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春節習俗,福建春節習俗

2022-09-19 00:06:37 字數 4774 閱讀 9426

1樓:朱濱濱

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門外,點燃待其煙繞火旺,男人依輩分跳過這堆火焰,邊跳邊念:跳入來,年年大發財;跳出去,無憂共無慮;跳過東,五穀吃不空;跳過西,錢銀滾滾來。這叫過火群,象徵燒掉舊歲的邪氣,消災過運,迎來乾乾淨淨、大吉大利的新年。

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掃帚打掃廳堂,掃完後掃帚畚斗擱在一起,垃圾堆放門邊,希望如願再從畚帚中走出來,幫助發家致富。同時要把跳火群未熄的餘灰收集一些添於炭爐中,叫添旺,象徵更加興旺。家長率子女圍坐爐旁,叫圍爐守歲,最好通宵達旦守著,據說這是為父母添壽。

此時,長輩給晚輩分壓歲錢,叫分圓。隨著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閩南鄉村一些繁瑣的習俗已逐漸被廢止了,但農家企盼好年景的風俗仍保留下來。特別是圍爐在臘月寒冬,全家人圍在暖烘烘的小爐旁痛飲暢談,述舊歲展望未來,那是多麼溫馨,多麼幸福。

2樓:古龍新筠

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供祖先、祭灶等眾多活動。

3樓:匿名使用者

1.掃塵 2.守歲 3.拜年 4.放爆竹 5.貼春聯 ......

福建過年的風俗歷史?

4樓:四川萬通汽車學校

福建農曆臘月二十三「祭灶」日這天,人們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豬、羊、雞、鴨、魚之類禽畜海鮮,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燒香放鞭炮,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而從這天起,「過年」也就開始了。

春節習俗有哪些?(福建常見的)

5樓:天使lo天使

『祭灶』『圍爐』等.

福建農曆臘月二十三「祭灶」日這天,人們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豬、羊、雞、鴨、魚之類禽畜海鮮,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燒香放鞭炮,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而從這天起,「過年」也就開始了。

6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要寫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要常見的,比如做紅團之類的……

靠,這麼多灌水的,本少爺都檢舉了……哈哈,誰再無聊的來

7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

樹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 ,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麵,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

二、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遊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8樓:幼謙

閩南一帶鄉村過年習俗顯得與城市不盡相同。鄉村農家,房多門多,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並插上用紅、黃兩色紙紮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

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門外,點燃待其煙繞火旺,男人依輩分跳過這堆火焰,邊跳邊念:「跳入來,年年大發財;跳出去,無憂共無慮;跳過東,五穀吃不空;跳過西,錢銀滾滾來。」這叫「過火群」,象徵燒掉舊歲的邪氣,消災過運,迎來乾乾淨淨、大吉大利的新年。

「跳火群」後,就要用新掃帚打掃廳堂,掃完後掃帚畚斗擱在一起,垃圾堆放門邊,希望如願再從畚帚中走出來,幫助發家致富。同時要把跳火群未熄的餘灰收集一些添於炭爐中,叫「添旺」,象徵更加興旺。家長率子女圍坐爐旁,叫「圍爐守歲」,最好通宵達旦守著,據說這是為父母添壽。

此時,長輩給晚輩分壓歲錢,叫「分圓」。隨著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閩南鄉村一些繁瑣的習俗已逐漸被廢止了,但農家企盼好年景的風俗仍保留下來。特別是「圍爐」在臘月寒冬,全家人圍在暖烘烘的小爐旁痛飲暢談,述舊歲展望未來,那是多麼溫馨,多麼幸福。

廈門歲次民俗 廈門的民俗很多,隨著時代的進步,近年變化極大。為了入鄉隨俗,特介紹如下: 正月初一,黎明開門,梵香燃爆,曰「開正」。

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糞土不傾戶外。 正月初三,為喪家清新愁(即燒新床)之日。凡在初

一、二未到過之友家,是日應勿往訪,訪即為不敬。有諺語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麼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

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佔領廈門外島浯嶼。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於過年而疏於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極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弔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

第二年初三日,廈門居民把此日作為忌日,久而久之,成為慣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紙帛與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誕辰,香案敬神。

惟喪家要停祭兩年。 正月初十,地誕。是日不砍柴、不掘土。

並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關聖帝君誕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誕辰,鬧花燈。

小知識: 福建簡稱為閩,閩南即指福建的南部,從地理上可以說,廈門,泉州,漳州,莆田,龍巖五個地區均可稱為閩南,包含莆田,龍巖地區的新羅區與漳平市,不包含龍巖的各客家縣,其主要是依據語言,文化,風俗上等來劃分的,莆田通行語言是長期受閩東話影響的閩南話,類似大田話,莆田話受閩東話影響程度大於大田話,因此與泉州話等略有區別;而龍巖除新羅區與漳平市以外,通行語言是客家話.兩地均不屬閩南語系.

因此閩南指--廈門--泉州--漳州--莆田--龍巖五個地區. 但由於閩南作為一個特定的文化傳承下來,其影響實為深遠,其他受影響之地也通行閩南語,也是有著一致的文化認同,因此他們也同屬閩南根源.我們即可稱其為泛閩南.

