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常」作為姓氏,讀音是:cháng。
常氏的由來很多種可能:
源流一源於姬姓,出自周武王姬發的同母少弟衛國康叔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據史籍《元和姓纂》所載,為西州時衛康叔支庶子孫。據史籍《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載,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周文王幼子)於康邑,世稱康叔封。
衛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姬發的同母少弟,衛國的始祖。所以,在史籍《新唐書·宰相世系》中記載:「常氏出自姬姓。
衛康叔支孫食採常邑,因以為氏。」後來周公旦(周武王之弟姬旦)又將原來商都周圍地區和殷民七族封給康叔,建立了衛國。西周初期,周公大肆分封諸侯,諸侯也跟著大肆分封采邑。
期間,衛康叔把他的一個兒子封邑在常(今山東滕州)。衛國,於秦昭襄王贏則五十三年(公元前254年)淪為魏國的附庸,又於秦二世胡亥元年(公元前209年)為秦國大軍所滅。
衛國滅亡後,其後裔有以國為氏姓衛,也有以封邑為氏姓常者,史稱常氏正宗。同時,也不能排除殷商後裔有改姓衛或常的,是為山東常氏。該支常氏族人皆尊奉康叔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大臣常儀和大司空常先之後,相傳祖姓常氏。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記載:「黃帝大臣常儀和大司空常先,常氏當此出。
」相傳,在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以常為氏的古人相當多。相傳周族與商族的首領高辛氏次妃為常儀,以善佔月之晦、朔、弦、望著名。在史籍《帝王紀》中說她是帝嚳之次妃,生帝摯。
因古代「儀」與「娥」同聲通用,故後世的嫦娥奔月故事有可能是由常儀佔月附會而成。在史籍《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有黃帝「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的記載,常先曾被黃帝任命為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這是見於史載最早的常氏。清朝學者張滿在《姓氏尋源》中記載:
「黃帝使常儀佔月,又有常先為大司空,常氏宜出於此。」
黃帝所居之軒轅丘,在今河南省新鄭市西北,帝嚳的都城在今河南省偃師市,故中國最早的常氏出於河南。因此,常氏族人應該說在五千年前就有了,是為河南常氏。
源流三出自姬姓,為春秋時期吳國君主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春秋時期,吳王封其支庶子孫於常(今江蘇常州),其後以封邑名為氏,是為江蘇常氏。另一支「常」姓出自戰國時吳國公族之後裔,也源於姬姓,即南宋學者羅泌撰著的《路史》中所記載的「吳後有常氏」。
又據史籍《姓氏考略》所載:「吳後有常氏」。
吳國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太伯(泰伯)和仲雍,建都於吳(今江蘇蘇州),但吳國公族後代何人何時因何而得為常氏,未見古籍記載,有待進一步考證。
源流四源於羋姓,出自贏姓恆氏族人因避北宋真宗趙恆之諱,屬於避諱改姓為氏。據南宋鄭樵撰寫的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記載,古代「恆」、「常」二字通義。恆氏,本是楚國公族恆思公之後,稱恆氏。
到了宋朝時期,宋真宗名趙恆,恆氏族人因避皇帝名諱,改恆氏為常氏,此即南宋鄭樵在《通志·氏族略》中所說的:「又有恆氏避宋諱亦改為常」。
這一支常氏主要繁衍於今江蘇省東部沿海一帶。
源流五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魯國邑地常,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常,是春秋時期魯國的一個邑地名稱,但實際上非具體的行政單元,而是魯國南部邊境地區的一塊地方之稱謂。在史籍《左傳》中記載:
「常、許,魯南鄙、西鄙也。」在魯釐公(魯僖公)姬申執政時期(公元前659~前627年),致力於恢復魯國的大國權威,實施了完全對外擴張的政策,包括對邾國、莒國、陳國、項國、齊國等一系列戰爭,其中有在周惠王姬閬十八年(魯釐公元年,公元前659年),魯釐公一即位就發動的針對莒國的「驪之戰」,不但奪回了失去很久的許邑,還搶佔了不少莒國的地盤。之後在周惠王二十一年(魯釐公四年,公元前656年),又聯合齊國發動了針對陳國戰爭,奪回了失去的常邑的一部分。
在周襄王姬鄭十八年(魯釐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又聯合楚國對齊國開戰,取回了常邑的全部。之後,魯釐公在常邑、許邑大動土木,修建宮殿。當時的魯國大夫公子奚斯寫了一首詩,頌美魯釐公恢復疆土、修建宮室的功德,這在典籍《詩經·大雅·魯頌·駉之什·閟宮》中有詳細記載:
「……及彼南夷,莫不率從。莫敢不諾,魯侯是若。天錫公純嘏,眉壽保魯。
居常與許,復夏公之宇。魯侯燕喜,令妻壽母。宜大夫庶士,邦國」。
