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射手蝦兵蟹將
岑參工詩,長於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現存詩三百六十首。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故其邊塞詩尤多佳作。
風格與高適相近,後人多並稱「高岑」。有《岑參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為八卷)行世。
《全唐詩》編詩四卷。
岑參也是邊塞詩人擅長什麼詩體
2樓:游龍歸海
樓上的答案是錯的,不要被誤導了。
七言歌行和七言絕句,
3樓:沉默的羔羊
五言律詩 岑參是邊塞代表
杜甫最擅長的詩歌體裁包括
4樓:萌萌噠萌萌噠艾倫
杜甫最擅長的詩歌體裁包括:古體詩和律詩。
王維擅長什麼詩歌體裁?
5樓:雪山青松
田園詩人 王維
擅長寫無言絕句
6樓:善良的寵溺
五言絕句比較擅長,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著名詩人岑參的詩歌有哪些特色及其代表作
7樓:匿名使用者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邊塞軍旅
塞外詩的岑參的邊塞詩
8樓:葬魂軍團o嗭
岑參(715-769)是盛唐邊塞詩的的主要創作者,這和他的經歷有密切關係。他嚮往從軍立功,把它當作求取功名的一條主要途徑。從軍前,他曾寫下這樣的詩句:
「終日不得意,出門何所之。從人覓顏色,自嘆是男兒。」(《江上春嘆》);「蓋將軍,真丈夫,行年三十執金吾。
」(《玉門關蓋將軍歌》);「功名只應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自從天寶八年(749)開始,岑參兩度出塞,先赴安西任掌書記,後赴北庭任節度判官,經歷了長達八年的邊塞生活,歷練成為一個邊塞詩人。
岑參邊塞詩的特色及價值在於充滿了山川奇氣和愛國壯志。所謂山川奇氣,即以邊疆自然風光作為詩歌意象,在絕域的荒涼和廣漠中挖掘莊嚴和美麗,並加以熱烈歌頌,這是岑參詩歌的獨到之處。所謂愛國壯志,即抒寫邊防將士保衛邊疆的正氣。
在藝術上,善於觀察,精於描繪是他的特長。岑參詩常用的表現手段是:豐富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和合理的誇張。
譬如以梨花喻雪,以「一團旋風桃花色」比喻駿馬,以刀割面比喻寒風,都是新奇的。誇張更為常見,譬如「一川碎石大如鬥」(《走馬川行》);「都護寶刀凍欲斷」(《天山雪歌》)都是富有表現力的誇張。詩體形式上,岑參長於七言古詩,容量大,內容豐富,氣勢充沛。
杜甫曾說「岑參兄弟皆好奇」。岑參的邊塞詩句有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感情熱烈,氣勢雄渾,場景壯闊,色彩瑰麗,想象豐富,句式跳躍,語言奔放。他的作品寫奇景,抒奇情,有奇採。
(1)奇景:邊塞奇異壯麗的風光
如寫火山:「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雲厚。火雲滿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
…」又如寫熱海:「側聞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海上眾鳥不敢飛,中有鯉魚長且肥。
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燕砂礫石燃虜雲,沸浪炎波煎漢月。…」
下文以《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為例分析詩人所擅長的奇景刻畫。白雪點明寫詩的背景。歌,點明詩歌的體裁是樂府。
送武判官歸京是寫作的事由。詩是詠雪送人之作。「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開篇奇突,未及白雪而先傳風聲,由風而見雪,因鋪墊而富有氣勢。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滿天飛雪。一個「即」字,傳出驚喜好奇的詩情。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北方飛雪,卻用南國的春風和梨花作喻。把蕭索酷寒轉化為絢麗爛漫,花團錦簇的景象傳達出大雪紛飛的姿態。
