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掌握小篆的基本筆法,是學好篆書最關鍵的基本功。小篆的基本筆法應當用「中鋒用筆」來概括。就是說筆的主鋒必須在畫的**,不使之外露。
其特點是藏頭護尾,力含其中,因為中鋒用筆寫出的筆畫凝練勁挺,圓健美觀,一直被視為書法的主要用筆方法。下面將小篆中常用的幾種筆畫分別予以闡述。
1.橫(1)逆入藏鋒至首端
(2)轉成圓鋒向右行
(3)行至末端轉鋒
(4)向左回鋒
2.豎(1)筆尖向上逆入,徐徐上引至頂點
(2)使筆尖垂直,然後轉鋒向下行筆
(3)行至底點勿頓
(4)輕提鋒穎,順勢提收
3.橫彎
(1)逆鋒落筆向左
(2)轉鋒向右行筆
(3)順鋒向下行筆
(4)行筆漸慢,順勢上提收筆
4.直彎
(1)逆鋒落筆向上
(2)轉鋒向下行筆
(3)順勢向右轉筆再向下漸慢行筆
(4)行至末端順勢收筆
5.上弧
小篆的弧筆筆法和前面的橫豎一樣都是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的,關鍵是要保持圓勁的勢態,保持筆毫著紙的深淺一致以及適當的速度,注意對稱,兩弧在中間地段銜接,銜接處要寫的自然不留痕跡。
6.下弧
下弧要先寫左半弧,後寫右半弧,寫右弧時要注意和左弧的對應,線條要一氣呵成,不要遲疑緩慢,否則線條會柔弱而缺乏力感。
2樓:
小篆的基本筆畫可以看看這個。
篆書書法的特點
3樓:匿名使用者
篆書有以下幾個基本特點:
1、因形立意 古拙多變
大篆中象形字很多,表現方法也是千變萬化,結構法則還沒有規律化,因此比較難認。但大都屬於因形立意,或因意造型,看起來古拙典雅,耐人尋味。到了後來的小篆,才比較趨於統一,但仍然保持很多因形立意的影象文字。
2、曲筆弧線 體正勢圓
篆字都是中鋒用筆,一律曲筆弧線,結體平正,橫必平,豎必直,形體大小均勻,體勢以圓為主,方中有圓。
3、左不見撇 右不見捺
篆字基本上是用點、直、弧三種筆畫組字,而且起止藏鋒、粗細均勻,沒有撇、捺出現。
擴充套件資料
篆書的運筆方法:
1、藏頭護尾 筆立中鋒
書寫篆書時,把握起筆藏鋒,收筆回鋒,執行時始終保持中鋒,筆鋒一偏就會出現稜角。篆書要求筆畫圓潤、厚重、沉著。
2、有提無頓 有轉無折
在書寫篆書時,應當是提筆執行,幾乎是無粗無細,沒有明顯頓挫。在字的轉折處,都變成了弧形、半圓形等,所以是使用轉筆,沒有折筆,仍然保持線條粗細一致。
3、一筆完成 兩筆搭接
在寫篆字的點畫、直畫以及不規則的弧畫時,可以一筆完成。而在寫角弧、半圓弧、圓弧等須兩筆完成,並注意搭接自然,不露痕跡。
4樓:喵喵喵
篆書書法的特點:篆書比較圓滑,簡潔明瞭,篆書的許多筆畫看似一筆完成,實則靠若干搭接筆而寫成的,要使接筆處不留痕跡,主要是前一筆的盡處無須回鋒,後一筆勢插入,兩筆重合正好將搭接處掩藏於筆畫之中。
篆書的筆畫構成是由水平和垂直筆畫,它的最基本筆法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逆入平出」,一定要保持毛筆在行走當中水平或垂直
在篆書中筆畫沒有粗細的分別,所以要保持筆畫粗細要一些樣。「逆入平出」,就是所說的」藏鋒「。
1、橫篆書筆畫有三種藏鋒方式:左下逆入、平行逆入、右上逆入。
2、直篆書筆畫也有三種藏鋒方式:左上逆入、直上逆入、右上逆入。
篆書的結構特點:
篆書的筆順和楷書一樣,先豎後橫、先上後下、從左到右等。篆字大部分都是對稱均衡的,對稱的字應該先寫中間,後寫左右兩邊。
水平垂直之外,還有四方包圍的筆畫,比如口、日,則左豎後即轉彎寫最後橫筆,右邊直畫寫完以後轉變接合最後的橫畫,要點是四個外角都要作圓弧,且曲線一致。有曲線的筆畫,要左右對稱,角度均一。
擴充套件資料
篆體的發展:
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採用的字型。相傳為夏朝伯益所創。廣義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稱「鐘鼎文」)與籀(zhòu)文(金文之繁化),而當代漢字學家推算秦朝應尚有甲骨文,所以現在也包括其中。
大篆狹義指籀(zhòu)文,遺存石刻石鼓文,以周宣王時的太史籀所書而得名;石鼓文因刻於石鼓上而得名,是流傳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為石刻之祖。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很多方面都需要統一,比如文字,錢幣等等,那麼文字的統一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後來逐漸被隸書所取代。
但由於其字型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為其筆畫複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新增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採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
