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遺體送別儀式已舉辦,你最想對駕鶴西去的袁老說什麼?

2025-02-05 19:10:12 字數 5905 閱讀 3817

1樓:黃先生生活社會說

吃水不忘挖井人,吃飽不忘袁隆平!

我最想對駕鶴西去的袁老說:袁爺爺,你沒有走!你會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以你的人生經歷來鼓勵自己正確的,積極的面對生活,為我自己的子女豎起榜樣,讓他們在人生當中早立志向,爭取也做乙個像你這樣的人!

袁老對中國老百姓立下了豐功偉績不可否認。記得我童年吃不上飯吃不飽,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吃上公尺飯還要加上包穀籽煮叫色谷籽飯,吃不上白公尺飯。在我八歲那年,母親生下四妹,我很高興添了乙個妹妹,可家裡一粒公尺沒有,父親在外,我是家裡老大,跑了幾里跑外去找不是很親的舅公借一公升公尺,大概是3一5斤。

我快步跑下坡過了一衝一彎,又爬上乙個山坡,那時舅公的屋在乙個山上,也是單戶人家,大門外套著一條大狗,我又小不敢從大門進,於是只能偷偷從側面爬坡上去到後門敲門。借回幾斤公尺,做月子的媽一天只能吃上一頓白公尺飯,三天後就只能吃包穀粥和紅苕了。

早些天聽到袁老去世,我真的淚流滿面,心裡悲痛和感慨無法表達……

另外對那些詆譭袁老的人表示深度厭惡。袁老的功績是在那擺著的,不容詆譭。現在的人們生活水平高了,不但有肉吃了,有一部分人可以隨意花錢了,就狂了,不吃這,不吃那,那是你的事。

不說非洲,有乙個將要餓死的小孩,後邊站等著乙隻禿蹴,就說中國在1980以前,工人的糧食是32斤,其中大公尺5斤,白麵12斤。農民還沒有這個待遇,農民想方設法都想變成城裡戶口,人類以糧為綱。

老百姓說民以食為天,在70年代,還備戰備荒,在這個歷史背景下,袁老逐漸的由150公斤提高到現在的水平,由良田到鹽鹹,由談水到海水,由鹽鹹到沙漠,由雜交到轉基因,世界上有誰能與之相比?衰老千辛萬苦,到雲南找野生稻雜交,其中的苦和累,袁老的發明,創造,前進,創新。袁老為中國的糧食,為中國的幸福指數,乃至世界都傾其無私的奉獻,袁老拿世界和平獎

2樓:蘭寶貝

我想說您老人家辛苦了,為了我們不捱餓,為了我們的人吃上白鮮鮮的大公尺飯,讓我們吃上一口溫飽的大公尺飯,我特別的感激你。

3樓:乙個

我就想對駕鶴西去的袁老說謝謝您,元袁老您可以放心的離開,我們會好好的吃飯,因為這也是袁老生前最擔心的問題,所以我們會嚴格完成他的遺言,認真的履行下去。

4樓:白珍全全全

我想對袁隆平爺爺說,您放心的去吧,現在的盛世已經如您所願了,再也不會有人餓肚子了。希望在天堂也能夠充滿稻香。

5樓:青楓侃

我想說袁隆平老先生你一定要一路走好,而且也希望你的精神能夠傳遞下去,並且我們也會以你為榮。

6樓:雙魚愛仕達

希望他能在天堂裡好好享福,不要再擔心了。中國現在後繼有人,一定會延續雜交水稻的事業。

7樓:玥陽

袁爺爺辛苦了,您可以好好歇歇了。一生都在勞作,一生都在奉獻,您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您的精神值得每個人學習與發揚。由衷地感謝您!

袁隆平遺體告別儀式已舉行,現場出現多少人為其送行?

