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抗拉強度,屈服強度,屈服應力以及極限應力的區別

2021-03-07 01:37:32 字數 5328 閱讀 2601

1樓:墨汁諾

一、強度不同:

「抗拉強度也叫強度極限,指材料在拉斷前承受最大應力值。

屈服應力是在應力-應變曲線上屈服點處的應力。

屈服強度即屈服極限,是材料屈服的臨界應力值。」

達到此應力時,材料或零件會被破壞,則此應力稱為極限應力。

二、安全係數不同:

屈服強度和屈服點相對應,屈服點是指金屬發生塑性變形的那一點,所對應的強度成為屈服強度。許用應力指機械零件在使用時為了安全起見,用屈服應力除以一個安全係數。抗拉強度指材料抵抗外力的能力,一般拉伸實驗時拉斷時候的強度。

許用應力=屈服強度/安全係數

拉壓試驗多用 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

與溫度有很大關係,一般溫度升高,材料強度降低

三、變形程度不同:

將鋼材拉伸,鋼材的伸長量與使用的力成正比,當力消失,鋼材就會恢復到原來的長度。這是鋼材的彈性範圍內的現象,拉伸時發生的伸長只是彈性變形。

當將鋼材拉伸,鋼材伸長到一定的程度,繼續再伸長時,力並不需要增加,只維持一定的大小就可以了。這種現象就是鋼材的應力達到屈服強度了,這時如果將力撤除,鋼材就不能在恢復原來的長度,被拉長了一點,發生了塑性變形。

如果鋼材到達屈服強度以後,我們繼續拉伸,則鋼材伸長到一定的程度時,還繼續拉伸,裡就需要增加拉力才行了,這是叫做鋼材的塑性變形結束,強度開始增加了,直到最後,鋼材被拉斷。拉斷時的應力,就是鋼材的極限強度。

2樓:匿名使用者

「抗拉強度也叫強度極限,指材料在拉斷前承受最大應力值。

屈服應力是在應力-應變曲線上屈服點處的應力。

屈服強度即屈服極限,是材料屈服的臨界應力值。」

從我搜的上述結果來看的話,抗拉強度即強度極限,屈服強度即屈服極限或屈服應力。

但從下面搜的結果來看的話,可知極限應力是分材料的:塑性材料的極限應力為屈服極限或叫屈服強度,脆性材料的極限應力為強度極限或抗拉強度。

「對於塑性材料,當其達到屈服而發生顯著的塑性變形時,即喪失了正常的工作能力,所以通常取屈服極限作為極限應力;對於無明顯屈服階段的塑性材料,則取對應於塑性應變為0.2%時的應力為極限應力。對於脆性材料,由於材料在破壞前都不會產生明顯的塑性變形,只有在斷裂時才喪失正常工作能力,所以應取強度極限為極限應力。

」希望對你有幫助。

3樓:我本雲中金翅鳥

屈服強度和屈服點相對應,屈服點是指金屬發生塑性變形的那一點,所對應的強度成為屈服強度。許用應力指機械零件在使用時為了安全起見,用屈服應力除以一個安全係數。抗拉強度指材料抵抗外力的能力,一般拉伸實驗時拉斷時候的強度。

換算關係為:

許用應力=屈服強度/安全係數

拉壓試驗多用 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

與溫度有很大關係,一般溫度升高,材料強度降低抗拉強度:

當鋼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後,由於內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變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時變形雖然發展很快,但卻只能隨著應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應力達最大值。此後,鋼材抵抗變形的能力明顯降低,並在最薄弱處發生較大的塑性變形,此處試件截面迅速縮小,出現頸縮現象,直至斷裂破壞。鋼材受拉斷裂前的最大應力值(b點對應值)稱為強度極限或抗拉強度

屈服強度:

當應力超過彈性極限後,變形增加較快,此時除了產生彈性變形外,還產生部分塑性變形。當應力達到b點後,塑性應變急劇增加,曲線出現一個波動的小平臺,這種現象稱為屈服。這一階段的最大、最小應力分別稱為上屈服點和下屈服點。

由於下屈服點的數值較為穩定,因此以它作為材料抗力的指標,稱為屈服點或屈服強度

4樓:小白白

由於材料的不同,其強度失效方式也不同,參見材料力學四大強度理論。

參考書籍:單祖輝.材料力學(1)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267-272.

