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質遺蹟特徵及其成因,地質遺蹟特徵

2021-12-21 16:18:42 字數 5800 閱讀 9101

1樓:windy漂浮星空

河流因河水的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分為機械侵蝕和溶蝕兩大類,形成的地質遺蹟位於河谷多為「v」字形,谷底在縱向上呈階梯狀,瀑布發育。側蝕作用的結果形成河床彎曲、谷坡後退、河谷加寬。凹岸後退、凸岸沉積前伸,河流不斷彎曲形成河曲。

河床兩岸突出地形不斷被削平河谷越來越寬和平直,而河床越來越彎曲,形成蛇曲,洪水期沖垮曲頸會發生截彎取直。截彎取直後廢棄的河道演變為牛軛湖。

地質遺蹟特徵

地質遺蹟的研究保護

2樓:紀念誶

地質遺蹟在地球上的分佈規模大小不同、存在形態不同、遭受損壞的難易性不同、科學價值和景觀價值不同,因此保護方法和措施也有很大差異。地質公園規劃中對地質遺蹟的保護應該從實際出發,針對不同的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保護寶貴的地質遺產。 研究發現,上述四種「不同」也存在一定內在聯絡,從保護地質遺蹟的角度去歸納分類,有利於安排保護措施。

為此作者提出了以地質遺蹟分佈特徵為主,綜合其它因素的地質遺蹟分類的概念。這裡「地質遺蹟分佈特徵」是指地質遺蹟分佈的規模、形態等特徵,這些特徵常常與其科學價值和景觀價值相聯絡,因而影響了對其保護的方式。 按地質遺蹟分佈特徵分類:

第一類,點狀或線狀出露並易受損壞的地質遺蹟

一般具有典型、稀缺、並易受破壞的地質遺蹟都呈點狀分佈,少量呈線狀分佈,這些遺蹟有的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如「金釘子」就是具有全球對比標準價值的典型層型剖面點(如浙江常山「金釘子」);稀缺的生物化石(含人類化石)產地點(如四川自貢恐龍化石埋藏點、興義貴州龍化石埋藏點、北京周口店古人類遺址、北京延慶矽化木出**等);貴重礦物(如隕石、寶石、玉石、水晶、貴重礦石等)及其典型產地;有的具有特別觀賞價值的微型地質景觀點,如北京銀狐洞「銀狐」奇石、廣東韶關丹霞山的陽元石等(圖2-1-1所示)。

第二類,區域性分佈的地質遺蹟

這類遺蹟分佈範圍中等(數公頃至數平方公里),具有較高的科研、科普價值和能給遊客一種特特殊的體驗,能啟迪人們認識地質災害和防護自救。這類地質遺蹟,一般巖性較硬,處於天然緩慢風化或沉積生長中,除非人為故意破壞一般尚能儲存。這類區域性分佈的地質遺蹟有:

各類石林、石蛋、石筍;典型的**、火山、地裂、塌陷、沉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遺蹟;有特殊地質意義的瀑布、湖泊、冰川、鳴沙、海岸等。具體例項如陝西翠華山山崩遺址、雲南石林、河南嵖岈山石蛋、漳州林進嶼火山噴氣口群、四川海螺溝冰瀑、黃河壺口瀑布等。

第三類,分佈面積較寬廣的地質景觀

這類地質遺蹟的分佈範圍大於數平方公里,有時達數百平方公里,其地質地貌景觀十分壯觀,很有觀賞價值,如丹霞、雅丹、岩溶、峰叢、峰林、黃土、河口三角洲等地質景觀。這類地貌,除非人為大規模採石破壞,一般較易保護;但其生態環境脆弱,因人類的不恰當的活動或過度開發可能造成對其生態環境和景觀的破壞。在已經批准的國家地質公園中,這類佔的比例最多,如廣東丹霞山丹霞地貌、敦煌雅丹地貌、山東東營黃河三角洲、貴州興義西峰林、陝西洛川黃土塬、湖南張家界砂岩峰林、廣東陽春岩溶地貌、四川興文石海岩溶地貌等

