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258愛我吧你
【原文】
成王封伯禽於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勿以魯國驕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
土地廣大,守之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之以畏者,勝。
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夫此六者,皆謙德也。
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可不慎歟?
」【譯文】
周成王將魯地封給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誡兒子說:「去了以後,你不要因為受封於魯國(有了國土)就怠慢,輕視人才。
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輔助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輕賤的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來,握著自己已散的頭髮,接待賓客。吃一頓飯,要多次停下來,惟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
我聽說,用恭敬的態度來保有寬以待人的品行,就會得到榮耀;用節儉來保有廣大的土地,必定會有安定;用謙卑來保有顯赫的官職,就能得到高貴;用警備之心來統御眾多的人口、龐大的軍隊就意味著勝利;用愚笨來保有聰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淺陋來保有淵博,也是一種聰明。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即使是天子,之所以擁有天下,是因為遵從了這些品德。
不謙虛謹慎從而失去天下,進而導致自己身亡,桀紂就是這樣的下場。(你)能不謙虛謹慎嗎?」
2樓:李雲龍飛
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
博聞強記
周公誡子中有哪兩個成語?
3樓:
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
博聞強記
(原文)成王封伯禽於魯.周公誡子曰:"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
夫此六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
可不慎歟 "
(譯文)周成王將魯地封給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誡兒子說:"去了以後,你不要因為受封於魯國(有了國土)就怠慢,輕視人才.
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輔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輕賤的了.可是,我還(常常)洗一次頭髮,要多次停下來,握著自己已散的頭髮,接待賓客,吃一頓飯,要多次停下來,接待賓客,還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聽說,用恭敬的態度來保有寬以待人的品行,就會得到榮耀;用節儉來保有廣大的土地,必定會有安定;用卑謙來保有顯赫的官職,這就是高貴;用警備之心來保有人口眾多,兵強馬壯,就意味著勝利;用愚笨來保有聰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淺陋來保有淵博,也是一種聰明.
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貴為君王,之所以擁有天下,是因為遵從了這些品德.不謙虛謹慎從而失去天下,進而導致自己亡身,桀紂就是這樣的下場.
(你)能不謙虛謹慎嗎 "
《周公誡子》中的 貴為天子 是成語嗎?有何依據?
4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最多是四字詞。
各個成語詞典上都查不到。
5樓:匿名使用者
我家的辭海說它不是!
與《周公誡子》有關的成語
6樓:樓臺一別恨如海
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
博聞強記
是比喻為在位者禮賢下士,殷切求才。
此典故現引申為周公吐脯,天下歸心
出自詩經的兩個成語
7樓:冰魄星
未雨綢繆
桃之夭夭
進退維谷
高山仰止
耳提面命
投桃報李
8樓:閒擲葡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周公誡子》中的成語有哪些? 急急急!!!
9樓:q王小年
1、一沐三握髮 [ yī mù sān wò fà ] 比喻為在位者禮賢下士,殷切求才。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魯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翻譯:然而我洗一次頭要多次停下來,握著自己已散的頭髮;吃一頓飯要多次停下來,接待賓客,(即使這樣)還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
2、一飯三吐哺 [ yī fàn sān tǔ bǔ ] 指一頓飯之間,三次停食,以接待賓客。比喻求賢殷切。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魯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翻譯:然而我洗一次頭要多次停下來,握著自己已散的頭髮;吃一頓飯要多次停下來,接待賓客,(即使這樣)還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
