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你父母對你的教育中哪一點對你影響很大?

2023-05-11 09:25:17 字數 5478 閱讀 4629

1樓:回憶

交學費的時候,我把錢放在書包裡,之後丟了,我跟媽媽說,是不是同桌偷摸拿了我的錢,然後她對我說了一句至今我依然記得的話。「在你沒有證據的時候,不要去惡意揣測他人。

2樓:匿名使用者

我小時候聽的最多的是:你是老大,你要如何如何。於是,從我記事起就開始照顧孩子,照顧了自己的弟弟,然後是二叔家的兩個孩子,三叔家的三個孩子。我相信,這很大的塑造了我的個性。

3樓:藺若雁

六歲左右學寫我的名字,家長問我會不會。我一邊寫著一邊說還不會的時候,就得到一巴掌,又問我會不會,我說還是沒寫會的時候 又給了我一巴掌。

4樓:王倩

我小時候第一次偷我爸的錢的時候,屋裡只有我,從錢包偷的,他回來後發現了,其實當時很害怕,也很不好意思,然後我爸說,我出去一會,我希望我回來的時候有人把錢還回去了。然後他就出去了,我就還回去了。道德感和自尊兩者同時完美地保留了。

5樓:桃園結義

上了小學了還被揍,有一次同學來家裡找我,我被罰跪著呢。我媽,同學,我都很尷尬。我感覺在那個同學面前再也抬不起頭。

6樓:彤蛋卉

父母對我是非常放鬆的,小時候喜歡看動畫片,每天放學了一定會看,父母從不干涉,他們知道我看完了就會乖乖去寫作業。平時我想出去玩,說一聲就行了,他們只交待:不要玩水,不要玩火,早點回來。

對我非常放心。

7樓:建白閣

我大多數教育來自於母親,我爸基本上根本不管家裡,我母親對我的教育,我母親特別喜歡看書,如果沒有她,我現在可能不喜歡看書,不會能「坐得住」。學習成績也有可能考不上大學。

8樓:公良映菱

小時候家境貧寒,生活條件很差,但是父母從不輕易向別人低頭。也有幾門闊綽的遠房親戚,但是父母從不巴結他們,但是禮節不缺。所以養成了我自立的性格!

9樓:匿名使用者

父母都是普通職工,說到教育,可能沒有什麼章法。但是父母放任自流的方式讓我更加獨立,我從心底感謝他們。

10樓:溫柔默片時代

我五六歲的時候,有次和小夥伴偷了別人荷塘的荷葉,被人找上門來,父母知道後打了我一頓。這與以往我們那邊」護犢子「的做法完全不同,從此我牢牢記住了做人要誠實,犯錯了就要受罰。

父母對你的教育,給你帶來了哪些影響?

11樓:油貓餅

我覺得父母最大的影響就是讓我有自控能力,自己對自己負責,從小父母就不催我寫作業,寫不完作業就要被老師批評,現在就可以不用監督自己寫作業。

12樓:go我的世界誰懂

給我帶來了非常好的家教,而且也使得我瞭解了很多的事情,並且也影響著我的性格變化,而且指引了我的人生方向,而且也讓我更加的優秀。

13樓:愛情來了擋不住

父母一直教育我要做一個自立自強的人,雖然現在已經長大了,但是他們的教誨還是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裡,每次都是把自立自強當做我的人生目標。

14樓:行樂

我父母讓我更加懂得了如何去尊重他人。讓我在社會的道路上走的非常的順利。也交到了特別多的好朋友。

父母的教育真的很重要嗎?為什麼?

15樓:happy薛醜醜

父母的教育真的非常重要,父母的教育如果非常好的話可以培養孩子開朗的性格,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可以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16樓:不爽的爽朗菌

父母的教育真的是很重要的,因為父母的教育決定了孩子的發展以及孩子的性格塑造。

17樓:阿樂秋季雨

的確是非常重要,因為這關係到了孩子的成長,也決定了孩子的以後。

為什麼當下的父母都特別重視教育?