8樓:惠華小知識

現場有很多人為袁隆平送行。

袁隆平的葬禮雖然已經對外發布公告,一切從簡舉辦,但是依然抵擋不住很多民眾內心悲痛的心情,因此很多人前來送袁隆平先生最後一程。袁隆平的去世訊息讓整個中國都為之傷感,因為曾經為祖國糧食安全奮鬥半個多世紀的人就這樣離開了我們。

袁隆平一生研究的超級雜交水稻,不僅為中國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還讓世界更多的人吃飽了飯,不會因為糧食短缺而餓肚子。但是袁隆平並沒有把這些轉化為自己的個人利益而是全部拿出來奉獻給了世界這種崇高無私的精神,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因此袁隆平去世不僅僅是國家的損失,更是世界的損失。

如果沒有袁隆平在雜交水稻方面的卓越貢獻,那麼人類的雜交水稻研究還要被迫推遲更長時間,正是因為有了雜交水稻的培育過程,才能讓更多的人吃飽飯。對於剛剛建立新中國的情況來講,那個時候國家糧食非常短缺袁隆平看到這樣的現狀,內心也是焦慮萬分,所以立志要為中國的糧食安全作出貢獻。超級雜交水稻的研究,不僅為我們每一箇中國人解決了吃不飽飯的問題,而且讓更多的中國人有了追求物質生活的底氣。

根據世界聯合國釋出的人均糧食水平公告來看中國的人均糧食在480公斤每噸,遠超於聯合國制定的400公斤每人。因此這裡面最大的成就就是因為袁隆平的卓越貢獻。我們在緬懷袁隆平先生的時候,也要繼承袁隆平先生的遺志,把超級水稻研究能夠繼續從事下去,希望能夠讓糧食的產量越來越高,這樣才能讓人民不再捱餓,讓國家享受糧食充足的時期。

9樓:房間號

現場有將近幾萬的人為袁隆平送行,而且還有很多人都是從外地專門坐高鐵趕來送行袁隆平的。

10樓:青楓侃

有很多人為他送行,而且很多人們自發的為袁隆平獻上了鮮花,而且也可以看出他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非常的高,受到了人們的愛戴。

11樓:風無痕

現場有很多人為其送行,幾乎擠滿了整個地方。袁隆平研究出來的雜交水稻給中國乃至世界帶來巨大的福利,讓很多人能解決溫飽問題。

12樓:小李美死了

有很多人送行,而且隊伍也特別的偉大,可以看出大家都非常的喜歡袁隆平,並且袁隆平為祖國也做出了很多的貢獻。

13樓:春季的風啊

非常多的人,袁隆平爺爺是我們國家的乙個偉人,他非常值得我們敬佩,在去殯儀館的路上,很多路人用自己的方式來送他離開。

14樓:水瓶問問額

非常多的人,大家都自覺的排起了隊,而且每個人都帶了一束花,當時所有的花店都供不應求了,可見他對於我們的影響有多麼的大。

袁隆平遺體送別儀式是如何舉行的?都有哪些知名人物前來送行?

15樓:網友

袁隆平遺體送別儀式在長沙市明陽山殯儀館銘德廳舉行,期間有的民眾用中國傳統的跪拜大禮表達自己的感激和不捨之情,還有與袁隆平爺爺年歲相仿的奶奶坐著輪椅都要送他最後一程。毛偉明、李微微、烏蘭、楊正午、王克英、胡彪、黃蘭香等省領導和老同志在哀樂聲中緩步來到袁隆平同志的遺體前肅立默哀,向袁隆平同志的遺體三鞠躬,並與袁隆平同志親屬一一握手,致以深切慰問。

16樓:筱杭糖糖果

5月24日上午10時,袁隆平遺體送別儀式在長沙明陽山殯儀館舉行。袁隆平同志的遺體安臥在鮮花翠柏叢中,身上覆蓋著鮮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告別儀式上,袁隆平的妻子鄧哲奶奶太過悲痛只能坐輪椅出席,看起來蒼老很多,一身黑衣戴著口罩,整個人被悲傷籠罩。