3、博聞強記 [ bó wén qiáng jì ] 聞:見聞。形容知識豐富,記憶力強。
出自:先秦·荀子《荀子·解蔽》:「博聞強志,不合王制,君子賤之。」
翻譯:儘管你見識廣,記憶力強,只要不按統治君主的意願去做,也同樣會被別人鄙視的。
《周公誡子》選自《韓詩外傳》,說的是周公告誡兒子立國的道理,文章以「握髮吐哺」形容君王為國禮賢下士,殷切求才;以六種「謙才」強調謙虛謹慎是理天下、成大業的第一要素。從兩個方面進行論證,得出要重視人才的結論。
本文先擺出論點,然後從正反兩方面論證,最後得逞結論。「起、承、轉、合」的議**的一種特殊形式,是層遞式結構的一種引申,是古代論說文的章法。
「起」即開頭破題,引出論述的問題,如本文「誡子」第一句;「承」即承接開頭,對論述的問題加以闡述,如本文證明論述部分:「握髮吐哺」,六種「謙德」;「轉」是從各個角度證明論點,如本文的反面論述部分;「合」即最後進行歸結,如本文最後用反問句總結問題,起深化中心的作用。
10樓:教育在前越行越遠
《周公誡子》中的成語有:富有四海、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
1、富有四海
解釋:意思是充分享有全國的一切財富,舊時形容帝王最富有。
出處:西漢韓嬰《周公誡子》: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譯文:即使尊貴如天子,富裕得擁有天下,便是因為奉行尊崇這些品德。
2、一沐三握髮
解釋:沐:洗頭;握:用手攥住。洗一次頭髮中間要多次停下來。比喻求賢心切。
出處:西漢韓嬰《周公誡子》:然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譯文:可是洗一次頭,要多次停下來,握著自己已散的頭髮;吃一頓飯,要多次停下來,接待賓客,(即使這樣)還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
3、一飯三吐哺
解釋:一頓飯之間,多次停食,以接待賓客。比喻求賢殷切。
出處:西漢韓嬰《周公誡子》:然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譯文:可是洗一次頭,要多次停下來,握著自己已散的頭髮;吃一頓飯,要多次停下來,接待賓客,(即使這樣)還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
擴充套件資料
《周公誡子》中提到的六種「謙德」,對現代仍有借鑑意義:一個人尊敬別人,寬以待人,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一個國家再富有,仍需提倡勤儉節約,這樣國家才會更發達,局面才能更安定;如果一個人身居要職,就仍要有一種謙虛的美德,不能認為自己是高高在上,這才是真正的高貴;
一個國家,科技發達,兵強馬壯,別國才不敢侵犯,自己就會立於不敗之地;一個人學識淵博,聰明睿智,但仍要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不可狂妄自滿,驕傲自大,這才叫真正的聰明。
11樓:關關說教育
《周公誡子》中的成語有: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髮。
1、一飯三吐哺
[成語解釋]指一頓飯之間,三次停食,以接待賓客。比喻求賢殷切。
譯文:一頓飯之間,三次停食,以接待賓客。
2、一沐三握髮
[成語解釋]沐:洗頭。洗一次頭要停頓三次。形容渴求賢才,謙恭下士譯文:周公洗一次頭要停頓三次。
12樓:
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 比喻為在位者禮賢下士,殷切求才。此典故現引申為周公吐脯,天下歸心
13樓:
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
博聞強記
是比喻為在位者禮賢下士,殷切求才
14樓:川山道仙
德行寬裕
守之以恭
一沐三握髮
《周公誡子》中的貴為天子是成語嗎
15樓:匿名使用者
貴為天子-成語
貴為天子:指身居帝王之位。《史記·秦始皇本紀》:「夫虞、夏之主,貴為天子,親處窮苦之實,以徇百姓,尚何於法?」
《周公誡子》中衍生的成語。
16樓:流
握髮吐哺——"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
17樓:匿名使用者
"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握髮吐哺另一個成語:博聞強記
出自《曹劌論戰》的兩個成語,出自《曹劌論戰》的兩個成語
一鼓作氣 一鼓 第一次擊鼓 作 振作 氣 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幹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以逸待勞 逸 安閒 勞 疲勞。指在戰爭中做好充分準備,養精蓄銳,等疲乏的敵人來犯時給以迎頭痛擊。好像只有1個成語 一鼓作氣 參見 1.一鼓作氣 鼓 敲戰鼓 作 振作 一,第一次 指戰鬥...
出自詩經的兩個成語,出自《詩經》的成語有多少個
未雨綢繆 桃之夭夭 進退維谷 高山仰止 耳提面命 投桃報李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 詩經 的成語有多少個 詩經 小雅 小旻之什 其儀一兮,小心翼翼,無以 也指不知道怎麼辦才好a 哀鴻遍野 比喻流離失所,外御其務!未雨綢繆 天還沒下雨。小雅 小旻 取彼譖人?多用作讚歎語 現在則指為了保住個人利益迴避...
夢見兩個同樣結果的夢,周公解夢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表示對是否能夠把握現有時機,沒有足夠的信心。你好,我對心理學的精神分析學派有一些瞭解。我的解釋是 擔憂錯過機會,是很明顯的。也可以發揮夢境的預示作用,告示你要當心不要錯過機會,呵呵 另外,當時你的感受如何?心理著急嗎?還是無所謂呢?要想準確的解析一個夢,需要對做夢人的資訊有所瞭解,而且最好是能夠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