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屈服強度 抗拉強度,屈強比是評價鋼材力學性質和鋼材等級的重要標準

2021-04-17 22:33:37 字數 5560 閱讀 1387

1樓:林問冰

鋼板效能三要素, 屈服 抗拉 伸長率 , 還有 化學元素比 。 這是關於鋼板效能的重要組成條件! 這些數值, 直接體現鋼板在加工 結果, 達不達標!

為什麼要用鋼材的屈服強度而不用抗拉強度來劃分鋼材的等級?

2樓:知者不言

屈服強度表示鋼材的彈性變

形,在這個範圍內,鋼材沒有受到破壞,不是永久性變形。

而屈服強度以上,鋼材產生了塑性變形,強度次第降低,產生了永久性變形,直至破壞,所以不能在這個範圍內進行材料強度計算,就是在屈服強度以內,也得考慮一定的安全係數。

為什麼說屈服點q,抗拉強度和伸長率是建築用鋼的重要技術效能指標呢?

3樓:匿名使用者

屈服點是建築設計中一個重要指標

鋼材在屈服點之前符合虎克定律

變形是彈性變形

抗拉強度是鋼材的極限強度

伸長率是鋼材的極限拉伸延伸率

表徵鋼材的韌性的重要指標

所以對於鋼材的力學性質

這三個指標非常重要

4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回答,因為他們非常重要,都是評價好壞的指標。

具體說來,三者能評價鋼材的效能

從強度和剛度·評價鋼材的效能。

可以隨便拿本建築力學書,在書的開始一張,都會說到怎麼評價材料。

自己看看,印象會更深。

為什麼說屈服點,抗拉強度和伸長率是建築工程用鋼的重要技術效能指

5樓:築小二

問題知識「築訊中國」網為你解答:

屈服點是結構設計時取值的依據,表示鋼材在正常工作承受的應力不超過屈服點。屈服點與抗拉強度的比值稱為屈強比,它反映了鋼材的利用率和使用中的安全可靠程度。

伸長率表示鋼材的塑性變形能力。鋼材在使用中,為避免正常受力時在缺陷處產生應力集中而發生脆斷,因此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塑性,即具有一定的伸長率,可以使缺陷處超過σs時,隨著發生塑性變形使應力重分佈,而避免鋼材提早破壞。同時,常溫下將鋼材加工成一定形狀,也要求鋼材具有一定塑性。

但伸長率不能過大,否則會使鋼材在使用中超過允許的變形值。

鋼材的力學效能rm和rel是什麼值

6樓:無語翹楚

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

鋼材的技術性質——力學效能

1.抗拉效能

抗拉效能是鋼材最主要的技術效能,通過拉伸試驗可以測得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和伸長率,這些是鋼材的重要技術效能指標。

低碳鋼的抗拉效能可用受拉時的應力一應變圖來闡明。

低碳鋼從受拉到拉斷,經歷瞭如下四個階段:

(1)彈性階段

oa為彈性階段。在oa範圍內,隨著荷載的增加,應力和應變成比例增加。如卸去荷載,則恢復原狀,這種性質稱為彈性。

oa是一直線,在此範圍內的變形,稱為彈性變形。a點所對應的應力稱為彈性極限,用σp表示。在這一範圍內,應力與應變的比值為一常量,稱為彈性模量,用e表示,即 。

彈性模量反映了鋼材的剛度。是鋼材在受力條件下計算結構變形的重要指標。碳素結構鋼q235的彈性模量e=(2.

0~2.1)×105mpa,彈性極限σp=(180~200)mpa。

(2)屈服階段

ab為屈服階段。在ab曲線範圍內,應力與應變不能成比例變化。應力超過σp後,即開始產生塑性變形。

應力到達reh之後,變形急劇增加,應力則在不大的範圍內波動,直到b點止。reh點是上屈服強度,rel點是下屈服強度,rel也可稱為屈服極限,當應力到達rel時,鋼材抵抗外力能力下降,發生「屈服」現象。rel是屈服階段應力波動的次低值,它表示鋼材在工作狀態允許達到的應力值,即在rel之前,鋼材不會發生較大的塑性變形。

故在設計中一般以下屈服強度作為強度取值的依據。碳素結構鋼q235的rel應不小於235mpa。

(3)強化階段

bc為強化階段。過b點後,抵抗塑性變形的能力又重新提高,變形發展速度比較快,隨著應力的提高而增加。對應於最高點c的應力,稱為抗拉強度,用rm表示, (fm為c點時荷載,s0為試件受力截面面積)。

抗拉強度不能直接利用,但下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的比值(即屈強比rel/rm)卻能反映鋼材的安全可靠程度和利用率。屈強比越小,表明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越高,材料不易發生危險的脆性斷裂。如果屈強比太小,則利用率低,造成鋼材浪費。