18樓:藺小夕

1、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高。多數家長表示自己未來生活的意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的發展。這種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與西方國家那種培養獨立的人,親子之間非依附而獨立生存的理念是根本不同的。

2、在中國,父母普遍存在重學習輕個性的傾向。較少關注孩子的心理,感情,個性和人際交往。

3、重視學習結果,輕視學習過程,注重名次和分數,輕視對孩子學習活動的指導,忽視導致結果的過程性原因是中國教育的普遍特點,這就導致家庭教育的簡單化傾向。

4、多數中國父母堅信孩子的天性是好玩,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沒有快樂可言,要使其努力學習必須不斷的施加壓力。這一教育理念導致普遍的教育高壓,導致孩子心理需要的普遍忽視,學習過程成了一個「苦其心智」的過程。

5、多數家長認為孩子看電視,玩遊戲,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都是玩樂而不是一種正真意義上的學習。在他們看來「接受式學習」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6、在道德教育上,多數家長主要是教育孩子對父母要有孝心,對人有禮貌,為人處世做到「不吃虧」。但是誠信,有愛,尊重,平等,社會使命感等方面的教育嚴重不足。

19樓:小o穿著羽絨服

可算有人問這種問題了,或者說終於有人覺察到這個問題所在了,好事。

首先,重視教育,現在的父母不是重視教育的,因為好多人把教育這個詞單單理解成了知識,或者說是成績、分數、學歷、工作、虛榮等等吧,他們現在所謂的重視教育其實是片面的,我個人覺得還不如之前的教育呢,太tm的利益性、目的性、形式性、甚至商業性了。

何為「教育」,僅代表個人理解,教,教會知識,育,育人明道理,現在是教,教不好,教得快和急,小學恨不得學完高中的知識,育就更不用說了,還有育的過程嗎?

現在的父母我承認知識學歷都高了不少,在教上的廣度和高度上肯定比之前好得的多,但是速成的填鴨的著急勁頭真的合適嗎?

我其實也理解,罪魁禍首其實是,社會節奏和主流價值觀的驅使,就是大環境的影響。自然環境應該不是人為創造的,但是社會環境是人創造的,現在怎麼還控制了人呢,反而自然環境卻被人硬生生的改變和破壞,人那麼牛b,怎麼不改變自己創造的社會環境阿,欺負大自然幹什麼呢。(有點祖安味兒了,不好意思)

總之,在現在的環境來看,教育只不過是培養聽話的高知識的勞動工具人,是的,他們掙得確實多了,生活得確實好了,嗎?,只能說物質水平確實好了許多,但是思想的種子卻在小時候早早種下了。

看了我這個回答的網友,我有個問題想問問大家,請大家想想看,有句話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後半句是自然規律,不用多解釋,請問你怎麼理解人往高處走中的「高處」呢?大家也可以問問孩子們這個問題,你就知道現在的教育是什麼水平了。

20樓:水清霞明

首先我拿中國的父母作例子吧,中國有句俗語:「養不教,父之過」,其實大概意思就是,養育孩子卻不教育孩子就是父母的過錯。養育二字,就是培養和教育。

子女通常都寄予了父母的希望,是父母的驕傲。

第一,從中國的道德倫理上講,重視子女的教育是中國父母的天責,那是幾千年的思想一代又一代的影響下來的,俗語有說:「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也足以看出中國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因此,中國父母重視子女的教育是受傳統道德倫理影響的。

第二,中國的教育體制是應試教育。大多中國父母努力工作賺錢然後送子女上各種各樣的輔導班、興趣班,就是為了提高他們子女的應試能力,希望他們考上公務員等等的好單位或崗位,以後生活衣食無憂。擠破頭也讓孩子上名校,也是希望他們孩子能結交比較好的同學,對孩子日後出來社會工作有幫助。

特別對於農村的孩子而言,考試例如高考就是他們走出大山,改變命運的途徑,高考不僅是改變個人命運的機會,甚至是改變一個家庭的機會。因此,應試教育的長期存在也使父母極度重視子女的教育。

第三,血濃於水。試問一句,天下間哪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孩子就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哪能不疼愛呢。所以,出於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就會重視子女的教育。

第四,社會在進步,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各國都往尖端科技發展,因而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在社會現狀是普遍缺乏人才,因次父母重視子女的教育,促進他們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也是為了滿足社會的需要,順應社會進步的發展規律。

21樓:嘻哈啦啦

1首先,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現在人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經濟實力也越來越強,已經由初級的滿足於物質追求。慢慢地向精神追求所發展,所以在精神層面的話,我們對孩子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

其實過去很多家庭也知道教育很重要,但是沒有那樣的經濟實力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隨著物質的發展,我們就是有這個能力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所以在教育方面投入越來越大。

2 給孩子留很多的財富,他總有花光的一天。但是讓孩子學更多的知識,學更多的本領,給他更好的教育,這些東西將伴隨他的一生,永遠都拿不走,所以父母給孩子教育投入越來越多。