「忽如」顯出雪來得急猛緊。接著四句以奇寒中將士的感受寫雪的威力。「散入珠簾溼羅幕,虎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詩人對奇寒津津樂道,也是詩人「好奇」的表現。緊接著鋪敘送別的場景,帳外「翰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這兩句以誇張筆墨勾畫塞外雪景,氣勢逼人。「慘淡」二字又為送別定下基調。帳內建酒送別,「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送客出軍門,只見「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這也是一處奇景,鮮豔的紅旗在寒風中凍結,於是冷色調的白和暖色調的紅形成了鮮明的反襯,凍結的旗和漫天的飛雪形成反襯。在色彩鮮麗的畫面中,突出了奇寒的感覺。
「輪臺東門送君區,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結尾雪上的馬蹄印跡,伴隨著詩人深情的目光,漸行漸遠,闡說著悠悠不盡的離情。
在這首詩中,詩人對詩歌意象「雪」表現出敏銳的觀察力和感受力,筆力矯健,既有大筆揮灑,又有細節勾勒,既有真實摹寫,又有浪漫想象,意象鮮明,意境獨特,再現了邊地瑰麗的自然風光。
(2)奇情:艱苦的軍旅生活中,滲透著激昂慷慨的情感。
以《走馬川》為例,《走馬川》寫在詩人任安西北庭節度判官期間。走馬川為唐輪臺西邊的白楊河(輪臺在今天烏魯木齊的西邊)。行,是樂府詩體的標誌。
封大夫為即將出徵的御史大夫封常青,本詩是為他壯行而作,這首詩集中描寫了在走馬川中頂風冒雪夜行軍的緊張場面。詩歌的第一部分,「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茫茫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
」 平沙莽莽,狂風夜吼,碎石亂飛,這是出兵的環境。詩歌的第二部分,「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頂風冒雪夜行軍的邊防戰士鬥志昂揚,和環境形成反襯。詩的最後部分,「馬毛帶血汗氣蒸,五花連餞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虜騎聞之應膽懾,料之短兵不敢接,東師西門佇獻捷。
」行軍生活艱苦,而唐軍士氣昂揚,有必勝信念,形成反襯。該詩極力誇張渲染環境和氣候的惡劣,反襯出全軍上下的高昂士氣和不畏艱險的精神。詩歌當中的場景如:
黃沙漫天、風吹石走、風刀割面,馬汗成水,硯水凍凝,獨特且洋溢著豪壯之情。 a、在寫作技巧方面,詩人抓住了典型環境和細節。《走馬川》首先圍繞「風」字落筆,描寫出徵的險惡環境。
「平沙莽莽黃入天」,這是典型的白日絕域風沙景色,開頭三句無一個風字,但捕捉到了風色,刻繪了風的猛烈。「輪臺九月風夜吼」,由暗寫封轉為明寫,由白天的風色轉為夜晚的風聲,狂風咆哮。緊接著以石頭來側面描寫風,大如斗的石頭隨風亂走,勾勒出風的狂暴。
這種惡劣環境中,頂風冒寒前進的唐軍將士出現了,「將軍金甲夜不脫」以夜不脫甲寫重任在肩,「半夜軍行戈相撥」,以戈相撥寫軍容整肅,「風頭如刀面如割」,以面如割寫行軍感受。連戰馬都感受到了臨戰的緊張氣氛,「汗氣蒸」,「旋作
冰」對戰馬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的刻畫,是詩人細緻觀察的結果。經過這樣充分的烘托鋪墊後,讀者自然會聯想到:這樣的軍隊,又有誰能敵呢?
b、詩歌還擅長用反襯和誇張手法,極力渲染環境的艱苦,天氣的惡劣,從而反襯出將士的不畏艱難和高昂的愛國熱情。
c、從句式上來看,押奇韻,每三句一換韻,三句之中句句押韻,形成拗峭勁折的音節。似緊鑼密鼓,形成緊張急促的節奏,猶如戰鬥進行曲。
岑參人生中的挫折,詩人岑參的人生際遇
岑參10歲左右,父親去世,家境日趨困頓。他刻苦學習,遍讀經史。20歲至長安,獻書求仕無成,奔走京洛,漫遊河朔。天寶三載 744 登進士第,授右內率府兵曹參軍。及第前曾作 感舊賦 敘述家世淪替和個人坎坷。天寶八載,充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初次出塞,滿懷報國壯志,想在戎馬中開拓前程,但未得意。...
岑參的介紹
岑參 約715 770 唐代詩人。原籍南陽 今屬河南 遷居江陵 今屬湖北 曾祖岑文字 伯祖岑長倩 伯父岑羲都以文墨致位宰相。父岑植,仕至晉州刺史。岑參10歲左右,父親去世,家境日趨困頓。他刻苦學習,遍讀經史。20歲至長安,獻書求仕無成,奔走京洛,漫遊河朔。天寶三載 744 登進士第,授右內率府兵曹參...
岑參的著名邊塞詩,岑參的邊塞詩
千樹萬樹梨花開 的那個 岑參的邊塞詩 毛筆書法書寫請你斧正欣賞 高適 岑參的著名邊塞詩 岑參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高適 岑參的著名邊塞詩 塞下曲 高適 結束浮雲駿,翩翩出從戎。且憑天子怒,復倚將軍雄。萬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風。日輪駐霜戈,月魄懸雕弓。青海陣雲匝,黑山兵氣衝。戰酣太白高,戰罷旄頭空。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