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閏七月?雙七夕的說法

2023-01-19 01:15:22 字數 4647 閱讀 1052

1樓:匿名使用者

7月31和8月30日是雙七夕(38年一次)

今年(2023年)的中國情人節「七月七」由於恰逢閏七月,出現了38年一遇的兩個七夕節,分別是陽曆7月31日和8月30日。

解釋:農曆出現閏年是因為農曆一年約為354天,而陽曆一年中有365天,兩者相差約11天,為了平衡兩者之間的差距,每19年農曆要置7個閏月。今年是農曆狗年,七月後的那個月只有節氣白露,立秋後的中氣處暑落到另一個月去了,這樣七月後便出現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

(說到今年閏七月,因為我們在今年農曆的第八個月份當中沒有一箇中氣,所以就把第八個月份設定為閏七月,就是有兩個七月。)

陽曆、陰曆和陰陽曆,今年為何閏七月?

新年伊始,當人們翻閱新的日曆時,便會發現明年(狗年)農曆七月緊隨其後的不是八月,而是「閏七月」。為什麼明年會多出個「閏七月」呢?要弄清其中的道理,就要從曆法談起。

曆法可分為陽曆、陰曆、陰陽曆三種。陽曆是以太陽週年視運動週期(即迴歸年,等於365.2422日)為一年,一年劃分成12個月,它與月亮運動毫無關係。

根據嚴厲日期,可知寒來暑往的四季變化,但它不能顯示月亮的圓缺,這對那些需要根據月相瞭解潮汐變化的人來說是不便的。

陰曆則以月亮的圓缺週期(即朔望月,等於29.5306日)為一個月,積12個月為一年。它完全不考慮太陽的週年視運動規律,因而陰曆的日期不能顯示四季冷暖。

這種曆法實用價值太小,現在除伊斯蘭教外,已棄置不用了。

陰陽曆,即我國的農曆,它揚陽曆之長避陰曆之短,取陰曆的月為月,陽曆的年為年,即以朔望月為月,以迴歸年作為一年的平均長度。所以農曆是加入陰曆成分的陽曆,帶有陽曆因素的陰曆。根據農曆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漲落,又可基本掌握四季更替。

農曆是我國獨創,它閃耀著我們祖先的智慧之光。

由於迴歸年和朔望月兩者不能整除,為方便起見,農曆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共354或355天,比迴歸年365.2422天少11天左右,積四年就要少一個多月。久之,就會出現時序和天時錯亂的怪現象。

例如,2023年春節在陽曆2月12日,正是寒冬季節;2023年春節在陽曆2月1日,比前一年提前11天,如不採取措施,這樣逐年提前,積上16年,我們就要在盛夏搖著扇子過年了;農事活動也無章可循——時而10月種麥,時而9月種麥……這自然是很不適宜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便採用增加「閏月」的辦法。

遠在公元前六百多年,我們的祖先就開始採用「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規定12個平年,每年12個月;另7年每年增加1個月,變成13個月,這個增加的月便叫「閏月」。這樣,19個農曆年的總日數(12年×12個月+7年×13個月)×29.5306日=6939.

6910日,與19個迴歸年的總日數(365.2422日×19年=6939.6018日)基本相等,農曆的月份和四季冷暖也基本相符,日曆和天時就不會錯亂了。

至於閏月如何安排,完全是人為規定。秦朝以前,曾把閏月置於年末,叫「十三月」;漢初則置閏月於九月之後,稱「後九月」;到漢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閏月分插在各個月份。現在的農曆規定不含「中氣」的月份為閏月。

陽曆、陰曆和陰陽曆,今年為何閏七月?

