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南京華廈祛白
1.元宵節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
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於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麼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節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節「送花燈」
「送花燈」簡稱為「送燈」,其實質意義就是送孩兒燈。即在元宵節前,孃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表示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3.元宵節耍龍燈
龍是中華的圖騰,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正月十五舞龍燈,載歌載舞的喜氣氛圍,流傳於很多的地方。
4.元宵節舞獅子
舞獅,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子」,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為瑞獸,象徵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託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
5.元宵節猜燈謎
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
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6.元宵節踩高蹺
高蹺會一般由群眾自發串連組織起來的。正月十
一、十二開始踩街,寓意告知人們在眾多的民間花會中,今年掛個號。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結束。
7.元宵節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裡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8.元宵節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遊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9.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並佔眾事。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
真實地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10.逐鼠
逐鼠在農曆的正月十五舉行。養蠶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裡還邊唸唸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傳說這樣做,本年的老鼠就不會吃蠶寶寶。
2樓:葉落陽城
我們這邊春節要守歲、放煙花、吃湯圓、臘月二十四以後就開始團年(團年就是請自己的親朋好友到自己家吃團圓飯);元宵節的時候要放路燭(在回家的路上點滿蠟燭),放煙花。特漂亮的,嘿嘿......
過年和元宵節的習俗
3樓:樂觀的
一、過年習俗
1、掃陽塵
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稱「掃屋」。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2、拜神祭祖
除夕祭祖是過年重要習俗之一,中華民族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祖先,報祭祖先的恩德。
3、貼年紅
貼年紅,即是貼春聯、門神、年畫、窗花等的統稱,因這些都是過年時貼的紅色喜慶元素,所以統稱為「貼年紅」。
4、年夜飯
年夜飯,是年節習俗之一,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尾除夕的全家聚餐。
二、元宵節習俗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
2、鬧花燈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此節日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燈習俗,故也稱燈節。
3、猜燈謎
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
春節和元宵節的習俗
4樓:九懷玉第育
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中國幅員遼闊,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其中吃元宵,春燈節,古人稱其為「宵」,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是中國漢族民俗傳統節日,又稱為「上元節」(the
lantern
festival)、賞花燈
5樓:帖子
我知道 節日風俗網 今天新推出的 2023年元宵節專題知識集錦 你去哪找下材料吧
6樓:匿名使用者
各個地方的習俗都不同,我是南京人,就拿南京來說吧:
春節:放煙花,吃餃子,家人團聚吃年夜飯,親戚之間互相拜訪
元宵節:吃湯圓,到夫子廟看燈會
7樓:匿名使用者
吃湯圓、看花車。。。。
8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元宵節的習俗
9樓:小胖子不愛洗澡
春節習俗:
1、祭復灶
農曆制十二月廿三/廿四日祭灶
。bai民間祭灶,源於du古人拜火習俗。zhi《釋名》:
「灶。造也dao,創食物也。」灶神的職責就是執掌灶火,管理飲食,後來擴大為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
祭灶在中國民間有幾千年歷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國百姓對「衣食有餘」夢想追求的反映。
2、掃塵
在民間,新年前夕有「臘月二十四,掃塵(亦稱掃屋)的習俗。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民間稱做「掃塵日」。
元宵節習俗:
1、送孩兒燈
送孩兒燈簡稱「送燈」,也稱「送花燈」等,即在元宵節前,孃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這一習俗許多地方都有。
2、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裡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10樓:小小彩筆
春節的習俗: 元宵節的習俗:
1.備年貨 1.吃元宵
2.貼春聯
3.剪窗花
4.掛年畫
5.年夜飯
6.壓歲錢專
7.放鞭
炮8.換桃符
9.扭秧歌屬
10.踩高蹺
11.舞獅子
12.初一拜年
13.初二回門
14.初三老鼠娶親
15.初四三羊開泰
16.初五迎財神
17.初六送窮
18.初七人日出遊
19.十五鬧元宵
11樓:雨洛頃心
春節吃餃子 元宵節吃湯圓
12樓:旁丹聞晴霞
吃湯圓,要開開心心,祝你元宵節快樂
春節和元宵節的風俗習慣及寓意
13樓:啊啊老大
春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
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
春節傳統習俗:買年貨、貼春聯、剪窗花、掛年畫、年夜飯、壓歲錢、守歲、吃餃子、吃湯圓、放鞭炮、看春晚、拜年、貼福字。
元宵節,亦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時間是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
元宵習俗:賞花燈、包餃子、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即圓子,用糯米粉做成實心的或帶餡的圓子,可帶湯吃,也可炒吃、蒸吃。
14樓:熱心網友
1、年夜飯
年夜飯,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歲末除夕的闔家聚餐。年夜飯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聚餐。年夜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
吃團年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後才開飯。席上一般有雞(寓意有計)、魚(寓意年年有餘)、蠔豉(寓意好市)、髮菜(寓意發財)、腐竹(寓意富足)、蓮藕(寓意聰明)、生菜(寓意生財)、生蒜(寓意會計算)、臘腸(寓意長久)等以求吉利。
2、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15樓:雅澤雙魚
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
張燈結綵,自從元宵節張燈之俗形成以後,千百年來都以正月十五張燈觀燈為一大盛事。這天晚上,遊玩觀燈的百姓不計其數。大家通宵達旦,盡情歡樂,熱鬧非常。
耍龍燈,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叫《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
16樓:面朝大海路途
1.元宵
節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
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於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麼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節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節「送花燈」
「送花燈」簡稱為「送燈」,其實質意義就是送孩兒燈。即在元宵節前,孃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表示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3.元宵節耍龍燈
龍是中華的圖騰,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正月十五舞龍燈,載歌載舞的喜氣氛圍,流傳於很多的地方。
4.元宵節舞獅子
舞獅,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子」,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為瑞獸,象徵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託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
5.元宵節猜燈謎
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
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6.元宵節踩高蹺
高蹺會一般由群眾自發串連組織起來的。正月十
一、十二開始踩街,寓意告知人們在眾多的民間花會中,今年掛個號。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結束。
7.元宵節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裡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8.元宵節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遊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9.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並佔眾事。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
真實地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10.逐鼠
逐鼠在農曆的正月十五舉行。養蠶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裡還邊唸唸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傳說這樣做,本年的老鼠就不會吃蠶寶寶。
元宵節的來歷意義習俗,元宵節的來歷以及風俗習慣是什麼?
答 元宵節的來歷 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 平呂 而設。漢武帝時,太一神 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 太初曆 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元宵節的習俗 吃元宵 寓意團圓 看花燈 猜燈謎 耍龍燈 踩高蹺 走百病 逐鼠等,元宵和春節的年糕 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像...
從除夕至元宵都有哪些風俗,除夕,春節,元宵節的由來及習俗
除夕,原意為 歲除 指歲末除舊佈新的日子,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即去除之意 夕,指夜晚。除夕 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 除夕夜 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是除舊佈新 闔家團圓 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 七月半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祖大節。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
元宵節的來由,元宵節的來歷以及風俗習慣是什麼?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 太一 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元宵節的來歷以及風俗習慣是什麼?節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