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唐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大意】:江邊楊柳,樹葉青青,江水平緩地流動,一葉輕舟在江上行駛。岸上少女忽然聽到舟中青年男子在對她唱歌。
她從歌聲獲得的印象是,對方雖沒有更明確的表示,卻似乎有些情意。這真好象黃梅季節晴雨不定的天氣,說是晴天吧,西邊還下著雨;說是雨天吧,東邊還出著太陽,令人捉摸不定,是無「情」還是有「情」呢?
竹枝詞:是巴渝民歌的一種,唱時以笛、鼓伴奏,同時起舞。
晴與情:二字諧音,雙關妙用。
【 】
這是一首用民歌體寫的戀歌。
【多多采納!!】
2樓:倆棵樹
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正是一場太陽雨後,兩岸楊柳搖曳,青翠欲滴,江面水位初漲,平靜如鏡.少女心情抑鬱地漫步在岸邊,忽然,一陣悠揚的歌聲從江上隨風飄來,仔細一聽,原來是久無音訊的情郎思戀自己的情歌.東邊陽光燦爛西邊雨綿綿,原以為是無情實則還有情.
【詞語解釋】
晴:與情字諧音,雙關妙用。
【詩文賞析】
這首詩採用了民間情歌常用的雙關的手法,含蓄地表達出微妙的戀情,新穎生動,妙趣橫生。
關於竹枝詞的特色,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概括為「四易」,即易學、易懂、易寫、易流傳。這是從學習和閱讀方面講的。如果從內容、形式及藝術表現手法來研究分析,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 語言流暢,通俗易懂。竹枝詞是由民歌蛻化出來的,民間的口語、俚語皆可入詩,且極少用典,讀起來琅琅上口,雅俗共賞。清記錄王世禎《師友詩傳錄》中有一段話:
「竹枝稍以文語緣諸俚俗,若太加文藻,則非本色矣」。說得很對,這是竹枝詞的一大特色。正是由於在竹枝詞裡用了大量口語、俚語和地方鄉音,讀起來具有濃厚的鄉土風味和生活氣息。
比如舊北京有一種專賣胡梳墜什的小販,手提包裹或小木箱,經常在旅店門外高聲叫賣,音調極高,帶有腔板。有一首竹枝詞就把小販的叫賣詞入了詩。
叫賣出奇聲徹霄,街頭客店任逍遙。「胡梳墜什捎家走,十個銅元揀樣挑」。
後兩句把小販的叫賣詞,老北京話「捎家走」,「揀樣挑」,鮮靈靈地寫入詩中,令人感到親切、生動,小販形象躍然紙上。
居家不易是長安,儉約持躬稍自寬。最怕人情紅白事,知單一到便為難。
詩中的長安,指北京。知單,指請柬之類。清代北京,大辦婚喪事之風很盛,普遍市民們對此十分煩惱,見了「知單」便為難起來。
這首竹枝詞以「為難」的通俗語入詩,生動地刻劃出百姓市民們無可奈何的心態。
杭州有一首寫賣水果的小販稱:
小步街頭日夕回,桂花栗子白楊梅。寄人簷下高聲喚:「六個銅元一大堆」。
一句叫賣聲入詩,街頭小販的形象活靈活現。
南昌有一首寫菜販的竹枝詞:
夜半嘔啞撥櫓聲,菜傭郭外聽雞鳴。青菘、碧蒜、紅蘿蔔,不到天明已入城。
詩明白如話,把賣菜小販起早搭黑地辛苦販運,寫得十分逼真。
芒鞋草笠去燒畲,半種蹲鴟半種瓜。郎自服勞儂自餉,得閒且摘苦丁茶。
這是江西山區的竹枝詞。蹲鴟,即芋頭。苦丁茶,是野生山茶。詩以一位青年勞動婦女口吻,敘說這對青年夫婦過著清苦的然而是自在的山區勞動生活。
在我國詩歌史上,有些文人不贊成詩中有俗語出現。嚴羽《滄浪詩話》中說:「學詩,先除五俗:
一曰俗體,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韻。」朱熹也說過:「要使方寸之中無一字世俗言語意思。
」這種說法是片面的。竹枝詞正是以容俗為特色。歷代許多優秀的竹枝詞恰恰是淡語中有味,淺語中有情,俗語中含雅。
(二)不拘格律,束縛較少。民歌作者不太懂韻書上的規範,民間竹枝詞也多依日常生活中的語言聲韻。劉禹錫最早作的九首竹枝詞,可以說沒有一首是符合規範的。從第一首開始: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第三句第四字用平聲,第七字用仄聲,第四句中第二字用平聲,第七字用平聲都不合格律。
第二首雲: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這首詩的
