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確切的bai詩句應該是:旭日du銜青嶂,晴雲洗綠潭zhi。
旭日:早晨的太陽。dao
嶂:高聳如版屏障的山峰。這兩句大
權意是:初升的朝陽被青峰遮住半邊,好像銜在山峰的口中;晴空的白雲倒映在綠潭裡,好像被洗得更加明淨。
遠處有山,山外有日。近處有潭,潭內有云。青峰銜紅日,綠水洗白雲,色澤鮮明。
一個「銜」字,一個「洗」字,賦山水以靈性,給物態以動感。整個畫面是立體的,有層次的,活動的,絢麗多彩的。這是詩,也是畫。
應吸取作者以畫筆、畫意、畫理寫詩的經驗。
出自:中國 唐朝 釋寒山 《詩》
關於日出的詩句
2樓:
1、《天淨沙·秋思》——元代馬致遠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淒寒的夜色裡,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2、《登鸛雀樓》——唐代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譯文: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湧奔流。
3、《登新平樓》——唐代李白
天長落日遠,水淨寒波流。
譯文:天空遼闊,夕陽在遠方落下,寒波微瀾,河水在靜靜流淌。
4、《偶書》——唐代劉叉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間萬事細如毛。
譯文:每天太陽從東方升起的時候,人世間紛繁複雜多如牛毛的事便開始一件件發生。
5、《苦雨》——唐代元稹
東西升日月,晝夜如轉珠。
譯文:太陽和月亮東昇西落,晝夜似轉珠一樣周而復始。
6、《醉翁亭記》——宋代歐陽修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譯文:至於太陽的升起,山林裡的霧氣散了,煙雲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這就是山中的朝暮。
3樓:第一職責
1、曉日
唐代:韓偓
天際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際一時紅。
直須日觀三更後,首送金烏上碧空。
譯文:天邊霞光映入水中,一時水中映出的天際一片通紅。只要在泰山日觀峰一直等到三更以後,就會看到第一輪紅日被送上蔚藍的天空。
2、憶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譯文: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3、竹枝詞二首·其一
唐代: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踏歌聲 一作: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譯文:楊柳青青江水寬又平,聽見情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下起雨,說是無晴但是還有晴。
4、望木瓜山
唐代:李白
早起見日出,暮見棲鳥還。
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
譯文:早晨起來看見太陽升起,傍晚時分看見歸鳥還巢。身在異鄉內心本已酸楚,何況還面對著木瓜山。
5、望秦川
唐代:李頎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
遠近山河淨,逶迤城闕重。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鬆。
客有歸歟嘆,悽其霜露濃。
譯文:我清晨從長安出發,回頭東望,離秦川已經很遠了,太陽從東峰上冉冉升起。天氣晴朗,遠處的山水明潔清淨,可清清楚楚地看見;長安城蜿蜒曲折,重重疊疊巨集偉壯麗。
秋風吹起,家家戶戶的竹林颯颯作響,五陵一帶的松林蒙上一層寒冷的色彩。我有歸去的感嘆,這裡霜寒露冷,還是回去吧。
4樓:金六福
1、《使至塞上》唐代: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譯文:乘單車想去慰問邊關,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千里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翱翔雲天。
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到蕭關遇到偵候騎士,告訴我都護已在燕然。
2、《望天門山》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3、《咸陽城東樓 / 咸陽城西樓晚眺》唐代:許渾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譯文:登上高樓萬里鄉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楊柳就像江南汀洲。溪雲突起紅日落在寺閣之外,山雨未到狂風已吹滿咸陽樓。
黃昏雜草叢生的園中鳥照飛,深秋枯葉滿枝的樹上蟬啾啾。來往的過客不要問從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東流。
4、《暑旱苦熱》宋代:王令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幹?
崑崙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遊其間?
譯文:清風沒有力量驅趕暑天的炎熱,那西墜的太陽彷彿生了翅膀,飛旋在山頭,不肯下降。人們個個擔心這樣乾旱江湖大海都要枯竭,難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銀河被晒乾?
高高的崑崙山有常年不化的積雪,遙遠的蓬萊島有永不消失的清涼。我不能夠攜帶天下人一起去避暑,又怎能忍心獨自一個,到那兒去逍遙徜徉?
