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年在烏江岸邊,項羽非要選擇自刎呢

2022-01-11 20:22:33 字數 3806 閱讀 4257

1樓:老陳聊文化

因為項羽知道自己曾經的暴行,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人心,加上當年跟隨自己的江東子弟兵8000多人已經全部戰死,只剩自己一人已經無顏回去見江東父老,窮途末路的他知道再也難以東山再起,於是選擇了轟轟烈烈地自刎而死,給自己留下最後一點尊嚴。

窮途末路當年傲視天下、力拔山兮的西楚霸王項羽是何等威風,曾經大敗秦軍佔領秦朝首都咸陽,一番大肆搶劫之後火燒阿房宮千古留名,並且放出豪言

「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意思就是要風風光光地榮歸故里,讓故鄉的父老鄉親們都對他愛戴有加、尊他為王。可沒想到在劉邦和韓信的打擊下,經過了十面埋伏和四面楚歌之後,項羽已經走到窮途末路,幾十萬大軍最後也只剩下了幾千人,特別是他逃到烏江邊時,身邊只有幾十名親兵隨從,心愛的虞姬也早已為他殉情而死。

失去人心其實項羽走到這一步,跟他為人的性格和暴行有關,造成他逐步失去了天下民心。項羽性格獨斷專橫、聽不見意見,並且喜歡任人唯親,導致身邊有能力的朋友一個個都轉投向了劉邦;而且項羽心狠手辣,不止殺了20萬投降的秦軍,對於被他俘虜的所有漢軍也一律推行斬無赦,如此殘忍的手段逐步使他失去了人心。

無顏面對江東父老項羽在烏江邊窮途末路的時候,他當年帶出來的8000家鄉子弟兵早已為他戰死,在這種情況下他即使逃回了江東,也是無顏面對這幾千兄弟的父母家人的。何況江東的楚懷王也被他殺了,名士代表范增也因他而死,家鄉父老自然也會對項羽非常不滿,所以項羽知道自己回到家鄉也不會有好招待,最後只能選擇自刎,給自己留下最後的尊嚴。

2樓:為啥不吃飽

因為項羽已經失去的人心。加上當年跟隨自己的江東子弟兵已經全部戰死,只剩自己一人,已經無顏回去見江東父老。窮途末路的他選擇了自刎而死。

3樓:爺爺爺爺爺爺嘖

因為他認為那樣打敗仗回去,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寧願以死證其身,留下一世英名也不願痛苦地活著。

4樓:渣小健

因為尊嚴,我們從歷史上都可以看出項羽是一個霸氣十足,十分要面子的霸王,當年戰敗後,哪有顏面回去見江東父老,只能以自刎留下尊嚴。

5樓:匿名使用者

項羽在被劉邦徹底擊敗後逃到烏江邊時,本可以乘船逃回江東,但是他西楚霸王的身份使得他的自尊心極強,戰敗後無顏逃回江東面對那裡的人,於是選擇自刎。

劉邦是直到臨終前才明白,當年烏江岸邊,項羽為何選擇自刎嗎?

西楚霸王項羽當年在烏江岸邊究竟為什麼會選擇自刎?

6樓:

劉邦在臨終前能明白項羽為何會選擇自刎?私以為這是不可能的,項羽和劉邦本質上來說是很不相同的兩個人,從他們的過往中就可以窺見一二,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後,是名副其實的貴族,他有自己的驕傲和堅持,當然也不可避免的剛愎自用,優柔寡斷;而劉邦則出身窮苦百姓之家,前半生就是混日子,是一個識時務、不放過任何機會並無所不用其極的人,性格上有些無賴氣質。