袁夫人被推著圍繞袁老的遺體做最後告別,在輪椅上的她不時起身往袁老的方向探視,滿眼是淚。

17樓:路邊的風兒

在長沙的明陽山殯儀館舉行,整個現場非常的肅穆和悲傷,大家都非常的不捨。全市的市民以及很多從外省趕來的同胞們送別袁老。

18樓:媽媽愛倆寶

袁老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袁老去世後,雖然家人表示,希望葬禮從簡,不過還是有很多群眾自發過來。遺體告別儀式當天,湖南省委書記和省長等省領導和老同事們,都來送袁老最後一程,希望袁老一路走好。

19樓:行樂先生

一切從簡,並沒有和隆重的舉行,泰國的公主詩琳通 ,屈冬玉 聯合國的糧農組織總幹事都送來了花圈 ,以及湖南省的省委書記省長都出席了這次活動。

袁隆平遺體告別儀式將於今天舉行,現場人員多嗎?

20樓:呆鵝qaq遊戲解說

袁隆平院士作為我國最出名而且也是最重要的院士之一,正是它的存在才帶領著中國甚至世界走上了有糧食可吃的時代。但是袁隆平院士逝世噩耗已經發生了幾天了,這段時間也引起了很多國人的感動。<>

在袁隆平院士遺體告別儀式上,很多人員都來到了現場,他們通過多種渠道甚至一些遠離長沙的市民,都通過外賣的形式向袁隆平院士表達他們的感謝,很多人也是通過外賣平臺購買鮮花來祭奠袁隆平院士,包括很多娛樂明星,甚至國家領導人都來到了現場,表達了**對袁隆平院士的愧疚以及感謝。他的告別儀式持續了幾天,人們也陸陸續續的來到現場,雖然很多人住在離長沙很遠的城市,但是為了感謝袁隆平,他們通過多種方式甚至來到現場來表達對袁隆平院士逝世了的哀悼,在他逝世當天,很多電視臺也是相繼的報道並表達對他的感謝,以及也羅列出了他一生的成就。<>

在逝世的當天,雖然鬧了非常多的烏龍,但是她還是離我們遠去,從此之後,這一位偉人也永遠的消失在我們人群中。在他逝世的當天,很多國外的**甚至國際的專家也是相繼的報道和表達對他的哀悼。回顧他的一生,他幫助中國擺脫了糧食危機,也擺脫了人們不夠飯吃而餓死的現象。

除了中國之外,他也幫助了非洲等一些貧困國家發達農業,來傳播他的雜交水稻,促進當地的糧食發展,也解決了全球大約1/5的人口的糧食問題。非洲有些國家甚至把他培育的小道印在貨幣上。這也突出了她在國際地位上的重要性。

作為後代的我們,我們一定要繼承他的遺願,幫助他實現他的兩個夢想,促進中國乃至世界雜交水稻的發展,向著更先進更高產的時代走去。除了這些科技發展之外,我們一定要節約糧食,好好吃每一頓飯。在袁隆平院士逝世之後,整個社會也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開始注重科技的發展,對於娛樂行業現在已經開始抵制,我們從新聞中可以看到某些即將舉辦的娛樂綜藝活動,現在也相繼的取消了,這也表達了我國對於科技的重視也在慢慢的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

我們要時刻的記住科教才能興國,娛樂至死。

21樓:心理諮詢師小瑩

多。因為袁隆平先生德高望重,平時對國家的貢獻非常高,所以來看他人非常多,是值得被理解的。

22樓:恭夢琪

現場人員人山人海。舉國同悲,很多都是從全國各地專程過來送袁老一程。傾盡一城花只為奠一人,在「禾下乘涼夢,倉滿無飢恐」的今天,他用畢生心血,澆灌稻田飄香,確實值得所有人的敬佩與尊重。