第九章 複雜應力狀態強度問題。

屈服強度、屈服點、許用應力、抗拉強度的區別在**?

5樓:此id已成大爺

只有定義的區別:

屈服強度和屈服點相對應,屈服點是指金屬發生塑性變形的那一點,所對應的強度成為屈服強度。許用應力指機械零件在使用時為了安全起見,用屈服應力除以一個安全係數。抗拉強度指材料抵抗外力的能力,一般拉伸實驗時拉斷時候的強度。

抗拉強度:

當鋼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後,由於內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變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時變形雖然發展很快,但卻只能隨著應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應力達最大值。此後,鋼材抵抗變形的能力明顯降低,並在最薄弱處發生較大的塑性變形,此處試件截面迅速縮小,出現頸縮現象,直至斷裂破壞。

鋼材受拉斷裂前的最大應力值(b點對應值)稱為強度極限或抗拉強度

屈服強度:

當應力超過彈性極限後,變形增加較快,此時除了產生彈性變形外,還產生部分塑性變形。當應力達到b點後,塑性應變急劇增加,曲線出現一個波動的小平臺,這種現象稱為屈服。

這一階段的最大、最小應力分別稱為上屈服點和下屈服點。由於下屈服點的數值較為穩定,因此以它作為材料抗力的指標,稱為屈服點或屈服強度。

換算關係為:

許用應力=屈服強度/安全係數

拉壓試驗多用 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

與溫度有很大關係,一般溫度升高,材料強度降低。

擴充套件資料:

屈服強度測定:

無明顯屈服現象的金屬材料需測量其規定非比例延伸強度或規定殘餘伸長應力,而有明顯屈服現象的金屬材料,則可以測量其屈服強度、上屈服強度、下屈服強度。一般而言,只測定下屈服強度。

通常測定上屈服強度及下屈服強度的方法有兩種:圖示法和指標法。

1、圖示法

試驗時用自動記錄裝置繪製力-夾頭位移圖。要求力軸比例為每mm所代表的應力一般小於10n/mm2,曲線至少要繪製到屈服階段結束點。在曲線上確定屈服平臺恆定的力fe、屈服階段中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力feh或者不到初始瞬時效應的最小力fel。

屈服強度、上屈服強度、下屈服強度可以按以下公式來計算:

屈服強度計算公式:re=fe/so;fe為屈服時的恆定力。

上屈服強度計算公式:reh=feh/so;feh為屈服階段中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力。

下屈服強度計算公式:rel=fel/so;fel為不到初始瞬時效應的最小力fel。

2、指標法

試驗時,當測力度盤的指標首次停止轉動的恆定力或者指標首次迴轉前的最大力或者不到初始瞬時效應的最小力,分別對應著屈服強度、上屈服強度、下屈服強度。

6樓:赤腳行舟

屈服強度和屈服點相對應,屈服點是指金屬發生塑性變形的那一點,所對應的強度成為屈服強度。許用應力指機械零件在使用時為了安全起見,用屈服應力除以一個安全係數。抗拉強度指材料抵抗外力的能力,一般拉伸實驗時拉斷時候的強度。

換算關係為:

許用應力=屈服強度/安全係數

拉壓試驗多用 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

與溫度有很大關係,一般溫度升高,材料強度降低

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的區別

7樓:快去學吧

抗拉copy強度:

當鋼材屈服到一定bai程度後,由於內部晶粒du重新排列,其zhi抵抗變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時dao變形雖然發展很快,但卻只能隨著應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應力達最大值。此後,鋼材抵抗變形的能力明顯降低,並在最薄弱處發生較大的塑性變形,此處試件截面迅速縮小,出現頸縮現象,直至斷裂破壞。鋼材受拉斷裂前的最大應力值(b點對應值)稱為強度極限或抗拉強度

屈服強度:

當應力超過彈性極限後,變形增加較快,此時除了產生彈性變形外,還產生部分塑性變形。當應力達到b點後,塑性應變急劇增加,曲線出現一個波動的小平臺,這種現象稱為屈服。這一階段的最大、最小應力分別稱為上屈服點和下屈服點。

由於下屈服點的數值較為穩定,因此以它作為材料抗力的指標,稱為屈服點或屈服強度

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的區別

8樓:錦瑟霏雨

抗拉強度和屈copy服強度的區別:抗拉極限強bai度是斷後最大強度,而屈服

du強度zhi是明顯產生塑性變形時的最小強度dao。

抗拉強度(tensile strength):

