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如何推進高中教育模式改革

2021-09-06 21:05:40 字數 4489 閱讀 5075

本報記者 仲立新 任朝霞

2023年9月,上海作為首批試點省市全面開啟新高考改革的探索與實踐。6年多過去了,上海已有4屆學生通過新高考進入高校。「招」和「考」的改革給高中學校的「教」和「學」帶來哪些新的變化?高考綜合變革的持續推進,對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變革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日前,記者圍繞這一主題採訪了時任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賈煒。

社會實踐、課題研究

成為學習新常態

記者:上海新高考實施「兩依據,一參考」,除了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還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重要參考。綜合素質評價成為衡量學生的另一把「尺子」。這把「尺子」在推動高中育人方式轉變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賈煒:綜合素質評價是新高考改革的一大亮點,高中生3年的學習成長經歷進行客觀寫實記錄評價,作為高中畢業的必要條件和高校招生綜合評價錄取批次的重要資訊參考,既有利於學生個性特長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也促使人才選拔從只看冷冰冰的「分」轉向了關注活潑潑的「人」。

同時,綜合素質評價也是一大難點。評什麼?怎麼評?如何落地?如何保證公平公正?這些都需要精心設計建構,需要經過實踐檢驗。

為推動綜合素質評價真正落地,上海制定出臺了《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等一系列配套檔案,研究建構了「品德發展與公民素養」「課程修習與學業成績」「身心健康與藝術素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四大板塊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其中,「品德發展與公民素養」板塊的社會實踐,「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板塊的研究性學習等,都對高中學校拓展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產生了十分明顯的推動作用。

上海把學校集體組織的社會實踐納入普通高中課程體系,明確規定社會實踐包括志願服務和公益勞動,不得少於60學時。在市級層面,加強教育、宣傳、文明、科技、文廣、體育、團委等多部門的跨部門合作協同,共同為學生建立社會實踐基地、設定學生社會實踐服務崗位,在各個社會實踐基地普遍設立「教育部門」和「教育專員」,負責社會實踐課程的開發、指導和對學生社會實踐過程進行客觀寫實記錄,確保高中學生社會實踐「處處可去」「時時有跡」。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2000餘個社會實踐基地,設定超過81萬個學生社會實踐服務崗位。每年暑期,高中學生的社會實踐服務成為市民眼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記者:研究性學習在上海已經實施多年,納入綜合素質評價後有什麼新的要求?

賈煒:上海從上世紀90年代啟動基礎教育「二期課改」以來,就堅持落實研究性課程,開展研究性學習,力求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高中階段至少擁有一次完整的課題研究經歷。實施新高考後,上海繼承這一傳統,將學生研究性學習的經歷及成果納入「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板塊,與當前普通高中推進「雙新」課程改革、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性學習要求「無縫對接」。

在此基礎上,上海開發了研究性學習自適應學習系統,將課題研究通用的教學資源及特定領域的個性化學習資源智慧推送給學生,為學生課題研究提供「全程支援」,讓教師擁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指導學生的個性化深度學習。

針對研究性學習成果的「保真」要求,上海還組織研發了「高中研究性學習課題第三方認證平臺」,由學生上傳課題材料後,組織全國專家審閱、依託資訊科技手段開展課題報告重複率檢測和「專家—學生」****答辯,由第三方評價真實性,專家出具認證報告,提交給高校作為招生錄取參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術誠信意識也得以提高。

新高考改革以來,上海高中學生基本實現了「人人有課題」。2023年—2023年間,歷屆高中學生共完成研究性學習課題報告201246份,76152名高中學生通過自適應學習平臺開展研究性學習,56178名學生接受研究性學習第三方真實性認證。

分層走班+生涯規劃

引導學生新成長

記者:新高考的考試模式從「3+1」調整為「3+3」,高中學生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6選3」有20種不同組合,對於學生來說選擇性更強了,對於學校來說,卻意味著要在課程支援、因材施教等方面做出一系列調整變化,在這些方面,上海形成了怎樣的經驗?

賈煒:新高考突破了文理界限,增加了選擇性,實際上給高中學校的教學模式變革留出了空間,各校可以根據自身的辦學實際選擇相適應的發展模式,逐步形成各自的特色。

在課程支援方面,上海已全面落實「分層走班」教學,結合辦學規模、師資力量、校舍條件和學生選學選考情況等客觀實際,大致探索形成了「大走班」「中走班」「小走班」3種模式。「大走班」即所有學科、所有學生全部實施走班;「中走班」即3門統一高考科目不走班,6門等級性考試科目全員走班;「小走班」即一些受場地、師資等條件限制的高中學校,根據學生選課情況,以科目組合為依據,採用歸併、組合等策略重新安排教學班,在部分學科中實施走班。

與此同時,上海大力推進高中學校基於國家課程的校本課程資源體系建設,引導學校豐富校本課程教學體系,為學生提供品德形成與人格養成、認知發展與潛能開發、體育運動與健康促進、藝術修養與審美髮展、社會實踐與勞動體驗五類學習和成長經歷,切實促進高中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適性發展。

記者:有了選擇,還要會選擇。在指導學生學會選擇、做好生涯規劃方面,上海是怎樣做的?