碳素結構鋼q235的rm應不小於375mpa,屈強比在0.58~0.63之間。

對於在外力作用下屈服現象不明顯的硬鋼類,規定產生殘餘變形為0.2%l0時的應力作為屈服強度,用 表示。

(4)頸縮階段

cd為頸縮階段。過c點,材料抵抗變形的能力明顯降低。在cd範圍內,應變迅速增加,而應力則反而下降,變形不能再是均勻的。鋼材被拉長,並在變形最大處發生「頸縮」,直至斷裂。

將拉斷的鋼材拼合後,測出標距部分的長度,便可按下式求得其斷後伸長率a:

式中 l0——試件原始標距長度,mm;

lu——試件拉斷後標距部分的長度,mm。

以a和 分別表示l0=5d0和l0=10d0時的斷後伸長率,d0為試件的原直徑或厚度。對於同一鋼材,a大於 。

伸長率反映了鋼材的塑性大小,在工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塑性大,鋼質軟,結構塑性變形大,影響使用。塑性小,鋼質硬脆,超載後易斷裂破壞。

塑性良好的鋼材,偶爾超載、產生塑性變形,會使內部應力重新分佈,不致由於應力集中而發生脆斷。

2.衝擊韌性

衝擊韌性是指鋼材抵抗衝擊荷載作用的能力。

鋼材的衝擊韌性是用標準試件(中部加工有v型或u型缺口),在擺錘式衝擊試驗機上進行衝擊彎曲試驗後確定,試件缺口處受衝擊破壞後,以缺口底部處單位面積上所消耗的功,即為衝擊韌性指標,用衝擊韌性值ak(j/cm2)表示。ak越大,表示沖斷試件時消耗的功越多,鋼材的衝擊韌性越好。

鋼材進行衝擊試驗,能較全面地反映出材料的品質。鋼材的衝擊韌性對鋼的化學成分、組織狀態、冶煉和軋製質量,以及溫度和時效等都較敏感。

3.耐疲勞性

鋼材在交變荷載反覆作用下,在遠小於抗拉強度時發生突然破壞,這種破壞叫疲勞破壞。疲勞破壞的危險應力用疲勞極限或疲勞強度表示。它是指鋼材在交變荷載作用下,於規定的週期基數內不發生斷裂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

鋼材耐疲勞強度的大小與內部組織、成分偏析及各種缺陷有關。同時鋼材表面質量、截面變化和受腐蝕程度等都影響其耐疲勞效能。

4.硬度

表示鋼材表面區域性體積內,抵抗外物壓入產生塑性變形的能力,是衡量鋼材軟硬程度的一個指標。

測定鋼材硬度的方法有布氏法、洛氏法和維氏法。常用的是布氏法和洛氏法。

7樓:善良的杜娟

rm是屈服強度,rel是抗拉強度。

鋼材的力學效能多指鋼筋力學效能。

1、鋼筋的力學效能應符合規定:hrb335,公稱直徑6-25mm,335mpa。

2、鋼筋在最大力下的總伸長率δgt不小於2.5%。供方如能保證,可不作檢驗。

3、根據需方要求,可**滿足下列條件的鋼筋:

4、鋼筋實測抗拉強度與實測屈服點之比不小於1.25;

5、鋼筋實測屈服點與上表規定的最小屈服點之比不大於1.30。

由於鋼筋常常需彎曲成型以後使用,已經產生了塑性變形,如果材性變脆,結構就不能承受使鋼筋再產生塑性變形的外加荷載(如**),所以國內外都將反彎試驗作為一項重要技術要求列入鋼筋標準,同時對鋼的氮含量予以限制(不超過0.012%)。

金屬力學效能

1、材料在損壞之前沒有發生塑性變形的一種特性,與韌性和塑性相反。脆性材料沒有屈服點,有斷裂強度和極限強度。鑄鐵、陶瓷、混凝土及石頭都是脆性材料。

與其他許多工程材料相比,脆性材料在拉伸方面的效能較弱,對脆性材料通常採用壓縮試驗進行評定。

2、金屬材料在靜載荷作用下抵抗永久變形或斷裂的能力.同時,它也可以定義為比例極限、屈服強度、斷裂強度或極限強度。沒有一個確切的單一引數能夠準確定義這個特性。

因為金屬的行為隨著應力種類的變化和它應用形式的變化而變化。強度是一個很常用的術語。

3、金屬材料在載荷作用下產生永久變形而不破壞的能力.塑性變形發生在金屬材料承受的應力超過彈性極限並且載荷去除之後,此時材料保留了一部分或全部載荷時的變形.

