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與粒子,細胞和分子的區別

2022-12-12 10:30:53 字數 5774 閱讀 5932

1樓:

大腦運作的基礎是神經衝動,參與神經衝動的主要有:1)鈉離子、鉀離子等帶電粒子在神經纖維內外的定向運動(這形成為微弱的電流);2)神經纖維細胞膜上構成離子通道、離子泵的諸多蛋白質大分子的構型的變化,以使通道開關、泵啟停,從而推動帶電粒子的定向運動;3)神經纖維末梢上的突起之間,神經遞質(多種有機分子)的釋放與識別(由另外的蛋白質分子構成的特殊結構完成,這些活動會影響離子通道、離子泵的狀態)……所有這些為數眾多的離子(當然這也就伴隨著電子的運動)、蛋白質分子等的分工協作形成許許多多的神經衝動,這些衝動在密佈的神經纖維之間來來往往、穿梭跳越,就形成了思維活動。

這裡有化學過程,也有物理過程(尤其是電)。

有多種記憶,如長期記憶、短期記憶等,不同記憶的儲存方式有所不同。有的記憶對應著特定腦區域裡神經纖維相互聯結的特定方式(即一種連線方式對應一種記憶),有的記憶對應著某種蛋白質大分子的特殊構型(一種構型對應著一種記憶),這種蛋白質分子可以稱為「記憶粒子」。當然,關於記憶的許多東西現在還知道得不多,大多處於猜測階段,離實際確認還遠。

2樓:霜月·凝華

這簡直就是本科醫學中生理學的知識了,若非醫學專業沒有必要了解吧,記憶的儲存是由大腦的海馬體負責的,各種的思維活動也是由大腦的神經纖維運作產生的,怎麼會說什麼大腦是粒子的東西……

3樓:浦恐

你這個「大腦粒子」就是個不正確的概念,大腦是神經元的集合體。你的思維、基因是神經元間的電訊號而已。

細胞和分子的區別

4樓:凱是凱喵的凱

細胞和分子的區別有:

1、定義不一樣:分子是物質中能夠獨立存在的相對穩定並保持該物質物理化學特性的最小單元。而細胞是生物體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

2、構成不一樣:分子由原子構成,原子通過一定的作用力,以一定的次序和排列方式結合成分子。細胞則主要由細胞核與細胞質構成,表面有細胞膜。

3、起源不一樣:分子最早提出比較確切的分子概念的化學家是義大利阿伏伽德羅,他於2023年發表了分子學說。而「細胞」一詞最早出現在日本蘭學家宇田川榕庵2023年的著作《植學啟原》。

5樓:最佳歌手

細胞和分子就相當於地球和人的一個概念,不同層面,而細胞是有分子組成的

6樓:

細胞是生物,分子是死物

7樓:零食物語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 生物均由細胞所組成,但病毒生命活動也必須在細胞中才能體 現。一般來說,細菌等絕大部分 微生物以及原生動物由一個細胞組成,即單細胞生物;高等植物 與高等動物則是多細胞 生物。

細胞可分為兩類: 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但也有人提出應分為三類,即把原屬於原核細胞的古核細胞獨立 出來作為與之並列的一類。研究細胞的學科稱為細胞生物學。

分子是獨立存在而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質量;分子間有一定的間隔;分子在不停的運動;分子間有一定的作用力;分子可以構成物質,分子在化學變化中還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

原子.分子可以隨著溫度的變化,在3態中互相轉換。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

最小的分子是氫分子的同位素,是沒有中子的氫分子,稱為氕,質量是1.大的分子其相對分子質量可高達幾百萬以上。相對分子質量在數千以上的分子叫做高分子。

分子是組成物質的微小單元,它是能夠獨立存在並保持物質原有的一切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分子一般由更小的微粒原子構成.按照組成分子的原子個數可分為單原子分子,雙原子分子及多原子分子;按照電性結構可分為有極分子和無極分子.不同物質的分子其微觀結構,形狀不同,分子的理想模型是把它看作球型,其直徑大小為10^-10m數量級。分子質量的數量級約為10^-26kg。

生物是有細胞構成,細胞又是由粒子組成,為什麼這些粒子排列組合後的生物就會具有思想,也就是生命(就有

8樓:將息自己

誰告訴你細胞是由粒子組成的啊?細胞是由物質組成,細胞有結構有功能的,也有生命。生命的起源,包括思想都是進化生成的。

9樓:

有句話:形神兼備。

形是你說的物質身體,神是你說的思想

思想也是物質存在,只是現有的科學和人本身的感知達不到。

達不到你不能說它不存在,有好多東西過去一直認為是不存在的,隨著科學發展,通過裝置測試到了,承認了。

思想也是一樣。

10樓:殺破天

所以說科學不是這個世界唯一的法則

11樓:來了來了

我看好你,未來生物諾貝爾獎在向你招手加油!

