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經濟學中的利潤,微觀經濟學中的經濟利潤是指什麼?怎麼計算?

2021-03-30 15:30:49 字數 4283 閱讀 9152

1樓:安偉

隱性成本指廠商本身自己所擁有的且被用於該企業生產過程的那些生產要素的總**。所以企業家才能是一種隱成本。

所以我覺得公式「總成本=顯性成本+隱性成本+支付給企業家才能的報酬「有問題 應該是總成本=顯性成本+隱性成本

2樓:楓

企業的所有顯成本和隱成本之各構成總成本。企業的經濟利潤指企業的總收益和總成本之間的差額,簡稱企業的利潤。企業所追求的最大利潤,指的就是最大的經濟利潤。經濟利潤也稱為超額利潤。

在西方經濟學中,我們需要區別開經濟利潤和正常利潤。正常利潤通常指廠商對自己所提供的企業家才能的報酬支付。從機會成本的角度看,當企業所有者在自己的企業當經理,他就失去了到別人所擁有的企業當經理所能得到收入報酬,而他失去的這份報酬就是他在自己所擁有的企業當經理的機會成本。

或者說,如果他在自己的企業當經理的話,他應當自己向自己支援報酬,而且這份報酬數額應等於他在別的企業當經理時所可以得到的最高報酬。所以,從機會成本角度看,正常利潤屬於成本,並且屬於隱成本。

[以上出自高鴻業《西方經濟學》第四版156-157頁]我覺得支付企業家才能的報酬即正常利潤應算在不變成本中,因為在短期內企業經理的工資是固定不變的。可變成本主要是對勞動的支付,是對生產人員總工資的支付,其實短期內生產人員的工資也是固定不變的,變的是生產人員的人數,因此導致對生產人員總工資的支付屬於可變成本。

3樓:匿名使用者

微觀經濟學中的經濟利潤是「正常利潤」的對稱.即企業利潤中超過正常利潤的那部分利潤.經濟利潤(economic profit)排除所有者投入和分派給所有者方面的因素,期末淨資產與期初淨資產 經濟利潤模型相減以後的差額.

按照經濟利潤概念,利潤是通過對企業期末淨資產進行計價,並將其與期初價值相比較來計算的,但在計算過程中,必須排除與所有者的交易.

4樓:巴巴泡泡

呵呵 所謂對企業家才能支付的報酬不就是對企業家的勞動支付的報酬嗎?所以企業家的才能包含在可變成本中。 可變成本主要是對勞動的支付,我想這個你能理解。

5樓:賓秋芹捷戌

顧名思義,微觀經濟學就是從微觀的角度上研究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又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是巨集觀經濟學的對稱。微觀經濟學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的生產者、單個的消費者、單個市場的經濟活動)作為研究物件,分析單個生產者如何將有限的資源分配在各種商品的生產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潤;單個消費者如何將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的消費上以獲得最大的滿足。同時,微觀經濟學還分析單個生產者的產量、成本、使用的生產要素數量和利潤如何確定;生產要素**者的收入如何決定;單個商品的效用、供給量、需求量和**如何確定等等。

微觀經濟學中的經濟利潤是指什麼?怎麼計算?

6樓:纏綿教

微觀經濟學中的經濟利潤是「正常利潤」的對稱。即企業利潤中超過正常利潤的那部分利潤。 經濟利潤(economic profit)排除所有者投入和分派給所有者方面的因素,期末淨資產與期初淨資產 經濟利潤模型相減以後的差額。

按照經濟利潤概念,利潤是通過對企業期末淨資產進行計價,並將其與期初價值相比較來計算的,但在計算過程中,必須排除與所有者的交易。

經濟利潤,可以表示為投入資本的回報減去資本成本,再乘以資本額。 經濟利潤=(投入資本回報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投入資本額 企業的目標應是長期的經濟利潤最大化,而不是投入資本回報率(roic)最大化。 使用經濟利潤法和使用折現現金流(discounted cash flow, dcf)法評價企業價值其結果應該是一樣的。

如果使用同樣的資本成本對未來的經濟利潤折現,然後把折現後的經濟利潤加到目前已經投資的資本額上去,就可以得到與dcf方法完全相等的結果。

在微觀經濟學中,隱性成本和正常利潤有什麼區別?

7樓:匿名使用者

正常利潤(normal profit)是指企業主如果把資源用於其它相同風險的事業所可能得到的收入,它屬於機會成本性質。

正常利潤通常是指廠商對自己所提供的企業家才能的報酬支付。從機會成本的角度說,它是廠商生產成本的一部分,以隱成本計入成本。

利潤分為正常利潤與超額利潤。正常利潤是企業家才能的**,也是企業家才能這種生產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它包括在成本之中,其性質與工資相類似,也是由企業家才能的需求與供給所決定的。

超額利潤是指超過正常利潤的那部分利潤,又稱為純粹利潤或經濟利潤。利潤是社會進步的動力。第一,正常利潤作為企業家才能的報酬,鼓勵企業家更好地管理企業,第二由創新而產生的超額利潤鼓勵企業家大膽創新,第三,由風險而產生的超額利潤鼓勵企業家勇於承擔風險,第四,追求利潤的目的使企業按社會的需求進行生產,第五,整個社會以利潤來引導投資,使投資與資源的配置符合社會的需要。

