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每個學校的課程安排都不一樣,專業基礎課程:材物理化學、結晶學與礦物學、材料概論、電子電工學、工程力學、材料科學與基礎、材料工程與基礎、材料物理化學、材料物理效能、材料力學效能、材料研究方法與測試技術、材料設計與製備、熱工過程與裝置等。專業選修課程:
礦物材料學、水泥工藝學、玻璃工藝學、半導體材料與元器件、陶瓷工藝學、高效能混凝土、複合材料、粉末冶金原理與工藝、粉體科學與工程基礎、熱過程與裝置、粉體表面改性、礦物精細加工工程、無機非金屬工程設計、功能材料、計算機在材料科學與工程中的應用、非金屬礦物開發與利用、土木工程材料,當然還有更多的。
2樓:水泥人生
首先設c3s 和c2s含量分別為x和y則
x*(60/(3*56+60))+y*(60/(2*56+60))=20%
x*(3*56/(3*56+60))+y*(2*56/(2*56+60))=50%
求解得出x=51.57% y=18.43%kh=(51.57+0.8838*18.43)/(51.57+1.3256*18.43)=0.8929
水泥生產的三率值公式? 5
水泥3率值的關係
3樓:匿名使用者
你可以上 水泥百科網 「質量控制」-「熟料煅燒質量控制」-「熟料礦物與三率值」。
矽率隨矽酸鹽礦物與熔劑礦物之比而增減。若熟料矽率過高,則由於高溫液相量顯著減少,熟料緞燒困難,矽酸三鈣不易形成,如果氧化鈣含量低,那麼矽酸二鈣含量過多而熟料易粉化。矽率過低,則熟料因矽酸鹽礦物少而強度低,且由於液相量過多,易出現結大塊、結爐瘤、結圈等,影響窯的操作。
等等具體你上水泥百科網看看~
水泥生料中的三率值 標準是多少呀 跟原料有關係麼?
水泥製造工藝流程
4樓:假面
水泥生產工藝流程
1、水泥原料的破碎及預均化
(1)破碎 水泥生產過程中,大部分原料要進行破碎,如石灰。
(2)原料預均化 使原料堆場同時具備貯存與均化的功能。
2、水泥生料製備
水泥生產過程中,每生產1噸矽酸鹽水泥至少要粉磨3噸物料(包括各種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據統計,幹法水泥生產線粉磨作業需要消耗的動力約佔全廠動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佔30%以上,煤磨佔約3%,水泥粉磨約佔40%。
3、水泥生料均化
新型幹法水泥生產過程中,穩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穩定熟料燒成熱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統起著穩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後一道把關作用。
4、水泥物料的預熱分解
把生料的預熱和部分分解由預熱器來完成,代替迴轉窯部分功能,達到縮短回窯長度,同時使窯內以堆積狀態進行氣料換熱過程,移到預熱器內在懸浮狀態下進行,使生料能夠同窯內排出的熾熱氣體充分混合,增大了氣料接觸面積,傳熱速度快,熱交換效率高,達到提高窯系統生產效率、降低熟料燒成熱耗的目的。
(1)物料分散
(2)氣固分離
(3)預分解
5、水泥熟料的燒成
生料在旋風預熱器中完成預熱和預分解後,下一道工序是進入迴轉窯中進行熟料的燒成。在迴轉窯中碳酸鹽進一步的迅速分解併發生一系列的固相反應。
6、水泥粉磨
水泥粉磨是水泥製造的最後工序,也是耗電最多的工序。其主要功能在於將水泥熟料(及膠凝劑、效能調節材料等)粉磨至適宜的粒度(以細度、比表面積等表示),形成一定的顆粒級配,增大其水化面積,加速水化速度,滿足水泥漿體凝結、硬化要求。
7、水泥包裝
水泥出廠有袋裝和散裝兩種發運方式。
擴充套件資料:
生產工藝:
矽酸鹽類水泥的生產工藝在水泥生產中具有代表性,是以石灰石和粘土為主要原料,經破碎、配料、磨細製成生料,然後喂入水泥窯中煅燒成熟料,再將熟料加適量石膏(有時還摻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劑)磨細而成。
水泥生產隨生料製備方法不同,可分為幹法(包括半乾法)與溼法(包括半溼法)兩種。
①幹法生產。將原料同時烘乾並粉磨,或先烘乾經粉磨成生料粉後喂入幹法窯內煅燒成熟料的方法。但也有將生料粉加入適量水製成生料球,送入立波爾窯內煅燒成熟料的方法,稱之為半乾法,仍屬幹法生產之一種。
新型幹法水泥
新型幹法水泥生產線指採用窯外分解新工藝生產的水泥。其生產以懸浮預熱器和窯外分解技術為核心,採用新型原料、燃料均化和節能粉磨技術及裝備,全線採用計算機集散控制,實現水泥生產過程自動化和高效、優質、低耗、環保。
新型幹法水泥生產技術是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以懸浮預熱和預分解為核心的新型幹法水泥熟料生產裝置率佔95%,中國第一套懸浮預熱和預分解窯2023年投產。該技術優點:傳熱迅速,熱效率高,單位容積較溼法水泥產量大,熱耗低。
②溼法生產。將原料加水粉磨成生料漿後,喂入溼法窯煅燒成熟料的方法。也有將溼法制備的生料漿脫水後,製成生料塊入窯煅燒成熟料的方法,稱為半溼法,仍屬溼法生產之一種。