第四類,形態空間相對完整的地質遺蹟

由巖壁構成的相對完整的空間遺址,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地質景觀價值,如溶洞及其它洞穴、天坑、峽谷等。這類地質地貌景觀好區分,在已經批准的國家地質公園中數量也不少,如北京石花洞、貴州馬嶺河峽谷、廣西大石圍天坑、廣東湛江湖光巖瑪珥湖等。

第五類,其它

主要指是具有保健價值的資源及產地,如溫泉、礦泉、礦泥等。具體的如雲南騰衝熱泉、山西運城鹽湖礦泥等。

3.地質遺蹟保護措施

現有的分級保護措施大體上是針對風景名勝區保護或自然生態保護區的巨集觀的保護措施,還沒有針對地質遺蹟和地質景觀的具體的措施,即使有也不具體或可操作性差。 3.1點狀出露的地質遺蹟,這類地質遺蹟或地質景觀,一般價值都高,屬最高保護等級,其最有效保護措施是與遊客隔離,絕對不讓進入、觸控。

如北京的「銀狐」奇石用玻璃罩與遊客完全隔離,遊客在隔離設施外可看不可摸;丹霞山的陽元石也與遊客隔離,只能在隔離設施外**拍照,禁止遊客進入造成對其損害。對隕石,可收入博物館保護,特大無法搬運者可就地用隔離保護,允許遊客在隔離設施外參觀;對寶玉石、水晶、貴重礦石等,可收集樣品陳列於博物館保護,其產地應隔離,嚴格保護,嚴禁偷盜開採、破壞。

3.2區域性分佈的中小型地質景觀,包括各類石林、石蛋,典型**、崩塌、泥石流、冰川遺址,還有瀑布、奇泉等,這類區域性分佈的地質景觀,一般不讓進入,或排除危險後,有控制地允許進入考察、觀光;規劃可在附近安全地帶安排指定線路或平臺讓遊客觀光。其保護方式在景區內禁止採石、取土等以及其它對保護物件有損害的活動。

3.3呈大面積分布的地質景觀,包括雅丹地貌、丹霞地貌、岩溶地貌、火山地貌等等,這些地質景觀允許遊客進入觀光,在規劃核心區外可安排建設必要的旅遊設施如道路停車場、少量服務接待建築等。保護方式是劃出保護範圍,作為地質公園園區,區內禁止採石、取土、開礦、放牧、砍伐以及其它對保護物件有損害的活動。

這是大部分地質公園採取的保護方式。

3.4形態相對完整空間的地質遺蹟,這類空間一般是由岩石圍成,包括各類洞穴、天坑、峽谷等。在保證其完整性的前提下,遊客通過規劃建設安排的步道進入其空間內觀光,有時(如峽谷河流)遊客可在規劃的航道上漂流,體驗大自然的神奇。

其保護方式是所有車行道路、建築都不得進入其保護的空間內,更不得采石、取土等以及對構成空間的岩石有損害的活動。

3.5其它,對溫泉、礦泉、礦泥是重要的保健資源,在旅遊業產品中是發展休閒健身娛樂建立度假村的重要資源條件。保護的方式是科學核定開採量,度假村的規模由允許的開採量來控制,以保證這些資源的永續利用;對資源產地的地形地貌嚴格保護不被破壞,環境不受汙染,特別是對泉水水質嚴格保護不被汙染。

地質遺蹟景觀保護

3樓:中地數媒

地質遺蹟的保護不能僅停留在對視覺的景觀資源的保護上面,更要加強包括對自然物力資源、自然物理過程、生物資源、生態過程、生態系統等資源的保護上面。昌樂古群地質景觀受到保護和培育的自然資源包括以下幾種型別:

1)自然物理資源,包括水大氣、土壤、地形地貌、地質特徵、化石資源、自然光景、自然音景和潔淨天空。

2)自然物理過程資源,包括氣候、侵蝕、火山口形成過程。

3)生物資源,包括本地植物、本地動物和生物群落。

4)生態過程,包括光合作用、自然演替和進化。

5)生態系統包括生物群落和郵寄環境。

6)以及上述自然資源的**值附屬特徵,即(自然)視覺景觀。

(一)保護與培育原則

1)堅持「保護第一,開發第二」的總原則。

2)制止對自然環境的人為消極作用,減少干涉原則。

3)提高火山群風景名勝區自然環境的生態修復能力。

4)便於科研機構的考察研究。

5)便於地質旅遊。

(二)分割槽保護

分割槽保護根據保護景觀的重要性及科學價值的不同分為四類:核心區(資源嚴格保護區)、緩衝區(外圍保護區)、實驗區(資源有限利用區)、旅遊服務設施區(發展控制區)等(圖版3-3-6昌樂火山群風景名勝區景觀分割槽保護規劃圖)。其中前三類屬於保育區性質。