以下介紹通行閩南語的形成及今通行之地: 閩南語,乃是閩語的一支。中國漢朝末年的三國時代,中原發生戰亂,難民開始進入福建, 造成原有「百越族」土著民族的語言發生變化,而逐漸形成了最初期的閩語。

然而,漢人大規模入閩,則是始於「永嘉之禍」,由於晉室南遷,大批北方漢人入閩,而帶來了3世紀時北方的口語音,亦即所謂「十五音系統」,而「泉州語」亦於此時漸漸形成。 閩南語有很多音節是普通話裡沒有的。所以無法用普通話的字來為閩南話注音,要學習閩南話就要學習閩南話的注音方法。

這就像我們學習普通話要先學習漢語拼音一樣。下面的網頁是臺灣的發音,和大陸差別非常小,用滑鼠點選該音節就會有發音。 閩南話的聲調在不同縣市區別很大。

目前比較佔優勢的是廈門話的聲調。臺灣島上大部分人的閩南話的聲調也與廈門話一致。閩南話共有8個聲調,依次叫做陰平、陰上、陰去、陰入、陽平、陽上、陽去、陽入。

我們平時一般按這個順序,分別叫做第1聲、第2聲、……、第8聲。 唐代時,陳政、陳元光父子帶兵入閩平亂,進而屯墾漳州,帶來了7世紀的北方的中古音;10世紀時,王潮兄弟又帶軍隊入閩平黃巢之亂,也帶入了當時的中古音。從以上的兩批移民,所帶來的北方口語,經過一番演變就形成了所謂的「漳州語」的基礎。

閩南方言是全國八大方言之一。它分為五個次方言: 廈門話區:

廈門、金門、同安。 泉州話區:泉州、石獅、晉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個縣市。

漳州話區:漳州、龍海、漳浦、雲霄、東山、詔安、華安、長泰、平和、南靖等十個縣市。 莆田話區:

莆田縣、仙遊縣 龍巖話區:龍巖市、漳平縣。 大田話區:

大田縣、尤溪縣的一部份。 閩南話的流播不只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的是臺灣,臺灣島上,除了高山族地區外,差不多都通行著近於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閩南話。據初步調查,臺中、臺北稍偏泉州腔,臺南、高雄稍偏漳州腔。

閩南人移居臺灣據說開始於元代,大規模遷移是在17世紀中葉,大量閩南人隨鄭成功渡海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回臺灣。300多年來,閩南人和其它地區東渡的漢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開發祖國的這個寶島,在共同的生活和鬥爭中,閩南方言始終作為主要交際工具,保留在臺灣人民的口中。特別是今天,大陸與臺灣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臺灣的父老兄弟不斷到大陸尋根、探親、訪友,閩南話顯得更加重要。

除了臺灣省以外,廣東省的海陸豐、雷州半島、潮汕、海南島,江蘇,浙江的溫州,台州等部分地區以及東南亞各國的許多僑胞也使用閩南方言,據初步統計,海內外操這種方言的人將近6000萬人

福建春節習俗

9樓:小胖子不愛洗澡

1、大年初四各家各戶、各行各業都要祭祀神靈,迎接眾位神仙回返,即所謂「各祀其所祀之神,名曰『接神』」,因為舊年的臘月二十四,這些神仙都上天庭彙報去了,這時才回來。

2、大年初七廈門民間要用7種蔬菜拌米粉做七寶羹。「七寶」指的是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蔥寓意聰明,蒜寓意精於算計。

3、大年初九這天相傳是玉皇大帝生日,所謂「天公生」,家家戶戶要設香案、放鞭炮祭天。

4、大年初一,客人來家,以甜茶、糖果、蜜餞、瓜果款待,到處一團祥和喜氣。春節裡,生意人不做買賣,頭三天家裡也不能打掃,糞便不能往外倒,因為這會把財氣倒掉,即所謂「市不列肆,糞土不除者三日」。

福建怎麼過春節的,福建的春節的習俗?

我是閩南人,給你講講我們這的習俗。各家各戶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 門蔗 方言 蔗 與 佳 近音,寓意進入佳境。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 長年菜 發糕,並插上用紅 黃兩色紙紮的 春枝 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門外,點燃待其煙繞火旺,男人依輩分跳過...

春節的習俗,春節的習俗20字

祭灶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 流傳極廣的習俗。掃塵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 迎春日 也叫 掃塵日 貼春聯 門神 春聯,起源於桃符。明代,桃符才改稱 春聯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其起源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

臺灣春節習俗,臺灣春節習俗30字

臺灣的過年習俗 農曆十二月的最後一天 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古時候的人因為它是一年的最後 一天,因此,稱為 窮年 在臺灣又把它稱為 過年 過了這一天,一年就過去了 至於過年的這一天的夜晚,叫做 除夕 意思是過了今晚,明天就是新年了 在臺灣則俗稱 過年暝 三十暝 或 二九暝 俗話說 新年頭,舊年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