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116貝貝愛
「可」作為姓氏的讀音是:kè
可拼音:kè,注音:ㄎㄜˋ,部首:口部,部外筆畫:2畫,總筆畫:5畫,五筆:skd
倉頡:mnr,鄭碼:aij,四角:10620,結構:右上包圍,電碼:0668,區位:3141
統一碼:53ef,筆順:一丨フ一丨
漢字演變:
相關組詞:
1.可恥[kě chǐ]
應當認為羞恥:節約光榮,浪費~。
2.可怖[kě bù]
可怕的。
3.可靠[kě kào]
可以信賴依靠:他忠誠老實,為人很~。
4.可貴[kě guì]
值得珍視或重視:難能~。~的品質。這種精神是十分~的。
5.可口[kě kǒu]
食品、飲料適合口味或冷熱適宜:吃著家鄉菜,覺得特別~。
6.可惜[kě xī]
令人惋惜:機會難得,錯過了實在~。
2樓:周洋
可字姓氏
可姓 可[可,讀音作kè(ㄎㄜˋ),不可讀作kě(ㄎㄜˇ)]
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公族慶父之後慶克,屬於避難改姓為氏。
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齊公族慶父之後慶克生慶封,以罪奔吳,漢末徙會稽山陰。後漢慶儀為汝陰令,曾孫純避安帝父諱,始改賀氏。
」在史籍《氏族略·四》中有記載:「齊桓公之子公子無虧生慶克,亦謂之慶父。」
姜慶克,亦稱公孫慶可,其子獲罪於齊昭公姜潘,先逃亡晉國,為晉文公姬重耳所厭,遂又赴吳國。
魯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齊昭公與晉文公聯師與楚國戰於城濮(今山東鄄城),晉文公會齊,宋、魯,蔡、鄭、衛,莒八國之君盟於踐土(今河南原陽、武陵一帶)結為同盟。其時公孫慶可的後裔子孫中有改姓氏為可氏者,以避齊國預伐之難。
第二個淵源:源於鮮卑族,出自十六國時期古鮮卑族氏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鮮卑阿伏幹氏、可地幹氏、可地延氏,並改為可氏。」
①鮮卑族慕容部可足渾氏,亦稱可朱渾氏、渴燭渾氏、渴燭氏,後多改漢姓為朱氏,亦有取「可」為姓氏者,稱可氏。
②鮮卑族禿髮部可沓氏,亦稱可達氏,後多改漢姓為可氏、達氏。
③鮮卑族拓跋部可地延氏,可單氏,後多改漢姓為延氏、單氏,亦有取「可」為姓氏者,稱可氏。
④鮮卑族外帳姓氏可那氏、可頻氏,後多改漢姓為那氏、平氏,亦有取「可」為姓氏者,稱可氏。外帳姓氏,屬於「黑號之姓」中的分衍姓氏,地位卑微,為官者幾乎沒有,因此在《魏書·官氏志》中不予記載,但在北魏時期的其它官札中有記錄。
第三個淵源:源於滿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族拿可氏部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金史·百官志》記載:「拿可氏部封隴西郡,後改漢姓可氏。」
拿可氏部落在金國時期與其他九十八姓氏並稱「白號之姓」,雖非王族姓氏一族,但仍屬於貴胄姓氏之一,多為上層領兵將領,在金國時期屬於高俸階級。
拿可氏部族在金末元初時期,有改漢姓可氏者。
第四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古蒙古巴克西納爾氏族,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改姓為氏。
蒙古族巴克西納爾氏,亦稱巴可西納爾氏,屬於成吉思汗的庶支後裔,分居於東蒙地區的喀喇沁旗札薩克一帶地區(今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在元朝的初期,巴可西納爾氏曾全族男壯隨忽必烈征伐大理國,之後重兵圍攻恭州(今重慶)長達十餘年,其後裔子孫有落籍於巴蜀地區者,改漢姓為可氏。
