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黑痘病有何特點 如何防治,葡萄黑痘病怎樣防治?

2022-07-24 02:51:43 字數 5622 閱讀 9555

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1)黑痘病及其特點

黑痘病又稱為瘡痂病、鳥眼病。病原菌為葡萄痂圓孢(sphaceloma ampelinum de bary)。其侵染部位包括果實、果梗、葉片、葉柄、新梢、卷鬚,主要危害葡萄新梢、幼葉、幼果等幼嫩組織,老熟組織不發病,高溫乾燥不發病。

一般在生長前期發病,南方入秋後往往陰雨綿綿,此病易再次侵染葡萄幼嫩組織。

植株感染黑痘病後的症狀:在葉片上開始感病時出現針頭大小的紅褐色至黑褐色斑點,病斑的周圍有黃色暈圈。之後,病斑擴大呈圓形或不規則形,**灰白色,稍凹陷,邊緣暗褐色或紫色,病斑直徑為1~4毫米。

氣候乾燥時病斑自**破裂穿孔,但病斑周緣仍保持紫褐色暈圈。葉脈上病斑呈梭形凹陷,灰色至灰褐色,邊緣暗褐色。葉脈破壞後,由於組織乾枯,常使葉片扭曲,人們常稱為「火龍」。

穗軸發病會使全穗或部分小穗發育不良,甚至枯死。果梗患病可使果實幹枯脫落或僵化。綠果病害時,初為圓形深褐色小斑點,後擴大病斑直徑達2~5毫米,病斑**灰白色並凹陷,周緣為紫褐色,似鳥眼狀。

在新梢、蔓、葉柄和卷鬚發病時,初現圓形、長橢圓形或不規則的褐色斑點,以後呈灰黑色,邊緣深褐色或紫色,中部灰白色,病斑凹陷,後期病斑中部開裂。新梢木質化以前,最易傳染。葉柄染病,其症狀與新梢相似。

萌芽到生長後期均可發生,春、夏季為害集中。4~6月多雨高溼時發病,25℃孢子萌發,潛育期4~6天。黑痘病的流行和降雨、空氣溼度及植株幼嫩情況關係密切,尤其與春季及初夏(4~6月)雨水多少,持續期長短關係最大。

長期多雨高溼有利於病菌的生長髮育;同時,多雨高溼條件下有利於葡萄葉、果、梢等綠色幼嫩組織的生長,發病嚴重。天旱年份以及少雨地區,新梢抽出緩慢,感病組織少,病害較輕。

黑痘病的發生時期因地區而異。華南地區,3月下旬至4月下旬葡萄開始萌動展葉時,病害開始出現;6月中下旬,發病達到高峰;7~8月以後空氣溫度超過30℃,組織逐漸老化,病情一般受到抑制;秋季如遇多雨天氣,病害可再次嚴重發生。華北地區,一般5月中下旬開始發病;6~8月高溫多雨季節為發病盛期;9月以後氣溫降低,天氣乾旱,病害停止發展。

華東地區,於4月上中旬開始發病;5~6月多雨、高溼,為發病盛期;7~8月組織開始老化,高溫乾旱,病情受抑制;9~10月如秋雨多,病情會再度發展。

容易引起果園溼度增大、幼嫩組織增多的因素均有利於該病害的嚴重發生。如地勢低窪、排水不良、速效氮肥過多、修剪不合理、幼嫩組織多,都會導致病害大發生。園內遺留大量的病殘體,則為病菌越冬和第二年的發病創造了條件。

品種抗病性差異很大。感病嚴重的品種有:紅地球、黑大粒、美人指、龍眼、無核白等;中度感病品種有:

玫瑰香、新玫瑰、義大利等;輕微感病品種有:佳麗釀、吉姆沙等;抗病品種有:黑奧林、巨峰、先鋒、紅富士等。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潛伏於病蔓、病梢、病果、病葉痕等部位越冬等組織部位越冬。病菌生活力很強,在病組織可存活3~5年之久。第二年4~5月產生新的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

孢子發芽後,芽管直接侵入幼葉或嫩梢,引起初次侵染。侵入後,菌絲主要在表皮下蔓延。以後在病部形成分生孢子盤,突破錶皮,在溼度大的情況下,不斷產生分生孢子,通過風雨和昆蟲等傳播,進行再侵染。

