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記承天寺夜遊你想對蘇軾說些什麼

2021-05-26 05:36:22 字數 1318 閱讀 4904

1樓:起個名好難

東坡先生,夜色的美通過我讀您的《記承天寺夜遊》,撲面襲來。小生只感到內呼吸流暢,七經八脈亨通,腳容跟不覺,趾頭酥癢。人的一生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也是您說過的。

如何讓生命不虛此行,想必不是隻有仕途一條路,或者我們時代的類似的說法「成功」。像您這樣,能有如此達觀人生態度,即使夜起散步於荒郊野寺,也能寫出「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的句子,可以看出您是多麼快樂,自然,熱愛生活。

正如幾百年後您的一位洋後生——羅素說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相信在時代發展的今天,欣賞甚至效仿您的後生,會越來越多。

擴充套件資料

《記承天寺夜遊》原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橫(héng),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202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譯),(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透過窗戶灑入屋內,(於是我)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沒有(可以與我)共同遊樂的人,於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

張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滿著月光,像積水充滿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橫錯雜,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啊。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

(又有)哪個地方沒有松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不汲汲於名利而又能從容流連光景)清閒的人罷了。

2樓:全載緱鶯韻

你描寫的月光皎潔明亮,你描寫的竹柏清新淡雅,真可謂是,景物妙筆之句,在下實在是佩服之極啊。

3樓:鈔暎釗齊心

你真是曠達瀟灑。什麼都難不到你,你的心裡永遠樂觀陽光。謝謝你,像你這樣的祖輩給了今天的我們精神力量!

4樓:彗尾星

蘇東坡你想和張懷明搞基就直說,沒必要寫那些借景抒情的玩意來禍害我們後人吧?

5樓:匿名使用者

蘇哥,您老夢遊又犯了?

學習完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後,想對蘇軾說些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描繪承天寺的月光皎潔,水清澈見底的景象,表達了蘇軾對美好月光的喜愛,對難以實現心中的惆悵以及對生活的感慨

7樓:主樓

蘇軾啊,你丫閒得蛋疼

8樓:淦毅

蘇軾啊,你用你的筆墨描繪出承天寺月光的皎潔,如同水清澈見底的樣子,和對難以實現

記承天寺夜遊的背景,蘇軾《記承天寺夜遊》的寫作背景

寫作背景 蘇軾的 記承天寺夜遊 是選自 東坡志林 卷一。蘇軾的著名詞還有 江城子密州出獵 定風波 等。蘇軾是父親蘇洵的第五個兒子,嘉祐二年 1057 與弟蘇轍同登進士。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熙寧二年 1069 父喪守制期滿還朝,為判官告院。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反對推行新法,自請外任,出為杭州通判...

記承天寺夜遊對聯根據《記承天寺夜遊》寫一副對聯上聯月色懂人心潛窗入戶下聯是?

上聯 子瞻摹月色疏影搖曳 下聯 懷民伴蘇仙靜夜閒遊 記承天寺夜遊 原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 ...

記承天寺夜遊

本文寫於作者被貶黃州期間,閒 表達了作者微妙而複雜的情感 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閒 蘇軾被貶心情抑鬱,但他仍有進取之心,從大自然的美景中尋求精神的寄託。本文抒發了作者壯志難酬的苦悶和自我解脫的曠達情懷 何夜無月?何夜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翻譯 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