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詞其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竹枝詞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2021-03-09 06:26:27 字數 4010 閱讀 8248

1樓:匿名使用者

竹枝詞其二,從身居蜀地耳聞巴人歌唱自然引發懷鄉幽思。

竹枝詞其二

劉禹錫巴山楚水江上雨水多,巴人擅長吟唱本鄉歌。

今朝北方客子思歸去,回鄉迎來紇那披綠羅。

第二首不像第一首那樣以諧音寫含蓄情事,而是從身居蜀地耳聞巴人歌唱自然引發懷鄉幽思。

首句"楚水巴山江雨多"看似平易概括的摹寫卻流露出詩人因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案多年貶謫遠任的愁苦。楚地巴山遠離長安,雖然暫時避開政治漩渦,但對於心懷遠大抱負的詩人來說卻是心仍有不甘的。"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這也許正是詩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這不能不使人愁苦,傷心失意下也屬正常。壓在心頭的大石無法移開,難以消除的寂寞和煩悶更無法排遣。

江雨又來,淅瀝不歇,更添傷情。

"巴人能唱本鄉歌。"於此傷情懷思之下巴人鄉歌又傳入耳。"歌者那知聽者愁,一聲一嘆總牽情。

"巴人歌唱本屬常有之事,詩人卻將其平常事入詩中,可見詩人自己心緒卻是常常不平靜的。自然不是隻因耳聽巴人歌聲才起的不平靜,人總是會因某事而及他情。這是再自然正常不過的了。

本來由江雨多引起的傷情再又由巴人的歌唱更是雪上加霜了。

聞歌思歸,自然引出下兩句:"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長安,不算是自己的歸處,多次的貶謫打擊,他怕是早已對政治不懷希望了,長安那裡只是自己的傷心地而已。

至於詩人想歸何處,可以從詩句中推測。《紇那》當是詩人家鄉的鄉歌。身披綠色綺羅踏著《紇那》曲的和聲邊舞邊歌的鄉人想必是歡迎自己歸來的一朝離鄉,飄零天涯。

也只有那裡才不排拒自己。因有這樣的想法,窗外的綠水微波漸漸幻成故鄉人身上迎風而舞迎己歸來的綠色綺羅,耳邊聽聞的《紇那》節拍又顯得那樣的清晰明瞭。

2樓:匿名使用者

在初春的江邊,看著我心愛的郎君在江上打漁,聽見他的曼妙歌聲.看那天空,東邊是晴天,西邊卻是雨天.不知道晴啊還是無晴啊.

3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詩從身居蜀地耳聞巴人歌唱自然引人發懷幽思

竹枝詞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20

4樓:天空的翅膀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愛情的追求。

5樓:匿名使用者

竹枝詞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愛情的追求

6樓:1繁花落幕

在初春的江邊,看著我心愛的郎君在江上打漁,聽見他的曼妙歌聲。看那天空,東邊是晴天,西邊卻是雨天。不知道晴啊還是無晴啊。

7樓:卡哇伊vs小蘿莉

表達詩人思念情郎的心情

竹枝詞其一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8樓:無知者無謂嗎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表達詩人思念情郎的心情

寫出一個小女人嬌羞的,思念之情。

劉禹錫竹枝詞表達的思想感情

9樓:匿名使用者

它寫的來是一位沉浸在初戀中源

的少女的心情。她愛著一個人,可還沒有確實知道對方的態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慮;既歡喜,又擔憂。詩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將這種微妙複雜的心理成功地與以表達。

第一句寫景,是她眼前所見。江邊楊柳,垂拂青條;江中流水,平如鏡面。這是很美好的環境。

第二句寫她耳中所聞。在這樣動人情思的環境中,她忽然聽到了江邊傳來的歌聲。那是多麼熟悉的聲音啊!

一飄到耳裡,就知道是誰唱的了。 第

三、四句接寫她聽到這熟悉的歌聲之後的心理活動。姑娘雖然早在心裡愛上了這個小夥子,但對方還沒有什麼表示哩。今天,他從江邊走了過來,而且邊走邊唱,似乎是對自己多少有些意思。

這,給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她就想到:這個人啊,倒是有點象黃梅時節晴雨不定的天氣,說它是晴天吧,西邊還下著雨,說它是雨天吧,東邊又還出著太陽,可真有點捉摸不定了。這裡晴雨的「晴」,是用來暗指感情的「情」,「道是無晴還有晴」,也就是「道是無情還有情」。

通過這兩句極其形象又極其樸素的詩,她的迷惘,她的眷戀,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畫出來了。

竹枝詞 劉禹錫 第九首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0樓:匿名使用者

瞿塘嘈嘈十二灘, 人言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 等閒平地起波瀾。

這是《竹枝詞九首》的第七首。詩從瞿塘峽的艱險借景起興,引出對世態人情的感慨。

瞿塘峽是長江三峽之一,兩岸連山,水流急湍,形勢最為險要,古有「瞿塘天下險」之稱。峽中尤多礁石險灘,峽口有「灩澦堆」,就是一巨大石灘。「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就描繪出瞿塘峽的這種險阻形勢。

「嘈嘈」,流水下灘發出的嘈雜聲。「十二灘」,並非確數,猶言險灘之多,其險絕情況也就可以想見了。

面臨著驚濤拍岸、險阻重重的瞿塘峽,詩人不禁由江峽之險聯想到當時的世態人情:「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瞿塘峽之所以險,是因為水中有道道險灘,而人間世道「等閒平地」也會起波瀾,豈不令人防不勝防?真是「人心」比瞿塘峽水還要凶險。