溫、溼條件適合時,6~8天便可發病產生新的分生孢子進行多次再侵染。遠距離的病菌傳播則依靠帶病枝蔓。分生孢子的形成要求25℃左右的溫度和較高的溼度。

菌絲生長溫度範圍10~40℃,最適為30℃。潛育期一般為6~12天,在24~30℃溫度下,潛育期最短。超過30℃,發病受抑制。

新梢和幼葉最易感染,其潛育期也較短。

(2)黑痘病防治方法

根據黑痘病的發病與傳播條件,任何降低溼度和水分、減少病原的措施,都能減少或降低黑痘病的發生程度或發生概率,包括完善的排澇體系、清園措施和田間衛生(處理落葉和病殘組織)、田間管理(合理葉幕,通風透光性良好;夏季控制副梢量)等具體措施。

首先需要對苗木進行消毒。黑痘病的遠距離傳播主要通過帶病菌的苗木或插條,因此應選擇無病苗木或進行苗木消毒處理。常用的苗木消毒劑有10%~15%硫酸銨溶液,3%~5%硫酸銅溶液,10%硫酸亞鐵+1%粗硫酸溶液,3~5波美度石硫合劑等。

方法是將苗木或插條在上述任一種藥液中浸泡3~5分鐘後取出,即可定植或育苗。

其次應重視田間衛生。黑痘病的初侵染主要來自病殘體上的越冬菌源,因此必須仔細做好清園工作,以減少初侵染的菌源數量。冬季進行修剪時,剪除病枝梢及殘存的病果,刮除病、老樹皮,徹底清除果園內的枯枝、落葉、爛果等,並集中燒燬。

再用剷除劑噴布樹體及樹幹四周的土面。常用的剷除劑有3~5波美度石硫合劑,45%晶體石硫合劑30倍液,10%硫酸亞鐵+1%粗硫酸。噴藥時期以葡萄芽鱗膨大,尚未出現綠色組織時為好。

過晚噴灑易發生藥害,過早效果較差。加強果園管理,雨後及時排水,合理修剪以使葡萄園通風透光。

在園藝學措施防治的基礎上進行藥劑化學防治。在葡萄萌芽前用五氯酚鈉混合石硫合劑對枝條及整個溫室進行全面噴布;發病初期噴施1∶0.7∶200~240波爾多液或52%克菌寶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使用代森錳鋅、多菌靈、黴多克、疫黴清、大生等藥劑防治。

花前花後噴藥防治很關鍵。常用的保護性殺菌劑有80%水膽礬石膏400~800倍液、50%福美雙1500倍液、42%代森錳鋅800倍液、波爾多液、30%王銅(氧氯化銅)600~800倍液、78%水膽礬石膏+代森錳鋅600~800倍液等。銅製劑是控制黑痘病的最基礎和最關鍵的藥劑。

常用的內吸性殺菌劑有20%苯醚甲環唑30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50%多菌靈600倍液,坐果後還可用40%氟矽唑8000倍液、80%戊唑醇6000倍液等。

2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葡萄黑痘病在我國南方地區,如四川、重慶、湖北等地每年均有大發生,根據葡萄黑痘病在整個生長期均可發病的特點,在防治上我們提倡從春季葡萄發芽到秋季採收,整個季節都作為防治的重要時期,每8~10天要噴1次保護劑或**劑,交替使用農藥。萌芽前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花前、花後可選用80%代森鋅600倍液、80%代森錳鋅800倍液、10%苯醚甲環唑2000倍液、77%硫酸銅鈣可溼性粉劑500倍液、25%腈菌唑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25%丙環唑乳油2000倍液等,上述藥劑交替使用,可以兼治黑痘病和房枯病。噴藥前把葡萄黑痘病發生嚴重的病葉、卷鬚、小葉片、穗摘除,然後再噴農藥,否則效果不好。

另外,嚴格掌握好噴藥質量,霧滴細小、周到,內外、上下均要著藥,才能有好效果。

葡萄黑痘病怎樣防治?

