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生因識有,滅從色除。
理則頓悟,乘悟並銷;
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楞嚴經譬如鋸木,若無前功,何有最後一斷?
當然,也有大修行人言下頓悟無生
但是別忘了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在頓悟離師後
還有一段逃生之磨練,並且在獵人堆中吃了
10年肉邊菜...... 詳見《壇經》
***************==
比如說儒家吧,要達到仁也不是一下子的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 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
孔子70才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當然,這並不是說頓悟就沒有,但是除了成佛的頓悟其他的頓悟不是一頓悟就了的
年輕就頓悟的也有,如南懷瑾的師弟楊光岱18歲就在禪七種開悟, 是在參禪的時候碰到一條黃狗...
....就是這麼頓悟的,樂得他直稱"狗菩薩"....
....至於開悟破關,是否真得根本智,還是要錘鍊的見《禪宗鍛鍊說》
而得根本智後,差別智還是要入世漸修的......
三身四智圓滿具足,方是大覺---佛..........
2樓:匿名使用者
阿彌陀佛,施主太執著了。悟與不悟本就沒有區別。建議到我寺學習一段時間,這對你將來的人生之路有很大的幫助。
我是少林寺2003屆員工。
3樓:匿名使用者
之路有很大的幫助。
我是少林寺2003屆員工
4樓:匿名使用者
看楞嚴經,你會明白的!
5樓:
比如你蓋房子,假如要三天,你在最後一天完工,有些人看見了可能就讚歎你,說你一天就蓋好了。頓悟就是這樣,你無量生刻苦修學,到了這一生你開悟了,有人就讚歎,說你頓悟了。
一乘也好,三乘也好,不是鑑別頓不頓悟的關鍵。對已經得到利根的人來說,不論有多少階位都沒關係,他理解他明白,他不畏懼。對根性暗鈍者來說,他知道有一乘也沒用,他依然執著依然迷懵,他還得回到他的三乘法中才能安心,他必須一步步修學。
所以,頓悟(絕對意義上的悟,不是所謂大悟若干次,小悟若干次的悟)也是多生累劫修學來的。佛祖看眾生修學資歷不同,根器不同,說一乘或三乘法。
6樓:
問:上上根人頓悟自心。還假萬行助道薰修不?
答:圭峰禪師有四句料簡。一漸修頓悟。
如伐樹片片漸斫一時頓倒。二頓修漸悟。如人學射。
頓者箭箭直注意在的。漸者久久方中。三漸修漸悟。
如登九層之臺。足履漸高所見漸遠。四頓悟頓修。
如染一綟絲萬條頓色。上四句多約證悟。惟頓悟漸修。
此約解悟。如日頓出霜露漸消。華嚴經說。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然後登地次第修證。若未悟而修。
非真修也。惟此頓悟漸修。既合佛乘不違圓旨。
如頓悟頓修。亦是多生漸修今生頓熟。此在當人。
時中自驗。若所言如所行。所行如所言。
量窮法界之邊。心合虛空之理。八風不動三受寂然。
種現雙消根隨俱盡。若約自利。則何假萬行薰修。
無病不應服藥。若約利他。亦不可廢。
若不自作。爭勸他人。故經雲。
若自持戒。勸他持戒。若自坐禪。
勸他坐禪。智論雲。如百歲翁翁舞。
為教授兒孫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如或現行未斷煩惱。習氣又濃。寓目生情。
觸塵成滯。雖了無生之義。其力未充。
不可執雲我已悟了煩惱性空。若起心修卻為顛倒。然則煩惱性雖空。
能令受業。業果無性。亦作苦因。
苦痛雖虛。秖麼難忍。如遭重病。
病亦全空。何求醫人。遍服藥餌。
故知言行相違。虛實可驗。但量根力不可自謾。
察念防非切宜仔細。
7樓:匿名使用者
人有差別,故教有差別。
8樓:
世界本無神!只是人作了別人做不到的事情,所才有了神!說明任何一個宗教關鍵是看什麼來領導了!
現在說的是 一個領導一個令!呵呵!
9樓:匿名使用者
有頓悟也有醒悟的.
像練瑜珈一樣,按適應的自己的逐級練習收效最佳.
禪宗六祖慧能說佛法靠頓悟為什麼還要修行戒定慧
10樓:慧思
因為修行戒定慧是開智慧的一個方法,因為我們凡人肉胎累世的惡習使我們業障深重,智慧不夠,才會做錯很多事情,只有足夠的智慧才能頓悟佛言佛語,所以要修行。
11樓:山河大地風雨雷
善友,說是頓悟,不離漸修,互助互用,是同修一法,持之以恆,受用無盡。
祝願您吉祥如意!阿彌陀佛!