5、《山中雜詩》南北朝: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簷上飛,雲從窗裡出。
譯文: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著陣陣雲煙,從竹林的縫隙裡看灑落下餘暉的夕陽。鳥兒歡快地向房簷上飛去,潔白的雲兒竟然從窗戶裡輕輕地飄了出來。
5樓:阿沾
1、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宋 · 王安石《元日》
譯文: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2、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 宋 · 朱熹《春日》
譯文:風和日麗遊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3、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 近代 · ***《沁園春·雪》
譯文:晴天的時候,陽光灑在雪地上分外好看。
4、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 唐 · 白居易《長恨歌》
譯文:當年七月七日長生殿中,夜半無人,我們共起山盟海誓。
5、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 唐 · 白居易《長恨歌》
譯文:皇宮裡曲奏悠揚,輕歌曼舞,徐徐地彈琴慢慢地**。皇上整天看,總也看不夠。
6樓:troye呵噠
1、憶江南三首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譯文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是杭州:遊玩天竺寺尋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臥其上,欣賞錢塘江大潮。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遊玩?
江南的回憶,再來就是回憶蘇州的吳宮,喝一喝吳宮的美酒春竹葉,看一看吳宮的歌女雙雙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總要再次相逢。
2、漁翁
唐代: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譯文漁翁晚上靠著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為柴做飯。太陽出來雲霧散盡不見人影,搖櫓的聲音從碧綠的山水中傳出。回頭望去漁舟已在天邊向下漂流,山上的白雲正在隨意飄浮,相互追逐。
3、代贈二首
唐代:李商隱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東南日出照高樓,樓上離人唱石州。
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供得幾多愁?
譯文黃昏獨上高樓慾望還休,樓梯橫斷情郎不來,一彎新月如鉤。蕉心未展丁香也鬱結未解,它們同時向著春風各自憂愁。日出東南方照耀高樓,樓上心懷離愁的人唱著《石洲》。
縱然眉黛像春山、春山如眉黛,也不知承受得多少憂愁?
4、代贈二首
唐代:李商隱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東南日出照高樓,樓上離人唱石州。
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供得幾多愁?
譯文黃昏獨上高樓慾望還休,樓梯橫斷情郎不來,一彎新月如鉤。蕉心未展丁香也鬱結未解,它們同時向著春風各自憂愁。
日出東南方照耀高樓,樓上心懷離愁的人唱著《石洲》。縱然眉黛像春山、春山如眉黛,也不知承受得多少憂愁?
5、度破訥沙二首 / 塞北行次度破訥沙
唐代:李益
眼見風來沙旋移,經年不省草生時。
莫言塞北無春到,總有春來何處知。
破訥沙頭雁正飛,鸊鵜泉上戰初歸。
平明日出東南地,滿磧寒光生鐵衣。
譯文在沙漠上風一吹,看那沙塵滿天飛旋,在這茫茫的沙磧上怕是永遠看不到草木生長了吧。不能說塞北沒有春天到來,但由於遍地風沙,不見青草,縱有春天到來,一切沒有變化,又從**看到春天呢?
在破訥沙漠上大雁正在飛翔,在鸊鵜泉上戰勝了敵軍的將士們剛剛歸來。一輪紅日從東南方的地平線上噴薄而出。在廣袤的平沙之上,行進的部隊蜿如游龍,戰士的盔甲銀鱗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閃閃。
7樓:木子云的綠蘿
1,《漁翁》唐代 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譯文:漁翁晚上靠著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為柴做飯。太陽出來雲霧散盡不見人影,搖櫓的聲音從碧綠的山水中傳出。
2,《桃源行》唐代 王維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
譯文:明月朗照,松下房櫳寂靜;旭日升起,村中雞犬聲響起。村人驚訝地把外客迎接,爭相邀請,詢問那世上的訊息。
3,《望木瓜山》唐代 李白
早起見日出,暮見棲鳥還。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
譯文:早晨起來看見太陽升起,傍晚時分看見歸鳥還巢。身在異鄉內心本已酸楚,何況還面對著木瓜山。
4,《代贈二首》唐代 李商隱
東南日出照高樓,樓上離人唱石州。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供得幾多愁?
譯文:日出東南方照耀高樓,樓上心懷離愁的人唱著《石洲》。縱然眉黛像春山、春山如眉黛,也不知承受得多少憂愁?
5,《偶書》唐代 劉叉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間萬事細如毛。 野夫怒見不平處,磨損胸中萬古刀。
譯文:每天太陽從東方升起的時候,人世間紛繁複雜多如牛毛的事便開始一件件發生。很多不平之事發生在周圍,心裡充滿了憤怒,於是不斷對它們進行抨擊,但不平事太多,多得把胸中那把與不平之事相抗爭的「刀」都漸漸地磨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