一、二、三、四句起頭都用平聲不合格律。依此推以下七首都不完全合律。
白居易的四首竹枝詞中也有一首不合律。
這種不拘格律的現象,從劉、白開始,後人接踵,世代承襲下來。近人在考證竹枝詞的格律時認為竹枝詞「以民歌拗體為常體」,以絕句為「別體」(任半塘《竹枝考》)。拗體,即指不按律、絕體的平仄規範的詩體。
清董文煥《聲調四譜圖說》雲:「至竹枝詞,其格非古非律,半雜歌謠。平仄之法,在拗、古、律三者之間,不得全用古體。
若天籟所至,則又不盡拘拘也」。清人宋長白《柳亭詩話》也說:「竹枝,人多作拗體」。
可見,竹枝詞的拗體特色,成為與七絕詩體的重要區別之一。竹枝詞的這種特色,給了它廣泛流傳發展的便利條件。由於格律較自由,束縛較少,作者易於掌握,有廣大的寫作隊伍。
這裡特別應提及的是,竹枝詞格律寬泛,並未破壞詩的韻律美。相反,從劉、白以來,歷代詩詞大家都喜歡它,出現過許多膾炙人口的絕妙好詩。
關於竹枝詞的韻腳,大量作品沿用平聲韻。但也有押仄聲韻或平韻仄韻間用的。如蘇軾在忠州作的九首竹枝詞,有平有仄。
如詠屈原:「水濱擊鼓何喧闐,相將扣水求屈原。屈原已死今千載,滿船哀唱似當年」。
闐、原、年押平聲韻。其詠項羽一首雲「橫行天下競何事,棄馬烏江馬垂涕。項王已死無故人,首入漢庭身委地」。
事、涕、地皆為仄聲韻。從詩式上看,竹枝詞以七言四句為常體,但也有五言四句作為別體。如清袁枚有《西湖小竹枝詞》五首,均為五言。
其一雲:「妾在湖上居,郎往城中宿,半夜念郎寒,始見城門惡」。
(三) 詩風明快,詼諧風趣。大凡竹枝詞,不論出自南方或北方,也不論是漢民族或少數民族,幾乎都具有這種特色。應該說,這種詩風也是從民歌中帶進來的。
明人顏繼祖謂,竹枝詞「能以嬉笑代怒罵,以詼諧發鬱勃,昔人所云善戲謔而不為虐也」(《秣陵竹枝歌》序)。清人楊靜亭在《都門雜詠》序中也說:「思竹枝取義,必於嬉笑之語,隱寓箴規,遊戲之談,默存諷諫」。
的確如此。好的竹枝詞往往於風趣中見神韻,於詼諧中隱美刺,於俏逗中見真情。當人們閱讀時,直感妙筆生花,常常在詼諧解頤中發人深思,耐人尋味,竹枝詞這種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博得歷代讀者的喜愛,並給予高度評價
3樓:匿名使用者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睛。
4樓:匿名使用者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5樓:匿名使用者
jmadgtpw0ganj0
竹枝詞古詩。
6樓:匿名使用者
竹枝詞是一種詩體,是由古代巴蜀間的民歌演變過來的。唐代劉禹錫把民歌變成文人的詩體,對後代影響很大。竹枝詞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由於社會歷史變遷及作者個人思想情調的影響,其作品大體可分為三種型別:
一類是由文人蒐集整理儲存下來的民間歌謠;二類是由文人吸收、融會竹枝詞歌謠的精華而創作出有濃郁民歌色彩的詩歌;三類是借竹枝詞格調而寫出的七言絕句,這一類文人氣較濃,仍冠以「竹枝詞」。之後人們對竹枝詞越來越有好感,便有了「竹枝"的叫法。
劉禹錫:竹枝詞二首
其一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踏歌聲 一作: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卻有晴 一作:還有晴)其二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鄉歌。
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
元 薩都刺:竹枝詞
湖上美人彈玉箏,小鶯飛度綠窗楞。沈郎雖病多情在,倦倚屏山不厭聽。
貢師泰: 西湖竹枝詞二首
葛嶺東家是相門,當年甲第入青雲。樓船撐入裡湖去,可曾望見嶽王墳。
芙蓉葉底雙鴛鴦,飛來飛去在橫塘。人生多少不如意,水遠山長難見郎。
7樓:佳人醉月
竹枝詞二首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鄉歌。
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
《竹枝詞》古詩的原文是什麼?
