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當然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起句「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寫對酒聽歌的現境。從復疊錯綜的句式、輕快流利的語調中可以體味出,詞人面對現境時,開始是懷著輕鬆喜悅的感情,帶著瀟灑安閒的意態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於宴飲涵詠之樂。
的確,作為安享尊榮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習於問津、也樂於問津的娛情遣興方式之一。但邊聽邊飲,這現境卻又不期然而然地觸發對「去年」所歷類似境界的追憶:也是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面對的也是和眼前一樣的樓臺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
然而,似乎一切依舊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覺到有的東西已經起了難以逆轉的變化,這便是悠悠流逝的歲月和與此相關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蘊著一種景物依舊而人事全非的懷舊之感。在這種懷舊之感中又糅合著深婉的傷今之情。
這樣,作者縱然襟懷衝澹,有些微微的傷感。於是詞人從心底湧出這樣的喟嘆:「夕陽西下幾時回?
」夕陽西下,是眼前景。但詞人由此觸發的,卻是對美好景物情事的流連,對時光流逝的悵惘,以及對美好事物重現的微茫的希望。這是即景興感,但所感者實際上已不限於眼前的情事,而是擴充套件到整個人生,其中不僅有感性活動,而且包含著某種哲理性的沉思。
夕陽西下,是無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於它的東昇再現,而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更,卻再也無法重複。細味「幾時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種企盼其返、卻又情知難返的紆細心態。
下篇仍以融情於景的筆法申發前意。「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都是描寫春天的,妙在對仗工整。
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渾成、流利而含蓄,聲韻和諧,寓意深婉,用虛字構成工整的對仗、唱嘆傳神方面表現出詞人的巧思深情,也是這首詞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這一聯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雖然惋惜流連也無濟於事,所以說「無可奈何」,這一句承上「夕陽西下」;然而這暮春天氣中,所感受到的並不只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那翩翩歸來的燕子就像是去年曾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
這一句應上「幾時回」。花落、燕歸雖也是眼前景,但一經與「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相聯絡,它們的內涵便變得非常廣泛,意境非常深刻,帶有美好事物的象徵意味。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著某種生活哲理: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只不過這種重現畢竟不等於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它只是「似曾相識」罷了。滲透在句中的是一種混雜著眷戀和悵惆,既似衝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悵觸。
唯其如此,此聯作者既用於此詞,又用於《示張寺丞王校勘》一詩。「小園香徑獨徘徊」,即是說他獨自一人在花間踱來踱去,心情無法平靜。這裡傷春的感情勝於惜春的感情,含著淡淡的哀愁,情調是低沉的。
2樓:紫苑小薇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浣溪沙 晏殊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樓:韓琴
宋代詞人晏殊的《浣溪沙》表達了作者時光易逝,難以追挽的傷感,抒發了悼惜殘春之情。全詞原文如下: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白話文釋義: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西落的夕陽何時再回來?那花兒落去我也無可奈何,那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在小園的花徑上獨自徘徊。
擴充套件資料
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重在傷今。全詞語言圓轉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
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和美的藝術享受。
起句「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寫對酒聽歌的現境,從復疊錯綜的句式、輕快流利的語調中可以體味出,詞人面對現境時,開始是懷著輕鬆喜悅的感情,帶著瀟灑安閒的意態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於宴飲涵詠之樂。
次句寫也是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面對的也是和眼前一樣的樓臺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此句中正包蘊著一種景物依舊而人事全非的懷舊之感。在這種懷舊之感中又糅合著深婉的傷今之情。
引發作者對美好景物情事的流連,對時光流逝的悵惘,以及對美好事物重現的微茫的希望。這是即景興感,但所感者實際上已不限於眼前的情事,而是擴充套件到整個人生,其中不僅有感性活動,而且包含著某種哲理性的沉思。
下片仍以融情於景的筆法申發前意,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只不過這種重現畢竟不等於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它只是「似曾相識」罷了。
尾句「小園香徑獨徘徊」即是說作者獨自一人在花間踱來踱去,心情無法平靜。這裡傷春的感情勝於惜春的感情,含著淡淡的哀愁,情調是低沉的。
4樓:寧亭蹇曉星
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
詞之上片綰合今
昔,疊印時空,重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著重寫今日的感傷.全詞語言圓轉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表現了作者對景物依舊、人事全非的暗示和深深的嘆恨
.這首詞是傷春感時之作,但感傷情緒並不濃郁,只是傳達出一縷若有若無的淡淡閒愁,意韻幽微,淡雅溫厚.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和美的藝術享受.