新年伊始,當人們翻閱新的日曆時,便會發現明年(狗年)農曆七月緊隨其後的不是八月,而是「閏七月」。為什麼明年會多出個「閏七月」呢?要弄清其中的道理,就要從曆法談起。

曆法可分為陽曆、陰曆、陰陽曆三種。陽曆是以太陽週年視運動週期(即迴歸年,等於365.2422日)為一年,一年劃分成12個月,它與月亮運動毫無關係。

根據嚴厲日期,可知寒來暑往的四季變化,但它不能顯示月亮的圓缺,這對那些需要根據月相瞭解潮汐變化的人來說是不便的。

陰曆則以月亮的圓缺週期(即朔望月,等於29.5306日)為一個月,積12個月為一年。它完全不考慮太陽的週年視運動規律,因而陰曆的日期不能顯示四季冷暖。

這種曆法實用價值太小,現在除伊斯蘭教外,已棄置不用了。

陰陽曆,即我國的農曆,它揚陽曆之長避陰曆之短,取陰曆的月為月,陽曆的年為年,即以朔望月為月,以迴歸年作為一年的平均長度。所以農曆是加入陰曆成分的陽曆,帶有陽曆因素的陰曆。根據農曆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漲落,又可基本掌握四季更替。

農曆是我國獨創,它閃耀著我們祖先的智慧之光。

由於迴歸年和朔望月兩者不能整除,為方便起見,農曆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共354或355天,比迴歸年365.2422天少11天左右,積四年就要少一個多月。久之,就會出現時序和天時錯亂的怪現象。

例如,2023年春節在陽曆2月12日,正是寒冬季節;2023年春節在陽曆2月1日,比前一年提前11天,如不採取措施,這樣逐年提前,積上16年,我們就要在盛夏搖著扇子過年了;農事活動也無章可循——時而10月種麥,時而9月種麥……這自然是很不適宜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便採用增加「閏月」的辦法。

遠在公元前六百多年,我們的祖先就開始採用「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規定12個平年,每年12個月;另7年每年增加1個月,變成13個月,這個增加的月便叫「閏月」。這樣,19個農曆年的總日數(12年×12個月+7年×13個月)×29.5306日=6939.

6910日,與19個迴歸年的總日數(365.2422日×19年=6939.6018日)基本相等,農曆的月份和四季冷暖也基本相符,日曆和天時就不會錯亂了。

至於閏月如何安排,完全是人為規定。秦朝以前,曾把閏月置於年末,叫「十三月」;漢初則置閏月於九月之後,稱「後九月」;到漢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閏月分插在各個月份。現在的農曆規定不含「中氣」的月份為閏月。

什麼叫「中氣」呢?眾所周知,古代天文學家把以立春、雨水、驚蟄……為序排列的24節氣中的單數稱節氣,雙數稱中氣。一年共有12個節氣和12箇中氣,並規定農曆的12個月份要以12箇中氣作為標誌,即每個月份必須含有一個特定的中氣。

如正月必須含雨水,二月必須含春分……,否則就不能稱其為正月、二月……。凡不含中氣的月份即定為閏月。

為什麼會出現不含中氣的月份呢?因為24節氣是根據陽曆定的,其日期在陽曆中是基本固定的,節氣與節氣或中氣與中氣之間的平均日數為365.2422日÷12個月=30.

4368日,而農曆一個月的平均日數是29.5306日,二者相差約一天。因此,按照陽曆定的中氣在農曆中的日期,會逐月有一天的推遲,當推遲到月尾時,下個月份就會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了。

狗年「閏七月」的道理,我們從附表中就可以看出,七月後的那個月只有節氣白露,立秋後的中氣處暑落到另一個月去了,這樣七月後便出現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因此便把七月後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沿用七月的名稱,定為「閏七月」,這就是今年「閏七月」的道理。

由此可見,閏月和閏哪個月,完全是一種人為規定,與世事風雲,吉凶災祥毫無關聯。

2樓:

農曆的歷法規定每月 29 或 30 天,而一個月平均是 29.5 天左右,

那麼必然會有餘數,農曆的做法是隔幾年設立一個閏月即連著兩個一樣的月份,今年正好閏七月

3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的做法是隔幾年設立一個閏月即連著兩個一樣的月份,今年正好閏七月

雙七夕每多少年一次?