幹法生產的主要優點是熱耗低(如帶有預熱器的幹法窯熟料熱耗為3140~3768焦/千克),缺點是生料成分不易均勻,車間揚塵大,電耗較高。溼法生產具有操作簡單,生料成分容易控制,產品***,料漿輸送方便,車間揚塵少等優點,缺點是熱耗高(熟料熱耗通常為5234~6490焦/千克)。
水泥的生產,一般可分生料製備、熟料煅燒和水泥製成等三個工序,整個生產過程可概括為「兩磨一燒」。
水泥標準的修訂
中國水泥新標準與老標準相比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變化:一是採用gb/t 17671—1999《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代替現行gb177—85《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二是以iso強度為基礎修訂了中國六大通用水泥標準。
(1) gb/t 17671—1999《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標準制訂
gb/t 17671—1999是中國等同採用國際標準iso 679—1989制定的,於2023年2月8日釋出,2023年5月1日起生效。
gb/t 17671—1999與gb177—85同屬檢驗水泥膠砂強度的「軟練法」,即採用塑膠砂,40x40x160mm稜柱試體,將試體先進行抗折強度試驗,折斷後的兩個半截試體再進行抗壓強度試驗。
兩者的核心差別在於膠砂組成不同,iso方法採用的水灰比適中,灰砂比適中,特別是採用了級配標準砂,因而iso方法檢驗得到的強度數值比gb-177方法更接近於水泥在砼中的使用效果。
(2)六大水泥標準修訂的主要內容
a.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改為gb/t 17671—1999方法
六大水泥產品標準均引用gb/t 17671—1999方法作為水泥膠砂的強度檢驗方法,不再採用gb 177—85方法。因此gb/t 17671—1999方法上升為強制性方法,而gb 177—85方法下降為推薦性方法。
b.水泥標號改為強度等級
六大水泥老標準實行以kgf/cm2表示的水泥標號,如32.5、42.5、42.5r、52.5、52.5r等。
六大水泥新標準實行以mpa表示的強度等級,如32.5、32.5r、42.
5、42.5r、52.5、52.
5r等,使強度等級的數值與水泥28天抗壓強度指標的最低值相同。
新標準還統一規劃了中國水泥的強度等級,矽酸鹽水泥分為三個等級6個型別,42.5、42.5r、52.
5、52.5r、62.5、62.
5r,普通矽酸鹽水泥分為二個等級4個型別,42.5、42.5r、52.
5、52.5r。
礦渣矽酸鹽水泥、火山灰矽酸鹽水泥、粉煤灰矽酸鹽水泥分三個等級6個型別即32.5、32.5r、42.
5、42.5r、52.5、52.
5r,而複合矽酸鹽水泥強度等級則不包括32.5等級,其餘等級與礦渣矽酸鹽水泥等相同。
c.強度齡期與各齡期強度指標設定
六大水泥新標準規定的水泥強度齡期均為3天、28天兩個齡期,每個齡期均有抗折與抗壓強度指標要求。
5樓:匿名使用者
破碎及預均化。石灰石是生產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開採後的粒度較大,硬度較高,需要進行破碎。預均化技術就是在原料的存、取過程中,運用科學的堆取料技術,實現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場同時具備貯存與均化的功能。
生料製備。合理選擇粉磨裝置和工藝流程,優化工藝引數,正確操作,控製作業制度,對保證產品質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義。
生料均化。新型幹法水泥生產過程中,穩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穩定熟料燒成熱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統起著穩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後一道把關作用。
預熱分解。把生料的預熱和部分分解由預熱器來完成,代替迴轉窯部分功能,達到縮短回窯長度,同時使窯內以堆積狀態進行氣料換熱過程,移到預熱器內在懸浮狀態下進行,使生料能夠同窯內排出的熾熱氣體充分混合達到提高窯系統生產效率、降低熟料燒成熱耗的目的。
水泥熟料的燒成。在迴轉窯中碳酸鹽進一步的迅速分解併發生一系列的固相反應,生成水泥熟料中的礦物。隨著物料溫度升高礦物會變成液相,進行反應生成大量 (熟料)。
水泥粉磨。水泥粉磨是水泥製造的最後工序,也是耗電最多的工序。其主要功能在於將水泥熟料(及膠凝劑、效能調節材料等)粉磨至適宜的粒度(以細度、比表面積等表示),形成一定的顆粒級配,增大其水化面積,加速水化速度,滿足水泥漿體凝結、硬化要求。
粉狀水硬性無機膠凝材料。加水攪拌後成漿體,能在空氣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並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膠結在一起。