晏殊 《浣溪沙》創作背景
5樓:阿沾愛生活
創作背景:
這是晏殊《珠玉詞》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者一生歷居顯官要職,仕途平坦,但政績平平。作品在歌酒風月、閒情逸致吟詠中。
也常流露出官僚文人由精神空虛而產生的年華易逝、遲暮落寞的感傷。《浣溪沙》這首詞寫的就是作者對光陰流逝的悵惘和對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
雖然這是罰撣竄趕訶非撮石鄲將古代詩詞中屢見不鮮的主題,但是,由於作者對此懷有獨到的體會,有新穎的構思,有屬對工巧的名句,所以這首詞也因之成為千古流傳的名篇了。
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全詞抒發了悼惜殘春之情,表達了時光易逝,難以追挽的傷感。
起句「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寫對酒聽歌的現境。從復疊錯綜的句式、輕快流利的語調中可以體味出,詞人面對現境時,開始是懷著輕鬆喜悅的感情,帶著瀟灑安閒的意態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於宴飲涵詠之樂。
的確,作為安享尊榮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習於問津、也樂於問津的娛情遣興方式之一。但邊聽邊飲,這現境卻又不期然而然地觸發對「去年」所歷類似境界的追憶:也是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面對的也是和眼前一樣的樓臺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
然而,似乎一切依舊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覺到有的東西已經起了難以逆轉的變化,這便是悠悠流逝的歲月和與此相關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蘊著一種景物依舊而人事全非的懷舊之感。
下篇仍以融情於景的筆法申發前意。「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都是描寫春天的,妙在對仗工整。
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渾成、流利而含蓄,聲韻和諧,寓意深婉,用虛字構成工整的對仗、唱嘆傳神方面表現出詞人的巧思深情,也是這首詞出名的原因。
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這一聯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雖然惋惜流連也無濟於事,所以說「無可奈何」,這一句承上「夕陽西下」;然而這暮春天氣中,所感受到的並不只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那翩翩歸來的燕子就像是去年曾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
這一句應上「幾時回」。花落、燕歸雖也是眼前景,但一經與「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相聯絡,它們的內涵便變得非常廣泛,意境非常深刻,帶有美好事物的象徵意味。
此詞之所以膾炙人口,廣為傳誦,其根本的原因於情中有思。詞中似乎於無意間描寫司空見慣的現象,卻有哲理的意味,啟迪人們從更高層次思索宇宙人生問題。詞中涉及到時間永恆而人生有限這樣深廣的意念,卻表現得十分含蓄。
6樓:加爾基
晏殊的《浣溪沙》無資料記載具體創作背景,但是有一個傳說故事記載,未必可信。
一次,晏殊來到維楊,住在大明寺中。他轉來看去,忽然發現牆上有一首詩寫得很好,可惜沒有作者的姓名。
晏殊跑進跑出,問個不停,終於打聽到這首詩的作者名叫王琪,家就在大明寺附近。由於晏殊從詩句中發現王琪文學修養較高,很會寫詩,所以,他立即決定要把王琪請來,一同**詩文。
王琪來了以後,發現晏殊善於賞詩**,態度還很謙虛;晏殊見王琪性格開朗,言談投機,又請王琪入席用餐。二人邊吃邊談,心情特別舒暢。飯後,又一同到池邊遊玩。
晏殊望著晚春落花,隨口說道:「我想了個詩句寫在牆上,已經想了一年,還是對不出來。」那個句子是:
無可奈何花落去。
王琪思索了一下,不慌不忙地對道:似曾相識燕歸來。 這一對句不但在詞面上對得切合時宜,很有特點,而且在含義上使二人的思想感情如摯友重逢,一見如故。
這怎能不使人格外高興?因此,晏殊一聽,急忙稱好!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全詩如下: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譯文如下:
填曲新詞品嚐一杯美酒,時令氣候亭臺池榭依舊,西下的夕陽幾時才能迴轉?無可奈何中百花再殘落,似曾相識的春燕又歸來,獨自在花香小徑裡徘徊。
7樓:匿名使用者
詞人面對現境時,開始是懷著輕鬆喜悅的感情,帶著瀟灑安閒的意態的。但邊聽邊飲,這現境卻又不期然而然地觸發對「去年」所歷類似境界的追憶:也是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面對的也是和眼前一樣的樓臺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