人是由細胞組成,細胞是由粒子,原子等組成,而粒子原子等是「死物」,卻能衍變成亂跳的細胞,然後變**

構成物質的粒子和構成物質基本粒子的區別

12樓:淮北日月升

粒子(particle)指能夠以自由狀態存在的最小物質組分。最早發現的粒子是原子、電子和質子,2023年又發現中子,確認原子由電子、質子和中子組成,它們比起原子來是更為基本的物質組分,於是稱之為基本粒子。以後這類粒子發現越來越多,累計已超過幾百種,且還有不斷增多的趨勢;此外這些粒子中有些粒子迄今的實驗尚未發現其有內部結構,有些粒子實驗顯示具有明顯的內部結構。

看來這些粒子並不屬於同一層次,如今統稱為粒子。粒子並不是像中子、質子等實際存在的具體的物質,而是它們的統稱,是一種模型理念。

基本粒子是個相對的概念。一般認為,基本粒子是沒有可測量的內在結構的粒子,就是說,它不是其他粒子的複合。它們是量子場論的基本物質。

基本粒子可以根據它們的自旋分類,費米子有半整數自旋而玻色子有整數自旋。所謂基本粒子就是構成物質的最基本的單元。根據作用力的不同,粒子分為強子、輕子和傳播子三大類。

基本粒子要比原子、分子小得多,現有最高倍的電子顯微鏡也不能觀察到。質子、中子的大小,只有原子的十萬分之一。而輕子和夸克的尺寸更小,還不到質子、中子的萬分之一。

在歷史上,基本粒子指構成物質的最基本的單元。但在夸克理論提出後,人們認識到基本粒子也有複雜的結構,故現在一般不提「基本粒子」這一說法。根據作用力的不同,粒子分為強子、輕子和傳播子三大類。

強子就是是所有參與強力作用的粒子的總稱。它們由夸克組成,已發現的夸克有五種,它們是:上夸克、下夸克、奇異夸克、粲夸克和底夸克。

理論預言還有第六種夸克存在,已命名為頂夸克,但目前尚未發現。現有粒子中絕大部分是強子,質子、中子、π介子等都屬於強子。(另外還發現反物質,有著名的反夸克,正在研究中,如若反物質假說成立,應該還存在另外的反粒子,甚至可能有反地球,反宇宙) 輕子就是隻參與弱力、電磁力和引力作用,而不參與強相互作用的粒子的總稱。

輕子共有六種,包括電子、電子中微子、μ子、μ子中微子、τ子、τ子中微子。電子、μ子和τ子是帶電的,所有的中微子都不帶電;τ子是2023年發現的重要粒子,不參與強作用,屬於輕子,但是它的質量很重,是電子的3600倍,質子的1.8倍,因此又叫重輕子。

傳播子也屬於基本粒子。傳遞強作用的膠子共有8種,2023年在三噴注現象中被間接發現,它們可以組成膠子球,但至今尚未被直接觀測到。傳遞弱作用的w+,w-和z0。

中間玻色子是2023年發現的,非常重,是質子的80一90倍。

換個說法,粒子是概念大致沒有變化,基本粒子的概念提出後,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很多曾經的「基本粒子」發現有複雜的結構,或者是由其它更基本的粒子構成,因此「基本粒子」也就不「基本」了。因此,「基本粒子」這個概念,已經基本不用了。

13樓:科幻老怪

前者是粒子之間的物理性質相同;後者是粒子之間的化學性質相同。比如生物體的粒子是細胞,而基本粒子是碳氫產生的不同分子;比如霾的粒子簡稱2.5,而霾的基本粒子包括不同化學元素產生的分子和原子。

有時,甚至大多數時候物質的粒子就是基本粒子。比如提純後的金屬,粒子是該金屬的原子,基本粒子也是該金屬的原子。

14樓:張嘉年

構成物質的粒子範圍廣泛,像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但都不是基本粒子。

構成物質基本粒子的定義如下:

標準模型62種基本粒子目前已經發現存在61種,尚差1種重(引)粒子未發現

粒子物理學中,基本粒子(英語:elementary particle)是組成物質最基本的單位。目前在標準模型理論的架構下,已知的基本粒子可以分為費米子(包含夸克和輕子)以及玻色子(包含規範玻色子和希格斯粒子,也稱傳播子)。

由兩個或更多基本粒子所組成的則稱作複合粒子(如中子、質子、和介子)。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物質由原子所組成。過去原子被認為是基本粒子,原子這個詞來自古希臘語中「不可切分的」。之後,原子核被發現是由質子和中子所構成。

