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經濟福利經濟學中福利是什麼意思

2021-03-05 09:20:16 字數 5103 閱讀 2758

1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你做的好就有一些提成

2樓:梅儀巫馬書雙

不同階段,對於經濟福利的含義有不同的理解。國民生產總值(gnp)以前一直是國際社會通行的慣例。我國實施的《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

也表現出與這一國際慣例接軌的強烈傾向。然而,儘管與其它總量指標(如我國長期使用的社會總產值)相比gnp有明顯的優點,但衡量國民經濟福利並全面。

近年來西方一些學者提出一個國民經濟福利指標,列為:

國民淨福利

=淨增加值

+為改善環境資源的質量的投入

–以破壞環境為代價而得到的產出

+虛擬的閒暇時間內的活動價值

也很有影響力。

因此,沒有標準答案,

總而言之是國民經濟福利就是衡量經濟活動的成果的,有的人認為經濟產出就是經濟福利,有人認為經濟產出-代價=淨福利。

另外,這個國民經濟福利的名詞不同於

國民享受到的經濟福利。

後者是通俗的指百姓從經濟增長中得到的收入和保險之類的微觀概念。

3樓:匿名使用者

福利經濟學是西方經濟學家從福利觀點或最大化原則出發,對經濟體系的執行予以社會評價的經濟學分支學科。

福利經濟學作為一個經濟學的分支體系,最早出現於 二十世紀初期的英國。2023年,庇古的《福利經濟學》一書的出版是福利經濟學產生的標誌。

福利經濟學的出現,是英國階級矛盾和社會經濟矛盾尖銳化的結果。西方經濟學家承認,英國十分嚴重的貧富懸殊的社會問題,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變得更為尖銳,因而出現以建立社會福利為目標的研究趨向, 這導致了福利經濟學的產生。

1929~202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以後,英美等國的一些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福利經濟學進行了許多修改和補充。庇古的福利經濟學被稱做舊福利經濟學,庇古以後的福利經濟學則被稱為新福利經濟學。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福利經濟學又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正在經歷著新的發展和變化。

邊沁的功利主義原則是福利經濟學的哲學基礎。邊沁認為人生的目的都是為了使自己獲得最大幸福,增加幸福總量。幸福總量可以計算,倫理就是對幸福總量的計算。

邊沁把資產階級利益說成是社會的普遍利益,把資產階級趨利避害的倫理原則說成是所有人的功利原則,把「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標榜為功利主義的最高目標。

帕累託的「最優狀態」概念和馬歇爾的「消費者剩餘」概念是福利經濟學的重要分析工具。帕累托最優狀態是指這樣一種狀態,任何改變都不可能使任何一個人的境況變得更好而不使別人的境況變壞。按照這一規定,一項改變如果使每個人的福利都增進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進而其他的人福利不減少,這種改變就有利;如果使每個人的福利都減少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加而另一些人福利減少,這種改變就不利。

馬歇爾從消費者剩餘概念推匯出政策結論:**對收益遞減的商品徵稅,得到的稅額將大於失去的消費者剩餘,用其中部分稅額補貼收益遞增的商品,得到的消費者剩餘將大於所支付的補貼。馬歇爾的消費者剩餘概念和政策結論對福利經濟學也起了重要作用。

福利經濟學的主要特點是:以一定的價值判斷為出發點,也就是根據已確定的社會目標,建立理論體系;以邊際效用基數論或邊際效用序數論為基礎,建立福利概念;以社會目標和福利理論為依據,制定經濟政策方案。

庇古是資產階級福利經濟學體系的創立者。他把福利經濟學的物件規定為對增進世界或一個國家經濟福利的研究。庇古認為福利是對享受或滿足的心理反應,福利有社會福利和經濟福利之分,社會福利中只有能夠用貨幣衡量的部分才是經濟福利。

庇古根據邊際效用基數論提出兩個基本的福利命題:國民收入總量愈大,社會經濟福利就愈大;國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會經濟福利就愈大。他認為,經濟福利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國民收入的數量和國民收入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情況。

因此,要增加經濟福利,在生產方面必須增大國民收入總量,在分配方面必須消除國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

20世紀30年代,庇古的福利經濟學受到羅賓斯等人的批判。羅賓斯認為,經濟理論應當將價值判斷排除在外,效用可衡量性和個人間效用可比較性不能成立,福利經濟學的主張和要求沒有科學根據。繼羅賓斯之後,卡爾多、希克斯、勒納等人從帕累託的理論出發也對庇古的福利經濟學進行了批判。