4樓:匿名使用者

曆法可分為陽曆、陰曆、陰陽曆三種。

陽曆是以太陽週年視運動週期(即迴歸年,等於365.2422日)為一年,一年劃分成12個月,它與月亮運動毫無關係。雖可知寒來暑往的四季變化,但它不能顯示月亮的圓缺,這對那些需要根據月相瞭解潮汐變化的人來說是不便的。

陰曆則以月亮的圓缺週期(即朔望月,等於29.5306日)為一個月,積12個月為一年。它完全不考慮太陽的週年視運動規律,因而陰曆的日期不能顯示四季冷暖。

陰陽曆,即我國的農曆,它揚陽曆之長避陰曆之短,取陰曆的月為月,陽曆的年為年,即以朔望月為月,以迴歸年作為一年的平均長度。所以農曆是加入陰曆成分的陽曆,帶有陽曆因素的陰曆。根據農曆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漲落,又可基本掌握四季更替。

農曆是我國獨創,它閃耀著我們祖先的智慧之光。

由於迴歸年和朔望月兩者不能整除,為方便起見,農曆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共354或355天,比迴歸年365.2422天少11天左右,積四年就要少一個多月。久之,就會出現時序和天時錯亂的怪現象。

例如,2023年春節在陽曆2月12日,正是寒冬季節;2023年春節在陽曆2月1日,比前一年提前11天,如不採取措施,這樣逐年提前,積上16年,我們就要在盛夏搖著扇子過年了.

至於閏月如何安排,完全是人為規定。最早,人們曾把閏月置於年末,叫「十三月」;漢初則置閏月於九月之後,稱「後九月」;後又把閏月分插在各個月份。現在的農曆規定不含「中氣」的月份為閏月。

什麼叫「中氣」呢?24節氣中的單數稱節氣,雙數稱中氣。一年共有12個節氣和12箇中氣,每個月份必須含有一個特定的中氣。

如正月必須含雨水,二月必須含春分……,否則就不能稱其為正月、二月……。凡不含中氣的月份即定為閏月。

為什麼會出現不含中氣的月份呢?因為24節氣是根據陽曆定的,其日期在陽曆中是基本固定的,節氣與節氣或中氣與中氣之間的平均日數為365.2422日÷12個月=30.

4368日,而農曆一個月的平均日數是29.5306日,二者相差約一天。因此,按照陽曆定的中氣在農曆中的日期,會逐月有一天的推遲,當推遲到月尾時,下個月份就會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了。

今年「閏七月」是因為七月後的那個月只有節氣白露,立秋後的中氣處暑落到另一個月去了,這樣七月後便出現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因此便把七月後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沿用七月的名稱,定為「閏七月」,這就是今年「閏七月」的道理。

你說的潤七夕是說今年7月30號是七夕8月30號還是七夕是吧 我也查了 沒查出來

七夕到底是七月的初七還是閏七月的初七

根據常理來說一般每年都有一個7月,也就只有一個七夕了。但今年例外,有個閏7月,所有也可以說今年是有2個乞巧節的。再加上西方的情人節,2月14日。根據中國傳統的陰曆計算方式,在2006年裡一共可以過4個情人節 第一個是2006年2月14 陰曆3月17 第二個是2006年7月31日 陰曆7月初7 第三個...

七夕是七巧節嗎,七夕節為什麼叫乞巧節?

七巧節是七夕的俗稱。七夕即農曆七月初七。又名乞巧節 七巧節或七姐誕。節日起源 婦女乞巧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 西京雜記 有 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 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自然崇拜 七夕 最早 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

七月半為什麼是鬼節為什麼會有七月半過鬼節是怎麼來的

鬼節源於道教,為什麼鬼節在七月半,這就涉及到易理了。我們漢民族和深受漢文化影響的民族,在民族節日上和玄學關係很大!玄學在中國古代不僅僅說的是算命看風水,也不僅是抓鬼算命,是一門會影響國家政策的學問!會影響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故明玄之人能於華夏文化中可以看到玄學知識。之所以說這個題外話是因為玄學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