隱成本:指經營者利用自有資源的成本。

例如,為了進行生產,一個工廠除了僱用一定數量的工人,從銀行取得一定數量的貸款和租用一定數量的土地之外(這些均屬於顯成本支出),還動用了自己的資金和土地,並親自管理企業。西方經濟學家指出,既然借用了他人的資本需付利息,租用了他人土地需付地租,聘用他人需付薪金,那麼,同樣道理,在這個例子中,當廠商使用了自有生產要素時,也應該得到報酬。所不同的是,現在廠商是自己向自己支付利息、地租和薪金。

所以這筆價值就應計入成本之中

8樓:靜溼兄

在微觀經濟學中,成本分類有很多種,隱成本是相對顯成本(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而言,正常利潤不是利潤,是成本,是在付出成本之後得到的,簡單舉例,工資收入它是算在企業利潤的一部分,其實是企業的人力成本,是員工付出之後等價的回報!另一個概念,超額利潤,也叫經濟利潤,他才是微觀經濟學中所謂的利潤,它是不需要成本的!

請問關於微觀經濟學中的幾種成本之間的關係

9樓:匿名使用者

機會成本是2萬。

經濟成本=機會成本,經濟成本=會計成本+機會成本,這兩種說法是錯誤的,經濟成本=顯性成本+隱性成本,是正確的。

要弄清楚關鍵是要弄明白這幾種成本的概念!

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

顯成本:廠商在生產要素市場上購買或租用他人所擁有的生產要素的實際支出。

隱成本:廠商本身自己所擁有的且被用於該企業生產過程的那些生產要素的總**。

經濟成本:是企業使用的所有資源總的機會成本。

會計成本:是會計記錄在公司帳冊上的客觀的和有形的支出,包括生產、銷過程中發生的原料、動力、工資、租金、廣告、利息等支出。是顯成本。

機會成本是隱成本,但二者並不相等。

隱性成本=固定資產折舊+投入的資金的利息+企業家自己應得的工資=固定資產折舊+正常利潤,可以說是對的,但有時候正常利潤是指企業家才能的報酬即僅指企業家自己應得的工資。

10樓:

2萬機會成本指的是用於生產某種產品的要素若全部用來生產其他產品可以獲得的最大的收入,這裡的主語是能獲得的收入。

經濟成本 分為顯性成本和**成本,是他們二者是和。

西方經濟學將企業家才能也就是你說的企業家自己應得的工資叫做正常利潤,所以最後一式成立

11樓:百度使用者

2萬……機會成本就是指做一個經濟決策選擇的時候必然會放棄其他選擇,而所放棄的選擇中能帶來的最大利益即時機會成本,可以進入經濟利潤來幫助你理解,經濟利潤等於會計利潤減去機會成本,假設你投資10元的專案可以賺3萬元,這3萬元即是會計利潤,經濟利潤為3-2=1萬元,經濟利潤大於0時說明該項決策是可取的,即最優的。 還有什麼不懂可以再聯絡我

微觀經濟學解釋生活中的經濟現象

微觀經濟學中收益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有什麼區別?

12樓:佘馳桖

收益最大化時,總收益tr的一階導數為0,利潤最大化時,總利潤b的一階導數為0

微觀經濟學中的經濟利潤是指什麼?怎麼計算?

13樓:手機使用者

微觀經濟學中的經濟利潤

是「正常利潤」的對稱。即企業利潤中超過正常利潤的那部分利潤。 經濟利潤(economic profit)排除所有者投入和分派給所有者方面的因素,期末淨資產與期初淨資產 經濟利潤模型相減以後的差額。

按照經濟利潤概念,利潤是通過對企業期末淨資產進行計價,並將其與期初價值相比較來計算的,但在計算過程中,必須排除與所有者的交易。

經濟利潤,可以表示為投入資本的回報減去資本成本,再乘以資本額。 經濟利潤=(投入資本回報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投入資本額 企業的目標應是長期的經濟利潤最大化,而不是投入資本回報率(roic)最大化。 使用經濟利潤法和使用折現現金流(discounted cash flow, dcf)法評價企業價值其結果應該是一樣的。

關於微觀經濟學求利潤最大化的問題

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 pdc65195fr 第一章導言 一 經濟學的研究物件經濟學主要圍繞 生產什麼 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 關鍵的概念是 稀缺性 選擇 資源配置與資源利用。1 稀缺性相對於人類社會的無窮慾望而言,經濟物品,或者說生產這些產品所需要的資源總是不足的。這種資源的...

微觀經濟學題目,微觀經濟學的題目

微觀經濟學又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是巨集觀經濟學的對稱。微觀經濟學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 單個的生產者 單個的消費者 單個市場的經濟活動 作為研究物件,分析單個生產者如何將有限的資源分配在各種商品的生產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潤 單個消費者如何將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的消費上以獲得最大的滿足。同時,微觀經濟...

微觀經濟學題目,有關微觀經濟學題目

原均衡 為dup1,實行支援 zhi以後,變為p2,並且p2 p1。實施了dao支援 以版後,商品需求量會權減少,商品供給量會增加,這就造成了供大於求。農民的商品賣不出去,就需要對多出來的部分以一個更高的 進行採購,不這樣做的話農民的商品會滯銷,又會有很多問題。畫圖就不給你話了,一條d,一條s,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