8樓:zsl順利
1.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2.劉禹錫詩集中有《竹枝詞九首》,又有《竹枝詞二首》,又有《堤上行三首》,都是民歌風格的七言絕句。《竹枝詞九首》是最初的作品,因為有一篇序引自作說明:
四方之歌,異音而同樂。歲正月,餘來建平,裡中兒聯歌《竹枝》,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雎舞,以曲多為賢。
聆其音,中黃鐘之羽,卒章激訐如吳聲。雖傖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轉,有淇澳之豔音。昔屈原居沅湘間,其民迎神,詞多鄙俚,乃寫為《九歌》,到於今荊楚歌舞之。
故餘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颺之,附於末。後之聆巴歙,知變風之自焉。
3.《竹枝詞》原文:
一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愁殺人來關月事,得休休處且休休。——(宋)楊萬里
二註釋:
①月子:指月亮。
②九州:指中國。此處借指人間。
③關:關聯。
④月事:月亮的陰晴圓缺。
⑤處:地方。
⑥休休:寬容,氣量大。
三譯文:
一彎月牙照人間,多少人家歡樂,多少人家憂愁。但人間的憂傷與痛苦與月亮的陰晴圓缺有什麼關係呢?該寬容的地方,姑且將氣量放大些吧。
4.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5.賞析:【詩文解釋】
江邊的楊柳青青,垂著綠色枝條,水面平靜,忽然聽到江面上情郎唱歌的聲音。東邊出著太陽,西邊還下著雨,說是沒有晴天吧,卻還有晴的地方。
【詩文賞析】
第一句寫景,是她眼前所見。江邊楊柳,垂拂青條;江中流水,平如鏡面。這是很美好的環境。
第二句寫她耳中所聞。在這樣動人情思的環境中,她忽然聽到了江邊傳來的歌聲。那是多麼熟悉的聲音啊!
一飄到耳裡,就知道是誰唱的了。第
三、四句接寫她聽到這熟悉的歌聲之後的心理活動。姑娘雖然早在心裡愛上了這個小夥子,但對方還沒有什麼表示哩。今天,他從江邊走了過來,而且邊走邊唱,似乎是對自己多少有些意思。
這,給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她就想到:這個人啊,倒是有點象黃梅時節晴雨不定的天氣,說它是晴天吧,西邊還下著雨,說它是雨天吧,東邊又還出著太陽,可真有點捉摸不定了。這裡晴雨的「晴」,是用來暗指感情的「情」,「道是無晴還有晴」,也就是「道是無情還有情」。
通過這兩句極其形象又極其樸素的詩,她的迷惘,她的眷戀,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畫出來了。
這種根據漢語語音的特點而形成的表現方式,是歷代民間情歌中所習見的。它們是諧聲的雙關語,同時是基於活躍聯想的生動比喻。它們往往取材於眼前習見的景物,明確地但又含蓄地表達了微妙的感情。
如南朝的吳聲歌曲中就有一些使用了這種諧聲雙關語來表達戀情。如《子夜歌》雲:「憐歡好情懷,移居作鄉里。
桐樹生門前,出入見梧子。」(歡是當時女子對情人的愛稱。梧子雙關吾子,即我的人。
)又:「我念歡的的,子行由豫情。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
」(的的,明朗貌。由豫,遲疑貌。芙蓉也就是蓮花。
見蓮,雙關見憐。)《七日夜女歌》:「婉孌不終夕,一別週年期,桑蠶不作繭,晝夜長懸絲。
」(因為會少離多,所以朝思暮想。懸絲是懸思的雙關。)
《竹枝詞》的詩意竹枝詞其一的意思
唐 劉禹錫 竹枝詞 白話釋義 楊柳青青江水寬又平,聽見情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下起雨,說是無晴但是還有晴。原文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竹枝詞 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組詩作品。劉禹錫傳世作品中,有竹枝詞十一首,分兩組,這兩首詩是其中一組。第一首詩寫的是一位沉...
竹枝詞其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竹枝詞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竹枝詞其二,從身居蜀地耳聞巴人歌唱自然引發懷鄉幽思。竹枝詞其二 劉禹錫巴山楚水江上雨水多,巴人擅長吟唱本鄉歌。今朝北方客子思歸去,回鄉迎來紇那披綠羅。第二首不像第一首那樣以諧音寫含蓄情事,而是從身居蜀地耳聞巴人歌唱自然引發懷鄉幽思。首句 楚水巴山江雨多 看似平易概括的摹寫卻流露出詩人因王叔文派政治革...
我還知道有跟竹枝詞這樣的諧音詩歌
1全部1 無題 唐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 思 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諧音古詩大全。2 楊柳枝 唐 溫庭筠 井底點燈深燭 囑 伊,共郎長行莫圍棋 違期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3 竹枝 唐 劉禹錫 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