1.核心區(資源嚴格保護區)

核心區是生態資源最為珍貴和關鍵的地區。昌樂地區古火山群是省內及國內罕見的地質遺蹟和景觀,是珍貴而不可再生的地質遺產,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不允許有任何破壞。對其採取的保護措施是應限制過量開發,對不利狀態的環境要素要減輕其人為壓力,實施針對性的自然保護措施。

該區的保護工程措施是:

1)對保護區進行基礎地質調查,進行1∶2000地形、地質測量,1∶1萬地質測量,查明地質遺蹟形成背景及成因、演化,提高保護區基礎地質研究程度,供地質遺蹟保護總體規劃使用。

2)加固工程。區內地質遺蹟最大特點是柱狀節理極其發育,隨著時間遷移,節理縫逐漸加大,穩定性降低,因此必須採取措施加以固定。

3)防護棚。對重點地區遺蹟採用鋼架玻璃鋼棚,以減少其風化程度,達到保護的永續性,外圍用欄杆及鐵網圈連。

4)整治浮土碎石,種植樹木、灌木,防止水土流失,營造小氣候。

5)建立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資料庫。

6)區外圍建防護欄,對遊人區進行點或線狀開放,設定部分廣告牌、警示牌。

7)實行旅遊導遊制。

8)進行公益性廣告宣傳。

2.緩衝區(外圍保護區)

主要指核心區外圍與核心區關係密切且對其有直接影響的地區,對重要地段進行護欄、鐵絲網保護,整體進行綠化環境治理,改善區域環境,嚴禁採石活動,區域性可進行以生態保護為主的經濟產業。

該區的保護工程與措施是:

1)非經批准,嚴禁玄武岩等資源的開採加工行為。

2)退耕還林,以觀賞林、經濟林為主。

3)嚴禁機動車進入,修建必要的人行道。

4)各景點設廣告牌、警示牌。

5)對易滑坡、落石地段進行整治加固,設立警示牌。

6)外圍用防護網圈連。

3.試驗區(資源有限利用區)

核心區、緩衝區以外的區域。該區域主要以旅遊開發為主,進行有限度的展示和旅遊等試驗。

該區的保護工程與措施是:

1)非經批准,嚴禁資源開採。

2)注重保護生態,建立新型綠化農業,建立區域小氣候。

3)對重要景區立牌說明。

重慶雲陽龍缸國家地質公園的地理環境

4樓:強少

重慶雲陽龍缸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雲陽縣清水土家族鄉境內,地處重慶市東北部的長江兩岸,三峽庫區腹心,東迎奉節縣,西界萬州區,北與巫溪縣、開縣相連,南與湖北省利川市相鄰,地理介於東經108°35′32″-109°14′51″,北緯30°35′6″-31°26′30″。

構造特徵

公園總體位於華鎣山大斷裂與七曜山大斷裂之間的褶皺帶,即川東平行嶺谷區的東南隅 ,燕山期前各構造層均為整合及假整合接觸 ,構造運動主要表現為明顯的升降運動 ;燕山晚期褶皺構造顯著 ,是上白堊統與下伏地層呈不整合接觸 ,構造形式以褶皺變形為主 。地處渝東褶皺帶及湘鄂川黔隆起褶皺帶之間的過渡地帶。研究區地處 ne - sw 向構造帶 , 北緣與 nw 向的大巴山弧形構造斜接 、重接複合。

為印支- 喜馬拉雅期運動形成的薄皮構造的一部分 。 主要表現為寬平的箱(屜)形向斜和尖峭而狹窄的背斜形成的隔檔式構造,而在背斜軸部,由於應力集中則容易形成一些規模不等的節理裂隙或壓扭性斷裂。