賈煒:實施新高考後,上海高中學校100%開設了生涯教育課程和學生生涯指導服務,並將學生生涯指導與高中課程教學、綜合素質評價等有機融合開展,注重在日常課程教學中挖掘學科教學本身的育人功能和學科名人成長史等生涯教育要素,指導學生學會選擇。

在社會實踐和研究性學習中,也充分引導學生立足自我認識,逐漸形成生涯思考和生涯規劃。許多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確立了志趣志向。

在新高考改革推進的同時,上海同步委託教育科研部門每年組織開展高中學生學習發展狀況的「全樣本調查」,開展追蹤研究,及時通過資料反饋,暴露問題、解決問題,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選學選考和學習情況,並持續引導高中學校將校本課程體系與學生的全面基礎、個性特長和自主選擇充分結合,在高中教育「學分管理」和建立學生「個性化學程」等領域開展了一定的實踐探索。

全面育人

成為高中教師新使命

記者:選課走班、生涯規劃指導……這些都對教師隊伍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海是如何推動教師適應變革、發展提升的?

賈煒:上海在新高考改革推進的第一時間,就對教師適應新高考改革和新時代育人方式變革的專業能力需求進行了研究梳理,實施了「中小學教師專業能力提升計劃」,通過分層分類設計,重點培養教師的育德能力和學科本體知識把握能力、作業命題能力、實驗能力、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心理輔導和生涯指導能力的「1+5」專項能力,針對學生選學選考和生涯規劃的需求,探索建立成長導師制,依託教師與學生匹配和對學生的深入瞭解,為學生成長髮展提供全方位指導。在教學專業能力不斷提升的同時,全員、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理念也逐漸成為高中教師普遍的價值認同和責任擔當,為高中育人方式變革築牢了基礎。

針對新高考改革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部分學科教師配置不足的問題,上海通過探索建立區域教師共享機制、開發數字化優質課程資源和利用資訊科技加強教學協同等方式,優化高中學校的教師配置,持續加強高中「雙新」課改實施背景下的學科教師培訓與教研,同步委託本市師範類高校加大對生命科學、歷史、地理等學科教師的培養和供給,多渠道、有針對性地解決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部分學科教師配置不足和教師專業能力存在差異的問題。

特色優質

成為高中學校辦學新追求

記者:新高考改革推動了高中育人方式的變革,在新高考改革的推進過程中,上海高中學校的生態格局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賈煒:上海堅持推動普通高中學校特色多樣發展,「特色普通高中建設專案」早在2023年就啟動了。截至目前,全市已命名15所特色高中,對已命名的特色高中放開一定的自主招生權,極大激發了高中學校的辦學活力,也使「特色優質」成為越來越多高中學校的辦學追求。

目前還有59所特色涵蓋人文、科技、藝術等各領域的專案學校,正在以特色高中建立為契機,深入挖掘與建設自身的辦學特色。

針對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和普通高中學校,上海採用分層分類指導的方式,支援每一所高中學校找到自己的「最近發展區」,不斷實現高中教育從「應試教育」向「全面育人」的轉變,進而優化高中教育生態格局。

多管齊下

推進整體育人方式新變革

記者:接下來,上海將如何鞏固新高考改革成果,深化高中育人方式變革?

一是按照國家要求推進普通高中「雙新」課程改革,著力推進「課程—教材—教學—評價」一體化改革,深化基礎教育課程與教材改革研究,加強「五育並舉」,落實「大中小幼德育課程一體化」、學科德育和學生髮展指導等各項工作。二是全方位明確普通高中學校建設的基本標準,推動實現高中校舍建設從行政班教室向學習空間延伸,教育裝備從共性標配向個性化定製延伸,資訊化應用從產品使用向網路環境建設延伸,師資隊伍從校內向校內外相容延伸,課程教學建設從建構落實向管理服務延伸。三是探索實施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構建涵蓋學生髮展、教師發展、課程建設和治理能力四大維度的評價指標體系,以評促改,進一步驅動高中育人方式變革和辦學水平提升。四是繼續推進普通高中特色多樣發展,探索將高中特色多樣發展與高中學校招生錄取改革相銜接,指導高中學校帶動初中學校聯動發展,推動基礎教育整體育人方式變革。

新高考改革的3 1 2模式具體是什麼意思

所謂3 1 2,3 就是語文 數學 英語3個主科為必考科目,每科滿分150,使用高考的原始成績計入高考成績 1 是物理和歷史為2選一科目,每科滿分100,也是使用高考的原始成績計入高考成績 2 是化學 生物 政治 地理四科中任選兩科,每科滿分也是100分,按等級賦分的方式計入高考總成績。高考滿分15...

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該如何進行生涯規劃

個人覺得現在的改革還好些,有利於學生的發揮,各有各的特長,高考考試科目為3 3,統考科目只考語文 數學 外語三門 另一個 3 是政治 歷史 地理 物理 化學 生物六科任選三科作為等級性考試計入高考錄取總分。由於考生要自選三個科目參加高考錄取,並且取消了文理分科,考生就要自己根據自身特長提前確定今後的...

高考改革3 3如何排課,「新高考」制度「3 3」,學生如何選科目

高考改革3 3排課,需要收集學生的選課結果 三門選考科目 商議學校選擇什麼走班模式 收集排課資訊 包含教師任課班級 學科課時數 學科教研時間 教師規則 學科規則等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選課 首先需要組織學生根據個人意願進行6選3或7選3的選課,可以通過線上的模式,讓學生登入選課系統自主選課 也可以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