在魯國常邑的軍民之中,即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常氏,世代相傳至今。[2]
源流六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君主左右隨侍官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常伯、常任,是一種對常隨西周君主左右的大臣的稱謂。在典籍《尚書·立政》中記載:
「王左右常伯、常任:王親近左右,常所長事,謂三公也。」在後世,常伯、常任等成為皇帝近臣的泛稱,皆以此為榮耀。
在漢、唐、宋歷朝,所有類如「侍中」的大臣,皆稱常伯。例如在漢朝時期,在少府內負責掌管天子御輦、御服、御器的侍中官,就被稱作常伯。
在常伯、常任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稱為姓氏者,稱常伯氏、常任氏,後多省文簡化為單姓常氏。
源流七源於古教,出自遠古時期舜帝五典,屬於以傳統教義為氏。遠古時期舜帝執政時期,制定了五典,這就是後世詮釋的「五常」。常,就是典制的意思,在當時稱為「倫」。
在春秋晚期新興封建地主階級興起之時,孔子就極端強調這終「倫常」,將「仁、義、禮、智、信」定為五常之標。二者合一,就是董仲舒著名的「三綱五常」理論,它是儒家學說中的一個核心內容,極端適應封建統治集團的需要,因此在封建社會中成為一直延續不絕、不可或缺的道德行為準則,在漫長的封建社會確然起到了一定的維護社會秩序、規範人際關係的歷史作用。而且,至今現代社會中,其仍舊在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不可低估的作用。
戰國時期,在孔子的門徒**中,以及**為其家的儒教學派中,均有以「倫常」為姓氏者,或稱倫氏,或稱常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八源於官位,出自秦、漢時期官吏常侍,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常侍,是秦、漢時期設定的一種官稱,全稱為「中常侍」,簡稱「常侍」。在東漢時期,中常侍通常由宦官擔當。
常侍的官秩起先為一千石,沒有定員限制,視帝王的需要而設,後將官秩增至「比兩千石」。專職負責侍從皇帝左右、從入內宮、贊導內眾之事、顧問應對之事,為皇帝所有侍從中的親近之官。到了魏、晉時期,常侍被稱為」散騎常侍」,在隋、唐時期則稱作「內常侍」,均為皇帝左右的近侍之臣,具有忠心不
二、學識淵博,勤勞神武等特點。
在常侍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常氏。
源流九源於官位,出自西漢時期官吏常侍曹,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尚書,本文治之官的總領大夫之稱,在秦朝時期就基本確定了「尚書」之稱。由於文治政務繁複複雜,因此在西漢時期,尚書之職分曹治事,其一稱「常侍曹尚書」,為漢武帝劉徹在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設定,歸由少府管轄,凡丞相、御史、公卿各官所掌文書,均由常侍曹尚書來處理。
由於文山書海浩淼,因此又在常侍曹尚書之下設定了侍郎、令史等下屬官位。到了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元年(公元25年),改「常侍曹尚書」位「吏部曹尚書」,為六曹尚書之一,也成為後世歷代封建王朝六部制中「吏部尚書」之始。
在常侍曹尚書、常侍曹侍郎、常侍令史、吏部曹尚書、吏部尚書等的後裔子孫中,均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常氏。
源流十源於官位,出自東漢時期官吏常侍謁者,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常侍謁者,是東漢時期所設定的一種官職,任官者身手敏捷,長相威武雄壯,文武具備,專職掌管朝堂威儀之事,兼最高政令的傳達等。在史籍《後漢書·百官志》中記載:
「常侍謁者五人,比六百石。主殿上時節威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國君左右掌傳達等事的近侍,已用「謁者」之稱。
秦、漢時期屬郎中令(光祿勳)管轄,西漢時期定員七十人。到東漢時期,人員減半,以謁者僕射為主官;而常侍謁者僅有五人,分中宮常侍謁者令一人、中宮常侍謁者四人,權力頗巨,直接聽從皇帝指令。
在常侍謁者令、常侍謁者的後裔子孫中,均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常氏。
源流十一
源於官位,出自唐朝時期官吏常平署令,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常平署令,是唐朝太宗李世民在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於太府寺之下設定的「常平署」中的官位,長官稱「常平署令」,專職掌管平倉出納、平準糧、帛、鹽**,如同今天的國家物價總局局長。常平署令的官秩為從七品上,之下設有副職屬員若干,分掌各州之分屬常平署,**稱常平署丞,相當於今天各省、市、自治區物價管理局的局長,不過官任在**王朝,時常下巡檢視而已。
在常平署令、常平署丞的後裔子孫中,均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常氏。
源流十二
