

好日子還沒過多久,唐軍便開始**長安。城中有官軍和百姓暗中相助唐軍。這一舉動,遭到黃巢的無比痛恨。

於是黃巢縱兵**洗劫城中百姓,給百姓們帶來了巨大災難。

黃巢即位後,沒有派兵乘勝追擊唐僖宗,這也使得他錯失良機,讓唐軍有了喘息**的機會。

同時黃巢的性格上也有一定缺陷,加上一些享樂主義,思想變得狹隘,濫殺無辜,最終導致失敗。

4樓:新安雜談

黃巢,在殺入長安後,成立了大齊王朝,可是黃巢殺進長安城這麼順利,為什麼最後卻失敗了?很多人認為是沒有根據地,我認為這個原因比較複雜,不止是沒有根據地,我個人總結起來,認為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黃巢原本是要參加國考的,想當官黃巢前後參加了四次國考,可惜一直不能考中,只能退而求其次,甚至寫了一首詩來發洩心中的不滿

沒有考中的黃巢只能繼續回家做私鹽生意,但是做官的心思一直不曾斷掉,直到王仙芝起義以後,黃巢看到了機會,他也起義了,他覺得朝廷會給他一個官當。

所以黃巢起義一開始的目的很單純,那就是要挾朝廷,給一個官噹噹,他在被各路官軍打的節節跑的時候,最想要的官職是「廣州節度使」,被唐僖宗否決後,開始屠城。

縱觀黃巢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做官發財,享受生殺予奪的權利。

因為沒有樹立正確的綱領,所以他的行為完全是流寇思維,即便是佔領長安,自立了王朝「大齊」,但是他卻不知道如何去建設,只能是一個破壞者。

由此可見,他國考考不上,也是有理由的,真的能力差。

我們反觀歷史,黃巢在起義過程中,很少有大規模的大兵團作戰,在之前取得勝利,是建立在運動戰、收買唐朝軍官等基礎上的,同時他遇到的節度使奉行的是「禦敵門戶之外」策略,只是把黃巢趕走,讓他去禍害別人。

黃巢的大敗就是在長安城外,他放棄了自己擅長的運動戰,採取了大兵團作戰的思路,試圖和唐朝正規軍面對面死磕。

黃巢過於膨脹了,他在取得了階段成果後,沒有乘勝追擊已經是個錯誤,還使用自己不擅長的大兵團陣地戰,在**、指揮、訓練等各方面都不足的時候,選擇最錯的方式,終於走到了不歸路上,遭遇了雪崩式潰敗。

起義軍本來應該是代表廣大人民利益的組織,但是黃巢的出生就是私鹽販子,販私鹽在那時候其實就是富裕人家,所以他在起義以後並沒有去爭取人民的支援,而是把他們當作「兩腳羊」,甚至成立了工廠,專門殺人吃肉。

而和他同一階級的富商和大家族也沒有逃脫厄運,基本都是全族滅亡,導致後來黃巢要去的地方,當地的大家族和富商、甚至百姓都選擇逃亡。

同時王朝對唐朝**和王族成員採用除草式的滅亡手段,所過之處,幾乎很少倖免。

黃巢這樣的做法,使得黃巢沒有辦法建立根據地,沒有戰略上的盟友,最後惡性迴圈,為整體垮掉留下巨大隱患。

所以說,黃巢的失敗並不是很多人說的他沒有根據地,而是他的所作所為,沒有辦法建立根據地,等待他的只能是失敗。

5樓:古金武俠

黃巢起義的失敗,裡邊的原因有很多,眾所周知,唐朝何等的繁榮,然而黃巢起義之後,統治力和政治地位,嚴重受到影響。不過最後起義失敗,也說明很多問題。

首先採用流動作戰的方式,也就是走到**,就打向**,沒有一定的部署規劃,橫跨江西、福建、廣東等十多個地區。兵敗的原因,也正在此處,由於長期征戰,沒有一個根據地,士兵們缺乏保障,雖然攻克數個地區,然而沒有兵力把守,屬於野蠻性質的作戰。

其中根據地尤為重要,畢竟人困馬乏,需要及時休整。同時後勤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又想讓馬兒快跑,還不給吃草,天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久而久之,士氣肯定會受到影響。

且征戰消耗體力,沒有根據地之後,食物和兵源,都是有待解決的問題。這是黃巢起義失敗的其中一個原因。

同時佔領各地之後,沒有與百姓迅速打成一片,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即便稱帝長安之後,也蠢蠢欲動,沒有安撫百姓,反而縱容士兵濫殺無辜,以致百姓流離失所。縱觀歷史長河,凡是得不到百姓支援的戰役,幾乎都是兵敗的。

當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也命士兵進城之後,不得亂殺一人,方才取得勝利。

黃巢起義沒有謀略,只是一味的**與侵佔,對於百姓而言,當然是尋求安穩,這些與之背道而馳之後,起義自然會失敗。如果當初做出調整,能安撫百姓,以及解決流動作戰,或許起義的時間,會更長久一些。

6樓:匿名使用者

黃巢是一個儒生,出身於一個靠販運私鹽暴利發財的富裕家庭,殷實的家底使得黃巢自小就有條件苦讀儒經以求晉身官場,卻屢次科舉均以落第告終。黃巢陡然間「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離開長安時扔下一首「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白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甲。

