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01年,購買債券時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票面) 1100w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139w
銀行存款 961w
01年末計算折價攤銷
961*6%-1100*3%=57。66-33=24。66(w)借:應收利息 33w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24。66w
貸:投資收益 57。66w
02年1月 收到利息
借:銀行存款 33w
貸:應收利息 33w
02年年底 計算折價攤銷 (961+24。66)*6%-1100*3%=985。66*6%-1100*3%=59。1396-33=26。13w
借:應收利息 33w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26。13w
貸:投資收益 59。13w
。。。05年末計算折價攤銷 1068。87*6%-1100*3%=64。13-33=31。13w
借:應收利息 33w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31。13
貸:投資收益 64。13
債券到期收回本金及最後一期利息
借:銀行存款 1133w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票面)1100w應收利息 33w
2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初購買時: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950.00萬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11.00萬元
貸:銀行存款 961.00萬元
2023年末:
961*6%=57.66萬元
1100*3%=33萬元
57.66-33=24.66萬元
借:應收利息 33.00萬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24.66萬元
貸:投資收益 57.66萬元
2023年1月5日:
借:銀行存款 33.00萬元
貸:應收利息 33.00萬元
2023年底:
(961+24.66)*6%=59.13萬元
1100*3%=33萬元
59.13-33=26.13萬元
借:應收利息 33.00萬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26.13萬元
貸:投資收益 59.13萬元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題目分錄怎麼做
3樓:金果
企業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按其面值:
借記: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所包含的未領取的利息
借:應收利息按支付金額
貸:銀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資應當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資的類別和品種,分別「成本」、「利息調整」、「應計利息」進行明細核算。同時,持有至到期投資在持有和**上有不同的會計分錄過程。
一、持有至到期投資轉換的會計分錄過程:
借:可供**金融資產(重分類日公允價值)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二、企業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資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面值),應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倒擠差額,也可能在貸方)
貸:銀行存款等(注意:交易費用計入「利息調整」)。
(三)、資產負債表日計算利息具體會計分錄
借:應收利息(分期付息債券,票面利率×面值)或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到期時一次還本付息債券,票面利率×面值)
貸:投資收益(實際利息收入,期初攤餘成本×實際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可能在借方)
擴充套件資料: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核算
(一)會計科目設定
對於持有至到期投資,企業應設定「持有至到期投資」會計科目,用來核算企業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價值。此科目屬於資產類科目,應當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資的類別和品種。
分別「成本」、「利息調整」、「應計利息」等進行明細核算。其中,"利息調整"實際上反映企業債券投資溢價和折價的相應攤銷。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的主要賬務處理
持有至到期投資應採用實際利率法,按攤餘成本計量。實際利率法指按實際利率計算攤餘成本及各期利息費用的方法,攤餘成本為持有至到期投資初始金額扣除已償還的本金和加上或減去累計攤銷額以及扣除減值損失後的金額。
1、企業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應按該投資的面值,借記本科目(成本),按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利息調整)。
2、資產負債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資為分期付息、一次還本債券投資的,應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資攤餘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利息調整)。
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投資,應於資產負債表日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本科目(應計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資攤餘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
收到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資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的債券利息,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利息」科目。
收到分期付息、一次還本持有至到期投資持有期間支付的利息,借記「銀行存款」,貸記「應收利息」科目。
3、**持有至到期投資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借記「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科目,按其賬面餘額,貸記本科目(成本、利息調整、應計利息),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科目。
4、本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餘成本。
4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1月1日做會計分錄: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0000
——利息調整 560.42
貸:銀行存款 10560.42
2023年6月30日:
1、實際利息收入=期初攤餘成本×實際利率=10560.42×4%×6/12=211.21(萬元)
2、應收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10000×6%÷2=300(萬元)
3、「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300-211.21=88.79(萬元)
做會計分錄:
借:應收利息 300
貸:投資收益 211.21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88.79
2023年12月31日:
1、實際利息收入=(10560.42-88.79)×4%÷2=209.43(萬元)
2、應收利息=10000×6%÷2=300(萬元)
3、「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300-209.43 =90.57(萬元)
做會計分錄:
借:應收利息 300
貸:投資收益 209.43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90.57
2023年12月31日攤餘成本=10560.42-88.79-90.57=10381.06
5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1月1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0000
——利息調整 560.42
貸:銀行存款 10560.42
2023年6月30日
實際利息收入=期初攤餘成本×實際利率=10560.42×4%×6/12=211.21(萬元)
應收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10000×6%÷2=300(萬元)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300-211.21=88.79(萬元)
借:應收利息 300
貸:投資收益 211.21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88.79
2023年12月31日
實際利息收入=(10560.42-88.79)×4%÷2=209.43(萬元)
應收利息=10000×6%÷2=300(萬元)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300-209.43 =90.57(萬元)
借:應收利息 300
貸:投資收益 209.43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90.57
2023年12月31日攤餘成本=10560.42-88.79-90.57=10381.06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分錄題
6樓:匿名使用者
09.1.3時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面值 500000貸:銀行存款 500000 此題票面利率肯定等於實際利率,因為無利息調整。
09.12.31 借:
應收利息 50000貸:投資收益 50000(500000*10%)由於曾提減值準備,故賬面價值=500000-20000=48000010.1.
