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滿江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所指「賀蘭山」在哪

2022-05-28 06:51:13 字數 4295 閱讀 1218

1樓:匿名使用者

雖說《滿江紅》這一千古名詞早已為世人所知,但一個時期以來,因詞中賀蘭山之地名被史界爭論不休,並曾有人懷疑並非岳飛所作。依據是詞中「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一句。以岳飛足跡未曾到達過賀蘭山為由,提出質疑,認為是明人所作。

過去一直認為詞中賀蘭山是指較有名氣的寧夏賀蘭山。依此而言岳飛確實未曾到達過這個地方,提出質疑看似不無道理,然而忽視了詞中「賀蘭山」除了寧夏有個外,在今河北省磁縣境內也有一個賀蘭山。《滿江紅》中指賀蘭山就是此山。

磁縣古代設州,據清康熙三十九年蔣擢《磁州志》載:「賀蘭山在州西北三十里。山非高俊而蜿蜒起伏長亙二十里。

宋賀蘭真人隱居於此,因以得名」。如今此山仍名賀蘭山,在磁縣城西北三十里,東起邯鄲市馬頭鎮車騎關,西止磁縣林壇鎮李兵莊。山北麓緊頻忙牛河(古名賀蘭河),河北邊有東、西賀蘭兩個自然村。

磁縣賀蘭山雖無奇貌,但能得以留名,是因其古時常年積雪(稱賀蘭積雪),是古磁州「八大景」之一。據蔣擢《磁州志》載:「賀蘭山雖無靈峰幽壑,而碎玉平鋪,積雪凝素數十里,雲天一色,亦奇觀也」。

一些文人墨客對此也有過許多題詠,例如:任塾的「斜日雲沉壑,迴風雪滿臺。欲尋仙蛻看,誰喝石門開。

種玉留遺璞,燒丹集棄灰。還疑人去後,嶺樹低寒梅」。楊方晃的「自昔丹成去,山靈據姓名。

六花添好致,寒宇一堆瓊」。許晠的「賀蘭山畔雪,烈日照愈好。真仙臥不起,千載無人掃」。

張含輝的「宋代真人去不回,山名仙字兩相猜,丹成黃白難遺術,常散天花作玉堆」。

磁縣賀蘭山因賀蘭真人在此居住煉丹而得名。據《宋史》載:「賀蘭真人,稱賀蘭棲真。

自言百歲,有氣功之術。冬不畏寒,夏不怕暑,往往不食,或有縱酒狂飲,一頓能吃肉數斤。宋真宗因慕其名,宣召宮中,賜號宗玄大師。

大中祥符三年逝」。至今在磁縣賀蘭山一帶還流傳著許多賀蘭真人在此隱居時的傳說。

寧夏的賀蘭山雖與磁縣的賀蘭山同名,但其名稱由來含義截然不同。臧勵和編著,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出版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946頁載:「賀蘭山在甘肅寧夏縣西……山樹木青白,望如駁馬。

北人呼駁為賀蘭」。故名。

岳飛是相州湯陰人,據查《中國歷史地圖集》金、南宋部分,磁縣當屬岳飛舉兵北進之地,正當岳飛北伐取得節節勝利之時,南宋朝廷勾安議和。紹興九年(1139)岳飛上表反對議和,次年大敗兀朮於河南,收復鄭州、洛陽等地,但不久被朝廷召回臨安。《滿江紅》屬此時所作。

詞人回憶自己駕長車,指揮千軍萬馬,在磁州賀蘭山一帶縱橫馳騁,收復失地與金抗衡的風火歲月,感到壯志未酬,壯懷激烈,抒發抱負。岳飛當年在磁州屯嶽打仗,在磁縣至今還留有遺蹟。磁縣有嶽城、候召等地名,位於縣城西南的嶽城是岳飛在此駐兵而得名。

村北有岳飛駐兵城寨遺址。縣城東的東、西、小候召是以嶽軍曾在此等候朝廷召旨而得名。如今磁縣賀蘭山因岳飛《滿江紅》而名揚四方。

2樓:匿名使用者

「賀蘭山」除了寧夏有個外,在今河北省磁縣境內也有一個賀蘭山。《滿江紅》中指賀蘭山就是此山。

岳飛 滿江紅中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中的賀蘭山究竟指什麼???是指匈奴嗎??????

3樓:匿名使用者

在2023年出版的《邯鄲辭典》(科學普及出版社,張建華主編)之「賀蘭山」回一條中認為,賀蘭答山是磁縣城西北15公里林峰村南的山名。並說有宋代道人賀蘭在此修煉而得名的記載。另一說是因山上長有一種花叫賀蘭而得名賀蘭山。

磁州知府宗澤率軍抗金時,磁州乃宋金交兵接戰之地。岳飛也是當時宗澤軍中之留守司統制,也曾在此處的賀蘭山地區抵抗金兵,可能因壯志未酬,故而日後統率南宋軍隊:伐金國時,才有感而發,抒懷於《滿江紅》

4樓:有家講壇

賀蘭山脈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北起巴彥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銅峽。山勢雄偉,若群馬奔騰。蒙古語稱駿馬為「賀蘭」,故名賀蘭山.