中國的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筆劃、結構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了書寫和認讀方面的混淆和困難,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範文字的產物。
秦王朝使用經過整理的小篆統一全國文字,不但基本上消滅了各地文字異行的現象,也使古文字型異眾多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5樓:同一片天空
宴**介紹
1.因形立意篆書書法欣賞的特點首先是因形立意。
2.體正勢圓篆書書法欣賞的特點還有體正勢圓。小篆形體要憑、要正,橫畫逼平、豎畫必直,是嚴緊而又工整的書體形式。
3.左不見撇,右不見捺最後,篆書書法欣賞的特點還有左不見撇,右不見捺。這是篆書書法的欣賞特點
6樓:匿名使用者
篆書的基本特徵:字形修長、而且緊密、向下引伸,構成上密下疏的視覺錯感,這與自上而下的章法佈局也有關係。線條勻稱無論點畫長短,筆畫均呈粗細劃一的狀態。
這種在力度、速度都很勻平的運筆,給人以純淨簡約的美感。加之字型結構的趨簡約固定的傾向,小篆書體的章法佈局更能形成縱橫成行的序性。
7樓:翰儒書院
隸書的特點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①隸書的結體改篆書的形象化而為點劃符號化;
②隸書的字形改篆書的圓長而為方扁;
③隸書的筆劃有折無轉,並有波挑。方筆和圓筆兼用。
8樓:臺式小情歌
1.因形
立意篆書書法欣賞的特點首先是因形立意。
2.體正勢圓篆書書法欣賞的特點還有體正勢圓。小篆形體要憑、要正,橫畫逼平、豎畫必直,是嚴緊而又工整的書體形式。
3.左不見撇,右不見捺最後,篆書書法欣賞的特點還有左不見撇,右不見捺。這是篆書書法的欣賞特點
秦朝的小篆的特點是什麼?? 從筆法和結構兩個方面分析下?
9樓:匿名使用者
概論: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實行了一連串的改革;其中,統一文字就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政策。此種書體上承東周時秦國器銘與刻石文字,會融各地書風而成,為中國第一次統一之字型,居書史轉變之關鍵。
秦代刻石儲存小篆書跡稍多,但仍算少,以秦始皇所立諸石最為重要,琅邪臺、泰山原石及拓本殘存,石權始皇廿六年詔則最能見其真相。
發展:周朝自平王於公元前77o年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後,五百餘年,經歷了諸侯兼併的春秋時期和七國爭霸的戰國時期;在語言文字方面,出現了「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現象。據史料記載,當時「寶」的寫法,就有194種形態。
「眉」字的寫法有104種,「壽」字的寫法,也有百種以上。有的字型柔婉流動、疏密誇張,有的體勢縱長,有的結構狂怪。
這雖對書法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內容,但對思想交流帶來了不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為了有利於統治,在文字上進行了改革,實行「書同文字」的政策,「罷其不與秦文合者」。秦文是沿襲西周的文化傳統,在「金文」、「籀文」(大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書體,故秦文又稱「秦篆」,後人又用「小篆」稱之,以與「大篆」區別。《嶧山刻石》,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東巡峰山(山東嶧縣境)時刻立的第一塊石刻。
《泰山刻石》,是在此年秦始皇東巡泰山時刻立。《琅琊刻石》(山東膠南)、《芝罘刻石》,是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於芝罘山(山東煙臺市西北)刻立。
《碣石頌》,是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東巡至碣石(今河北昌黎縣西北)所立。《會稽刻石》,是始皇三十六年(前210年)第五次巡行登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東南)所刻。這些刻石都是標準的小篆書體,相傳為丞相李斯所寫。
《嶧山刻石》是秦篆(即小篆)的代表之作。字的點劃均為線條,粗細一致,圓起圓收。字型端莊嚴謹,有實有虛,疏密得當,從容平和且勁健有力。