一般土木建築工程通常採用的水泥。通用水泥主要是指:gb175—2007規定的六大類水泥,即矽酸鹽水泥、普通矽酸鹽水泥、礦渣矽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矽酸鹽水泥、粉煤灰矽酸鹽水泥和複合矽酸鹽水泥。
6樓:不一樣的戲
工藝流程
1、破碎及預均化
(1)破碎 水泥生產過程中,大部分原料要進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鐵礦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產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開採後的粒度較大,硬度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廠的物料破碎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2)原料預均化 預均化技術就是在原料的存、取過程中,運用科學的堆取料技術,實現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場同時具備貯存與均化的功能。
2、生料製備
水泥生產過程中,每生產1噸矽酸鹽水泥至少要粉磨3噸物料(包括各種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據統計,幹法水泥生產線粉磨作業需要消耗的動力約佔全廠動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佔30%以上,煤磨佔約3%,水泥粉磨約佔40%。因此,合理選擇粉磨裝置和工藝流程,優化工藝引數,正確操作,控製作業制度,對保證產品質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義。
3、生料均化
新型幹法水泥生產過程中,穩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穩定熟料燒成熱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統起著穩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後一道把關作用。
4、預熱分解
把生料的預熱和部分分解由預熱器來完成,代替迴轉窯部分功能,達到縮短回窯長度,同時使窯內以堆積狀態進行氣料換熱過程,移到預熱器內在懸浮狀態下進行,使生料能夠同窯內排出的熾熱氣體充分混合,增大了氣料接觸面積,傳熱速度快,熱交換效率高,達到提高窯系統生產效率、降低熟料燒成熱耗的目的。
(1)物料分散
換熱80%在入口管道內進行的。喂入預熱器管道中的生料,在與高速上升氣流的衝擊下,物料折轉向上隨氣流運動,同時被分散。
(2)氣固分離
當氣流攜帶料粉進入旋風筒後,被迫在旋風筒筒體與內筒(排氣管)之間的環狀空間內做旋轉流動,並且一邊旋轉一邊向下運動,由筒體到錐體,一直可以延伸到錐體的端部,然後轉而向上旋轉上升,由排氣管排出。
(3)預分解
預分解技術的出現是水泥煅燒工藝的一次技術飛躍。它是在預熱器和迴轉窯之間增設分解爐和利用窯尾上升煙道,設燃料噴入裝置,使燃料燃燒的放熱過程與生料的碳酸鹽分解的吸熱過程,在分解爐內以懸浮態或流化態下迅速進行,使入窯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將原來在迴轉窯內進行的碳酸鹽分解任務,移到分解爐內進行;燃料大部分從分解爐內加入,少部分由窯頭加入,減輕了窯內煅燒帶的熱負荷,延長了襯料壽命,有利於生產大型化;由於燃料與生料混合均勻,燃料燃燒熱及時傳遞給物料,使燃燒、換熱及碳酸鹽分解過程得到優化。
因而具有優質、高效、低耗等一系列優良效能及特點。
4、水泥熟料的燒成
生料在旋風預熱器中完成預熱和預分解後,下一道工序是進入迴轉窯中進行熟料的燒成。
在迴轉窯中碳酸鹽進一步的迅速分解併發生一系列的固相反應,生成水泥熟料中的 、 、 等礦物。隨著物料溫度升高近 時, 、 、 等礦物會變成液相,溶解於液相中的 和 進行反應生成大量 (熟料)。熟料燒成後,溫度開始降低。
最後由水泥熟料冷卻機將回轉窯卸出的高溫熟料冷卻到下游輸送、貯存庫和水泥磨所能承受的溫度,同時**高溫熟料的顯熱,提高系統的熱效率和熟料質量。
5、水泥粉磨
水泥粉磨是水泥製造的最後工序,也是耗電最多的工序。其主要功能在於將水泥熟料(及膠凝劑、效能調節材料等)粉磨至適宜的粒度(以細度、比表面積等表示),形成一定的顆粒級配,增大其水化面積,加速水化速度,滿足水泥漿體凝結、硬化要求。
6、水泥包裝
水泥出廠有袋裝和散裝兩種發運方式。
化工工藝學什麼,化工工藝學什麼的啊?
化工工藝專業 為了適應中國的化工業的高速發展,中國的大部分院校基本都設有化工工藝這一重要專業。業務培養目標 培養從事化工生產領域的設計 執行與研究開發工作的高階工程技術人才。業務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以石油 煤 天然氣和礦石等為原料,通過轉化 分離 合成等化工過程製取化工產品的原理 操作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