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回答這個問題先要分清楚哪些是陸殼和洋殼,陸殼和洋殼的區別,並不是叫印度洋板塊就是洋殼,叫亞歐板塊就是陸殼。
60年代中期以來興起的全球大地構造學說——板塊構造的組成部分。該學說將全球岩石圈劃分為六大板塊:歐亞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及太平洋板塊。
除太平洋板塊基本上是由洋底岩石圈構成外,其它板塊均包括部分海洋和大陸地殼。大陸地殼有上下兩層,而洋殼要薄一些,只有下面一層。一般不會講洋殼和陸殼的分界線,而是講板塊間的分界線,但是板塊是不會分大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的,只是用的時候有這種說法。
當移動的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撞擊時,其前緣俯衝到大陸板塊之下,形成深海溝。因地幔岩漿的上升作用不僅發生于海洋,也在大陸深處進行,導致大陸發生破裂,形成地溝,這大概就是你說的分界線。
洋中脊是洋殼生成的動力,大洋中脊軸部或裂谷帶多為各大板塊之間的邊界。
2樓:匿名使用者
喜馬拉雅山就是海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的分界線
3樓:匿名使用者
「分界線」?
板塊大陸部分和大洋部分的消亡邊界-島弧海溝系
4樓:
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的明顯分界線是海溝。海溝是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俯衝消亡時形成的真正分界線。如日本海溝一線就是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真正邊界。
而島弧鏈、海岸山脈則是大陸板塊受擠上拱過程中形成的,準確地說,它們都位於大陸板塊一側,不屬於真正的分界線。
其中位於大陸架部分的大陸板塊受擠上拱後形成島弧鏈,如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時,亞歐板塊受擠上拱形成日本群島(位於亞歐板塊上)。沿海陸地抬升後則形成海岸山脈,如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後,美洲板塊受擠上拱形成落基山脈(位於美洲板塊上)。
5樓:匿名使用者
大洋板塊和大陸板塊之間的表現形式要看兩者之間運動是靠近的還遠離的。
板塊之間有三種相對運動方式:聚合、張裂與保守(錯動)三種方式,所以板塊之邊界可分為張裂型板塊邊界和聚合型板塊邊界和錯動型板塊邊界三種型別。
聚合型板塊邊界是板塊相互擠壓的地區,在地貌上表現為海溝、火山島弧、褶皺山脈等。張裂型板塊邊界是板塊相互拉張的地區,在地貌上表現為裂谷、中洋脊等。錯動型板塊邊界(保守性板塊邊界)是兩個板塊互相摩擦的地區,轉換斷層發育,其運動方式類似地表的走向滑移斷層,面積無改變而稱之為保守性。
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劃分標準
6樓:w雨之羽
大地構造理論指由地質上的活動地帶劃分的岩石圈的構造單元.
全球共分六大板塊,即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
大板塊又可以劃分成小板塊.
大陸板塊和大洋板塊是怎麼區別的
7樓:tpu薄膜專賣
大陸板塊和大洋板塊當然有區別.1、大洋板塊:太平洋板塊(1塊)
2、大陸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5塊)如果不涉及到現在的探索的結果來看~就是這樣分的!而且大陸板塊主要的運動是火山,**,==把!
還有大洋板塊呢就是海底火山運動!但是就是什麼呢!大洋板塊主要都是海洋而大陸板塊主要還是一陸地為主!
印度洋是印度洋板塊!它是屬於陸地板塊要不喜馬拉雅山脈怎麼形成的呢! 板塊擴張會產生新的海洋或峽谷(如紅海、東非大裂谷),相互碰撞會使產生山脈或海溝(例如喜馬拉雅山脈,爪哇海溝),但是你不明白是因為印度板塊主要是被海水包圍著的~但是在遠古時期陸地板塊就是被大洋板塊包圍著的在不斷的運動中所以才形成了現在的結果~如果你要細節分析的話那就不止這些板塊了~所以在大體上還是就是六大板塊.
說青藏高原或者喜馬拉雅山是由大陸板塊和大陸板塊相碰撞產生的,對嗎這是對的!但是不能這麼解釋不能大陸板塊和大陸板塊~這能解釋是哪兩個板塊碰撞的結果~那如果過於摳字眼那別的大陸板塊也能和美洲板塊相撞呢!所以不要扣著個字眼的細節!
我覺得你扣得是字眼的細節沒有必要~,如果太細節化了那就有很多陸地板塊每個**帶直接都是陸地板塊呢!所以不能這麼解釋!
8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陸地的版塊是大陸版塊,主要是海洋的是大洋版塊
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都有哪些?