在詞裡面指金、匈奴。

5樓:心射線

賀蘭山脈位於寧

bai夏回族自治du區與內蒙古自治區交zhi界處,北起巴dao彥敖包回

,南至毛土坑答敖包及青銅峽。山勢雄偉,若群馬奔騰。蒙古語稱駿馬為「賀蘭」,故名賀蘭山(此說疑有誤,唐代韋蟾有詩云:

「賀蘭山下果園成」,蒙古人十三世紀才崛起,說源於蒙語只是通用說法)。

這裡指代指金兵的國家,寓意把金兵打回老家的意思。

6樓:匿名使用者

賀蘭山就是寧夏的那座山,傳說叫做不周山,岳飛『』踏破賀蘭山缺『』的意思是說未雪靖康恥,怒髮衝冠,就像當年共工氏怒觸不周山一樣的心情,要踏平不周山(賀蘭山缺),與金兵死磕。

岳飛的【滿江紅】裡的那句,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的車怎麼發音,是che還是ju

7樓:匿名使用者

古漢語常用字典》解copy釋車bai讀che音,意為1、車子 例:《國語.越語上》du「旱則資舟

zhi,水則資車」2、特指車兵 例:《史dao記.陳涉世家》「比至陳,車六七百乘。」3、利用輪軸來旋轉的工具 4、牙床骨

而且「車」在過去泛指各種車子。

《辭海》中解釋1、陸地上有輪子的運輸工具2、利用輪軸旋轉的生產工具3、用車床切削東西4、機器5、用水車取水6、轉動7、一種姓

另有ju的解釋為:象棋的一種。

二者尤其是前者並沒有說明或強調「車」的讀音,而我們也明顯的看出ju的發音是一個特例。「架長車」的「車」不論做何解釋也應是che音.

但我又注意到了一些詩句,「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中的「斜」我們多念xie,而古人為押韻念xia.因此念此二音者皆有。再如,「天蒼蒼,野茫茫」中的「野」,有ya音,也是為了押韻。

在語文課本中,對這些詩歌中的字都沒有特殊發音要求,但都作了說明。

後來我又瞭解到西漢時「車」的讀音同「居」,一些西域國家「車師」又叫「姑師」。但到東漢時一變而成近「舍」,逐步轉為che音。而岳飛是宋朝人,因此,我得出的結論是,不論在現代或岳飛的時代,都應念成「架長車(che)踏破賀蘭山缺」。

8樓:陳慕菲

岳飛的滿江紅那句駕長車踏破江南山

9樓:劉楠

其實古詩的押韻是根據作者口音來決定的,岳飛屬於現在河南安陽人,河南口音裡面,駕長車的車和賀蘭山闕的闕的韻母發音是一樣的,你讓安陽人用安陽話讀所有岳飛的詩詞就會發現押韻之處,用普通話讀不押韻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che。只有在象棋中或和象棋有關的詞語中才會念ju。其餘都念che

11樓:匿名使用者

你讀che就可以了,古代有讀ju的時候。不一定非要去管古人到底怎麼讀,也沒必要去學古人讀。

滿江紅中「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一句中 是「缺」還是 「闕」

12樓:畫堂晨起

是缺字,整句字面意思是踏破賀蘭山谷,指突破金國的邊關城門。

詞中按格律這個字是仄聲,實際上這個字在古詩詞裡是入聲(現在南方話還讀入聲),但在普通話裡是讀平聲的。

而且《滿江紅》的詞牌中的詞譜此一句便是按三六的句式斷句的。而且從此句的意思上看也應該如此讀才比較通順,抑揚頓挫。

格律說明

變體一,雙調九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韻,後段十句六仄韻。以張元幹《滿江紅·春水連天》為代表。此與柳詞同,惟前段第五句、後段第七句皆押韻異。按程珌「頗恨登臨」詞前段第

五、六句「當日臥龍商略處,秦淮王氣真何許」,後段第

七、八句「可笑唐人無意度,卻言此虎凌波去」,正與此同。

變體二,雙調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後段十句六仄韻。以戴復古《滿江紅·赤壁懷古》為代表。此與柳詞同,惟換頭句多押一韻。

按晁補之「莫話南征」詞「清時事,羈遊意,盡付與,狂歌醉」,段克己詞「活國手,談天口,都付與,尊中酒」正與此同。此詞後段第

五、六句作上三下六句法,宋詞如此者甚多,如柳詞別首之「盡思量,休又怎生休得」,周紫芝詞「又何如,聊遣舞衣紅溼」皆與此同。

13樓:敏·心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意思是踏破賀蘭山谷,指突破金國的邊關城門。

14樓:匿名使用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15樓:寂寞沙鷗冷

都可以,闕通缺。如有古詩名《闕題》意思就是缺題

16樓:匿名使用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17樓:搭訕男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

急,岳飛《滿江紅》全文,岳飛的滿江紅的解釋和原文,謝謝

岳飛巜滿江紅 是一首宋詞,在古詩詞裡,詞和詩還是有一定的區別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餓了就吃敵人的肉,渴了就喝敵人的血。可以去查宋詞300首 岳飛的滿江紅寫的真讓 連忘返 ggtxxswqewdcvjk 韓國復古個風風光光好 岳飛的 滿江紅 全文解釋,要詳細!滿江紅...

滿江紅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岳飛的滿江紅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思想感情

滿江紅表達了作者對中原重陷敵手的悲憤,對局勢前功盡棄的痛惜,表達了自己繼續努力爭取壯年立功的心願。下片抒寫作者對民族敵人的深仇大恨,對祖國統一的殷切願望,對國家朝廷的赤膽忠誠。全詞情調激昂,慷慨壯烈,顯示出一種浩然正氣和英雄氣質,表現了作者報國立功的信心和樂觀主義精神。擴充套件資料 滿江紅 怒髮衝冠...

岳飛詩說,靖康恥,指的什麼,岳飛《滿江紅》詞裡所說的「靖康恥」是啥意思

靖康之恥是指中國歷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發生於北宋皇帝宋欽宗靖康年間 公元1126 1127年 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 今河南開封 在城內搜刮數日,擄徽宗,欽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貴卿等數千人後北撤,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北宋滅亡。又稱靖康之難 靖康之禍和靖康之變。目錄公元1120年,宋金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