12樓:匿名使用者
哪怕煩惱是虛妄的產物,但是也遵循因果的法則。
噁心必有惡果,惡種子遮蔽了清淨的本性。善的種子有利於開發慈悲心,所以必須要修持戒定慧。
因為智慧必須通過定力來成就,六祖說定慧不二,定慧一體。
眾生心是不定的,我們總是被外境所迷惑,心總是向外。所以戒定慧是必要的。
心向外追求的人,永遠沒辦法見性。
開悟的聖人,已經有定力。但是也許還有習氣,習氣也是很危險的。所以還是要堅持戒定慧來生活。僅供參考。
佛教中的等級分類?依據的標準是什麼?為何分類?
佛教問題,印光法師說業盡情空,方能成佛。什麼是業盡情空?不是頓悟就成佛了嗎?
13樓:匿名使用者
吾人生死關頭。惟二種力。一者心緒多端。
重處偏墜。此心力也。二者如人負債。
強者先牽。此業力也。業力最大。
心力尤大。以業無自性。全依於心。
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故心力唯重。
業力唯強。乃能牽生。若以重心而修淨業。
淨業則強。心重業強。惟西方是趨。
則他**終命盡。定往西方。不生餘處矣。
如大樹大墻。尋常向西而歪。他日若倒。
決不向餘處也。何為重心。我輩修習淨業。
信貴於深。願貴於切。以信深願切故。
一切邪說莫能搖惑。一切境緣莫能引轉。若正修淨業時。
倘達磨大師。忽現在前。乃曰。
吾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禪。汝但舍置唸佛。吾即以此禪授汝。
但當向祖師作禮。謂我先已受釋迦如來念佛法門。發願受持。
終身不易。祖師雖有深妙禪道。吾則不敢自違本誓也。
縱或釋迦如來。忽爾現身。謂曰。
吾先說唸佛法門。特一時方便耳。今更有殊勝法門。
超於彼者。汝當且置唸佛。吾即為說勝法。
亦秪可向佛稽首陳曰。我先稟受世尊淨業法門。發願一息尚存。
決不更張。如來雖有勝法。吾則不敢自違本願也。
雖佛祖現身。尚不改其所信。況魔王外道。
虛妄邪說。豈足以搖惑之耶。能如是信。
其信可謂深矣。若赤熱鐵輪。旋轉頂上。
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願。若輪王勝妙五欲現前。
亦不以此樂。退失往生之願。此逆順至極。
尚不改所願。況世間小小逆順境界。豈能引轉哉。
能如是願。其願可謂切矣。信深願切。
是謂重心。而修淨業。淨業必強。
心重故則易純。業強故則易熟。極樂淨業若熟。
娑婆染緣便盡。果得染緣已盡。則臨終時。
雖欲輪迴境界再現在前。亦不可得。果得淨業已熟。
則臨終時。雖欲彌陀淨土不現在前。亦不可得。
然此信願。要在操之有素。臨時自不入於歧路。
如古德臨欲命終。六慾天童次第接引。皆不去。
唯專心待佛。後佛現。乃曰佛來也。
遂合掌而逝。夫臨欲命終。四大分張。
此何時也。六慾天童。次第接引。
此何境也。苟素常信願不到十分堅固。當此時。
對此境。而能強作主宰乎。如古德真可謂千古修淨業者之標榜矣。
- 《徹悟大師語錄》
夫修行用功,原為了生死耳。倘用功而生死不能了,猶不肯依能了者而為之。豈非擔麻棄金,自貽其咎乎。
參禪縱能大徹大悟,如五祖戒,草堂青,真如喆,斷崖義,尚不能了。而再一受生,反致迷失,較前為遠不能及,況吾儕乎。某某和尚,雖於禪門知所向方,猶未打破禪之區域。
故不能令閣下息心念佛。意謂一悟即便無生死可了,亦無涅槃可證耳。不知縱悟到無生死可了,無涅槃可證地位。
依舊仍在生死中不能出,在涅槃中不能證。末世眾生,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者,甚難甚難。 - 印光大師
14樓:
阿彌陀佛!