劉邦比秦始皇小了三歲,秦始皇當上秦國國君統一天下的時候,劉邦還無所事事,秦始皇成為始皇帝統治天下的時候,劉邦不過是個小小的亭長。劉邦比項羽大了24歲,當項羽在軍中立功的時候,劉邦還在底層官場混,或者壓根沒有夠到官場的邊。可以想見,倘若不是後來遇到亂世,這兩個人基本不可能會有任何的交集,但命運有時候就是這麼神奇,這兩個人不僅遇見了,而鬥得你死我活,當然最終還是老辣的劉邦最終奪得了天下,而項羽卻落得個烏江自刎的悲劇命運。

但登基之後的劉邦也並不是真的就隨心所欲了,當他的病情越來越嚴重的時候,他想給自己的子孫留下一個太平盛世,一些可以利用的人,想為自己寵愛的人做好安排,但是病榻上的他,卻是那樣的無能為力,最終他一狠心,拒絕醫生的醫治,就那樣選擇等待死亡的到來,這在某種程度上或許也相當於自殺。但項羽的自刎同劉邦的拒絕醫治性質是很不相同的,劉邦理解不了項羽,只一點,倘若劉邦處在項羽同樣的境地,他一定會選擇活下來。

我們先來看看項羽最後的時光,鴻溝和議之後,劉邦單方面撕毀協議然後出兵攻打項羽,在最初的戰爭中,劉邦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很快劉邦聯合了幾個諸侯分四路對楚軍形成合圍之勢。垓下之戰中,楚軍被圍困,糧草不濟,士氣低迷,但項羽還是領著八百騎兵衝出包圍圈,只是在一路逃亡中,士兵的數量一點點減少,到達東城的時候已經是只剩下二十八人。

等項羽衝到烏江邊的時候,遇到了烏江亭長,亭長表示可以送項羽渡河回到江東,東山再起,但是項羽拒絕了,他說:

「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在他看來,是天要亡他,他不想再逃了,不想回到江東,無言面對江東父老。但其實這只是項羽自殺的一個很小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項羽接受不了自己遭遇如此巨大的失敗。用項羽自己的話來說,從軍這數年來,他「未嘗敗北」,即便遇到小的失敗,也很快會扭轉局面轉敗為贏,但是這一次不一樣,楚軍基本可以稱得上是全軍覆沒,只有他逃到了烏江邊,這樣的失敗對項羽這種驕傲又自負的人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他征戰沙場以來,從來是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的,從來是居高臨下的,卻不曾想會有一天,他親自分封的各路諸侯征討他,尤其是劉邦,誓要與項羽爭奪這天下,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失敗,而且還是敗得一塌糊塗,這於他是一種恥辱,更是嘲諷,嘲諷他過去的戰績似乎都是假的,他沒有勇氣從頭再來,所以他最終選擇了自刎。

項羽一死,劉邦很容易就得到了諸侯們的擁戴,然後成為漢朝的開國者,在他征戰四方的時候,他的妻子呂雉絕對稱得上是一個好的賢內助,朝中的局勢很大程度上要靠呂雉來穩定,所以呂雉其實也算是漢朝的大功臣,不過劉邦卻並喜歡這位強勢的皇后,反而更喜歡溫柔的戚夫人。在呂雉的強勢教導下,其子劉盈也變得很懦弱,完全沒有劉邦的影子,這樣劉邦實在喜歡不起來,後期動了廢嫡立庶的心思並付諸行動,只是最終還是被呂雉所阻,呂雉請來商山四皓完美化解了這場危機,商山四皓一直是劉邦想要請出山的物件,但是這四人輔佐劉盈卻讓劉邦欣慰不起來,劉盈做太子意味著呂雉很可能會控制朝政。

劉邦的晚年其實是很悲劇的,他之所以生那場致死的大病還是因為在平定英布之亂中受了箭傷。他初建國封了不少異姓王,這些異姓王在後來多半沒有什麼好結果,英布還直接起兵叛亂。當然叛亂被壓了下來,但是劉邦的病卻無法醫治了,他還有很多事情沒有處理完,他還有很多安排沒有做好,比如將異姓王們全部打掉,比如避免呂氏專權,比如給戚夫人和劉如意安排一個好的未來,但是很多事情他來不及去做,他安排了周昌去輔佐劉如意,希望能保護的了這對母子,但他沒有辦法處置呂雉這個皇后,或者說他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處置呂后,呂后並沒有任何的過錯,他在生前能壓制住她,但是他去世後,呂后會怎麼做呢?