同羅賓斯不同的是,他們認為福利經濟學仍然是有用的。

2023年,卡爾多提出了福利標準或補償原則的問題。此後,希克斯、西托夫斯基等人對福利標準或補償原則繼續進行討論。他們主張把價值判斷從福利經濟學中排除出去,代之以實證研究;主張把福利經濟學建立在邊際效用序數論的基礎之上,而不是建立在邊際效用基數論的基礎之上;主張把交換和生產的員優條件作為福利經濟學研究的中心問題,反對研究收入分配問題。

卡爾多希克斯、勒納、西托夫斯基等人建立在帕累託理論基礎上的福利經濟學被稱作新福利經濟學。

新福利經濟學主張效用序數論,認為邊際效用不能衡量,個人間效用無法比較,不能用基數數詞表示效用數值的大小,只能用序數數詞表示效用水平的高低。新福利經濟學根據效用序數論反對舊福利經濟學的福利命題,特別是第二個命題,反對將高收入階層的貨幣收入轉移一部分給窮人的主張。

新福利經濟學根據帕累托最優狀態和效用序數論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題:個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斷者;社會福利取決於組成社會的所有個人的福利;如果至少有一個人的境況好起來,而沒有一個人的境況壞下去,那麼整個社會的境況就算好了起來。前兩個命題是為了迴避效用的計算和個人間福利的比較,從而回避收入分配問題,後一個命題則公然把壟斷資產階級福利的增進說成是社會福利的增進。

新福利經濟學家認為福利經濟學應當研究效率而不是研究水平,只有經濟效率問題才是最大福利的內容。勒納、霍特林等人對經濟效率問題作了論述。經濟效率指社會經濟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所需具備的條件,包括交換的最優條件和生產的最優條件。

補償原則是新福利經濟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新福利經濟學認為,帕累託的最優狀態「具有高度限制性」,不利於用來為資本主義辯解,為了擴大帕累托最優條件的適用性,一些新福利經濟學家致力於研究福利標準和補償原則。

卡爾多、希克斯等人的福利經濟理論,受到伯格森、薩繆爾森等人的批判。伯格森於2023年發表《福利經濟學某些方面的重新論述》一文,提出研究社會福利函式的「新方向」,認為卡爾多、希克斯等人的新福利經濟學把實證問題和規範問題分開、把效率問題和公平等問題分開的企圖完全失敗。繼伯格森之後,薩繆爾森等人對社會福利函式作了進一步論述,形成了福利經濟學的社會福利函式論派。

社會福利函式論者認為,社會福利是社會所有個人購買的商品和提供的要素以及其他有關變數的函式,這些變數包括所有家庭或個人消費的所有商品的數量,所有個人從事的每一種勞動的數量,所有資本投入的數量等等。社會福利函式論者通常用多元函式來表示。

社會福利函式論者認為,帕累托最優狀態不是一個而是有許多個。帕累託未能指出在哪一種狀態下社會福利是最大的。他們認為,要達到唯一最優狀態,除了交換和生產的最優條件,還必須具備一個條件,這就是福利應當在個人間進行合理分配。

經濟效率是最大的福利的必要條件,合理分配是最大福利的充分條件。社會福利函式論者根據假定存在的社會福利函式作出一組表示社會偏好的社會無差異曲線,並根據契約曲線作出一條效用可能性曲線。社會無差異曲線和效用可能性曲線相切的切點,代表受到限制的社會福利的最大值。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阿羅繼續研究伯格森。薩繆爾森等人提出的社會福利函式。在2023年出版的《社會選擇與個人價值》中,阿羅認為,社會福利函式必須在已知社會所有成員的個人偏好次序的情況下,通過一定程式把各種各樣的個人偏好次序歸納成為單一的社會偏好次序,才能從社會偏好次序中確定最優社會位置。

阿羅定理在福利經濟學中被稱作「不可能定理」。阿羅本想通過大量的論證對伯格森、薩繆爾森等人的社會福利函式修殘補缺,但客觀上卻證明了不可能從個人偏好次序達到社會偏好次序,也就是不可能得出包括社會經濟所有方面的社會福利函式。

近年來,西方經濟學家著重對福利經濟學中的外部經濟理論、次優理論、相對福利學說、公平和效率交替學說、巨集觀福利理論等領域進行了討論。這些「新」理論一方面企圖說明,現代西方國家可以通過**干預調節**和產量,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企圖說明,現代西方國家的分配製度雖不合理,但是如果加以改變,則可能更不合理,一切人為的改善分配狀況和增進福利的措施都是無效的。