5 **一半時 借:銀行存款 235000持有至到期減值準備 10000 [(250000/500000)*20000]
投資收益 5000(差額)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面值 250000
剩餘重分類:
借:可供**金融資產——成本 470000持有至到期減值準備 10000 [(250000/500000)*200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面值 250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30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分錄
7樓:井醉卉
持有至到期投資,是指到期日固定、**金額固定或可確定,且企業有明確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資產,基本相當於原舊準則下的長期債權投資。
(1)初始計量: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面值)
——利息調整 (差額,或貸記)
應收利息(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貸:銀行存款 (實際支付的金額)
(2)後續計量:
1)資產負債表日,計提債券利息:
①持有至到期投資為分期付息,一次還本債券投資:
借:應收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貸:投資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期初攤餘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或借記)
此時,期末攤餘成本=期初攤餘成本(本金)-[現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期初攤餘成本×實際利率)]-已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這裡可以將期初攤餘成本理解為本金,而每期的現金流入可以理解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兩部分,其中「現金流入-實際利息」可以理解為本期收回的本金。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投資: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貸:投資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期初攤餘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或借記)
此時,期末攤餘成本=期初攤餘成本(本金)+實際利息(期初攤餘成本×實際利率)-已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因為是一次還本付息,所以此時的現金流入為0,則實際利息增加期末攤餘成本。
③發生減值時:
借:資產減值損失(賬面價值-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
如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的價值已經恢復,且客觀上與確認減值損失後發生的事項有關,原已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轉回,計入當期損益: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2)處置持有至到期投資:
借:銀行存款(實際收到的價款)
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已計提的減值準備)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賬面餘額)
——利息調整(賬面餘額)(或借記)
——應計利息(賬面餘額)
投資收益(差額,或借記)
(3)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轉換:
借:可供**金融資產——成本(債券面值)
——公允價值變動(公允價值與債券面值的差額,或貸記)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債券面值)
——利息調整(該明細而科目餘額,或借記)
——應計利息(或借記)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或借記)
(注:上述貸方的「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應當在可供**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或終止確認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借:資本公積——其資本公積
貸:投資收益
cpa持有至到期投資實際利率如何計算
首先,你的本金和利息是分成5年各自收回的,而每年收回的金額的現值都是不同的,所以要求和,而不是全部一起計算。如果全部一起計算,就表明,你5年後一次性收回所有錢,而中途不計量。以上是說每年支付利息,最後一年支付最後一年利息和本金,因此,59元在第1年後支付你時,現在的價值是 另一個59元在第2年後支付...
求解一條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問題?謝謝回答
1 這個是財務管理中對於利率求法的一個內插法2 由於債券的面值是1250,票面利率是4.72 則每年債券都可收到利息59元 1250 4.72 因為購買債券花費了1000元,這是一個現值 59元是每年到期收到的利息,成為年金,到期後持有者可以收到1250元,所以就要計算這份債券的實際利率 不知道我解...
有關存貨的會計分錄,存貨的會計分錄
回答您好,關於存貨會計分錄有以下幾個 1 驗收入庫商品 借 庫存商品 貸 生產成本 基本生產成本 2 發出商品 借 主營業務成本 貸 庫存商品 3 企業購入商品採用售價金額核算 借 庫存商品 售價 貸 銀行存款 在途物資 委託加工物資等 商品進價 商品進銷差價 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 4 對外銷售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