源於官位,出自元朝時期官吏常和署令,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元朝時期,元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在皇慶元年(公元2023年),於禮部儀鳳司之下設定有「常和署」,專職掌管回族**家。常和署起初的名稱為「管勾司」,後改稱為「常和署」,長官稱常和署令,多由地位尊貴的穆斯林擔當,官秩為正九品,屬下有常和署丞、常和署管勾、常和署教師等附屬**。
隨著伊斯蘭教徒的不斷增加,到元延佑三年(公元2023年),常和署令的官秩升為從六品。
在常和署令、常和署丞、常和署管勾、常和署教師等的後裔子孫中,均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漢化稱常氏,是為回族常氏的重要姓氏起源之一。
源流十三
出自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漕丹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caodan hala。
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常氏。
⑵.蒙古族常佳氏,世居巴林(今黑龍江伯力、俄羅斯哈布羅夫斯克)。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canggiya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常氏。
另外,蒙古族瑚佳氏,源於**古八旗部落的一支族人,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2023年)奉命隨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派駐丹東鳳凰城,屯墾於璦河沿岸影壁山附近,後代多取漢姓為常氏,今主要聚居於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大堡蒙古族鎮。
源流十四
出自回族,出自元朝時期撒馬耳汗人常志美,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回族常氏,據史籍《回回姓氏考》中記載:「金吉堂稱:
常志美字蘊華,其先撒馬耳汗人……後至濟寧,與當地常氏聯宗遂姓常。」在文獻《江蘇六合常氏譜序》中也記載:「先世(常)遇春公出自安徽定遠,明永樂年間,祖泰雲,為都督總兵,因年老賜第江北養老,為遷棠始祖。
」今北京牛街、花市等處的常氏回族皆自稱是明朝開國大將、開平王常遇春的後裔。
源流十五
出自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覺爾察氏,以地為氏,滿語為giorca hala,世居長白山、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覺爾察(今遼寧新賓溫家窯)等地,另有清太祖佟·努爾哈赤祖父的兄長德世庫後裔,後被革退、系紫帶子者,沿用祖名覺爾察為氏的。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常氏、趙氏、肇氏、孫氏、陳氏等。
⑵.滿族烏蘇氏,亦稱吳蘇哈里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溫古孫部(吾古孫部、烏孫部),以部為氏。滿語為usun hala,漢義「水」,世居烏蘇(今吉林伊通)、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蘇魯、佛訥赫托克索等地)、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長白山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漢姓為常氏、烏氏、吳氏、蘇氏、關氏、穆氏、戴氏、柏氏、武氏等。
⑶.滿族周延氏,滿語為joyan hala,世居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後多冠漢姓為常氏、周氏。
鮑作為姓氏怎麼讀,薄字作為姓氏時怎麼讀
鮑作為姓氏讀音 b o。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 魏書 官氏志 記載,在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過程中,北魏王朝代北地區的鮮卑族俟力伐氏 俟力發氏 鮑俎氏隨北魏孝文帝拓拔 巨集 元巨集 於太和十八年 公元494年 南下,將都城從平城 今山西大同 遷至洛陽 今河南洛陽 ...
可作為姓氏怎麼讀能在姓氏中怎麼讀
可 作為姓氏的讀音是 k 可拼音 k 注音 部首 口部,部外筆畫 2畫,總筆畫 5畫,五筆 skd 倉頡 mnr,鄭碼 aij,四角 10620,結構 右上包圍,電碼 0668,區位 3141 統一碼 53ef,筆順 一丨 一丨 漢字演變 相關組詞 1.可恥 k ch 應當認為羞恥 節約光榮,浪費 ...
「雍」這個字怎麼讀,「雍」作為姓氏怎麼讀
yong,雍 yonh 正 雍這個字怎麼讀 雍 y ng。1 和諧。2 古同 壅 遮蔽,壅塞。3 古同 擁 擁有。4 雍雍 1 鳥和鳴聲,如 雍雍鳴雁 2 樂聲和諧,如 聽廟中之雍雍 5 雍容 文雅大方,從容不迫的樣子,如 雍雍大雅 6 姓。雍 作為姓氏怎麼讀 字海 雍 拼音 y ng1 和諧。古同...