全國人民都在悲痛之中。

23樓:黑貓貓崽崽

現場的人員很多。袁隆平是個非常偉大的人,正是因為有他,我們才有那麼多糧食可以吃。

24樓:刺蝟

非常多,有袁老昔日的同事,還有他教過的學生,還有他逝世醫院的醫護人員,和長沙的普通市民,也有很多人從全國各地來到長沙送別袁老。

25樓:井靖荷

殯儀館為群眾悼念安排了明陽廳,明陽廳外已經排了百公尺長隊。隨隊進廳,四人一排,鞠躬致敬,獻花。夏雨過後,一簇簇黃色、白色菊花在明陽廳外草坪上整齊排列,「袁隆平爺爺,一路走好」「從此以後,碗中有公尺,心中有你」……寫滿了群眾的思念。

26樓:憶

多,不僅現場的人很多,在直播平臺上的人也非常的多,大家都都自發為袁老送行,發自內心地懷念他。

袁隆平遺體送別儀式現場情況如何?

27樓:生活常識愛分享

2021年5月24日上午10點,「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院士遺體送別儀式在湖南省長沙市明陽山殯儀館銘德廳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群眾紛紛自發趕來悼念,殯儀館外,前來為袁老送行的人群排起了長隊,群眾通過鮮花、稻穗等表達哀思。

從場外的**也不難看出,為袁老送別的人們都手捧鮮花,眼含淚光,雖然弔唁堂都快擠不下了,但是前來送別元老的人們卻依然絡繹不絕,可見袁老在每乙個人的心中都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如今斯人已去,大家也只能祝願袁老一路走好,並且在天國繼續做自己所熱愛的事業。

袁隆平家屬留書面答謝辭

10時30分許,袁隆平遺體現場送別儀式結束。12時許,銘德廳對外開放,瞬時間廳外排起長隊,手捧鮮花的人群靜靜站立,等待送別袁老最後一程。人群圍繞袁老遺體行走鞠躬瞻仰,有人止不住悲痛輕聲哭泣。

現場身著黑衣的親屬久未離去,凝視袁老遺體,面容悲慼。

面對來自全國各地群眾、單位的緬懷哀悼,袁隆平院士家屬在銘德廳外留下一封「答謝辭」,「對各位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將「化悲痛為力量,踐行家父的理想。秉承您『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遺願,砥礪前行。」

敬愛的父親,您放心的走吧,我們會竭盡全力孝順好母親,培養好後輩,以此來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並用我們的行動,回報社會。」答謝辭中寫道。

袁隆平的優秀事蹟,袁隆平的主要事蹟

回答請稍等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世界糧食獎獲得者 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中心名譽主任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 1997年,袁隆平又提出了旨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超高產雜交水稻形態模式和選育技術路線,開始了 中國超級雜交水稻 的研究。這是一道世界級難題,通過攻關研究,2000...

袁隆平怎樣發明的雜交水稻,袁隆平是如何發明出雜交水稻的

1960年袁隆平從一些學報上獲悉雜交高粱 雜交玉米 無籽西瓜等,都已廣泛應用於國內外生產中。這使袁隆平認識到 遺傳學家孟德爾 摩爾根及其追隨者們提出的基因分離 自由組合和連鎖互換等規律對作物育種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於是,袁隆平跳出了無性雜交學說圈,開始進行水稻的有性雜交試驗。1960年7月,他在早稻...

袁隆平爺爺培育雜交水稻的時間,袁隆平是什麼時間發明的雜交水稻

銘記材料一中被授予國家勳章 國家榮譽稱號42人,他們與白樺有相似之處嗎 從1964年開始,袁隆平研究bai 雜交水du稻,1973年實現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zhi第一個雜交水 dao稻強優組合內南優2號,1975年研製容成功雜交水稻種植技術,從而為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奠定了基礎.袁隆平的雜交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