20世紀前、中期的基本粒子是指質子、中子、電子、光子和各種介子,這是當時人類所能探測的最小粒子。隨著實驗和量子場論的進展,發現質子、中子、介子是由更基本的夸克和膠子所組成。同時人類也陸續發現了性質和電子類似的一系列輕子,還有性質和光子、膠子類似的一系列規範玻色子。

這些都是現代的物理學所理解的基本粒子。

基本粒子(次原子粒子),分類如下:

費米子基本費米子分為 2 類:夸克和輕子。

夸克目前的實驗顯示共存在6種夸克,和他們各自的反粒子。這6種夸克又可分為3「代」。他們是

第一代:u(上夸克) d(下夸克)

第二代:s(奇異夸克) c(粲夸克)

第三代:b(底夸克) t(頂夸克)

它們的質量關係(見上圖)。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他們之所以未能被早期的科學家發現,原因是夸克決不會單獨存在(頂夸克例外,但是頂夸克太重了而衰變又太快,早期的實驗無法制造)。他們總是成對地構成介子(見下圖),或者3個一起構成質子和中子這一類的重子(見下圖)。

這種現象稱為夸克禁閉理論。這就是為什麼早期科學家誤以為介子和重子是基本粒子。

輕子共存在6種輕子和他們各自的反粒子。其中3種是電子和與它性質相似的重電子。而這三種各有一個相伴的中微子。他們也可以分為三代:

第一代:(電子) (電中微子)

第二代:(μ子)(μ中微子)

第三代:(濤子) (τ中微子)

請點選輸入**描述

玻色子玻色子是依隨玻色-愛因斯坦統計,自旋為整數的粒子。

規範玻色子

這是一類在粒子之間起媒介作用、傳遞相互作用的粒子。之所以它們稱為「規範玻色子」,是因為它們與基本粒子的理論楊-米爾斯規範場理論有很密切的關係。

自然界一共存在四種相互作用,因此也可以把規範玻色子分成四類。

引力相互作用:引力子(尚惟理論性)

電磁相互作用:光子

弱相互作用(使粒子衰變的相互作用):w及z玻色子,共有3種:w+,w-,z0

強相互作用(夸克之間的相互作用):膠子

粒子物理學已經證明電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於宇宙早期能量極高時的同一種相互作用,稱為「弱電相互作用」。有很多粒子物理學家猜想在更早期宇宙更高能量(普朗克尺度)時很可能這四種相互作用全都是統一的,這種理論稱為"萬有理論"。但是目前因為加速器能夠達到的能量相對普朗克尺度仍然非常的低,所以很難驗證。

而大統一理論目前主要的發展方向是超弦理論。

普朗克尺度-10^-33公分

膠子膠子是強相互作用的媒介子,帶有色與反色並由於色緊閉而從未被探測器觀察到過。不過,像單個的夸克一樣,它們產生強子噴注。在高能態環境下電子與正電子的對滅有時產生三個噴注:

一個夸克,一個反夸克和一個膠子是最先證明膠子存在的證據。

希格斯玻色子

希格斯玻色子是一種具有質量的玻色子,沒有自旋,不帶電荷,非常不穩定,在生成後會立刻衰變。在標準模型預言的61種基本粒子中,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後一種被實驗證實的粒子。

圖中+-號代表不可分割的最小正負電磁資訊單位-量子位元(qubit)

(名物理學家約翰.惠勒john wheeler曾有句名言:萬物源圖於位元 it from bit

量子資訊研究興盛後,此概念昇華為,萬物源於量子位元)

注:位元即位元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區別是什麼,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區別是

主要區別 有無核膜包被的細胞核 原核細胞 細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只有一種細胞器 核糖體,dna裸露,無染色體 質 真核細胞 細胞壁的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有多種複雜的細胞器,有染色體 質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主要區別是有無以核膜為界的細胞核。有以核膜為界的細胞核則是真核細胞,沒有以核膜為界的細胞核則是...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別,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區別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最大的區別在於原核細胞沒有細胞核,而真核細胞有。真核細胞有轉錄翻譯的時空以及空間特異性。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有什麼區別 原核細胞無細胞核,真核細胞有細胞核 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區別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有什麼區別 1 大小有區別 原核細胞小 真核細胞大。2 種類有區別 細菌 內 容藍藻...

細胞凋亡和細胞壞死的區別是什麼,細胞凋亡和細胞壞死的區別

1 本質區別 細胞凋亡 細胞凋亡 apoptosis 是細胞主動的死亡過程,其發生是受程式控制,逐步啟用凋亡通路引起的,不產生炎症。細胞壞死 而壞死由於細胞內含物釋放到細胞外,導致炎症。2 細胞變化 細胞凋亡 細胞對環境的生理性病理性刺激訊號,環境條件的變化或緩和性損傷產生的應答有序變化的死亡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