3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1)黑痘病及其特點

黑痘病又稱為瘡痂病、鳥眼病。病原菌為葡萄痂圓孢(sphaceloma ampelinum de bary)。其侵染部位包括果實、果梗、葉片、葉柄、新梢、卷鬚,主要危害葡萄新梢、幼葉、幼果等幼嫩組織,老熟組織不發病,高溫乾燥不發病。

一般在生長前期發病,南方入秋後往往陰雨綿綿,此病易再次侵染葡萄幼嫩組織。

植株感染黑痘病後的症狀:在葉片上開始感病時出現針頭大小的紅褐色至黑褐色斑點,病斑的周圍有黃色暈圈。之後,病斑擴大呈圓形或不規則形,**灰白色,稍凹陷,邊緣暗褐色或紫色,病斑直徑為1~4毫米。

氣候乾燥時病斑自**破裂穿孔,但病斑周緣仍保持紫褐色暈圈。葉脈上病斑呈梭形凹陷,灰色至灰褐色,邊緣暗褐色。葉脈破壞後,由於組織乾枯,常使葉片扭曲,人們常稱為「火龍」。

穗軸發病會使全穗或部分小穗發育不良,甚至枯死。果梗患病可使果實幹枯脫落或僵化。綠果病害時,初為圓形深褐色小斑點,後擴大病斑直徑達2~5毫米,病斑**灰白色並凹陷,周緣為紫褐色,似鳥眼狀。

在新梢、蔓、葉柄和卷鬚發病時,初現圓形、長橢圓形或不規則的褐色斑點,以後呈灰黑色,邊緣深褐色或紫色,中部灰白色,病斑凹陷,後期病斑中部開裂。新梢木質化以前,最易傳染。葉柄染病,其症狀與新梢相似。

萌芽到生長後期均可發生,春、夏季為害集中。4~6月多雨高溼時發病,25℃孢子萌發,潛育期4~6天。黑痘病的流行和降雨、空氣溼度及植株幼嫩情況關係密切,尤其與春季及初夏(4~6月)雨水多少,持續期長短關係最大。

長期多雨高溼有利於病菌的生長髮育;同時,多雨高溼條件下有利於葡萄葉、果、梢等綠色幼嫩組織的生長,發病嚴重。天旱年份以及少雨地區,新梢抽出緩慢,感病組織少,病害較輕。

黑痘病的發生時期因地區而異。華南地區,3月下旬至4月下旬葡萄開始萌動展葉時,病害開始出現;6月中下旬,發病達到高峰;7~8月以後空氣溫度超過30℃,組織逐漸老化,病情一般受到抑制;秋季如遇多雨天氣,病害可再次嚴重發生。華北地區,一般5月中下旬開始發病;6~8月高溫多雨季節為發病盛期;9月以後氣溫降低,天氣乾旱,病害停止發展。

華東地區,於4月上中旬開始發病;5~6月多雨、高溼,為發病盛期;7~8月組織開始老化,高溫乾旱,病情受抑制;9~10月如秋雨多,病情會再度發展。

容易引起果園溼度增大、幼嫩組織增多的因素均有利於該病害的嚴重發生。如地勢低窪、排水不良、速效氮肥過多、修剪不合理、幼嫩組織多,都會導致病害大發生。園內遺留大量的病殘體,則為病菌越冬和第二年的發病創造了條件。

品種抗病性差異很大。感病嚴重的品種有:紅地球、黑大粒、美人指、龍眼、無核白等;中度感病品種有:

玫瑰香、新玫瑰、義大利等;輕微感病品種有:佳麗釀、吉姆沙等;抗病品種有:黑奧林、巨峰、先鋒、紅富士等。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潛伏於病蔓、病梢、病果、病葉痕等部位越冬等組織部位越冬。病菌生活力很強,在病組織可存活3~5年之久。第二年4~5月產生新的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

孢子發芽後,芽管直接侵入幼葉或嫩梢,引起初次侵染。侵入後,菌絲主要在表皮下蔓延。以後在病部形成分生孢子盤,突破錶皮,在溼度大的情況下,不斷產生分生孢子,通過風雨和昆蟲等傳播,進行再侵染。