地層及巖性

公園內出露地層為中生代的三疊系 、侏羅系與新生代的第四系 。 三疊系是公園內出露的主要地層 ,其巖性及厚度變化較大 。 其下統嘉陵江組灰巖在公園內分佈面積廣 。

中統巴東組為淺海相碎屑岩及泥質灰巖 ,區域性夾石膏及含銅砂岩 ;上統須家河組為內陸湖相碎屑岩併產煤。

成因分析

龍缸景區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為主,在岩溶、重力崩塌、流水侵蝕的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地貌景觀與奇峰異石。龍缸是在三組節理以及向斜東北轉折端的劈理交匯處產生的破碎帶,後經溶洞中的地下水反覆溶蝕-坍塌-溶蝕-坍塌而形成。

龍缸岩溶天坑舉世矚目是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 ,其主要成因是岩溶塌陷和溶蝕 ,天坑位於多組節理 、劈理的交匯處 ,岩石極易破碎 ,在這些岩層之中 ,流水溶蝕形成的多層溶洞交錯縱橫 ,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 ,破碎帶上的岩石產生坍塌 ,坍塌物隨即被暗河溶蝕帶走 ,龍缸天坑就是這樣反覆的溶蝕 - 坍塌中逐漸形成。 而龍缸國家地質公園內 ,發育的岩溶洞穴數量不少 ,分佈位置和高度各不相同 ,通過研究區域內多個溶洞的成層性 ,可以用來分析侵蝕基準面的演化歷史 ,推測河流的穩定期和下切期 。

地質遺蹟特徵

(1)屬於地貌景觀類的可溶岩地貌景觀的大安洞,其巖性為三疊系下統嘉陵江組石灰岩,洞頂為穹窿狀 ,洞口位於溶蝕槽谷內 ,為層面溶洞 ,槽谷為ne-sw向展布 。

(2) 屬於水體景觀類的流水地貌景觀的黃陵峽 ,其發育於黃陵峽背斜核部 ,峽谷兩岸峰林幽美 ,褶皺 、斷層走向鮮明 ,地質運動跡象十分明顯 。 峽谷內的萬卷詩書是石灰岩內兩條走滑斷層將產狀相對平緩的地層推舉到近於直立而產生的地質奇觀 。

(3)位於石筍河畔的奓口石, 其物質組成為三疊系嘉陵江組灰巖 ,溶蝕作用使垂直裂隙不斷加寬 ,導致崩塌 ,形成了如今奓口石地質奇觀 。

(4) 屬於古生物景觀類的生物化石類的蟲跡化石 ,其在三疊系嘉陵江組灰巖中 ,為一套海相碳酸岩的沉積物 ,顏色呈灰色 ,到處可見有蟲跡化石出露 ,且儲存完整 。

如何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徵怎樣描述河流的特徵及其成因

描述河流的水文bai特徵 du 流量 流速 大小 季節變zhi化 有無斷流 取決於dao降水特徵 雨水回補給答 河流面積大小 2.含沙量 取決於流域的植被狀況 3.結冰期 凌汛 有無 長短 4.水位 高低 變化特徵 取決於河流補給型別 水利工程 湖泊調蓄作用 5.水能 與地形 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

河流發育與地質構造和地貌關係,地質構造地貌的型別及其特徵成因

1.斷層構造容易形成很陡的山和峽谷.比如華山.2.背斜頂部受張力,容易被侵蝕,所以容易發展為河谷地形.3.向斜頂部受擠壓,所以容易形成丘陵或者山峰.地質構造地貌的型別及其特徵 成因 地貌形態型別 指根據地表形態劃分的地貌型別.目前世界各地的形態分類並不統一.我國的陸地地貌習慣上劃分為平原 丘陵 山地...

印度河流的特徵,印度主要河流湖泊以及河流特徵

中南半島,眉公河發源於我國的喜瑪拉雅山脈,我國境內叫雅魯藏布江,它受熱帶季風氣候控制降水豐富所以水量較大 印度半島有恆河受熱帶季風氣候所以水量也很大 非洲有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的河,它由青尼羅河和白尼羅河匯聚而成,主要受熱帶沙漠氣候控制所以降水少所以水量並不是太大 還有一條是剛果河,它位於剛果盆地受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