4、金屬材料表面抵抗比他更硬的物體壓入的能力。

5、金屬材料抵抗衝擊載荷而不被破壞的能力. 韌性是指金屬材料在拉應力的作用下,在發生斷裂前有一定塑性變形的特性。金、鋁、銅是韌性材料,容易被拉成導線。

什麼是屈強比?說明鋼材屈強比意義?

8樓:demon陌

鋼材的屈服點(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的比值,稱為屈強比。

屈強比越大,

結構零件的可靠性越大,一般碳素鋼屈強比為0.6-0.65,低合金結構鋼為0.

65-0.75合金結構鋼為0.84-0.

86。 機器零件的屈強比高,節約材料,減輕重量。

屈強比低表示材料的塑性較好;屈強比高表示材料的抗變形能力較強,不易發生塑性變形。

9樓:匿名使用者

屈強比是指材料的屈服點(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的比值,屈強比太高則結構為脆性破壞,脆性破壞在土木裡是嚴禁的,因為破壞時結構沒有明顯的變形產生即破壞,難以預防。

受到**力時,鋼材首先達到屈服強度且強度不斷髮展,結構產生變形,這個變形為肉眼可見,結構破壞的先兆出現,人們得以提前發現並預防,屈強比越大,機械零件越好(考慮節約材料,減輕重量)屈強比可以看作是衡量鋼材強度儲備的一個係數。

什麼是鋼材的屈服點,屈服強度,抗拉強度,伸長率,屈強比

10樓:匿名使用者

找一本熱處理的教材看一看,上面都有,在這裡打字太繁。

鋼筋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哪個大

11樓:hi漫海

鋼筋抗拉強度大於屈服強度。

屈服強度和屈服點相對應,屈服點是指金屬發生塑性變形的那一點,所對應的強度成為屈服強度。抗拉強度指材料抵抗外力的能力,一般拉伸實驗時拉斷時候的強度。

抗拉強度:

當鋼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後,由於內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變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時變形雖然發展很快,但卻只能隨著應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應力達最大值。此後,鋼材抵抗變形的能力明顯降低,並在最薄弱處發生較大的塑性變形,此處試件截面迅速縮小,出現頸縮現象,直至斷裂破壞。鋼材受拉斷裂前的最大應力值(b點對應值)稱為強度極限或抗拉強度。

屈服強度:

當應力超過彈性極限後,變形增加較快,此時除了產生彈性變形外,還產生部分塑性變形。當應力達到b點後,塑性應變急劇增加,曲線出現一個波動的小平臺,這種現象稱為屈服。這一階段的最大、最小應力分別稱為上屈服點和下屈服點。

由於下屈服點的數值較為穩定,因此以它作為材料抗力的指標,稱為屈服點或屈服強度。

12樓:匿名使用者

要想回答你的這個問題,應先從兩個概念入手,才能夠很清楚的瞭解和掌握:

1、鋼筋的屈服強度指的是鋼筋由彈性變形轉化為彈塑性變形的臨界強度。也就是說過了屈服強度後,鋼材的強度儘管還有所增加,但已不再是變形與強度成比例的增漲。

2、抗拉強度指的是鋼材被拉斷的極限強度。

由以上兩個概念的情況一看就清楚了,哪個強度大哪個強度小,自然是抗拉強度大於屈服強度了。因為鋼材在拉伸的過程中,被拉伸屈服後,強度還在不斷的增加,所以,被拉斷時的抗拉強度肯定是大於屈服強度的,只是因鋼材品種的不同,而使得屈強比不同而已。

求教抗拉強度,屈服強度,屈服應力以及極限應力的區別

一 強度不同 抗拉強度也叫強度極限,指材料在拉斷前承受最大應力值。屈服應力是在應力 應變曲線上屈服點處的應力。屈服強度即屈服極限,是材料屈服的臨界應力值。達到此應力時,材料或零件會被破壞,則此應力稱為極限應力。二 安全係數不同 屈服強度和屈服點相對應,屈服點是指金屬發生塑性變形的那一點,所對應的強度...

請問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有什麼區別

1 能力不 同抗拉強度是抵抗最大變形的能力,屈服強度是抵抗起始變形的能力。2 獲取形式不同 抗拉強度是通過單向拉伸試驗獲得的金屬材料力學效能指標。屈服強度是通過對金屬材料施壓來獲得金屬材料力學效能指標。3 意義不同 抗拉強度的意義 b標誌韌性金屬材料的實際承載能力,但這種承載能力僅限於光滑試樣單向拉...

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如下 1 抗拉強度 當鋼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後,由於內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變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時變形雖然發展很快,但卻只能隨著應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應力達最大值。此後,鋼材抵抗變形的能力明顯降低,並在最薄弱處發生較大的塑性變形,此處試件截面迅速縮小,出現頸縮現象,直至斷裂破壞,鋼材受拉斷裂前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