3 知識改變命運。很多父母自己吃了沒有文化的虧,只能從事一些賣苦力的,低端的工作,然後出很大的力收入卻很少,他們不希望孩子走跟自己一樣的路。所以說我很重視教育希望給孩子一個 更好的未來。

很多農村的孩子通過高考,跨越了階層,實現了人生的飛躍。

4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然後比較受寵愛,嬌生慣養,所以很多孩子非常的嬌貴,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很多孩子因為一些小事甚至出現了自殺的情況。所以父母很重視孩子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的問題,也越來越引起家長的注意了。

22樓:成白凡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縮小了的社會,是兒童生活的第一個環境、成長的搖籃,兒童時期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時期,這一時期良好家教將會培養孩子養成堅強的意志品質、良好的自主性、自信心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孩子良好向上的性格一旦養成,將可以受益一生。

幫子女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家長從孩子出生起就一直承擔著教授孩子生活基本技能的重任,比如怎麼走路、穿鞋、洗臉等一系列「小事」,即使上了中學,其生活、社會等方面的適應能力仍相對貧乏,亦需要得到家庭多方面的照顧、指導,並從中獲得基本生活技能。

教子女掌握社會規範和情操。

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幼兒期是人生薰陶漸染化的開始,人的許多基本能力是這個年齡階段形成的,如語言表達、基本動作以及某些生活習慣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這時期父母必須教導孩子掌握基本的社會規範,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引發子女的個人興趣。

個體的理想由興趣、愛好引發。子女最初的興趣愛好是在家庭生活中萌發的。家庭教育的積極作用表現在:

父母用自己全部的生活經驗教育子女,發展子女的各種興趣愛好,引導子女逐漸懂得生活的意義,幫助子女樹立遠大的抱負、理想,培養子女的進取心等,為子女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有價值的選擇奠定基礎。

既然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中如此重要,那麼,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應該注意什麼呢?

家長以身作則影響孩子行為。

我們可以把孩子看做一張白紙,白紙上面會有什麼顏色全看家長的行事,大家常說「上樑不正下樑歪」,一對沒有良好涵養的父母很難教出有教養的孩子,因此,家長必須以身作則,時刻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孩子的行為。

教孩子與人相處之道。

即便在一個社會最小的單元——家庭中,就是一個三口之家,如果缺乏合作精神也是會各奔東西。一個人在整個生命過程中都離不開合作,在家要和父母兒女,兄弟姐妹合作;上學後要和同學、老師合作;等到工作了要和同事、朋友合作。

總之,我們不可能脫離社會,要想讓孩子以後活的更好,家長只能教孩子去融入整個社會,去學會與別人交流,去表達自己。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認真聆聽別人,學會謙讓,成為一位「紳士」。因為同樣條件的兩個人,大家總是更容易喜歡有禮貌進退有據的人。

你身上的哪一點像父親母親

我的鼻子隨我媽的,又小又他塌的,很無奈 潔癖最像,不過我父親更注重自身,我是更注重環境 沒有一點像的,我的媽媽像俞飛鴻,特別的是年輕的時候更像,我的爸爸像陳豪,上了年紀了,前幾年,真的是好像,我小時侯也很瘦,也不胖,也可愛,特別的可愛,聰明,機靈,活潑,漂亮,卡哇依,漸漸的長大了,誰也不像,現在的,...

聊一聊你最討厭保險哪一點?

最討厭保險言而無信,交錢時啥都行,理賠時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完全不懂保險,給你上個課,保險上的錢可用自已用。都是你的錢。沒討厭過,喜歡也很想買,買不起,我一人掙錢養一大家人,哪有多餘的錢買,快三十了,也沒有自己的窩,車險各種不賠各種壓價瞭解下?各種推薦合作4s店 姑且不說,修的就跟兒子一樣還耗時間,...

你最欣賞木蘭的哪一點 你能舉例出二利用我國歷史上的巾幗英雄嗎

木蘭愛親人也愛國家,把對國家對親人的責任感融合到一起,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 善良 機智 勇敢 剛毅 淳樸的優秀品質 舉例 穆桂英 梁紅玉 紅娘子 馮婉貞等 木蘭的孝義。1 樊梨花 2 穆桂英 3 鍾無豔 4 關銀萍 初一年級語文 下冊 第二單元測試卷 木蘭是怎樣的一個人?請你再列舉出幾個我國歷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