」殺氣騰騰的誓言。

黃巢回家做了幾天私鹽販子。唐代規定只准國營企業經營鹽,黃巢沒有經營鹽的許可證,結果他們的鹽巴被查封沒收了。他便散盡家產嘯聚山林投身「農民革命運動」去了。

他們的造反,如果目的是在於推翻**、摧毀一箇舊王朝,建立一個能夠減輕農民痛苦,推行輕徭薄賦的新王朝,那當然可以稱為起義。但是,他從起兵到敗死,一直沒有徹底推翻唐王朝的想法。從公元875年起兵到880年,前後五年間曾五次向唐王朝乞降求官,平均每年一次,一直到他自立皇帝。

黃巢極端的復仇心理也促使他在戰爭中對社會不加選擇地實施了破壞政策,879年,在攻佔廣州後製造屠城血案、劫掠財貨,**回教徒、**教徒、猶太人及平民共12萬人。公元880年攻陷長安,自立為帝,但他從當上大齊皇帝的那一天起便沉溺在了掩耳盜鈴式的帝王夢中,整天沉浸在宮中,過著淫樂生活。在長安坐皇帝時有人題詩譏諷,因為查不出作者索性把長安城中3000多無辜的儒生都砍了頭。

黃巢稱帝后,士兵則如同明火執杖的強盜一般在長安街頭殺人越貨,爭搶美女,毆打平民,到處擾民。幾個月後,出現糧荒,長安城裡一片混亂。小股唐軍乘亂攻城,黃巢十分虛弱,立刻帶了少數隨從逃出城。

唐軍進城之後,受到長安百姓的歡迎。黃巢到了城外定下神來,才發現入城唐軍人數很少,隨即**入城。重入長安的黃巢,對於百姓歡迎唐軍一事恨之入骨,居然下令屠城。

將城中男丁殺戮殆盡,來了個「巢怒民迎王師,縱擊殺八萬人,血流於路可涉也,謂之洗城」,血洗長安城。這座當時世界人口最多的第一大城市長安,人煙斷絕,成為一座空城。後來唐借沙陀兵協助攻城,一萬多沙陀兵與黃巢十餘萬人對陣,黃巢一戰即潰,只好棄城逃跑。

883年4月,黃巢逃出長安之時,下令縱火。這座周、秦以來一直作為首都的古城,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建都史,當時世界最大的百萬人口城市,一炬成灰。從此,這座古城即與首都無緣。

安史之亂,安祿山沒有毀掉長安,吐藩攻入長安,市區略有所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徹底毀掉長安的古往今來只有黃巢。

更為殘忍的是,黃巢在失敗前夕包圍陳州近一年時間裡,採用過機械化方式,將活人粉碎,以人肉作軍糧,**他圍城部隊,以保證他起義軍的戰鬥力,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規模。其駭人聽聞的程度,既是中國之最,大概也是世界之最。黃巢所過之地,百姓淨盡、赤地千里。

《舊唐書》記載:黃巢率領全軍圍陳州近一年,數百(一說三千)巨碓,同時開工,成為**軍糧的人肉作坊,流水作業,日夜不輟。將活生生的大批鄉民、俘虜,無論男女,不分老幼,悉數納入巨舂,頃刻磨成肉糜,並稱之為「搗磨寨」。

陳州四周的老百姓被吃光了,就「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汴、曹、徐、兗等數十州,鹹被其毒。」黃巢拉起的隊伍,在行軍作戰中病死、餓死、戰死的總數至少在一百萬人以上。他帶進長安的幾十萬人,大部分是餓死的。

在黃巢起兵時,中原本是一個人口稠密的地區,到了他敗死之時,這裡已是縱橫千里,全無人煙,一片焦土。後來,黃巢棄城逃跑到山東狼虎谷時,只剩下殘兵一千餘人,黃巢走投無路,眾叛親離,自殺身亡(一說被他外甥林言所殺)。

縱觀這位農民領袖大規模「吃人不吐骨頭」行徑,其野蠻,殘酷,恐怖,駭人聽聞,豈能給他冠以「起義領袖」來美化他。歷代農民鋌而走險,反抗強大的統治者,起義軍的頭目,無不殘忍野蠻,無不殺人無算。但是,像黃巢以人肉為糧糗的惡行,絕非一般意義的戰場上的較量,而是人性滅絕的**。

黃巢起兵還引發了擁兵割據的藩鎮遍佈全國,此後就出現了五代十國的亂世。

黃巢起義為何會失敗,黃巢為什麼會失敗

一 沒有建立起義根據地 自從響應王仙芝聚眾起義後,黃巢的起義軍縱橫大江南北,幾乎打遍全國,起義軍先後渡過長江四次,黃河兩次,屢屢突破唐軍防線,佔領了很多地區。但黃巢的起義軍始終是流動作戰,在佔領了新的地區後,就把原有的地區放棄了,黃巢從來沒有建立一個真正的農民起義根據地,這是黃巢起義失敗的主要原因,...

黃巢起義是因為什麼,黃巢起義 黃巢起義的原因是什麼

黃巢起義是唐末民變中,歷時最久,遍及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場農民起義。黃巢之亂禍延大唐半壁江山,導致唐末國力大衰。黃巢起bai義指的是乾符五年du 公元878年 至中和四年 公元zhi884年 由黃巢領導的dao 農民起義,是王仙芝回起義的後續。也是答唐末民變中,歷時最久,遍及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場農...

唐朝是亡於安史之亂還是黃巢起義

這兩次起義都是唐朝面臨的大的災難,安史之亂雖然很大,但是還不至於使唐朝滅亡,黃巢起義發生於唐末,席捲了大半個國家,而且這是農民起義,是壓垮唐朝的最後一根稻草。後黃巢時代叛亂仍舊持續不斷,一直到907年,唐朝最後一位皇帝被推翻,朱全忠建立後梁王朝,創造了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唐帝國宣告覆滅。安史之亂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