他寄希望於自己能痊癒,然後還能做最好的安排,或許來得及讓劉盈羽翼豐滿。但是被呂雉叫來為劉邦看病的醫生卻給了劉邦當頭一棒,《史記》中是這麼記載的:

病甚,呂后迎良醫,醫入見,高祖問醫,醫曰:「病可治。」於是高祖嫚罵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遂不使治病,賜金五十斤罷之。

呂后請來的醫生對劉邦說「病可治」,但是劉邦卻拒絕了,他想死嗎?當然不想,他還有那麼多事情要做,但是他偏偏選擇不去醫治,說這是天命,閻王要收他,扁鵲也救不了。劉邦為何會在這一刻做出這樣的選擇呢?

不外乎兩個原因,其一就是他從醫生那裡看出了自己命不久矣,所謂的「病可治」不過是勸慰的話;其二就是這是呂后為他選的醫生,很可能本就是要置他於死地的。而劉邦什麼都做不了,只能躺在床上任由呂后擺佈,這是巨大的悲哀,也是一種致命的絕望,他堂堂一國之君已經左右不了帝國的命運,他連自己的命都左右不了了,所以他選擇自然的死去。

7樓:滿樓等待

我覺得是因為項羽自尊心太強,覺得自己明明武藝超群,卻被劉邦逼到如此地步,感覺無言面對江東父老,因此自刎謝罪。

8樓:水易木

因為項羽這個人性格剛愎自用、孤傲,接受不了失敗;還要面子,他回去覺得無顏面對江東父老;重義氣,兄弟們在這場戰役中損失慘重,自己不能獨活;自己明白大勢已去,自己回江東,也難以東山再起。

9樓:看的到想不到

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了而且也沒有辦法翻身了,當時已經是四面楚歌,當然得選擇自刎了,這也是作為一個蓋世英雄最後的尊嚴了

竇唯當年在圈內地位非常高,為什麼只有王菲前夫這字,才可以讓他上頭條

這是中國娛樂圈的悲哀,八卦 緋聞 留意 小道訊息,高於一起。因為在離婚的時候,竇唯的名氣已經大不如前了。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竇唯在和王菲離婚後,他的名氣和地位受到嚴重的影響,早就不如以前了。可能是因為現在竇唯的名氣沒有王菲的大了吧,所以只有王菲前夫才可以。因為它只是在整個 界裡面地位比較高,但是...

項羽為何不肯過烏江,項羽為什麼不肯過烏江

在項羽眼裡,江東父老都是親人兄弟,那不是紙上的數字,那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啊。項羽軍隊為什麼戰鬥力強悍?因為都是父子兵,兄弟兵。所以,敗了,就敗了罷。一條命換江東安寧也並不算不划算,不論他在後人眼裡是對抗暴秦的英雄還是殘暴不仁的屠夫,功過自讓後人評說好了,但絕不要把他當個蠢蛋,縱觀整個中國歷史也沒幾個...

為什麼會發生伊拉克戰爭,當年美國為什麼發動伊拉克戰爭

伊朗與伊拉克之間長達八年的戰爭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並奪去了數百萬人的生命,但並未給雙方帶來任何實際利益。伊拉克戰爭發生的原因 主要是因為薩達姆沒有後臺,同時它的政治名聲不太好,人民不是太支援,與周邊國家關係不好,當然最要緊的是和美國老是唱對臺戲,干涉巴以衝突,並威脅霍爾木茲海峽的石油出口安全,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