這是詩人發自內心的感慨之言。劉禹錫參加永貞改革失敗以後,屢受小人誣陷,權貴打擊,兩次被放逐,達二十三年之久。痛苦的遭遇,使他深感世路維艱,凶險異常,故有此憤世嫉俗之言。

長恨,顯示出長期埋在詩人心中的,對那些慣於興風作浪、無事生非、陷害無辜的無恥之徒的無比忿恨。說瞿塘之險用「人言」提起,意為盡人皆知;嘆人心之險則用「長恨」領出,主語是詩人自己,點出自己在現實的經歷和體察中悟出的人情世態,並且明確表示了自己對它的態度。兩句之間有轉折,也有深入,以瞿塘喻人心之險,在人之言與我之恨之間過渡,命意精警,比喻巧妙,使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從而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11樓:匿名使用者

作為早期詞作,很明顯「竹枝詞」還有著唐絕句的影子。但晚唐興起的詞作,我們可以發現無論在遣詞造句上還是韻律應用上,又有些不同於唐詩。他們的韻律搭配更講究詞作的表達,而不在過分在強調語句的裝飾性,而更親近於對自我感覺的描寫。

用比較樸實的語言描寫創作,可以說是晚唐以白居易、劉禹錫等為代表的文人的一種倡議。詞作是對詩句格式的一種延伸發展,是詩文領域的一種有益革新與嘗試。劉禹錫的這些詞作,都寓情於景,感**彩也各有側重。

一方面既有民風習俗,另一方面又有個人境遇。總體而言,這九首詞是一個詞文化的開端,用樸實的語言開始寫意中國的文化。

《竹枝詞》表達了什麼感情

12樓:坐不住

《竹枝詞九首》是吟詠風土人情的民歌體樂府詩,此詩為《竹枝詞九首》中的第一首。

一二兩句寫山水雄闊雋秀之美。「白帝城頭春草生」寫高處。白帝城在瀕臨長江的白帝山上。

時值春天,城頭百草茂盛。一個「生」字寫出百草依視線次第出現,又寫出百草滋生之廣。草因城脫俗,城緣草而含生機。

「白鹽山下蜀江清」寫低處。蜀江即指白鹽山腳下的一段長江:江水清澈倒映雲天,又有聳入長空的白鹽山作背景,山水互映,各盡其妙。

「南人上來歌一曲」寫當地人以雄山碧水為背景放聲高歌。本句雖未直接寫歌的內容歌的悅耳,但因了

一、二兩句雄闊靈秀山水的烘托渲染,讀者自然能體會出歌聲的優美。

四句筆鋒一轉,寫路上的異鄉人受那歌聲的感染,觸發起思鄉之情。此句當為全詩主旨所在。

全詩之妙,其一在動詞傳神,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耐人品味的人物形象。第三句中,「上來」既可理解為「登到高處」亦可理解為「出來」,無論作何解讀,歌聲那情緒飽滿、難以自禁的形象呼之欲出。而第四句中一個「動」字更是傳神。

「北人」即外鄉人。春日雄奇秀麗美景,他無心欣賞,只顧匆匆趕路,忽然,當地人一曲高歌令其駐足而聽,心為之怦然,神為之飛越。一個「動」字寫出北人神情,又引起讀者共鳴。

其二在一景兩用,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山高草綠水澄明,春日美景烘托渲染當地人不吐不快的蓬勃之情,也烘托渲染異鄉人心不在此的旁騖之意,一景兩色一石二鳥。

其三在意味的綿長婉轉和境界的高遠。詩人第三句,由景及人,此一轉;至第四句,以當地人的高歌反襯異鄉人的鄉情,此二轉。同時,寫鄉情以大江大山和滋生無限的春草來烘托渲染,寫出來的當然就不是兒女情長,小家碧玉,而是浩蕩鄉思,人所共識的那份故園情結了。

窮邊詞其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表現作者遠在邊關卻安恬愉悅 明朗樂觀的思想感情,暗暗寓含了戍守荒寒北邊的將士對帝京長安的懷念。關於古代詩人的文學常識 一般來來說,所謂常識,不應該在它的前源面加上那bai麼多限定詞。如題目這樣表du述毛病zhi是顯而易見的。即便dao你寫成一本三百萬字的 關於古代詩人的文學 的鉅作專著,你也稱不...

竹枝詞二首劉禹錫最後一句用什麼手法表達了女主人公什麼情感

1.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歌唱聲 2.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就是說一個少女與江上一個帥哥正玩著接歌,唱著唱著少女就發現自己暗戀對方 忐忑羞澀的少女從對方的歌聲中感到疑惑不定 究竟是對我有意思呢,還是對我沒意思呢?1 後一句用什麼手法表達了女主人公 閱讀鑑賞 竹枝詞二首 其一 的最後一句使...

惠崇春江晚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惠崇春江曉景 表達了詩人讚美熱愛春天的思想感情。這首詩是蘇軾題惠崇的 春江晚景 所創作出來的,一幅 鴨戲圖 再現了原畫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詩人合理的想象,與原畫相得益彰。寫出了早春時節的春江景色,作者以其細緻 敏銳的感受,捕捉住季節轉換時的景物特徵,抒發對早春的喜悅和禮讚之情。宋代蘇軾 惠崇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