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帳號已登出
郭子儀是正常的壽終正寢,而李光弼是氣死的,因為李光弼是被汙衊了,被貶,導致他很氣憤,所以最後鬱鬱寡歡而死了。
2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郭子儀歷任幾朝不倒且壽終正寢,李光弼是在愧恨中病死的,造成他們不同結果的原因是個人的情商不一樣,郭子儀能和任何人交好,而李光弼卻因功遭到誣陷。
3樓:網友
郭子儀和李光弼是中唐時期的名將,平定了當時的安史之亂,郭子儀在之後統帥三軍,活到了85歲,在他統帥期間君主相信他,朝堂上的人尊敬他,李光弼政治眼光和情商都弱於郭子儀,最鬱鬱而終。
如何看待一代名將李光弼?為什麼他的名氣沒有郭子儀大呢?
4樓:南國見悠然
郭子儀,是唐朝時期著名的名將。他在安史之亂髮生後,收復河北、河東失地,後又和李俶收復兩京,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郭子儀戰功赫赫,他因功被封為代國公。後有晉封為汾陽王。
在唐德宗登基後,他又為太尉、中書令,並且郭子儀還被賜號為尚父。後來郭子儀在他八十五歲離開人世,其去世後,被追贈為太師,諡號為忠武。
那唐代名將郭子儀是個怎樣的人呢?
郭子儀在唐朝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戰功赫赫,他收復河北、河東之地,又曾收復兩京。後來郭子儀還曾敗吐蕃兵。又曾說服回紇而再次敗退吐蕃兵。
郭子儀戰功彪炳。在當時郭子儀對唐朝是立下大功的。甚至於史書上就稱郭子儀是「再造王室、勳高一代」。
而主要的是郭子儀雖然戰功赫赫、位高權重,但是他卻能得以善終。並且受到李唐王室的推崇,相對於古代一些戰功赫赫的名將受而到君王的猜忌,而郭子儀卻能得以善終,是頗為難得的。
比如郭子儀有一子名為郭曖,因為郭子儀的功勞地位,所以郭曖得以娶唐代宗之女昇平公主為妻,郭曖和昇平公主的故事在民間頗為流傳,比較熟悉的就是《醉打金枝》。
郭曖和昇平公主成親後,作為夫妻難免會有些爭吵,有一次他們吵架的時候,郭曖就對昇平公主生氣的說「你是仗著你父親是皇帝嗎?我父親不稀罕當皇帝。」意思就是說昇平公主仗著他父親是皇帝,所以行事頗為張揚,而他的父親郭子儀卻不稀罕當皇帝,言外之意就是郭子儀要想當皇帝,也是有可能的。
昇平公主聽了郭曖的話也非常生氣,於是就把這話告訴了他的父親唐代宗。
而唐代宗聽了後,卻沒有生氣和維護自己的女兒,而是說「如果郭子儀想當皇帝的話。天下就不是我們李家的了」,唐代宗不僅如此說,而且還讓昇平公主回到郭家。
當郭子儀知道這件事後,他就把郭曖關了,然後他自己去向唐代宗請罪。但唐代宗卻說,不痴不聾,不做阿家阿翁,子女夫妻間的事,不用去理會。當然唐代宗雖如此說,但郭子儀還是把郭曖打了一頓。
由此可見郭子儀曾經的功勞和地位。要是換作別的猜忌心強的皇帝,郭曖能說出那樣的話,可想而知郭子儀的下場。而郭子儀卻沒有被猜忌,這不僅有郭子儀確實有功勞的原因、有做皇帝的實力,而主要的是郭子儀為人忠直、謙虛低調故而能免於君王的猜忌。
5樓:帳號已登出
李光弼是強,不過他沒有郭子儀名氣大,是因為郭子儀才是真正平定安史之亂的人。
6樓:職場導師夏清
李光弼還是很厲害的,稱得上是一代名將,之所以比不上郭子儀,是因為他沒有郭子儀的功勞大。
郭子儀和李光弼都是光復唐朝的名將,為何兩人結局截然不同
郭子儀和李光弼雖然都是光復明朝的名將,但是人各有命,兩人結局截然不同,李光弼最後憂鬱而死。歷史上還有一個牛人也被諡 武穆 而正是得益於他的存在,大唐王朝才得以在安史之亂的浩劫中成功續命。郭子儀和李光弼都是中唐時期的國家柱石,兩人為平定 安史之亂 保衛大唐江山立下赫赫戰功,並稱唐朝中期的中興名將。主要...
郭子義是那個皇帝時代,郭子儀保的是唐朝的哪個皇帝
郭子儀 697年 781年 漢族,唐朝華州鄭縣 今陝西省華縣 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著名政治家 軍事家。郭子儀早年以武舉高第入仕從軍,積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率軍勤王,收復河北 河東,拜兵部尚書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公元757年,郭子儀與廣平王李俶收復西京長安...
大唐三大名將薜仁貴 郭子儀 王忠嗣如何排名
郭子儀第一,他善於從政治角度觀察 思考 處理問題,資兼文武,忠智俱備,故能在當時複雜的戰場上立不世之功,在險惡的官場上得以全功保身。第一名當之無愧是郭子儀,第二名我覺得應該是薛仁貴最後是王忠嗣,按照武力就是這樣的。薛仁貴與王忠嗣和郭子儀根本就沒有可比性!王忠嗣和郭子儀,文可安邦,武可定國,戰必勝,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