是金屬由均勻塑性變形向區域性集中塑性變形過渡的臨界值,也是金屬在靜拉伸條件下的最大承載能力。表徵材料最大均勻塑性變形的抗力,拉伸試樣在承受最大拉應力之前,變形是均勻一致的,但超出之後,金屬開始出現縮頸現象,即產生集中變形;對於沒有(或很小)均勻塑性變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斷裂抗力。符號為rm(gb/t 228-1987舊國標規定抗拉強度符號為σb),單位為mpa。

屈服強度(yieldstrength):

是金屬材料發生屈服現象時的屈服極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變形的應力。對於無明顯屈服的金屬材料,規定以產生0.2%殘餘變形的應力值為其屈服極限,稱為條件屈服極限或屈服強度。

大於此極限的外力作用,將會使零件永久失效,無法恢復。如低碳鋼的屈服極限為207mpa,當大於此極限的外力作用之下,零件將會產生永久變形,小於這個的,零件還會恢復原來的樣子。

9樓:匿名使用者

抗拉強度是指材bai料在斷裂前能承受

du的最大zhi強度(應力值)

屈服強度是材dao料彈性回階段承受的最答大強度,或進入塑性前承受的最大強度。

在材料拉伸曲線中,抗拉強度是最高頂點應力值,屈服強度是曲線起始階段直線段完結時的應急值。

抗拉強度表徵的是材料最大承載能力,屈服強度表徵的是材料對抗塑性變形的能力

10樓:蝸牛的青春時代

我來回答個不太標準的:

屈服強度是指零件發生最大彈性變形時的應力

抗拉強度是指零件拉斷時的應力一般抗拉強度》屈服強度圖看別人的

11樓:是你找到了我

1、定義

抗拉強bai度是金屬由

du均勻塑性形變向區域性

zhi集中塑dao性變形過渡的臨界值,也內是金屬在靜拉容伸條件下的最大承載能力。符號為rm(gb/t 228-1987舊國標規定抗拉強度符號為σb),單位為mpa。

屈服強度是金屬材料發生屈服現象時的屈服極限,也就是抵抗微量塑性變形的應力。對於無明顯屈服現象出現的金屬材料,規定以產生0.2%殘餘變形的應力值作為其屈服極限,稱為條件屈服極限或屈服強度。

2、意義

抗拉強度:σb標誌韌性金屬材料的實際承載能力,但這種承載能力僅限於光滑試樣單向拉伸的受載條件,而且韌性材料的σb不能作為設計引數,因為σb對應的應變遠非實際使用中所要達到的。

屈服強度:屈服強度不僅有直接的使用意義,在工程上也是材料的某些力學行為和工藝效能的大致度量。例如材料屈服強度增高,對應力腐蝕和氫脆就敏感;材料屈服強度低,冷加工成型效能和焊接效能就好等等。

因此,屈服強度是材料效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標。

3、型別

抗拉強度包括:張拉膜抗拉強度;混凝土抗拉強度;岩石的抗拉強度。

屈服強度包括:銀文屈服:銀紋現象與應力發白;剪下屈服。

請問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有什麼區別

1 能力不 同抗拉強度是抵抗最大變形的能力,屈服強度是抵抗起始變形的能力。2 獲取形式不同 抗拉強度是通過單向拉伸試驗獲得的金屬材料力學效能指標。屈服強度是通過對金屬材料施壓來獲得金屬材料力學效能指標。3 意義不同 抗拉強度的意義 b標誌韌性金屬材料的實際承載能力,但這種承載能力僅限於光滑試樣單向拉...

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如下 1 抗拉強度 當鋼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後,由於內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變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時變形雖然發展很快,但卻只能隨著應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應力達最大值。此後,鋼材抵抗變形的能力明顯降低,並在最薄弱處發生較大的塑性變形,此處試件截面迅速縮小,出現頸縮現象,直至斷裂破壞,鋼材受拉斷裂前的最...

屈服強度和拉伸強度的區別,請問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有什麼區別

根本就不是一個概念啊 在拉伸試驗bai 中,試du 樣直至斷裂為止所受 zhi的最大拉伸應dao力即為拉伸強度,在學版術界稱之為抗拉強 權度。拉伸強度 tensile strength 是指材料產生最大均勻塑性變形的應力。屈服強度是材料開始發生明顯塑性變形時的最低應力值 請問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