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官職制度,古代日本沒有爵位制度嗎?

2022-01-28 22:40:48 字數 3193 閱讀 4100

1樓:蒔殤天蠍座

律令制下的**官制以二官八省為基本體制。君主在天皇之下,置有擔當朝廷祭祀的神祇官與統括國政的太政官(二官),太政官之下實際的行政置八省分擔。   中國的律令制中,皇帝集權,並在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輔助皇帝。

相對上,日本的律令制(二官八省)是天皇與各省之間**天皇處事的合議體,特徵是設定太政官。   二官八省以外其他的監察行政組織的弾正臺及宮中等負責守衛的衛府(衛門府、左右衛士府、左右兵衛府)由天皇直轄管理(まとめて、二官八省一臺五衛府)。此與「官」是指「役所的事物」,與現在的用法「辦公室職員」有所差異。

古代日本沒有爵位制度嗎?

2樓:呆呆學姐

有。日本由於歷史的特殊性,與中國和西方的公侯伯子男爵位不同,他的爵位是按照官位來分的 分為正一位到從八位不等的官職,任命一個官位相當於爵位,並沒有什麼正式的官職。到了明治維新之後就出現了華族公侯伯子男的封爵,日本戰敗後被禁止繼承和重新封爵。

古代日本設定爵位制度,目前廢除了。2023年,日本各地方諸侯版籍奉還之後,廢止原來的「公家」(公卿,142家)、「大名」(諸侯,285家)等稱呼,將其統稱為華族。

古代日本沒有爵位制度嗎

3樓:超級江湖小生

古代日本設定爵位制度,目前廢除了。

2023年,日本各地方諸侯版籍奉還之後,廢止原來的「公家」(公卿,142家)、「大名」(諸侯,285家)等稱呼,將其統稱為華族。2023年,日本取消舊身份制度,將國民分為四等:皇族、華族、士族、平民。

華族成為僅次於皇族的貴族階層,享有許多政治、經濟特權。

2023年,日本頒佈《華族令》,將華族分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五個等級,爵位世襲。其授爵基準為:

舊公卿中,主要依照各家家格:攝關家公爵;清華家侯爵;大臣家以及其他堂上家(羽林家、名家)中歷代較多升任大納言者伯爵;其他的堂上家(羽林家、名家、半家)子爵;明治維新後的新公家、公卿分家以及家格較高的兩門地下家(押小路家、壬生家)男爵。

舊大名中:將軍宗家公爵;御三家(尾張、紀伊、水戶德川家)、琉球王尚家與戊辰戰爭後年納稅額(收納高)15萬石以上的國守大名侯爵;御三卿(田安、一橋、清水)與戊辰戰爭後年納稅額5萬石以上的伯爵;其餘明治維新前表高1萬石以上的大名子爵;所領1萬石以上的大名付家老、交待寄合,以及大名分家等男爵。

然後依據家族的歷史地位以及勤王功勳,爵位又有不同的調整。如屬清華家的三條家因三條實美的功績成為公爵;屬羽林家的中山家因中山忠能的功績以及身為明治天皇外祖父的身份成為侯爵;對馬藩主宗氏石高雖低,但因歷代承擔對朝鮮的外交工作而特授伯爵;公爵近衛家分家近衛秀麿因本家為五攝家首領,身份崇高而特授子爵等。

另外明治維新的功臣們以及在歷史上對天皇盡忠的家族後代也都被封賜了爵位:如下級公卿巖倉家因巖倉具視的功績成為公爵;來自薩長土肥的原藩士與舊幕臣等則有32家授爵,如大久保利通與木戶孝允之子被授予侯爵;伊藤博文、黑田清隆、山縣有朋、西鄉從道、大山岩、井上馨、大木喬任、副島種臣、勝海舟等伯爵;森有禮、品川彌二郎、谷干城、伊東祐亨等子爵。南北朝中效忠南朝的大將新田義貞、名和長年、菊池武光的後代也被授予了男爵。

華族中還包括在佛教寺院出家,明治維新後還俗的公家子弟(奈良華族)、神社中大社的世襲神職與淨土真宗系的世襲門跡,如東本願寺與西本願寺的兩大谷家均被授予伯爵,26家奈良華族被授予男爵等。

當時根據《華族令》冊封的各級貴族共509家,按爵位,公爵11家,侯爵24家,伯爵76家,子爵324家,男爵74家。2023年5月3日,隨著《日本國憲法》(昭和憲法)生效,基於憲法第14條不承認華族和爵位制度,因此遭到全面廢除。

日本武士的產生是在平安時代,九世紀中期開始,一些地方領主開始建立保衛自己的私人武裝,並利用其擴張勢力。這種武裝逐漸成熟為一種制度化的專業軍事組織,其基礎是宗族和主從關係。到了十世紀,朝廷無力鎮壓地方勢力的叛亂,不得不借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更進一步得到了**的承認,成為日本的特權統治階級。