業淨情空就是萬緣放下的意思,是真的放下,是徹底的放下了。然後再一心念佛,才能往生。這是淨土宗唸佛求生淨土的根本。淨土宗三根普被,利鈍兼收。
頓悟是指「禪宗」的上上根人,像六祖惠能大師一樣的根性才能做到。在末法時期,這樣的人物億萬人中也罕有其一。
成佛的方法八萬四千種,還有很多很多,最重要的是瞭解自己,然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15樓:
很多人不明白什麼是悟 悟分兩種 一為漸悟 二是頓悟 漸悟是什麼呢?就是通過修行 逐漸排空煩惱 達到明心的作用 頓悟則是突然間明白了許多道理 不在彷徨了
16樓:匿名使用者
業盡是指bai,你已為自己做du過的錯事傷害過zhi的眾生,心生dao大慈悲心,生懺悔心,向版你的冤親權債主們承認錯誤,發露懺悔,並且發願永不復造了,不能了業的,那還得看是定業還是不定業的,,,,,情空是指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嗔、痴、慢、疑,,,,,佛法大無邊的,老修行和新修行的都需要看哈爾濱趙老師的《現世因果教育》,契機契理,深入現實,不信佛的人都應該受的一種教育,請您先在網上看看吧,每集講座都也都有道場老師們的**,可以結光碟的,我本人受益非淺!世間有很多顛倒的事或人呀,千萬別信邪了,人人都需要趙老師的佛法的,她弘揚的是佛的正法呀,人們只要相信自己的良心一定會相信趙老師的!阿彌陀佛
17樓:匿名使用者
多情方是佛心!業盡不能緣起!
法師說法,說法者無法可說!
學佛看看金剛經吧!
佛教修行的等級是什麼啊?
18樓:大慈悲心
佛教沒有等級但可大致分為三個學位:羅漢、菩薩、佛。(相當於小學、中學、大學)
19樓:
本來從理上看沒什麼修行等級的劃分,都是解脫之道,但從事上看,因為菩提屬事,有大有小,故在有為法裡一般這樣區別等級。
凡夫、居士、比丘和比丘尼、羅漢、菩薩、佛。
羅漢以上,即可稱為聖人,聖人果位從低到高 依次為——小乘四果: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大乘果位:初地菩薩~十地菩薩,佛。
20樓:老書蟲
按定力來分
近行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按觀智(慧)來分
名色分別智、緣攝受智。。。。。。行舍智(詳見:十六觀智)按果位來分
凡夫、初果聖人、二果聖人、三果聖人、四果聖人
21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等級。你具體要說的是什麼,是指境界麼?
佛教中究竟怎樣才算成佛?
22樓:敦王
成佛有一定的標準嗎?
有,小乘四果,大乘52個階次,每層都有不同的標準。
頓悟就成佛嗎?那得頓悟到什麼程度才算成佛?成了佛還需要修行嗎?
中國禪宗千年來,頓悟多為初住位菩薩,真正頓悟到三身成就的不過三兩人而已。悟後正好修行,成佛後時時在不生不滅的常寂光境界,無所謂需要不需要修行,也就是時時在修行中。
成佛有止境嗎?
成佛後沒有「止境」的概念。
成佛是心成佛還是身成佛,還是身心俱成佛?
成佛是身心一元,不是二元。
五蘊皆空,一切無常,還有什麼是不滅的?佛是不滅的嗎?
法身不滅,因果不空。
修行之人無我無求,但欲成佛以擺脫六道輪迴之苦,以己之力迴向普度眾生,這不也是一種欲求?
欲度彼岸需乘舟,欲求就是舟。它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但要記住上岸後就不用舟了。
悲天憫人,不也是一種情感或慾望?
自悲自嘆是欲壑難平,悲天憫人是三界種性,只有將它擴大到「眾生無邊誓願度」才是大慈大悲。所謂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佛菩薩是最大的有情人。
藏傳佛教是正統佛教嗎為什麼說藏傳佛教不是佛教
要看你眼中的正統 佛教是以什麼為準了。如果要按所謂大乘佛教是正統來說,藏傳佛教似乎不太正統了,因為其中有許多內容是大乘佛教接受不了的,比如有憤怒明王這種以暴力形式出現的菩薩就是。如果按照傳承的完整性來說,藏傳佛教繼承了天竺佛教的內容遠比北傳佛教要多。所以,呃,你自己判斷吧。當然是正統佛教啊!我用現代...
為什麼不取締宗教比如佛教為什麼說佛教不是宗教??
雪峰文集 禪院篇 宗教將消亡 論生命禪院時代三 渾沌草宗教是探索人與自然關係的一門學問,也是一門關於生命的學問,是幫助人們建立正確的世界觀 人生觀 生命觀 價值觀的意識形態理論體系,是引導人類從物質世界走向反物質世界的橋樑,是通過建立信仰開掘人心靈力量的一種有效途徑。宗教的本質是為了人內心的平靜和世...
不是說副詞前不能加介詞嗎那為什麼這裡最後一段there前加了in
there 既可copy以用作副詞,也可以用作名詞。副詞表示的處所指那邊不劃定界限的地方,名詞則表示一個有界限的地方。如果說 it was cold and dark there,意思是 那個對方附近又冷又暗 改為 in there 則是 那裡面又冷又暗 但不包活外面。there here w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