留居東蒙地區的喀喇沁旗札薩克一帶地區的巴可西納爾氏,其漢姓則多稱師氏、烏氏。
通過黨的民族政策,可姓享受著各種特殊優惠待遇:宗教局扶持款,無息貸款、貼息貸款、學生上學免費、考學照顧20分,計生多生一胎、做生意免稅。
二.遷徙分佈:
可氏族人大多分佈在河南省的滑縣、新鄉市、獲嘉縣,河北省的衡水市安平縣可胡林村,湖北省的浠水縣,山西省的保德縣,雲南省的玉溪市可官村,通海縣海東村,四川省,上海市,重慶市等地區。
首發命中,望採納,謝謝。
3樓:匿名使用者
讀音 ke 三聲 可樂 可以 的可 同音 本人姓 可
能在姓氏中怎麼讀
4樓:匿名使用者
讀音:[néng]
[nài]
部首:厶
五筆:cexx
釋義:[ néng ]
1.能力;才幹:技~。~耐。無~之輩。
2.能量的簡稱。
3.有能力的:~人。~手。~者多勞。這幾個人就數他~。
4.a)「能」表示具備某種能力或達到某種效率,「會」表示學得某種本領。初次學會某種動作用「會」,恢復某種能力用「能」:
小弟弟會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備某種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會」:
能寫會算。達到某種效率,用「能」,不用「會」:她一分鐘能打一百五十個字。
b)名詞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話只用「會」:能詩善畫。會英文。
會象棋。c)跟「不…不」組成雙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須,「不會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來啊!。
他不會不來的。在疑問或揣測的句子裡都表示可能:他不能(會)不答應吧?
d)對於尚未實現的自然現象的推測,用「能(夠)」,不用「可(以)」:這雨能下長麼?e)用在跟某些動詞結合表示被動的可能性時,用「可」,不用「能」:
我們是不可戰勝的。
[ nài ]
1.同「耐」。
2.姓。
5樓:成掣零鸞
求qiú
中文解釋
-英文翻譯
求的中文解釋
以下結果由漢典提供詞典解釋
部首筆畫
部首:水
部外筆畫:3
總筆畫:7
五筆86:fiyi
五筆98:giyi
倉頡:ije
筆順編號:1241344
四角號碼:43909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c42
基本字義
1.設法得到:~生。~成。~知。~索。~證(尋求證據,求得證實)。~實(講求實際)。~同存異。~全責備。~賢若渴。實事~是。
2.懇請,乞助:~人。~告。~乞。~醫。~教。~助。
3.需要:需~。供過於~。
詳細字義
〈名〉1.
(《說文》以「求」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與戰國古文作「求」。
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
本義:皮衣)
2.「裘」的古字。皮衣
[fur
coat]
樂正求。--《漢書》3.姓
(qiú)
要做姓氏時怎麼讀?
6樓:萬家小公舉
要做姓氏讀音:yāo。解釋如下:
一、[ yào ]
1.重要:主~。緊~。險~。~事。~道。
2.重要的內容:綱~。摘~。提~。擇~記錄。
3.希望得到;希望保持:他~一臺電腦。這本書我還~呢!
4.因為希望得到或收回而有所表示;索取:~賬。小弟弟跟姐姐~鋼筆用。
5.請求:她~我替她寫信。
6.助動詞。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他~學游泳。
7.助動詞。須要;應該:路很滑,大家~小心!。早點兒睡吧,明天還~起早呢!
