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zjc**座
古人談讀書,清 · 彭端淑。
為學》【原文】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
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
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
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裡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于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
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譯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只要肯做,那麼困難的事情也變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麼容易的事情也變得困難了。人們做學問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
只要學習,那麼困難的也變得容易了;如果不學習,那麼容易的變得也困難了。
我天資愚笨,趕不上別人;我才能平庸,趕不上別人。我每天不停的學習,長時間不懈怠,等到學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是真的愚笨還是真的平庸了。我天資聰明,超過別人;我才思敏捷,超過別人,如果摒棄而不用,那跟愚笨和平庸的人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孔子的學問最終是靠不怎麼聰明的曾參傳下來的。既然這樣,那麼愚笨平庸,聰明敏捷的功用,難道是永遠不變的嗎?
四川邊境有兩個和尚,一個貧窮,一個富裕。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麼樣?
富和尚說:「您憑著什麼去呢?」 窮和尚說:
我只要一個水瓶一個飯碗就足夠了。」 富和尚說:「我多年來想要僱船順江而下,尚且沒有成功。
你憑藉著什麼去!」 到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把到過南海的這件事告訴富和尚。富和尚露出了慚愧的神色。
四川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達可是窮和尚到達了。一個人立志求學,難道還不如四川邊境的那個窮和尚嗎?因此,聰明與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著聰明與敏捷而不努力學習的人,是自己毀了自己。
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侷限而努力不倦地學習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學成的。
2樓:成新
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不學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古人讀書的故事,古人勤奮讀書的故事
1 懸樑刺股 漢代孫敬讀書非常勤奮,從早上晨曦微露一直讀到皓月東昇,中間一刻也不休息。假如看倦了想打盹,就拿一根繩子系在頭頂上,繩子另一端掛在屋樑上,這樣就無法打瞌睡,讓自己始終保持清醒。憑著這股勁,孫敬終於成為當世大學者。戰國時蘇秦出身寒微,常常被人瞧不起,但他讀書非常勤奮,如果昏昏欲睡,就自己拿...
其它古人關於讀書的故事,其它古人關於讀書的故事一個?
1 鑿壁偷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過了幾年,匡衡...
古人談讀書裡面為什麼作者說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因為 首來先要做到 心源到 就是要專心致志,集中精力bai,這樣眼和du口也跟著集中,就能做到這 zhi三到 出處 dao古人談讀書 之 朱熹 訓學齋規 原文 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 眼到 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 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