溫、溼條件適合時,6~8天便可發病產生新的分生孢子進行多次再侵染。遠距離的病菌傳播則依靠帶病枝蔓。分生孢子的形成要求25℃左右的溫度和較高的溼度。

菌絲生長溫度範圍10~40℃,最適為30℃。潛育期一般為6~12天,在24~30℃溫度下,潛育期最短。超過30℃,發病受抑制。

新梢和幼葉最易感染,其潛育期也較短。

(2)黑痘病防治方法

根據黑痘病的發病與傳播條件,任何降低溼度和水分、減少病原的措施,都能減少或降低黑痘病的發生程度或發生概率,包括完善的排澇體系、清園措施和田間衛生(處理落葉和病殘組織)、田間管理(合理葉幕,通風透光性良好;夏季控制副梢量)等具體措施。

首先需要對苗木進行消毒。黑痘病的遠距離傳播主要通過帶病菌的苗木或插條,因此應選擇無病苗木或進行苗木消毒處理。常用的苗木消毒劑有10%~15%硫酸銨溶液,3%~5%硫酸銅溶液,10%硫酸亞鐵+1%粗硫酸溶液,3~5波美度石硫合劑等。

方法是將苗木或插條在上述任一種藥液中浸泡3~5分鐘後取出,即可定植或育苗。

其次應重視田間衛生。黑痘病的初侵染主要來自病殘體上的越冬菌源,因此必須仔細做好清園工作,以減少初侵染的菌源數量。冬季進行修剪時,剪除病枝梢及殘存的病果,刮除病、老樹皮,徹底清除果園內的枯枝、落葉、爛果等,並集中燒燬。

再用剷除劑噴布樹體及樹幹四周的土面。常用的剷除劑有3~5波美度石硫合劑,45%晶體石硫合劑30倍液,10%硫酸亞鐵+1%粗硫酸。噴藥時期以葡萄芽鱗膨大,尚未出現綠色組織時為好。

過晚噴灑易發生藥害,過早效果較差。加強果園管理,雨後及時排水,合理修剪以使葡萄園通風透光。

在園藝學措施防治的基礎上進行藥劑化學防治。在葡萄萌芽前用五氯酚鈉混合石硫合劑對枝條及整個溫室進行全面噴布;發病初期噴施1∶0.7∶200~240波爾多液或52%克菌寶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使用代森錳鋅、多菌靈、黴多克、疫黴清、大生等藥劑防治。

花前花後噴藥防治很關鍵。常用的保護性殺菌劑有80%水膽礬石膏400~800倍液、50%福美雙1500倍液、42%代森錳鋅800倍液、波爾多液、30%王銅(氧氯化銅)600~800倍液、78%水膽礬石膏+代森錳鋅600~800倍液等。銅製劑是控制黑痘病的最基礎和最關鍵的藥劑。

常用的內吸性殺菌劑有20%苯醚甲環唑30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50%多菌靈600倍液,坐果後還可用40%氟矽唑8000倍液、80%戊唑醇6000倍液等。

胡蘿蔔黑腐病如何防治,胡蘿蔔根腐病如何防治?

防治方法 加強肥水管理,施足底肥,適時追肥灌水 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田間病源。收穫後徹底清除病殘體,深翻土地。發病初期可用75 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50 多菌靈800倍液,或50 撲海因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58 甲霜靈 錳鋅600倍液。上述藥劑交替使用,每隔7 10天1次,連噴2...

請問專家這是葡萄粒枯病嗎,如何有效防治

是葡復萄房枯病。主制要為害果梗 穗軸bai 葉片和果粒,初期小果du梗基部呈深紅黃色zhi 邊緣具褐色dao暈圈的病斑,病斑逐漸擴大,色澤變褐。當病斑繞梗1周時,小果梗乾枯縊縮。穗軸發病初表現褐色病斑,逐漸擴大變黑色而幹縮,其上長有小黑點。穗軸僵化後以下的果粒全部變為黑色僵果,掛在蔓上不易脫落。葉片...

炭疽病為害大櫻桃有何症狀怎樣防治

1 為害症bai狀 該病主要為害du果實,也侵害zhi新梢和葉片。被害幼dao果呈暗褐色內,萎縮硬化,發育停止。容大果表面呈水漬狀淡褐色斑,逐漸變成濃褐色,幹縮凹陷。氣候潮溼時,病斑表面長出輪狀橙紅色小粒點 即分生孢子堆 並常癒合成不規則大斑,導致果實軟腐脫落或幹縮成僵果掛於樹枝上。2 發生規律 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