8.需要:我做件上衣~多少布?。由北京到天津坐汽車~兩個小時。
9.助動詞。將要:我們~出國旅遊了。~下雨了。
10.助動詞。表示估計,用於比較:夏天屋子裡太熱,樹蔭底下~涼快得多。
11.如果:明天~下雨,我就不去了。
12.要麼:~就去打球,~就去溜冰,別再猶豫了。
二、[ yāo ]
1.求:~求。
2.強迫;威脅:~挾。
3.同「邀」。
4.又同「腰」。
5.姓。
擴充套件資料
要組詞:要緊、次要、不要、重要、要是
1、要緊:[yào jǐn]
重要:這段河堤~得很,一定要加強防護。
2、次要:[cì yào]
屬性詞。重要性較差的:~地位。內容是主要的,形式是~的,形式要服從內容。
3、不要:[bù yào]
表示禁止和勸阻:~大聲喧譁。~麻痺大意。
4、重要:[zhòng yào]
具有重大的意義、作用和影響的:~人物。~問題。這檔案很~。
5、要是:[yào shi]
如果;如果是:~你想參加,我可以當介紹人。這事~他知道了,一定會生氣的。~別人,事情恐怕就辦不成了。
7樓:sunny藍予
「要」做姓氏時讀第一聲,讀作 [yāo]
古同「腰」。
古同「邀」,中途攔截。
古同「邀」,約請。
姓。1、要功[yāogōng]:邀功,求取功名2、要擊[yāojī]:中途攔截加以襲擊
例句:軍人守土有責,即使肝腦塗地,也要擊退來犯之敵。
3、要求[yāoqiú]:提出具體願望或條件,希望做到或實現例句:達到質量要求
4、要挾[yāoxié]
(1)揚言要懲罰、報復或危害某人而強迫他答應自己的要求例句:他要挾要揍我
(2)利用對方的弱點、借力量、威脅或其他壓力以強迫對方去作或去選擇例句:大國要挾小國
8樓:蒼狼嘯
姓氏:要 yào應讀四聲。
9樓:能忍
我就這個姓,讀yao四聲
任作為姓氏時是怎麼念???
10樓:風格大氣
任姓(「任」作姓時讀音rén);2023年前黃帝賜封的12個基本姓氏(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嬛、依)之一,是一個十分古老而又具有光榮傳統的姓氏。 任氏以華夏族(漢族)為主,也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人口約五百三十二萬餘人。在《百家姓》中排第58位。
拓展資料
任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八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五百十六萬九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32%左右。古老廣居的任姓之間不結婚、不聯姻。
當代任姓的人口已達420萬,是全國第五十九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34%。
從明朝至今600年中任姓人口由31萬增到420餘萬,增長了約13倍多,任姓人口的增長速度與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基本相同。在全國的分佈如今主要集中於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四省,大約佔全國任姓總人口的39%。
其次分佈於陝西、遼寧、四川、安徽、江蘇,這五省的任姓又集中了27%。河南為任姓第一大省,約佔了全國任姓總人口的11%。全國形成了以豫冀晉魯為中心的北方任姓分佈區、長江以南少任姓的佈局。
在近600年期間,任姓人口流動的特點是由東南部向華中、華北強勁地回遷。
任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在豫魯大部、冀京津、陝晉、遼寧大部、內蒙古東南和中部、寧夏大部、甘肅東部、湖北北部,任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達0.63%以上,中心地區可達到1.
5%以上,上述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8.3%,居住了大約51%的任姓群體。在河南東南、山東南部、湖北大部、皖蘇北部、川渝、雲南大部、貴州西部和北部、甘肅中部、內蒙古東北部、吉林大部,任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
42%一0.63%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8%,居住了大約26%的任姓群體。
能在姓氏中怎麼讀麼在姓氏中怎麼讀
讀音 n ng n i 部首 厶 五筆 cexx 釋義 n ng 1.能力 才幹 技 耐。無 之輩。2.能量的簡稱。3.有能力的 人。手。者多勞。這幾個人就數他 4.a 能 表示具備某種能力或達到某種效率,會 表示學得某種本領。初次學會某種動作用 會 恢復某種能力用 能 小弟弟會走路了。他病好了,能...
鮑作為姓氏怎麼讀,薄字作為姓氏時怎麼讀
鮑作為姓氏讀音 b o。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 魏書 官氏志 記載,在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過程中,北魏王朝代北地區的鮮卑族俟力伐氏 俟力發氏 鮑俎氏隨北魏孝文帝拓拔 巨集 元巨集 於太和十八年 公元494年 南下,將都城從平城 今山西大同 遷至洛陽 今河南洛陽 ...
常作為姓氏怎麼讀
常 作為姓氏,讀音是 ch ng。常氏的由來很多種可能 源流一源於姬姓,出自周武王姬發的同母少弟衛國康叔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據史籍 元和姓纂 所載,為西州時衛康叔支庶子孫。據史籍 元和姓纂 及 通志 氏族略 等所載,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 周文王幼子 於康邑,世稱康叔封。衛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