然而,似乎一切依舊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覺到有的東西已經起了難以逆轉的變化,這便是悠悠流逝的歲月和與此相關的一系列人事。
8樓:匿名使用者
喜歡詩詞的朋友都讀過晏殊的《浣溪紗》春恨詞: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這首詞是晏殊的名作之一,基本上代表了晏殊的藝術風格。他的詞集叫《珠玉詞》,名字起得可算是恰如其分。《珠玉詞》裡象珠般圓轉、玉似晶瑩的作品委實不少,當初中文競技場裡不乏喜歡晏殊詞的同學。
此詞明為懷人,而通體不著一懷人之語,是一篇以景襯情的佳作。
然而此詞之所以流傳千古,精華還在「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聯。
這一聯基本上用虛字構成。人們都知道,用實字作成對子比較容易,而運用虛字就不那麼容易了。所以卓人月在《詞統》中論及此聯時,說「實處易工,虛處難工,對法之妙無兩」。
錢鍾書在《談藝錄》中也說,所謂「律之對仗,乃撮合語言,配成眷屬。愈能使不類為類,愈見詩人心手之妙。」
它雖然用虛字構成,卻具有充實的、耐人尋味和啟人聯想的內容,這就更使人覺得難能可貴了。這一聯寫出了人們心中所有但為筆底所無的細膩感受,道出了自然界的規律。成功之處就在於作者善於捕捉剎那間的感受,並把這種感受提到具有某種哲理意味的高度上來加以描寫。
「無可奈何」是作者的感覺、感受和感嘆,「花落去」,是自然界常見的現象,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面對落花,聯想到春天的消失,聯想到人生的變易,止不住產生一種惋惜的心情,然而作者對此無能為力,只有徒喚「無可奈何」了。這裡的「花」,既是指春天一開一落的花,又使人聯想到其他許多一興一亡的事情。
「似曾相識」也是作者的感覺和感受。燕子秋天南去,春來北歸,不違時節。它們差池雙翦,貼地爭飛,呢喃對語,由於體態相同,誰也難以分辨出其是否是舊巢雙燕,故在「相識」之前冠以「似曾」二字。
「燕歸來」,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燕子的北來南去,象徵著季節的變換和年華的交替。「燕」,既是指春來秋去的燕子,又使人聯想到象燕子那樣翩然歸來,重尋故舊的人或物。
「花」和「燕」變成一種象徵,讓人們想得很開,想得很遠……。「花落去」與「燕歸來」每交替一次,便過了一年,而人生在這無窮的交替之中逐漸衰老直至消失。「花落去」、「燕歸來」,本屬司空見慣的尋常小事,但當作者在這兩個短句之前加上帶有感嘆色彩的片語「無可奈何」與「似曾相識」以 後,於是便把這極其普通的自然現象納入人生有限而時間永恆這一哲學範疇中來,創造出一種「情中有思」的意境。
關於此聯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
一次,晏殊來到維楊,住在大明寺中。他轉來看去,忽然發現牆上有一首詩寫得很好,可惜沒有作者的姓名。晏殊跑進跑出,問個不停,終於打聽到這首詩的作者名叫王琪,家就在大明寺附近。
由於晏殊從詩句中發現王琪文學修養較高,很會寫詩,所以,他立即決定要把王琪請來,一同**詩文。
王琪來了以後,發現晏殊善於賞詩**,態度還很謙虛;晏殊見王琪性格開朗,言談投機,又請王琪入席用餐。二人邊吃邊談,心情特別舒暢。飯後,又一同到池邊遊玩。
晏殊望著晚春落花,隨口說道:「我想了個詩句寫在牆上,已經想了一年,還是對不出來。」那個句子是:
無可奈何花落去。王琪思索了一下,不慌不忙地對道:似曾相識燕歸來。
這一對句不但在詞面上對得切合時宜,很有特點,而且在含義上使二人的思想感情如摯友重逢,一見如故。這怎能不使人格外高興?因此,晏殊一聽,急忙稱好!
這既是傳說,當然未必可信。
誰有晏殊的浣溪沙
浣溪沙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賞析 晏殊一生仕宦得意,過著 未嘗一日不宴飲 亦必以歌樂相佐 葉夢得 避暑錄話 的生活。這首詞描寫他有感於人生短暫,想借歌筵之樂來消釋惜春念遠 感傷時序的愁情。這首詞上下片前兩句均從大處遠處落...
晏殊的《浣溪沙》全文解釋
晏殊 浣溪沙 四首賞析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 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著重寫今日的感傷。全詞語言圓轉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
晏殊的浣溪沙中心思想
有四首,不知道你要哪一首?1 浣溪沙 晏殊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欄幹影入涼波。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吳處厚 青箱雜記 卷五記載 晏元獻公雖起田裡,而文章富貴,出於天然。嘗覽李慶孫 富貴曲 雲 軸裝曲譜金書字,樹記花名玉篆牌 公曰 此乃乞兒相,未嘗諳富貴者。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