9樓:
2023年,霍姆斯提出地幔對流-熱對流理論;地幔內的流體上升到大陸**並向左右散開,大陸就從這裡向兩邊裂開,這就是大陸漂移的動力源。基于海洋地質工作的進展,赫斯在2023年提出大洋中脊是新地殼不斷生成的地方。狄茨、瓦因、馬修斯等人2023年論證了洋底擴張的存在,即:
地幔對流驅使超基性物質從大洋中脊裂縫中上升,產生新的洋殼,促使較老的地殼向外推移並進入海溝,俯衝到地幔中而消亡。2023年,柯克斯編制了3.4百萬年的磁場反向年代表。
2023年,威爾遜提出了轉換斷層概念,將大陸漂移和洋底擴張結合成全球活動帶和剛性板塊的學說,並稱之為「地球的詩篇」。2023年,勒皮雄把全球岩石圈劃分六大板塊,即:太平洋、歐亞、印度、非洲、美洲及南極板塊,其中僅前者由洋殼組成,後五者既包括了海洋地殼也包括了大陸地殼。
60-70年代,為檢驗和研究板塊構造學說,組織了一系列的國際合作計劃。其中著名的有:1963-2023年的國際地殼上地幔計劃,1972-1977的國際地球動力學計劃,還有國際海洋勘探十年計劃,聯合海洋學會地球深部取樣計劃和深海鑽探計劃等。
2023年提出了岩石圈計劃,擬定了地殼和上地幔的形成和發展等13項主要研究專案,標誌著板塊構造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即:初期它以海洋走向陸地、地球物理學挑戰地質學為標誌,80年代起則以陸地走向海洋、地質學挑戰地球物理學為標誌。
80年代以來,許多地質學家深感板塊構造的簡單模式並不適用於大陸地區尤其是構造複雜的大陸地區。板塊構造發展的關鍵問題,不是從6個板塊劃為20個或30個板塊,而是要倡導一些新概念來解決板塊上陸後面臨的問題。這樣,在美國西部出現了構造地層地體的概念並發展為地體構造說,在歐洲提出了薄皮板塊的概念並發展為碰撞構造學,在前蘇聯出現了岩石圈構造分層說等。
在板塊的動力學方面也出現了新的構思,如巨地幔柱說。
10樓:星光美倫
全球分為六大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位于海洋,通常稱為大洋板塊,其他五大板塊,都是部分位于海洋,大部分位於陸地,通常稱為大陸板塊。
因此:1、大洋板塊:太平洋板塊(1塊)
2、大陸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5塊)
明白了嗎?
大陸板塊與大洋板塊
11樓:冰水馨月
俯衝邊界。在地形上表現為海溝,相鄰板塊相互疊覆,由於大洋板塊較之大陸板塊往往具有密度大、厚度小、位置低的特點,故大洋板塊一般地俯衝於大陸板塊之下。也有大洋板塊俯衝於另一大洋板塊之下的情況(如沿馬裡亞納海溝)。
俯衝邊界主要展布於太平洋周緣,包括島弧-海溝系與安第斯型大陸邊緣。前者有邊緣海與大陸相隔;後者海溝直接濱臨大陸。通常,在海溝附近出現淺源**,向陸側依次出現中源、深源**,構成一傾斜的震源帶,稱貝尼奧夫帶,其傾角變化在15°~90°之間。
貝尼奧夫帶標出了板塊俯衝的形跡。貝尼奧夫帶具有很高的q值,接近於岩石圈,從而也證明岩石圈板塊是沿貝尼奧夫帶向下俯衝的。在俯衝過程中,上覆的大洋沉積物可能隨板塊潛入地下;有時,部分沉積物被刮落下來,新增於海溝陸側坡,構成增生楔形體。
增生的混雜巖體逐漸成長並受擠而隆起,組成非火山性外弧,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大陸增長。當板塊俯衝至一二百公里深處,摩擦增熱,導致下插板塊或上覆地幔物質產生部分熔融,從而有岩漿上升並噴出地表,形成與海溝平行延伸的火山弧(見島弧)。火山弧與外弧之間發育弧前盆地。
弧後拉張作用則形成弧後盆地(亦稱邊緣盆地)。在板塊俯衝作用下,形成統一的溝-弧-盆系。
12樓:譚銀光
喜馬拉雅的形成是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相擠壓形成的
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分界線是什麼
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分界線是雅魯藏布江谷地。雅魯藏布江谷地,位於喜馬拉雅山和岡底斯山 念青唐古拉山之間。一條大致東西走向的 同山脈平行的構造谷地。雅魯藏布江的上中游谷地阿布分為寬谷,寬約10 15公里,江水東流經東經95 附近大拐彎處,切穿喜瑪拉雅山脈,流向發生完全相反的轉折,即先東北流,切穿山脈...
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是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什麼
蘇伊士運河 各大洲的分界線 烏拉爾山 烏拉爾河 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 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 亞洲大陸和歐洲大陸緊密相連,成為地球上一塊最大的陸地,叫亞歐大陸。人們習慣上把烏拉爾山 烏拉爾河和大高加索山脈一線作為歐 亞兩洲大陸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 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連...
四大洋七大洲分界線,七大洲四大洋的分界線(附圖片的)
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州.南極洲 各大洲的分界線 1.亞歐 烏拉爾山 烏拉爾河 裡海 大高加索山 黑海 土耳其海峽 2.亞非 蘇伊士運河 紅海 亞北美 白令海峽 3.歐非 地中海 直布羅陀海峽 4.南北美 巴拿馬運河。四大洋麵積比較 1.太平洋 18000平方千米 2.大西洋 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