經濟學中福利是什麼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經濟福利,是指人們的各種慾望或需要所獲得的滿足和由此感受到的生理幸福或快樂。收入越高,分配越均等,福利越好。

國民經濟核算中的福利,是指企業為了保留和激勵員工,採用的非現金形式的報酬,因此,本系統中列出的福利,與津貼的最大差別就是,福利是非現金形式的報酬,而津貼是以現金形式固定發放的。福利的形式包括保險、實物、**期權、培訓、帶薪假等等,系統中列出的金額是從公司成本角度考慮的,摺合成金額後進行展示的。

經濟學中的市場福利是什麼意思

5樓:shs1號

西方經濟學中的市場福利,涉及到消費者剩餘和生產者剩餘。西方經濟學家著重對福利經濟學的以下領域進行了討論:外部經濟理論,次優理論,相對福利學說,公平和效率交替學說,巨集觀福利理論。

這些「新」理論一方面企圖說明,現代西方國家可以通過**干預調節**和產量,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企圖說明,現代西方國家的分配製度雖不合理,但是如果加以改變,則可能更不合理,一切人為的改善分配狀況和增進福利的措施都是無效的。

在計劃經濟時期,社會福利都是由**或集體**。在農村的各種社會福利是由公社**,如醫療、職業與養老等。在城市內則由國營企業保證職工固定的工作,供給他們醫療服務和退休後的生活費用。

經濟體制改革開始以後,農村實行承包責任制,公社的組織解散了,赤腳醫生從事私人營業,農民失去了醫療服務和老年的生活保障。有人說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後人民生活最大的損失是農民失去醫療的**。城市內的國營企業獲得自主權後,工人的鐵飯碗被打破,有些工人失業,需要自己找工作。

市場經濟開始建立後,**一方面深化經濟改革,建立了國有企業的股份制,另一方面開始建立重要的社會福利專案,包括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農村醫療制度和年企業職工的醫療保險等。

關於福利的範圍,如果福利是由私營企業**的,福利的種類和**便會像其他消費品一樣由市場決定。如果是由****的,**在決定福利範圍時可用各種方式徵求人民的意見,還應讓私營企業參加**以獲知社會的需要。

在中國的傳統社會,醫療、養老和失業的費用及相關的保險經費大部分由個人和家庭負擔。如果**決定承擔這些社會福利,也應讓私營企業同時參與,以增加**的競爭與效率。各種社會福利可由**與私營企業同時**,以擴大福利的範圍和提高福利的質量。

如果社會福利是由私營企業**的,所需的費用便是福利的價值,有如一般貨物的價值由市場決定。如果是由****的,**同時需要決定福利的範圍和支付福利費用的方案。這是**決定收支問題之一。

還有很多其他專案也需要**決定它的**與經費**,包括基礎設施。有些基礎設施,**也可以讓私營企業承包,從香港到廣州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就是由私營企業建造的。

什麼是福利經濟學

福利經濟學 英語 welfare economics 是對經濟 體系的規範性分析,即經濟執行中什麼是 對 什麼是 錯 等問題的研究。福利經濟學在簡單的自利人性的假設下,設定評價人類行為效率或效益的唯一標準是效用,它以如此簡單的聯絡來評價和認識社會經濟現象,確認人必定以自利的行為來謀求效用或福利的最大...

社會福利最大化的條件是,微觀經濟學中社會福利最大化的條件是什麼

選a。社會無差異曲線與效用可能曲線相切 福利最大化,在福利經濟學中,是效用實現的最大值,是收益 成本比率的最大值。在功利主義經濟學中,則意味著最大多數的人的幸福,符合最大多數的人的利益選擇。福利國家是一中國家制度,強調國家應當承當滿足國民基本的教育 健康照顧 經濟和社會安全需求。福利國家超越了社會福...

在經濟學中什麼是理性人經濟學裡的理性經濟人的定義是什麼?代表人物有哪些?

經濟學中,所謂的 理性人 的假設是對在經濟社會中從事經濟活動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徵的一個一般性的抽象。這個被抽象出來的基本特徵就是 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說,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所採取的經濟行為都是力圖以自己的最小經濟代價去獲得自己的最大經濟利益。西方經濟學家認為,在任何經濟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