武士制度的完備象徵是德川幕藩制,整個日本社會的統治階級由以將軍、大名為代表的高階武士到最低階的足輕(步卒)低階武士組成,而從豐臣秀吉的時代起,就實行了兵農分離制度。武士完全脫離了生產。武士分為上層與中下層兩大階層,上層武士掌握幕府及諸藩政權,並擁有封地,中下層武士只能從幕府及大名(諸侯)那裡領取祿米。

江戶中期以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以祿米為生的中下層武士經濟地位下降,開國後,物價**,幕府和大名不斷用「半支」,「減支」辦法剋扣中下層武士祿米,使其陷入困境,中下層武士滋生起日益強烈的憤懣情緒,他們常「怨主如仇敵」。直到明治維新,武士都是統治日本社會的支配力量,而他們從體制、職能上看,更類似西方的封建領主和騎士,與一般的亞洲國家存在差異。這種情況在明治維新後改變,2023年是最重要的一年,6月,平民被准許騎馬,9月,武士被允許「散發」、「廢刀」,10月,准許武士和平民通婚。

當時據統計(2023年),日本有士族425872人,加上家屬合計1941286人,他們每年領取的俸祿消耗了日本**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明治**採取了漸進的手段,以發行債券或贖買等方式逐漸取消俸祿,消滅了武士階級。一部分高階武士在這一過程中獲得爵位,成為僅次於皇族的華族,但隨著二戰的戰敗,日本被迫接受民主改革,華族階層也成為了歷史。

目前,有些日本人還記著自己祖先的武士身份,但並不具備任何實質意義。在筆者住所附近,一戶住宅的門口立著「幕末劍士某某習武之地」的石碑,那只是一個歷史的遺蹟。然而,武士的思想遺產,比如武士道,仍舊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希望能夠幫到您!

4樓:蟄伏期

日本古代是有身份地位制度的。諸藩的制度雖然各有不同,但都是以幕府的制度為藍本的,就彷佛是一個小幕府。幕臣的最高等級是「大名分」,即祿高一萬石以上,與大名同樣領有官位,可以「守名乘」者。

例如百萬石的前田家,以五萬石的本多播磨守為首,有這類藩臣十二人。其下依次是:年寄列,家老或中老,祿高一萬石以下,是藩政的最高負責人。

用人列,擔任側用人、用人、奉行者。番頭、物頭,番頭是騎兵大將,物頭是足輕大將,平時擔任警備方面的工作。馬回,大名的直屬武士,平時擔任各種職務,是藩政的執行者。

徒士,即徒步武士,平時負責輔助馬回。卒,同心、足輕這類低階武士,平時擔任警衛等。中間、小者,戰時各隊附屬的雜兵,並不算正式的武士,而只是奉公人。

當然以上只是很簡單的分類,實際情況要複雜的多

5樓:率盧比斯

有啊,日本由於歷史的特殊性,與中國和西方的公侯伯子男爵位不同,他的爵位是按照官位來分的 分為正一位到從八位不等的官職,任命一個官位相當於爵位,並沒有什麼正式的官職,比如被封為但馬守的柳生十兵衛不可能真的去當但馬守。到了明治維新之後就出現了華族公侯伯子男的封爵,日本戰敗後被禁止繼承和重新封爵。

日本的天皇制度是怎麼形成的,日本的天皇制度什麼時候開始的

一至三世紀日本首領稱 王 或 君 約到四 五世紀諸王的聯合體設在大和地方,其首領改稱為 大王 大約七世紀,聖德太子時代,公佈憲法十七條,當時受中國儒教的影響,把大王改為天皇。天皇的稱號出自 日本書記 一書中遣隋使圖書及法隆寺藥師像銘文。天皇 兩字意為 帝王 第一代天皇為神武天皇。天皇的權利超越任何豪...

日本選舉制度詳解,日本選舉制度的特點

這是你要的 一 選舉的變革.2 二 特點.2 1.選舉的分類.2 2.選區的劃分.2 3.選民與議員候選人資格.2 4.選舉程式.3 5.選舉管理機構.3 三 個人感想.3 黃俏顏 3 陳雁飛 3 雷科 4 日本選舉制度的特點 日本實行責任內閣制,首相和內閣主要成員均為議員。在全國範圍,國會是最高國...

日本為什麼一直保留天皇制度,日本的天皇制度為什麼一直存在?

也從未被取代過。二戰以後,美國人想廢除天皇,號稱 萬世一系 也確實如此,就算沒有實權。現在天皇作為日本的國家象徵和國民支柱而存在,他成了國際的象徵和國民的希望。日本皇室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皇室,就宣稱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子孫並受天命管理日本諸島,但是怕引起日本的強烈 就讓天皇發表了 人間宣言 破碎了天皇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