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出自於哪張課文

2022-04-07 12:08:00 字數 3204 閱讀 2743

1樓:邪帝1逍遙

《論語》選段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譯文】

有子說:「講究信用而合乎事實,說過的話是可以得到實踐的。恭敬而能合乎禮節,這樣才能遠離恥辱。所以依靠的都是可以信賴的人,這樣也是值得尊敬的。」

請問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是表達什麼的思想?

2樓:

這段出自《論語》首篇《學而第1》。這章通篇都是講做學問的態度,這幾句也不例外。

做學問,並不是死讀書,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都叫學問。做人要講信用,要守信到什麼程度呢?跟對兄弟講義氣1樣,說出的話就得兌現。

對人對事,要表現出發自內心的恭敬,這種恭敬也就是孔子所說的「禮」,用比較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謙虛低調的人總不會遇到丟臉的事。儒家講究有限的私心,那種脫了衣服給別人穿然後把自己凍死的事,孔子是不提倡的,所以他說「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就是對親近的人有愛心,是可以學習的。難道非得動輒大義滅親才算仁慈麼?

所以,簡單來講這段話表達了孔子認為做人應該誠信、謙虛、實事求是的思想。所謂實事求是,完全說得通--人都是自私的,自己和親友餓得要死,你讓誰把糧食分給素不相識的人而讓自己和親友餓死,估計沒誰做得到。不都是人命麼?

憑什麼要我跟親近的人餓死,讓陌生人活著?要真那樣,也跟仁慈無關。

3樓:板覓風

簡單講的話就是孔子道德觀中的「守信」,「守禮」,。

孔子儒學是有「實用理性」的,這出自《學而》的幾句話就可以看出,他教導我們在實際生活中為人處事的態度,原則,充分反映出孔子的道德觀。孔子樹立了這樣的道德榜樣,怎樣守信:說過的話,也就是承諾是否合宜。

合宜的則守信,不合宜則不必守信。按孔子的思想,我們常說的關於承諾的典故——「尾生之約」就是不義的。

(尾生與女子約會於橋下,女子未來,大水忽至,而尾生為了守信,竟抱橋柱,不肯離去,被水淹死)

怎樣守禮:自己要卑遜,但是要合乎禮節,這才能遠離恥辱。如果恭敬但不合禮,便是恥辱。

在孔子看來,只有符合這些的人,才「可宗也」,也就是能夠依靠。孔子心中的儒,不但要澡雪精神,還要有榜樣的力量!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什麼意思

4樓:宇文落雁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信,所要遵守的諾言;近,符合;義,《禮記·中庸》:「義者,宜也」,依然是符合於禮;復,實踐諾言,朱熹《論語集註》:「復,踐言也」,正是此意.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之意就是:所守的諾言如果符合於義,那麼所說的話就能夠兌現.我們換一種說法就是:

言之和義,始可信矣.

「恭近於禮,遠恥辱也」是指恭敬、謹慎的態度符合於禮,就不致遭受到恥辱.「遠」在此處是使之遠離之意,可理解為避免.「恥」、「辱」二字其實是一個意思,按《說文解字》的說法:

恥既是辱,辱既是恥.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的「因」字是有爭論的.有人認為此處的「因」通「姻」,那麼「因不失其親」就是「與之婚姻的都是可親之人」,這種說法有些牽強.「因」字在此應解作「依靠」,「因不失其親」既所依靠的都是關係親近的人.

「宗」在此處為「宗而主之」的意思.這句話是說:(由於)依靠的都是關係親近的人,(這個人)也就可靠了.

5樓:黃映瓏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矢其親,亦可宗也的意思是論語寫的

6樓:

我們要好好地保護地球表面形成了自己一

7樓:匿名使用者

前面的四句都好理解。

因:沿襲,引申義是繼承。

繼承(財產等)不忘記親族,就可以成為宗主。

8樓:匿名使用者

此句出自《論語•學而》。

不大認同此句的常規翻譯。

「近於」意為「接近、近似於」,不應該翻譯成「符合」。如「誠信符合於道義」,對應的原文應該是「信合於義」才對。

「……,……也;……,……也」這樣的句式,常屬於並列詮釋。即逗號後是對逗號前內容的詮釋或解讀。

誠信(是一種)接近道義(的品質),(其目的是為了自己的)言論能再次被人採信;謙恭(是一種)接近禮節(的行為),(其目的是為了)遠離恥辱。

言:言論或諾言。

可:可以;能夠。

復:又;再;反覆。⇒ 竊以為「復」譯作「踐言、踐行」是不對的。

言可復:疑為「言可復為人所信」的省語,即「言論能再次被人採信」。

言可復 ➠ 能再次發言 ➠ 言論能夠一再有人願意聆聽 ➠ 言論能一再有人願意信賴和採納[採信]。

反過來理解:

道義的其中一種體現,就是「誠信、講信用、不輕諾、說到做到」。禮節的其中一種體現,就是「恭敬、謙卑」。——— 此二句中的前者均不侷限於後者,故原文才用「近於」,表示「接近 但不等同」。

再看第三分句,「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句式同前。

由於《論語》常以孤立語句成章,缺乏上下文,故很多語句存在歧義或爭議。本分句即是如此。

「 與所依靠者不失親近,就可以效忠於他。➠ 因,依靠。宗,主的意思。」——— 摘自網文,僅供參考。

倚仗、依靠著某人(來成事),但(二者間)並未喪失親切、親近之感。這樣的人 或能親近並團結周圍的同事與上級,以仁愛之心待人,而不有叛心。如此之人,便可以追隨、共事了。

宗者,以之為主也。主,此指「主事、統領」。

講信用,則合作者多;有禮貌,則親近者眾;親僚而敬上,必少反心叛意〖注意是「少」而非「無」,畢竟千人千面,並無絕對.〗,如此之人,便可追隨共事。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解釋

9樓:蝸牛蝸牛慢慢爬

所許諾的話如果符合禮法、社會準則,那麼所說的能夠兌現信:所要遵守的諾言;

近:符合;

義:《禮記·中庸》:「義者,宜也」,依然是符合於禮復:實踐諾言

對於各種註疏,我沒有看過,不過我覺得就這句話而言,朱熹的解釋更合適。這句話完整的是「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聯絡下面兩句的意思和表達,論語註疏的解釋有些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