有人評之為「畫如鐵石,千鈞強弩」。字的結構上緊下松,垂腳拉長,有居高臨下的儼然之態,似乎讀者須仰視而觀。在章法上行列整齊,規矩和諧。
這種整齊化一的風格與秦朝政治理想是一致的。秦刻石在總體上從容、儼然、強健有力的藝術風範與當時秦王朝的時代精神是相統一的。
殷商人的甲骨文刻辭,企圖用以溝通人與神的資訊,獲得神秘世界的心理感應。商周人在青銅器上鑄刻銘文在於祭祀神靈,記錄事件或顯示富有或權威。秦始皇刻石,將其立於名山之巔,則是用以炫耀他統一六國的功業,作為帝王的威嚴、自信與長治天下的意願。
然而在秦刻石這一精神目的實現的過程中,同時也創立了一種可以使書法更長久留存的形式,開拓了一個新的藝術天地。中國書法藝術的兩大系統,一為碑系,一為帖系。秦刻石則是在此前石鼓文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碑系開山之作。
《嶧山刻石》原石已被後來曹操登山時毀掉,但留下了碑文。今天所見到的是根據五代南唐徐鉉的摹本由宋代人所刻,現藏在西安碑林裡。在李斯之後,五代徐鉉、唐代李陽冰、清代鄧石如,近人吳昌碩等都以篆書為長。
10樓:恭永昌
一是長方形,以方楷一字半為度,一字為正體,半字為垂腳,大致比例為三比二。
二是上緊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體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縮的垂腳。當然也有下無腳的字,主體筆畫在下部,上出的部分則可以聳起。
三是筆畫橫平豎直,粗細均勻,所有橫畫和豎畫等距平行,所有筆畫方中寓圓,圓中有方,使轉圓活,富有奇趣。
四是平衡對稱,空間分割均衡,左右上下對稱,這是篆書不同於其他書體的重要特徵。有獨體對稱,有字的區域性對稱,還有圓弧形筆畫左右傾斜度的對稱。
小篆的基本筆法應當用「中鋒用筆」來概括。就是說,筆的主鋒必須在點畫的**,不使之外露。其特點是藏頭護尾,力含其中,因為中鋒用筆寫出的凝練勁挺,圓健美觀,一直被視為書法的主要用筆方法。
小篆的和怎麼寫
11樓:**
小篆的「和」字寫法為:
小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有感於全國文字的繁雜和書體的不一,於是提出「書同文」,文字統一,書體統一。秦始皇命令擅長書法的李斯去做這項工作。因此小篆又被稱為「秦篆」。
另有一個原因是為了改變原先那種彎彎曲曲的筆劃線條,整理出一種筆畫勻整,便於書寫的新字型。
小篆的制定是中國第一次有系統的將文字的書體標準化的過程。
小篆的特點:
1、是長方形,以方楷一字半為度,一字為正體,半字為垂腳,大致比例為3:2左右。
2、是筆畫橫平豎直,圓勁均勻,粗細基本一致。所有橫畫和豎畫等距平行,所有筆畫以圓為主,圓起圓收,方中寓圓,圓中有方,使轉圓活,富有奇趣。
3、是平衡對稱,空間分割均衡與對稱是篆書的獨特魅力。對稱不僅存在於左右對稱,上下對稱,而且還存在於字的區域性對稱,圓弧形筆畫左右傾斜度的對稱。
4、是上緊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體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縮的垂腳。當然也有下無腳的字,主體筆畫在下部,上部的筆畫則可以聳起。
篆體書法基本功和練習方法篆書書法的特點
篆體書的基本功應當用 中鋒用筆 來概括。就是說筆的主鋒必須在畫的 不使之外露。其特點是藏頭護尾,力含其中。篆體書法的了練習方法 1.橫 1 逆入藏鋒至首端 2 轉成圓鋒向右行 3 行至末端轉鋒 4 向左回鋒 2.豎 1 筆尖向上逆入,徐徐上引至頂點 2 使筆尖垂直,然後轉鋒向下行筆 3 行至底點勿頓...
予」字和「欣」字的篆書(小篆,「予」字和「欣」字的篆書(小篆)是什麼?
予 字和 欣 字的篆書寫法如上圖。1 予 y 同 餘 在文言文中是 我 的意思。2.予 y 給。組詞 授予。3 欣 x n 形容高興的樣子。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推行 書同文,車同軌 時統一的文字形式。當時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創造出的全新的文字書寫方式。中...
王羲之書法的特點王羲之的書法特點
1 王羲之的字端秀清新,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飄若浮雲,像雲一樣很輕盈 矯若驚龍,表示同盤旋舞動的龍一般敏捷有力。2 新體行書中鋒 側鋒互用,每字即見,運筆速度較為迅疾,有振迅遒勁的風神。由於筆勢連貫,筆畫之間的呼應關係更加緊密,點畫的態勢也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3 草書筆法引入行書,從而使行書體勢具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